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合金清洗剂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与流程

allin2025-10-19  13


本发明创造涉及工业清洗剂,尤其涉及了一种铝合金清洗剂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1、铝合金被广泛应用在航空、航天、化工、汽车、机械制造等工业领域,铝合金经过轧制、冲压等加工后,铝材表面常会残留有轧制油、冲压油、润滑油等各种油污,这些油污均较难清洗;铝合金中含有铁、锰、铜、硅等离子,在机械加工过程中会产生难以清洗的挂灰,同时外界环境中的灰尘等颗粒物也会吸附到工件表面,造成铝合金工件清洗难以达到清洁度要求;由于铝合金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目前普遍使用的强酸或强碱清洗剂均会对铝合金产生腐蚀;此外,现有清洗剂清洗后的铝合金工件发黄,不光亮,无法保持本色,直接影响工件的质量和美观。

2、公开号为cn116121765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铝合金除灰抑灰清洗剂及其制备方法,由异构c6~13醇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2-萘磺酸甲醛聚合物钠盐、高分子阳离子烷基多糖苷、c11烷基咪唑啉、聚丙烯酸钠、葡萄糖酸钠和水组成,该清洗剂的ph值接近中性,对油污的清洗效果不佳。

3、公开号为cn103820801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水基反应型铝材专用金属清洗剂及其制备方法,由表面活性剂、溶剂、植物油酸、三乙醇胺、有机硅氧烷水性消泡剂、缓蚀剂、磷酸烷基酯、消泡剂、防腐剂和水组成,该清洗剂采用有机合成反应制备得到,区别于传统的复配型清洗剂,但反应操作较为复杂,有效物质含量高,成本较高。

4、公开号为cn101012411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铝及铝合金清洗剂及其使用方法,由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阳离子改性烷基酚聚氧乙烯醚、丙二醇丁醚、葡萄糖、偏硅酸钠和水组成,该清洗剂的洗净率高,抗失光及抗变色性能优异,但是对铝灰等金属粉末的清洗能力较差。

5、目前市面上很少有既能清洗油污又能清洗铝灰等金属颗粒以及非金属颗粒的清洗剂,大部分只能简单的去油污,无法对铝灰等金属颗粒及非金属颗粒物进行清洗和去除,传统的铝合金清洗剂组成中缺少对铝灰等金属粉末具有剥离、分散、防止颗粒再聚集等作用的助剂,已经很难满足目前既清洗油污又清洗颗粒物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铝合金清洗剂难以实现既清洗油污又清洗颗粒物的双重作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铝合金清洗剂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

2、一种铝合金清洗剂,按质量百分比计,由以下组分组成:无机碱1~4%、脂肪醇聚氧乙烯醚4~8%、螯合剂1~5%、增溶剂1~4%、缓蚀剂1~8%、分散剂1~8%、抗静电剂1~2%、余量为水。

3、优选的,所述清洗剂的配方组成中分散剂与抗静电剂需同时存在,并且分散剂与抗静电剂的质量比为(1~8):1。

4、进一步的,所述无机碱选自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碳酸钠、碳酸钾、碳酸氢钠、碳酸氢钾中的至少一种强碱和至少一种弱碱组合而成。

5、优选的,所述强碱与弱碱组合的质量比为1:(1~5)。

6、本发明组分中的强碱可以提高清洗除油的速度,在保证不腐蚀铝合金的前提下通过调节强碱的加入量来实现对油污的有效清除,而弱碱的碱性较弱,不会对铝合金产生腐蚀,弱碱的加入对体系的碱度有很好的缓冲作用,可以维持体系ph值相对稳定的同时减缓对金属表面的腐蚀。

7、进一步的,所述脂肪醇聚氧乙烯醚选自异构醇聚氧乙烯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c12~c18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中的至少一种。

8、进一步的,所述螯合剂为葡萄糖酸钠、柠檬酸钠、谷氨酸二乙酸四钠、乙二胺四乙酸二钠、乙二胺四乙酸四钠、聚丙烯酸钠中的至少一种。

9、进一步的,所述增溶剂为二甲苯磺酸钠。

10、本发明组分中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螯合剂、增溶剂通过润湿、增溶、乳化等作用,可以改善碱液对油脂表面的润湿,加速反应物之间的接触,使油污从金属表面脱离。

11、进一步的,所述缓蚀剂为偏硅酸钠、硅酸钠、苯并三氮唑及其衍生物、硅氧烷酮中的至少一种。

12、优选的,所述清洗剂的配方组成中缓蚀剂与无机碱需同时存在才能产生协同效果。

13、本发明组分中的缓蚀剂通过与金属发生反应,在金属表面生成钝化膜或生成致密的金属盐的保护膜,可阻止金属腐蚀,通过无机碱与缓蚀剂的协同作用降低清洗剂的腐蚀性。

14、进一步的,所述分散剂为椰油烷基二羟乙基聚醚甲基氯化铵、脂肪酸聚乙二醇醚磷酸酯、油醇聚醚磷酸酯、甲基醇胺脂中的至少一种。

15、进一步的,所述抗静电剂为聚乙二醇peg200、聚乙二醇peg400中的至少一种。

16、本发明组分中的分散剂通过降低固-液间的界面张力并吸附在固体颗粒的表面,使固体颗粒表面润湿,从而使固体颗粒均匀分散在液体中,形成稳定的悬浮体系,对铝灰等金属颗粒和非金属颗粒有很好的分散作用。而抗静电剂可以消除铝灰等金属颗粒和非金属颗粒表面的电荷,避免使颗粒再次聚集并吸附在铝合金工件表面,同时与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螯合剂、增溶剂配合使用,可实现对金属颗粒和非金属颗粒的有效清除和油污的剥离。

