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集成移动式沥青一体连续强拌站的制作方法

allin2025-11-03  12


本技术涉及沥青混凝土加工,具体为一种高集成移动式沥青一体连续强拌站。


背景技术:

1、随着时代发展,铺路所需要的时间也越来越短,于是一种便于移动、集中度高的沥青拌合设备更符合时代的发展,在这种背景下,该高集中度移动式连续强拌站就被设计出来。

2、1、现有技术集中度低,不便于随工程转场时移动;

3、2、现有设计所需要的移动底盘较多,增加整体采购成本,也增加维修维护成本;

4、3、现有设计所需场地空间较大,不便于小场地施工;

5、因此我们对上述问题进行完善和改进成为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集成移动式沥青一体连续强拌站,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技术集中度低,不便于随工程转场时移动,现有设计所需要的移动底盘较多,增加整体采购成本,也增加维修维护成本,现有设计所需场地空间较大,不便于小场地施工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集成移动式沥青一体连续强拌站,包括移动机架本体,所述移动机架本体的顶面设置有支撑架本体,所述移动机架本体的上端表面设置有送料皮带机本体,所述支撑架本体的顶面设置有配料仓,所述配料仓的内部设置有隔板,隔板设置有两组;

3、电控柜本体,所述电控柜本体安装在移动机架本体的上端表面,所述移动机架本体的背面设置有操作室本体,所述支撑架本体的右侧表面固定连接有进料端口,所述进料端口的前表面设置有除尘烟道本体。

4、优选的,所述进料端口的右侧表面设置有加温滚筒本体,所述加温滚筒本体的外表面开设有出料口本体。

5、优选的,所述移动机架本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布袋除尘器本体,所述移动机架本体的下端设置有移动轮胎本体。

6、优选的,所述出料口本体的背面设置有成品料输送机本体,所述成品料输送机本体的下端表面设置有成品料暂存斗本体。

7、优选的,所述移动机架本体的下表面设置有多组支撑腿。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9、1、该高集成移动式沥青一体连续强拌站,本设计解决了沥青连续强拌一体机随工程移动便捷的问题,将原有的所需的两个或三个移动单元全部集中在一个移动单元上,节省了运输成本;将电控柜本体和操作室本体也集中安放在移动机架本体上,也便于前期对设备进行操作和调试,直接调试完成发货到工地现场客户可直接装机使用;尤其是考虑到国外发货装柜问题,电控柜本体和操作室本体部分设计成可拆卸,发货时电控柜本体和操作室本体可拆下来单独发货,工地使用时直接安装好久可使用;移动时直接收起支腿方便快捷;因此可以快速安装和拆卸,便于在不同工地之间进行迁移,这使得它们非常适合需要频繁更改施工位置或进行临时修复的项目,本设计一个移动单元让所有部件可移动,尤其是电控柜本体和操作室本体也集中于一起,运输成本降低,该种可拆卸设计便于发货装柜,方便快捷;该种设计场地占用面积小,方便使用。



技术特征:

1.一种高集成移动式沥青一体连续强拌站,包括移动机架本体(1),所述移动机架本体(1)的顶面设置有支撑架本体(2),所述移动机架本体(1)的上端表面设置有送料皮带机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本体(2)的顶面设置有配料仓(3),所述配料仓(3)的内部设置有隔板,隔板设置有两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集成移动式沥青一体连续强拌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端口(6)的右侧表面设置有加温滚筒本体(8),所述加温滚筒本体(8)的外表面开设有出料口本体(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集成移动式沥青一体连续强拌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架本体(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布袋除尘器本体(10),所述移动机架本体(1)的下端设置有移动轮胎本体(1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集成移动式沥青一体连续强拌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口本体(9)的背面设置有成品料输送机本体(12),所述成品料输送机本体(12)的下端表面设置有成品料暂存斗本体(1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集成移动式沥青一体连续强拌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架本体(1)的下表面设置有多组支撑腿。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沥青混凝土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集成移动式沥青一体连续强拌站,包括移动机架本体,所述移动机架本体的顶面设置有支撑架本体,所述移动机架本体的上端表面设置有送料皮带机本体,所述支撑架本体的顶面设置有配料仓,所述配料仓的内部设置有隔板,隔板设置有两组;电控柜本体,所述电控柜本体安装在移动机架本体的上端表面,所述移动机架本体的背面设置有操作室本体。本技术本设计一个移动单元让所有部件可移动,尤其是电控柜本体和操作室本体也集中于一起,运输成本降低,该种可拆卸设计便于发货装柜,方便快捷;该种设计场地占用面积小,方便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安志强,于洋洋,杨金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国立米科斯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229
技术公布日:2024/10/3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2431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