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开涉及口腔诊疗,尤其涉及一种口腔黏膜炎内窥可视化设备、系统及其应用方法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1、腔内黏膜炎(口腔黏膜炎)是一种发生在腔体内部黏膜组织的炎症性疾病。具体来说,它可能涉及口腔、鼻腔、咽喉、消化道、生殖道等多个部位的黏膜组织。这种炎症可以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但不限于感染、过敏、自身免疫性疾病、物理或化学刺激等。
2、腔内黏膜炎的症状因炎症发生的部位和原因而异,但通常可能包括疼痛、肿胀、发红、分泌物增多等。例如,口腔黏膜炎可能导致口腔溃疡、口干、口臭等症状;而鼻腔黏膜炎则可能导致鼻塞、流涕、嗅觉减退等。
3、临床上,常采用如附图1所示的口腔镜(也称牙医镜、口镜等)检查口腔牙齿或者腔内黏膜炎的发炎程度。这种口腔镜虽然能够让医生能够通过光学镜片反射查看口腔黏膜炎,但是主要还是用于诊断、查看牙齿的设备,对于口腔黏膜炎这种出现在上下唇内侧的炎症创面来讲,还是存在如下临床使用问题:
4、如附图2所示,口腔黏膜炎一般出现在上下唇内侧,通常附图1所示的口腔镜容易观察露出的牙齿,但是对于隐藏在上下唇内侧的口腔黏膜炎创口(创口)是不容易查看的,需要医生拉扯、按住唇口,将创口暴露,因此比较麻烦且需要接触患者唾液,容易造成感染;
5、患者在口腔检查过程中,持续的张口会导致大量唾液出现,需要频繁吐出或者让医生采用牙椅上的吸头吸出口腔中的液体,因此极不方便检查,无法持续保持口腔内无液体状态;
6、现有的口腔镜无摄像功能,无法外放,若是需要摄像,只有通过内窥镜查看口腔,但是有需要额外使用口腔内窥镜设备,一是增加检查程序和硬件成本,二是多花内窥镜的准备时间,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口腔黏膜炎内窥可视化设备、系统及其应用方法和电子设备。
2、本技术一方面,提出一种口腔黏膜炎内窥可视化设备,包括由镜框1、镜子2、手柄4和尾柄10组成的口腔镜,所述口腔镜上设置有:
3、抽吸口13,用于在负压系统的负压作用下抽吸口腔内液体;
4、光源12,用于在光导系统的作用下提供冷光源;
5、ccd图像传感器11,用于采集出现口腔黏膜炎处的创口图像;
6、红外传感器7,用于感应红外光信号变化;
7、摄像按键6,用于启停所述ccd图像传感器11;所述摄像按键6设于所述手柄4上;
8、光源按键5,用于启停所述光导系统;所述光源按键5设于所述手柄4上;
9、控制器mcu,用于逻辑计算与控制;
10、电源模块,用于供电;
11、数据接口,用于将所述ccd图像传感器11采集的所述创口图像实时传输至终端显示器,在所述终端显示器上可视化显示出现口腔黏膜炎处的创口图像;
12、所述摄像按键6、红外传感器7、光源按键5、电源模块、数据接口、ccd图像传感器11、负压系统和光导系统,分别与所述控制器mcu电连接。
13、作为本技术的一可选实施方案,可选地,所述镜框1和所述手柄4之间通过柔性条3连接。
14、作为本技术的一可选实施方案,可选地,所述抽吸口13圆周均匀设于所述镜框1上,且每处抽吸口13由三个抽吸孔组成;
15、所述抽吸口13与所述尾柄10上设置的抽吸管路9连通,所述抽吸管路9与牙椅上的负压系统连接。
16、作为本技术的一可选实施方案,可选地,所述光源12圆周均匀设于所述镜框1上,且与所述尾柄10上设置的导光软管8链接,所述导光软管8与床旁的光导系统连接。
17、作为本技术的一可选实施方案,可选地,所述ccd图像传感器11设于所述镜子2的中心处。
18、作为本技术的一可选实施方案,可选地,所述红外传感器7设于靠近所述镜框1内侧面的所述镜子2上。
19、作为本技术的一可选实施方案,可选地,所述控制器mcu,还用于:
20、当用户按下所述摄像按键6,所述控制器mcu接收到摄像指令并控制所述ccd图像传感器11开始采集对应部位的所述创口图像,并通过数据接口将所述创口图像实时传输至所述终端显示器上进行可视化显示;松开则结束控制;
21、当用户按下所述光源按键5,所述控制器mcu接收到补光指令并控制所述光导系统工作,进行补光;松开则结束控制;
22、当所述口腔镜伸入口腔之时,所述控制器mcu接收到由所述红外传感器7感应并反馈的口腔周围红外光信号变化的红外光信号,控制所述负压系统工作,提供负压,让抽吸口13在负压作用下抽吸出口腔内液体;红外光信号恢复,则结束控制。
23、本技术另一方面,提出一种口腔黏膜炎内窥可视化系统,包括:
24、上述所述的口腔黏膜炎内窥可视化设备;
25、负压系统,用于为抽吸口13提供负压;
26、光导系统,用于为光源12提供冷光源;
27、终端显示器,用于可视化显示出现口腔黏膜炎处的创口图像;
28、还包括:
29、一对上下对称设置的牙膜支架18,用于支撑起上下唇,便于查看位于上下唇内侧面上的口腔黏膜炎创口;
30、所述牙膜支架18之间通过一高度调节螺杆13连接;
31、所述牙膜支架18背部设有与牙齿16相匹配的咬合槽、顶部设有可支撑起上下唇的副支架17。
