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进程不断加速,对绿色环保要求越来越高。现有的泥浆处理基于物理吸附、化学反应、生物三种反应原理进行处理泥浆,常见的泥浆处理方法包括沉淀法、脱水法过滤法等,这些方法一般是通过分离设备、压滤机和离心机等进行泥浆处理,旨在分离泥浆中的固体颗粒和液体,以便于循环使用液体部分,减少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现有泥浆处理的各种工艺均有独特的特点,但也有很多缺点,比如适用地层范围小、处理泥浆成本高、占用空间大等缺陷。
背景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根据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了一种泥浆过滤沉淀处理系统,该装置采用自重分离的原理将泥浆加入沉淀板框内进行过滤,过滤后的水流入积水坑,剩余渣土转运至指定位置,能够降低施工成本。
2、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泥浆过滤沉淀处理系统,所述处理系统包括沉淀池、渣土池、泥浆池、多组泥浆储存框和泥浆储存框转运机构,所述渣土池设置在沉淀池的一侧,泥浆池设置在沉淀池的另一侧,且渣土池与沉淀池在同一直线上,并在沉淀池和渣土池的池口设有一体式轨道;
3、在沉淀池的池口上方架设有泥浆框支架,并在泥浆框支架内设有多个与泥浆储存框相匹配的隔腔,且多个隔腔的腔口朝上;所述泥浆储存框包括网架式框体和设置在网架式框体的内壁或外壁的透水膜层,所述网架式框体的顶部支撑板,支撑板的两端分别设有支撑杆,所述泥浆储存框置于泥浆框支架的隔腔内,并通过两端的支撑杆架设在隔腔的腔口,在支撑板上设有泥浆进口和吊耳,所述网架式框体的底板为可开启式底板;所述泥浆池设有泥浆输送泵和泥浆输送管道,所述泥浆输送管道一端通过泥浆输送泵与泥浆池连通,另一端延伸至泥浆框支架顶面,并在泥浆输送管道上设有多根泥浆输送软管,通过多根泥浆输送软管分别朝向多个泥浆储存框内输送泥浆,每根泥浆输送软管上设有第一控制阀;
4、所述泥浆储存框转运机构包括门式移动框架和设置在门式移动框架上的吊运机构,所述门式移动框架架设在泥浆框支架上方,其两支撑架底部的行走机构沿着沉淀池及渣土池池口的一体式轨道移动。
5、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沉淀池与渣土池之间设有清洗池,且三个池体连为一体,所述清洗池的底部设有排污口,所述沉淀池邻近清洗池的侧墙顶部开设有溢流口;所述一体式轨道设有两条,对称分布在沉淀池及渣土池的两侧壁顶部,每侧的一体式轨道从沉淀池的一端延伸至渣土池的另一端,所述门式移动框架沿着一体式轨道依次在沉淀池、清洗池和渣土池上方移动。
6、本发明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沉淀池内由横向支撑隔板和多根竖向支撑隔板分隔成多个储水隔腔,相邻两个储水隔腔底部设有相互连通通孔,在沉淀池远离渣土池的一侧设有沉淀排出口,并在沉淀排出口设有第二控制阀;所述横向支撑隔板沿着沉淀池的横向中轴线分布;所述泥浆框支架包括设置在沉淀池两侧墙顶部及横向支撑隔板顶部的三排竖向立杆,在在每排竖向立杆顶部设有横向支撑板,相邻两根横向支撑板之间设有多根联系梁,相邻两根联系梁之间形成用于架设泥浆储存框的隔腔,多个隔腔并排等距设置。
7、本发明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渣土池的池口两侧对称设置有渣土卸载作业平台,每个渣土卸载作业平台通过支撑架架设在渣土池池口外侧,且高度与渣土池的池口平齐。
8、本发明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网架式框体的底板包括第一底板、第二底板和底板吊挂机构,所述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的其中一侧分别通过铰链件与网架式框体的前后框架板底部铰链连接,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相邻的一侧通过相互配合凹凸卡接部拼接,且凹凸卡接部的卡接部位均为弧形;所述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的内壁均设有透水膜层,且两个底板上的透水膜层的对接面重叠后卡设在凹凸卡接部内;所述底板吊挂机构设有两组,对称设置在网架式框体的底板两侧,每组底板吊挂机构包括悬吊钢丝绳、固定在网架式框体侧面的第一吊挂部、设置在第一底板侧面的第二吊挂部和设置在第二底板侧面的第三吊挂部,所述第一吊挂部、第二吊挂部和第三吊挂部呈等腰三角形,且第一吊挂部分别通过悬吊钢丝绳与第二吊挂部和第三吊挂部连接。
9、本发明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行走机构为自行式行走机构,包括行走电机和行走轮,由行走电机控制行走轮沿着一体式轨道行走。
