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容素子入铝壳的导正机构的制作方法

allin2025-10-19  6


本技术涉及电容装配,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容素子入铝壳的导正机构。


背景技术:

1、电容器,通常简称其容纳电荷的本领为电容,用字母c表示,是一种容纳电荷的器件。电容器是电子设备中大量使用的电子元件之一,广泛应用于电路中的隔直通交,耦合,旁路,滤波,调谐回路,能量转换,控制等方面。电容器按电解质分类有:有机介质电容器、无机介质电容器、电解电容器和空气介质电容器等,且电容生产工艺中通常采用人工将电容的各个部件组装在一起,将电容本体装入铝壳后,存在装不到位和铝壳刮伤电容素子以及电容素子安装于铝壳中会发生变形的情况,并且人工生产方式存在费时费力、生产效率低下、成本高、产品质量不稳定以及产品合格率低等问题,为此提出一种电容素子入铝壳的导正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情况不足,旨在提供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

2、一种电容素子入铝壳的导正机构,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表面一侧处成型有通孔,且通孔贯穿工作台,所述通孔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第一驱动台,且第一驱动台横向位于工作台上,所述第一驱动台的一侧竖直设置第一导正板,且第一导正板竖直贯穿通孔并位于通孔内部的两侧处,所述通孔向前一侧设置有第二驱动台,且第二驱动台横向位于工作台上,所述第二驱动台的一侧竖直设置有第二导正板,且第二导正板竖直贯穿通孔并位于第一导正板的侧边处,所述第一驱动台的一侧横向设置有第三固定螺栓,且第三固定螺栓之间弹性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二驱动台的一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固定螺栓和第二固定螺栓,且第一固定螺栓横向固定于第二驱动台的侧边处,并且第二固定螺栓竖直固定于工作台上,所述第一固定螺栓与第二固定螺栓之间相互对齐,且第一固定螺栓与第二固定螺栓之间弹性设置有第二弹簧。

3、优选地,所述第一驱动台与工作台之间设置有第一导轨,且第一导轨横向位于工作台上,所述第一导轨顶端横向驱动设置有第一移动块,且第一移动块横向固定于第一驱动台的底端,并且第一驱动台通过第一移动块于第一导轨上进行移动以及第一驱动台通过第一移动块与第一导轨之间的配合于通孔的两侧进行移动。

4、优选地,所述第二驱动台与工作台之间设置有第二导轨,且第二导轨横向位于工作台上,所述第二导轨顶端横向驱动设置有第二移动块,且第二移动块横向固定于第二驱动台的底端,并且第二驱动台通过第二移动块于第二导轨上进行移动以及第二驱动台通过第二移动块与第二导轨之间的配合于通孔的向前一面进行移动。

5、优选地,所述第一驱动台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限位架,且第一限位架位于工作台的一侧处,并且第一限位架的一侧横向设置有第一限位螺栓,所述第一驱动台的一侧成型有与第一限位架配合的第一移动槽,且第一限位架竖直位于第一移动槽的侧边处,并且第一移动槽与第一驱动台之间呈同向移动。

6、优选地,所述第二驱动台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限位架,且第二限位架位于工作台的另一侧处,并且第二限位架的一侧横向设置有第二限位螺栓,所述第二驱动台的一侧成型有与第二限位架配合的第二移动槽,且第二限位架竖直位于第二移动槽的侧边处,并且第二移动槽与第二驱动台之间呈同向移动。

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当铝壳竖直放置于工作台底端并于通孔相互对齐时,电容素子通过下压设备从通孔穿过并插装进铝壳内部,且电容素子在贯穿的同时会与第一导正板和第二导正板接触,并驱使第一导正板和第二导正板向通孔内部的孔壁移动,但是第一导正板和第二导正板会因为第一驱动台与第一弹簧之间的弹性配合以及第二驱动台与第二弹簧之间的弹性配合使得第一导正板和第二导正板移动至通孔内部的孔壁时又重新移动贴合至电容素子侧边,进而对通孔内部电容素子进行竖直导正直到电容素子完全竖直插装于铝壳内部,从而保证了电容素子安装于铝壳过程中不会发生歪斜,防止铝壳刮伤电容素子以及电容素子安装于铝壳中不会发生变形。

8、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电容素子入铝壳的导正机构,包括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表面一侧处成型有通孔,且通孔贯穿工作台,所述通孔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第一驱动台,且第一驱动台横向位于工作台上,所述第一驱动台的一侧竖直设置第一导正板,且第一导正板竖直贯穿通孔并位于通孔内部的两侧处,所述通孔向前一侧设置有第二驱动台,且第二驱动台横向位于工作台上,所述第二驱动台的一侧竖直设置有第二导正板,且第二导正板竖直贯穿通孔并位于第一导正板的侧边处,所述第一驱动台的一侧横向设置有第三固定螺栓,且第三固定螺栓之间弹性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二驱动台的一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固定螺栓和第二固定螺栓,且第一固定螺栓横向固定于第二驱动台的侧边处,并且第二固定螺栓竖直固定于工作台上,所述第一固定螺栓与第二固定螺栓之间相互对齐,且第一固定螺栓与第二固定螺栓之间弹性设置有第二弹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容素子入铝壳的导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台与工作台之间设置有第一导轨,且第一导轨横向位于工作台上,所述第一导轨顶端横向驱动设置有第一移动块,且第一移动块横向固定于第一驱动台的底端,并且第一驱动台通过第一移动块于第一导轨上进行移动以及第一驱动台通过第一移动块与第一导轨之间的配合于通孔的两侧进行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容素子入铝壳的导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台与工作台之间设置有第二导轨,且第二导轨横向位于工作台上,所述第二导轨顶端横向驱动设置有第二移动块,且第二移动块横向固定于第二驱动台的底端,并且第二驱动台通过第二移动块于第二导轨上进行移动以及第二驱动台通过第二移动块与第二导轨之间的配合于通孔的向前一面进行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容素子入铝壳的导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台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限位架,且第一限位架位于工作台的一侧处,并且第一限位架的一侧横向设置有第一限位螺栓,所述第一驱动台的一侧成型有与第一限位架配合的第一移动槽,且第一限位架竖直位于第一移动槽的侧边处,并且第一移动槽与第一驱动台之间呈同向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容素子入铝壳的导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台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限位架,且第二限位架位于工作台的另一侧处,并且第二限位架的一侧横向设置有第二限位螺栓,所述第二驱动台的一侧成型有与第二限位架配合的第二移动槽,且第二限位架竖直位于第二移动槽的侧边处,并且第二移动槽与第二驱动台之间呈同向移动。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容素子入铝壳的导正机构,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表面一侧处成型有通孔,且通孔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第一驱动台,所述第一驱动台的一侧竖直设置第一导正板,且第一导正板竖直位于通孔内部的两侧处,所述通孔向前一侧设置有第二驱动台,且第二驱动台的一侧竖直设置有第二导正板,并且第二导正板竖直位于第一导正板的侧边处,所述第一驱动台的一侧横向设置有第三固定螺栓,且第三固定螺栓之间弹性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二驱动台的一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固定螺栓和第二固定螺栓,且第一固定螺栓横向固定于第二驱动台的侧边处,所述第二固定螺栓竖直固定于工作台上,且第一固定螺栓与第二固定螺栓之间弹性设置有第二弹簧。

技术研发人员:卢林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市豪跃自动化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110
技术公布日:2024/10/3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2415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