一种透水人行道盲道一体化混凝土道路的制作方法

allin2025-10-19  21


本技术涉及道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透水人行道盲道一体化混凝土道路。


背景技术:

1、在建设海绵城市中,路面的建设是一种重要环节,然而传统道路大多不具有透水功能,其排水主要依靠路面两侧的排水沟进行排水,随后将排水当废水收集统一处理。如此以来,改变了原有的天然地面可渗透性的属性,极大地破坏了生态环境,并且的不能将原有的降雨水很好的利用起来,造成了浪费。

2、市面上有机透水砖是一种特殊的混凝土制品,现有的人行道盲道中,面层、基层中渗透水达到饱和状态后,路基土长期处于浸泡状态会导致基层土体不稳,排水性能降低,导致盲道翘起脱落,而且表面会岀现青苔,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且透水性良好的透水人行道盲道一体化混凝土道路。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人行道盲道的透水和干燥需求,提供一种透水人行道盲道一体化混凝土道路。

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透水人行道盲道一体化混凝土道路,包括人行道区和盲道块区,所述盲道块区由多个依次相连的盲道块组成,各盲道块上设有导盲凸起,相连的两个盲道块之间设有定位安装板;

3、所述人行道区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基础透水面层、透水混凝土层、水泥混凝土基层、级配碎石层和素土夯实层,所述混凝土层由混凝土和无机透水纳米蓄水混凝土增强剂混合组成;

4、还包括储水系统,所述储水系统包括集水管道和储水系统,所述集水管道包括集水管道和排水管道,所述集水管道处于透水混凝土层和水泥混凝土基层之间。

5、作为优选,各盲道块由上到下包括基础透水面层和透水混凝土层。

6、作为优选,所述基础透水面层采用透水性混凝土,由单一粒径碎石理形成的骨架空隙结构和凝胶组成。

7、作为优选,所述集水管道设置为多根,各集水管道的一端与对应的排水管道联通。

8、作为优选,所述排水管道的管身的最低点低于所述集水管道管身的最低点。

9、作为优选,所述储水系统为设置在排水管道出水口的储水箱,所述储水箱侧壁上还设有溢水管。

10、作为优选,所述盲道块内设有发热装置。

11、作为优选,所述发热装置为发热电缆,发热电缆在盲道块内呈s型围绕布置。

12、作为优选,各盲道块之间还设有安装槽,所述定位安装板处于安装槽内,所述定位安装板和安装槽通过螺栓连接。

13、作为优选,所述透水混凝土层采用的碎石料,粒径在2.4mm~13.2mm范围。

1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优势:

15、1、设置了透水面层和透水混凝土层,能够向下排水,且透水混凝土层由混凝土和无机透水纳米蓄水混凝土增强剂组成,防止道路过度吸水降低整个道路的柔性,而塌陷,更具体的,水泥中设置有无机透水纳米蓄水混凝土增强剂,增强剂中的阴离子使水泥颗粒达到最大化分散,增强整个结构稳定性,降低路面收缩龟裂现象;

16、2、设置了储水系统,集水管道可以将透水混凝土层中过多的水收集集中到侧方的储水箱内,不仅可以加速排水的效率,可以方便在干燥时间抽取储水箱内的水利用;

17、3、盲道块内设置了发热电缆,可以在雨停的时候或者冬季雪停后,可以加热盲道块,加速盲道的表面干燥,增加摩擦力,避免滑倒。



技术特征:

1.一种透水人行道盲道一体化混凝土道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人行道区(11)和盲道块区(12),所述盲道块区(12)由多个依次相连的盲道块(121)组成,各盲道块(121)上设有导盲凸起(13),相连的两个盲道块(121)之间设有定位安装板(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水人行道盲道一体化混凝土道路,其特征在于,各盲道块(121)由上到下包括基础透水面层(1)和透水混凝土层(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透水人行道盲道一体化混凝土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透水面层(1)采用透水性混凝土,由单一粒径碎石理形成的骨架空隙结构和凝胶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水人行道盲道一体化混凝土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管(511)设置为多根,各集水管(511)的一端与对应的排水管(512)联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水人行道盲道一体化混凝土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512)的管身的最低点低于所述集水管(511)管身的最低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透水人行道盲道一体化混凝土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系统为设置在排水管(512)出水口的储水箱(52),所述储水箱(52)侧壁上还设有溢水管(521)。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水人行道盲道一体化混凝土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盲道块(121)内设有发热装置(6)。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透水人行道盲道一体化混凝土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装置(6)为发热电缆,发热电缆在盲道块(121)内呈s型围绕布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水人行道盲道一体化混凝土道路,其特征在于,各盲道块(121)之间还设有安装槽(70),所述定位安装板(7)处于安装槽(70)内,所述定位安装板(7)和安装槽(70)通过螺栓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水人行道盲道一体化混凝土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混凝土层(2)采用的碎石料,粒径在2.4mm~13.2mm范围。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透水人行道盲道一体化混凝土道路,人行道区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基础透水面层、透水混凝土层、水泥混凝土基层、级配碎石层和素土夯实层,透水混凝土层由混凝土和无机透水纳米蓄水混凝土增强剂混合组成,透水面层和透水混凝土层,能够向下排水,且透水混凝土层由混凝土和无机透水纳米蓄水混凝土增强剂组成,防止道路过度吸水降低整个道路的柔性而塌陷,更具体的,水泥中设置有无机透水纳米蓄水混凝土增强剂,增强剂中的阴离子使水泥颗粒达到最大化分散,增强整个结构稳定性,降低路面收缩龟裂现象。

技术研发人员:鲍学传,张玉素,鲍孔伟,杨云明,罗槐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英玛海绵城市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117
技术公布日:2024/10/3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2413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