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阀门定位器位置反馈部件检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直行程智能阀门定位器位置反馈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1、控制阀是流程工业过程控制的终端执行元件,只有提升为智能现场设备才能实施信息化整合进入智能工厂,要点是配置和应用智能阀门定位器。在此情况下,位置反馈是控制阀门运行精度的一项重要指标。阀位反馈方式包括接触式阀位反馈方式与非接触式阀位反馈装置两种。
2、相关技术中,多使用接触式阀位反馈装置进行智能阀门的定位。关于非接触式阀位反馈装置进行智能阀门定位的技术尚处于发展阶段。
3、由于非接触式阀位反馈装置的研究尚处于发展阶段,相关技术中对于非接触式阀位反馈装置的测试过程上存在缺失,研发人员无法确定非接触式阀位反馈装置的反馈信号是否准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直行程智能阀门定位器位置反馈测试装置,能够用于判断非接触式阀位反馈装置的反馈信号是否准确。
2、该装置包括控制模块、检测模块以及运动模块;
3、控制模块分别与运动模块以及检测模块通信连接;
4、运动模块包括底座、电机、螺杆、滑块、直行程磁条以及光栅挡板;
5、电机以及螺杆与底座固定连接,滑块与螺杆套接连接;
6、电机的传动轴与螺杆连接;
7、直行程磁条位于滑块的上方,直行程磁条与螺杆平行;
8、光栅挡板位于滑块的侧面;
9、检测模块包括光电传感器、磁感反馈组件以及导磁体,导磁体与磁感反馈组件通信连接,检测模块在工作过程中保持固定;
10、磁感反馈组件与控制模块通信连接;
11、导磁体中形成容置空间;
12、当直行程智能阀门定位器位置反馈测试装置处于工作状态时,光栅挡板的位置与光电传感器的位置相对,直行程磁条穿过导磁体;
13、控制模块用于接收磁感反馈组件生成的第一反馈信号,以及光电传感器生成的第二反馈信号。
1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螺杆配置有螺杆固定装置;
15、螺杆固定装置与底座固定连接;
16、螺杆固定装置支承螺杆。
1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螺杆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
18、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分别位于螺杆的两端。
1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运动模块还包括第一位置接近开关以及第二位置接近开关;
20、第一位置接近开关位于第一固定板上,第二位置接近开关位于第二固定板上。
2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电机是步进电机;
22、电机配置有电机固定座;
23、电机固定座与底座固定连接;
24、电机固定座上具有开孔,电机的传动轴轴通过开孔,并与螺杆连接。
2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导磁体包括第一磁性部和第二磁性部;
26、第一磁性部和第二磁性部均为l型,第一磁性部与第二磁性部连接,使导磁体中形成容置空间。
2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磁性部与第二磁性部一体成型。
2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装置还包括上位机;
29、控制模块与上位机通信连接;
30、上位机是计算机设备。
3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32、通过控制模块,在装置工作过程中对于滑块的运动进行控制,在滑块运动过程中,检测模块内的导磁体以及光电传感器将会分别向控制模块进行磁感信号以及光电信号的反馈,控制模块在接收到上述第一反馈信号和第二反馈信号后,能够基于第一反馈信号、第二反馈信号以及步进电机的运动模式的一致性,进而能够实现对于非接触式阀位反馈装置生成的反馈信号是否准确进行判断。
1.一种直行程智能阀门定位器位置反馈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控制模块(1)、检测模块(2)以及运动模块(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33)配置有螺杆固定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板(371)和第二固定板(37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模块(3)还包括第一位置接近开关(381)以及第二位置接近开关(38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32)是步进电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磁体(22)包括第一磁性部(221)和第二磁性部(22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性部(221)与所述第二磁性部(222)一体成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模块(2)包括模块支架(24);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上位机(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