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铸件模具,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制造铸件的模具。
背景技术:
1、铸件用模具主要是用于将液态金属浇铸成固态金属铸件,决定了铸件的形状、尺寸精度以及内部结构,根据铸件的不同形状的生产需求,需要利用对应的模具完成生产,广泛应用于各种金属、合金和非金属材料的铸造制造中。
2、在现有的铸件用模具使用过程中,铸件后续的冷却处理中通常采用自然冷却和喷水冷却,自然冷却相对于喷水冷却,其冷却效率较慢,而喷水冷却会让冷却水直接接触模具或者铸件本身,水珠容易留存在模具表面和铸件表面,对模具和铸件造成侵蚀,并且喷水式的急速冷却会影响铸件的生产质量,容易让模具和铸件表面产生细小的裂纹,使得铸件和模具受到损伤。
3、并且现有采用冷却管道与模具之间进行热交换散热冷却的形成,会因为冷却管道与模具之间留存的空隙形成有空气的隔热层,隔热层的产生会直接对冷却散热的效率造成影响。
4、为此,本发明人设计并开发了一种用以制造铸件的模具,通过接触式液体散热、循环冷却和自然散热相结合的方式提升了模具制造铸件时的散热冷却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2、一种用于制造铸件的模具,包括底基板、顶基板和循环冷却器,所述底基板上开设有套腔,底基板顶面设有与顶基板活动套装的平衡杆,所述顶基板底部设有稳定板,顶基板上连通有灌注管,所述循环冷却器位于底基板底面下方;
3、所述底基板底面中部设有第一鳍片,以及位于底基板底面两侧的导向鳍片,所述底基板底面还设有将第一鳍片和导向鳍片罩在其中的导热箱,导热箱内设有冷却管,冷却管左右两端均延伸至导热箱的外部,所述冷却管位于导热箱内部的内表面上设有内鳍片,冷却管外表面设有与内鳍片位置对应的外鳍片,所述导热箱设有第一往复丝杆,第一往复丝杆两端分别设有从动锥齿轮和传动齿轮。
4、优选地,所述循环冷却器左右两端分别连通有进液管和出液管,进液管顶端连通有集液管a,所述出液管顶端连通有集液管b。
5、优选地,所述集液管a与冷却管一端连通,所述集液管b与冷却管另一端连通。
6、优选地,所述出液管竖直段内侧中部设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与出液管固定连接的稳定框,稳定框内转动设有冲击叶片,冲击叶片中心轴上设有转轴,转轴另一端与集液管b内腔顶面转动连接。
7、优选地,所述转轴中段设有主动锥齿轮,所述第一往复丝杆一端与集液管b转动套装,所述从动锥齿轮位于集液管b内,且与主动锥齿轮啮合匹配。
8、优选地,所述第一往复丝杆上设有位于导热箱内的第一横移架,第一横移架上设有清理机构,清理机构包括与第一横移架固定连接的同步环,同步环与冷却管活动套装,所述同步环内还设有为冷却管表面和外鳍片表面进行清理的清理架。
9、优选地,所述第一横移架左右两侧中段均设有扰流机构,扰流机构包括与第一横移架固定连接的安装架,安装架上转动设有扰流叶片。
10、优选地,所述扰流叶片轴杆端部设有直齿轮,所述第一鳍片上设有与直齿轮啮合匹配的直齿条,所述第一横移架两端还设有与导向鳍片滑动匹配的平衡导向架。
11、优选地,所述导热箱外侧底面设有第二鳍片,第二鳍片底端开设有导向豁口,所述导热箱底面设有将第二鳍片罩入其中的散热箱。
12、优选地,所述散热箱内侧端面开设有导风口,散热箱底面设有与导风口连通的导尘盒,导尘盒底端连通有集尘盒,集尘盒底端连通有排尘风管。
13、优选地,所述第一往复丝杆端部设有位于导热箱外侧的传动齿轮,所述导热箱底面设有第二往复丝杆,第二往复丝杆端部设有与传动齿轮啮合匹配的同步齿轮。
14、优选地,所述第二往复丝杆上螺纹套装有作用于散热箱内侧底面的第二横移架,第二横移架与导向豁口滑动套装。
15、优选地,所述第二横移架上设有分别作用于第二鳍片侧面和导热箱底面的刮片,所述散热箱端部设有位于同步齿轮一侧的防尘网。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7、1、通过导热箱的设置,利用第一鳍片、导向鳍片和导热箱内部冷却液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够让底基板底部的温度能够快速与导热箱内部的冷却液进行交换,使得底基板底部的降温效率得到了提升,避免因常规的散热系统与模具之间留存的空隙形成隔热层造成冷却效果减弱的现象发生。
18、2、通过冷却管的设置,利用内鳍片和外鳍片的设置,提升了冷却管内部循环冷却液与导热箱内部冷却液之间的热交换面积,从而对于导热箱内部冷却液的冷却效率得到了提升。
19、3、通过导热箱的设置,利用第二鳍片与导热箱内部冷却液之间的相互配合,在对底基板底部进行冷却散热起到了协同增效的作用。
20、4、通过驱动机构的设置,利用冷却管、循环冷却器、进液管、集液管a、出液管和集液管b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够利用内部循环的冷却液作用于冲击叶片,让冲击叶片能够配合转轴带动主动锥齿轮转动,从而让第一往复丝杆带动清理机构和扰流机构在导热箱的内部往复式运动,使得冷却管的表面和外鳍片的表面能够得到有效清理,并且配合扰流机构能够对导热箱内部的冷却液进行扰流处理,用以提升导热箱内部冷却液的热交换效率。
21、5、通过传动齿轮和同步齿轮的设置,利用第二横移架和刮片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够对散热箱内腔底面、第二鳍片的侧面和导热箱底面的附着灰尘进行刮落,避免灰尘堆积影响散热效率。