17、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铝合金清洗剂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为先加固体原料再加液体原料,制备均在常温下进行,先将配方量的无机碱、螯合剂、增溶剂依次加到水中,待完全溶解后,再依次加入配方量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分散剂、缓蚀剂和抗静电剂,搅拌均匀后即可制得铝合金清洗剂原液;此加料顺序可以更好的得到均一透明的液体。

18、除此之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铝合金清洗剂的使用方法,为采用超声波或喷淋清洗的方式对铝合金进行清洗,清洗时所述铝合金清洗剂原液的配比浓度为3~10%,使用温度为25~80℃。

19、本发明创造的优点在于:

20、1、本发明通过分散剂使颗粒更好地分散在体系中,并在抗静电剂的协同作用下消除颗粒表面的电荷,避免颗粒再次聚集,通过分散剂及抗静电剂的复配来去除铝灰等金属颗粒以及非金属颗粒;与配方中的其他组分配合使用,可实现对金属颗粒和非金属颗粒的有效清除和油污的剥离;

21、2、本发明的无机碱由强碱和弱碱组合而成,弱碱的存在起平衡的作用,可维持体系的ph并减缓腐蚀,通过无机碱与油污反应,使油污分解成溶于水的物质,提高油污的去除的速度和效果,通过无机碱和缓蚀剂的协同作用下降低了清洗剂的腐蚀性,对金属表面不产生腐蚀;

22、3、本发明制得的铝合金清洗剂,通过各组分之间的协同作用,很好地解决了铝合金容易变色、发霉、白斑等不良现象,清洗后的铝合金工件表面发亮,保持本色,可实现既能清洗油污又能去除铝合金表面的金属及非金属颗粒物的双重作用,具有清洗能力强、易漂洗、缓蚀效果好等优点,且制备工艺简单,可操控性强,有利于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技术特征:

1.一种铝合金清洗剂,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比计,由以下组分组成:无机碱1~4%、脂肪醇聚氧乙烯醚4~8%、螯合剂1~5%、增溶剂1~4%、缓蚀剂1~8%、分散剂1~8%、抗静电剂1~2%、余量为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合金清洗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碱选自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碳酸钠、碳酸钾、碳酸氢钠、碳酸氢钾中的至少一种强碱和至少一种弱碱组合而成;其中,强碱与弱碱组合的质量比为1:(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合金清洗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脂肪醇聚氧乙烯醚选自异构醇聚氧乙烯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c12~c18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合金清洗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螯合剂为葡萄糖酸钠、柠檬酸钠、谷氨酸二乙酸四钠、乙二胺四乙酸二钠、乙二胺四乙酸四钠、聚丙烯酸钠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合金清洗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溶剂为二甲苯磺酸钠。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合金清洗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缓蚀剂为偏硅酸钠、硅酸钠、苯并三氮唑及其衍生物、硅氧烷酮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合金清洗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选自椰油烷基二羟乙基聚醚甲基氯化铵、脂肪酸聚乙二醇醚磷酸酯、油醇聚醚磷酸酯、甲基醇胺脂中的至少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合金清洗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静电剂为聚乙二醇peg200、聚乙二醇peg400中的至少一种。

9.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合金清洗剂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为先加固体原料再加液体原料,其特征在于,制备均在常温下进行,先将配方量的无机碱、螯合剂、增溶剂依次加到水中,待完全溶解后,再依次加入配方量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分散剂、缓蚀剂和抗静电剂,搅拌均匀后即可制得铝合金清洗剂原液。

10.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合金清洗剂的使用方法,为采用超声波或喷淋清洗的方式对铝合金进行清洗,其特征在于,清洗时所述铝合金清洗剂原液的配比浓度为3~10%,使用温度为25~80℃。


技术总结
本发明创造涉及工业清洗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了一种铝合金清洗剂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铝合金清洗剂,按质量百分比计,由以下组分组成:无机碱1~4%、脂肪醇聚氧乙烯醚4~8%、螯合剂1~5%、增溶剂1~4%、缓蚀剂1~8%、分散剂1~8%、抗静电剂1~2%、余量为水;进行清洗时铝合金清洗剂原液的配比浓度为3~10%,使用温度为25~80℃;本发明通过各组分之间的协同效果制得的铝合金清洗剂,既能清洗油污又能去除铝合金表面的金属及非金属颗粒物,可实现双重的清洗作用,具有清洗能力强、易漂洗、缓蚀效果好等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宋歌,冯侠,迟九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阳新兴科技(天津)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0/3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2415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