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对称结构的挂车少片簧的制作方法

allin2025-11-09  9


本技术涉及钢板弹簧,特别涉及一种不对称结构的挂车少片簧。


背景技术:

1、钢板弹簧是汽车悬挂系统中的关键重要弹性元件,其承载着车辆行驶所产生的一切力和力矩,是一个受力复杂的综合体,既要有良好的弹性,保证乘坐舒适,又不允许在车辆正常行驶中发生永久变形,影响使用。目前半挂车轻载和重载时,质量变化会引起悬架偏频过大的矛盾,影响车辆行驶的平顺性和乘坐的舒适性,目前的半挂车板簧仍需要改进来改善半挂车行驶的平顺性、乘坐的舒适性。

2、公开号为cn110410442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渐变刚度半挂车多片簧总成,包括上、下分布设置的薄片主簧、厚片副簧,薄片主簧、厚片副簧的中心处通过中心螺栓固定;薄片主簧包括从上到下依次叠放的第一主簧片、第二主簧片、第三主簧片、第四主簧片、第五主簧片、第六主簧片,厚片副簧包括从上到下依次叠放的第一副簧片、第二副簧片、第三副簧片、第四副簧片,薄片主簧的每片主簧片的厚度均小于厚片副簧中的每片副簧片的厚度,但其片簧片数较多,自身重量较大,同时成本较大浪费材料。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对称结构的挂车少片簧,解决背景技术所提出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不对称结构的挂车少片簧,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第一板簧、第二板簧和第三板簧以及穿设在三者之间的紧固件,第一板簧、第二板簧和第三板簧的臂展长度依次减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板簧的两端相对所述紧固件呈对称式分布,所述第一板簧和第二板簧的两端分别相对所述紧固件呈非对称式分布,所述第二板簧距离所述紧固件较短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板簧距离所述紧固件较长的一端位于同一侧。

3、作为优选, 所述第一板簧包括第一直线段和分设在第一直线段两端的第一弧形段和第二弧形段,所述第一弧形段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弧形段的长度;

4、所述第二板簧包括第二直线段和分设在第二直线段两端的第三弧形段和第四弧形段,所述第三弧形段的长度小于所述第四弧形段的长度;

5、所述第三板簧包括第三直线段和对称分设在第三直线段两端的第五弧形段;

6、所述第一直线段、第二直线段与第三直线段等长;

7、所述第一弧形段与第三弧形段位于同一侧,所述第二弧形段与第四弧形段位于同一侧

8、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弧形段的端部设置有第一弯曲部,所述第二弧形段的端部设置有第二弯曲部,所述第一弯曲部到第三弧形段端部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弯曲部到第四弧形段端部的距离。

9、作为优选,所述第四弧形段的上表面设置有润滑槽,所述润滑槽沿所述第四弧形段的宽度方向延伸并且沿所述第四弧形段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

10、作为优选,所述第四弧形段的上表面还设置有散油槽,所述散油槽沿所述第四弧形段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且连通于所述润滑槽。

11、作为优选,所述第四弧形段的端部设置有储油腔,所述散油槽的端部通过通孔连通所述储油腔,所述储油腔连接有注油孔。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不同长度的第一板簧和第二板簧,使得第一板簧和第二板簧两端的支撑距离不同,从而使得挂车少片簧前后两端具有不同的支撑效果,适应半挂车轻载和重载等状况,提高车辆行驶的平顺性和乘坐的舒适性。



技术特征:

1.一种不对称结构的挂车少片簧,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第一板簧(1)、第二板簧(2)和第三板簧(3)以及穿设在三者之间的紧固件(4),第一板簧(1)、第二板簧(2)和第三板簧(3)的臂展长度依次减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板簧(3)的两端相对所述紧固件(4)呈对称式分布,所述第一板簧(1)和第二板簧(2)的两端分别相对所述紧固件(4)呈非对称式分布,所述第二板簧(2)距离所述紧固件(4)较短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板簧(1)距离所述紧固件(4)较长的一端位于同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对称结构的挂车少片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簧(1)包括第一直线段(11)和分设在第一直线段(11)两端的第一弧形段(12)和第二弧形段(13),所述第一弧形段(12)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弧形段(13)的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不对称结构的挂车少片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段(12)的端部设置有第一弯曲部(14),所述第二弧形段(13)的端部设置有第二弯曲部(15),所述第一弯曲部(14)到第三弧形段(22)端部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弯曲部(15)到第四弧形段(23)端部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不对称结构的挂车少片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弧形段(23)的上表面设置有润滑槽(24),所述润滑槽(24)沿所述第四弧形段(23)的宽度方向延伸并且沿所述第四弧形段(23)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不对称结构的挂车少片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弧形段(23)的上表面还设置有散油槽(25),所述散油槽(25)沿所述第四弧形段(23)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且连通于所述润滑槽(2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不对称结构的挂车少片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弧形段(23)的端部设置有储油腔(26),所述散油槽(25)的端部通过通孔(27)连通所述储油腔(26),所述储油腔(26)连接有注油孔(28)。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钢板弹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不对称结构的挂车少片簧,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第一板簧、第二板簧和第三板簧以及穿设在三者之间的紧固件,第一板簧、第二板簧和第三板簧的臂展长度依次减小,其特征在于,第三板簧的两端相对紧固件呈对称式分布,第一板簧和第二板簧的两端分别相对紧固件呈非对称式分布,第二板簧距离紧固件较短的一端与第一板簧距离紧固件较长的一端位于同一侧。本技术通过设置不同长度的第一板簧和第二板簧,使得第一板簧和第二板簧两端的支撑距离不同,从而使得挂车少片簧前后两端具有不同的支撑效果,适应半挂车轻载和重载等状况,提高车辆行驶的平顺性和乘坐的舒适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伟伟,范俊丽,艾武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伏牛钢板弹簧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228
技术公布日:2024/10/3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2453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