22、6、通过散热箱的设置,利用导风口、第二横移架、刮片、防尘网、导尘盒、集尘盒和排尘风管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够让处于散热箱内部的灰尘进入集尘盒的内部,经由排尘风管所连通的外部吸尘设备进行集尘处理。
23、7、通过排尘风管的设置,与其进行连通的外部吸尘设备,能够让外界气流通过防尘网进入散热箱的内部,让流通的气流对第二鳍片、导热箱和散热箱进行散热处理。
24、综上,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通过封闭冷却液与循环冷却液之间的配合作用,有效避免了因拼装问题造成冷却管道与模具之间留存隔热间隙的问题发生,提升了模具的冷却散热效率,具有较高的社会使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1.一种用于制造铸件的模具,包括底基板(1)、顶基板(2)和循环冷却器(5),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基板(1)上开设有套腔(101),底基板(1)顶面设有与顶基板(2)活动套装的平衡杆(102),所述顶基板(2)底部设有稳定板(201),顶基板(2)上连通有灌注管(202),所述循环冷却器(5)位于底基板(1)底面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制造铸件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冷却器(5)左右两端分别连通有进液管(51)和出液管(52),进液管(51)顶端连通有集液管a(511),所述出液管(52)顶端连通有集液管b(5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制造铸件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液管a(511)与冷却管(4)一端连通,所述集液管b(521)与冷却管(4)另一端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制造铸件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管(52)竖直段内侧中部设有驱动机构(53),驱动机构(53)包括与出液管(52)固定连接的稳定框(5301),稳定框(5301)内转动设有冲击叶片(5302),冲击叶片(5302)中心轴上设有转轴(5303),转轴(5303)另一端与集液管b(521)内腔顶面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制造铸件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5303)中段设有主动锥齿轮(5304),所述第一往复丝杆(6)一端与集液管b(521)转动套装,所述从动锥齿轮(61)位于集液管b(521)内,且与主动锥齿轮(5304)啮合匹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制造铸件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往复丝杆(6)上设有位于导热箱(3)内的第一横移架(7),第一横移架(7)上设有清理机构(71),清理机构(71)包括与第一横移架(7)固定连接的同步环(7101),同步环(7101)与冷却管(4)活动套装,所述同步环(7101)内还设有为冷却管(4)表面和外鳍片(42)表面进行清理的清理架(710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制造铸件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移架(7)左右两侧中段均设有扰流机构(72),扰流机构(72)包括与第一横移架(7)固定连接的安装架(7201),安装架(7201)上转动设有扰流叶片(720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制造铸件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叶片(7202)轴杆端部设有直齿轮(7203),所述第一鳍片(103)上设有与直齿轮(7203)啮合匹配的直齿条(1032),所述第一横移架(7)两端还设有与导向鳍片(1031)滑动匹配的平衡导向架(70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制造铸件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箱(3)外侧底面设有第二鳍片(31),第二鳍片(31)底端开设有导向豁口(311),所述导热箱(3)底面设有将第二鳍片(31)罩入其中的散热箱(8)。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用于制造铸件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箱(8)内侧端面开设有导风口(801),散热箱(8)底面设有与导风口(801)连通的导尘盒(11),导尘盒(11)底端连通有集尘盒(12),集尘盒(12)底端连通有排尘风管(1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