32、本技术另一方面,还提出一种口腔黏膜炎内窥可视化系统的应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3、将牙膜支架18放入患者口腔内,并咬合在上下牙之间,将上下唇支起;
34、将连接好负压系统、光导系统和终端显示器的口腔黏膜炎内窥可视化设备的口腔镜伸入患者口腔,开始检查出现口腔黏膜炎处的创口;
35、当所述口腔镜伸入口腔之时,所述控制器mcu接收到由红外传感器7感应并反馈的口腔周围红外光信号变化的红外光信号,控制所述负压系统工作,让抽吸口13产生负压,便于在负压作用下抽吸出口腔内液体;
36、若需要对创口可视化检查,则按下所述摄像按键6,向控制器mcu发出摄像指令:所述控制器mcu接收到摄像指令并控制所述ccd图像传感器11开始采集对应部位的所述创口图像,并通过数据接口将所述创口图像实时传输至所述终端显示器上进行可视化显示;松开则结束控制;
37、若需要补光,则按下所述光源按键5,向控制器mcu输入补光指令:所述控制器mcu接收到补光指令并控制所述光导系统工作,进行补光;松开则结束控制;
38、检查结束,取出口腔镜,此时:
39、红外光信号恢复,则结束控制所述光导系统。
40、本技术另一方面,还提出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41、处理器;
42、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43、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所述可执行指令时实现所述的应用方法。
44、本发明的技术效果:
45、本技术通过在现有的口腔镜上集成多功能模块,让口腔镜能够进行补光以及口腔内自动感应抽吸以及摄像操作,能够简化口腔内窥镜在检查时的复杂硬件系统,降低使用口腔内窥镜的成本。采用本方案的口腔镜,能够在将上下层支起的时候,利用摄像功能对出现口腔粘膜炎的地方进行可视化查看,减轻医生的工作量;可以在负压作用下进行唾液抽吸,避免对检查造成持续影响以及造成接触感染,同时还可以基于红外光信号传感对检查时的负压进行自动化控制,节省操作程序,便于帮助医生准确检查。
46、根据下面参考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说明,本公开的其它特征及方面将变得清楚。
1.一种口腔黏膜炎内窥可视化设备,包括由镜框(1)、镜子(2)、手柄(4)和尾柄(10)组成的口腔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口腔镜上设置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腔黏膜炎内窥可视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镜框(1)和所述手柄(4)之间通过柔性条(3)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腔黏膜炎内窥可视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吸口(13)圆周均匀设于所述镜框(1)上,且每处抽吸口(13)由三个抽吸孔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腔黏膜炎内窥可视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12)圆周均匀设于所述镜框(1)上,且与所述尾柄(10)上设置的导光软管(8)链接,所述导光软管(8)与床旁的光导系统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腔黏膜炎内窥可视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ccd图像传感器(11)设于所述镜子(2)的中心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口腔黏膜炎内窥可视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传感器(7)设于靠近所述镜框(1)内侧面的所述镜子(2)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腔黏膜炎内窥可视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mcu,还用于:
8.一种口腔黏膜炎内窥可视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9.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口腔黏膜炎内窥可视化系统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0.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