10、本发明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吊运机构包括两组电动葫芦;每个泥浆储存框顶部设有两个吊耳,两组电动葫芦之间的间距与两个吊耳之间的间距相等;所述吊运机构通过电动行走机构安装在门式移动框架的吊运横梁上,且门式移动框架的吊运横梁上对应设有行走轨道。
11、本发明较优的技术方案:位于横向支撑隔板顶部的横向支撑板宽度大于1m,所述泥浆输送管道沿着该横向支撑板布设,在横向支撑板上方架设有泥浆输入平台,所述泥浆输入平台位于泥浆输送管道上方,且泥浆输入平台底板为网板结构,在泥浆输入平台的侧面设有防护围栏;所述泥浆输送管道上等距布设有一排泥浆输送软管,每根泥浆输送软管的设置位置与泥浆储存框对应,且多个泥浆输送软管均穿过泥浆输入平台的底板位于泥浆输入平台上方;设置在同一排两个隔腔内的两个泥浆储存框的泥浆进口均位于邻近泥浆输送管道的一侧,且两个泥浆储存框的泥浆进口与泥浆输送管道的距离相等,并小于泥浆输送软管的长度,每根泥浆输送软管能够分别为同一排两个隔腔内的泥浆储存框输送泥浆;所述沉淀池的沉淀排出口通过泥浆循环管与泥浆输送泵连通,并在泥浆输送泵与泥浆池的连接管道上设有第三控制阀。
12、本发明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渣土池的池口内侧对称设有用于辅助网架式框体底板开启的辅助底座,所述辅助底座为中间向上凸起的顶块。
13、本发明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凹凸卡接部包括设置在第一底板上的第一弧形凹部和第一弧形凸部、设置在第二底板上的第二弧形凹部和第二弧形凸部,第一弧形凸部位于第二弧形凸部上方,且第一弧形凸部与第二弧形凹部相匹配,第二弧形凸部与第一弧形凹部相匹配。
1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5、(1)本发明的包括沉淀池,在沉淀池上方架设泥浆框支架,可以将泥浆储存框置于泥浆框支架内,泥浆储存框包括外部框架和内部的过滤膜布,可以利用自重分离的原理将泥浆加入沉淀框内进行过滤,过滤后的水流入积集沉淀池,本发明过滤过程简单方便,不需要其它任何辅助药剂和处理设备,能够利用自重的方式自动进行过滤,其成本低廉。
16、(2)本发明设有渣土池和泥浆框转运机构,能够将过滤后的泥浆储存框吊运至渣土池进行渣土排放,且泥浆储存框的特殊设置,可以通过顶部进行泥浆输入,底板设置成能开启排放渣土的方式,并配合设置在渣土口的辅助底座,可以不需要人工变卡开启底板进行渣土排放,简单方便。
17、(3)本发明还设置有泥浆输送装置,可以将泥浆池内的泥浆输送到每个泥浆储存框内,且还可以将沉淀池内沉淀后的泥浆再次输送至泥浆储存框内进行二次过滤。
18、(4)本发明还设置有清水池,清水池设置在沉淀池相邻的一侧,并在沉淀池邻近清水池的一侧设有溢流口,可以将沉淀池内上部清水流入清洗池中重复利用;可以通过转运机构将泥浆储存框吊运至清水池进行清洗。
19、本发明整体工作原理简单,且整体结构经济、环保,并节约了泥浆处理成本,能够广泛应用于施工现场。
1.一种泥浆过滤沉淀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系统包括沉淀池(1)、渣土池(2)、泥浆池(15)、多组泥浆储存框(4)和泥浆储存框转运机构,所述渣土池(2)设置在沉淀池(1)的一侧,泥浆池(15)设置在沉淀池(1)的另一侧,且渣土池(2)与沉淀池(1)在同一直线上,并在沉淀池(1)和渣土池(2)的池口设有一体式轨道(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泥浆过滤沉淀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1)与渣土池(2)之间设有清洗池(14),且三个池体连为一体,所述清洗池(14)的底部设有排污口,所述沉淀池(1)邻近清洗池(14)的侧墙顶部开设有溢流口(20);所述一体式轨道(5)设有两条,对称分布在沉淀池(1)及渣土池(2)的两侧壁顶部,每侧的一体式轨道(5)从沉淀池(1)的一端延伸至渣土池(2)的另一端,所述门式移动框架(7)沿着一体式轨道(5)依次在沉淀池(1)、清洗池(14)和渣土池(2)上方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泥浆过滤沉淀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1)内由横向支撑隔板(100)和多根竖向支撑隔板(105)分隔成多个储水隔腔(101),相邻两个储水隔腔(101)底部设有相互连通通孔(103),在沉淀池(1)远离渣土池(2)的一侧设有沉淀排出口(102),并在沉淀排出口设有第二控制阀(104);所述横向支撑隔板(100)沿着沉淀池(1)的横向中轴线分布;所述泥浆框支架(3)包括设置在沉淀池(1)两侧墙顶部及横向支撑隔板(100)顶部的三排竖向立杆(300),在在每排竖向立杆(300)顶部设有横向支撑板(301),相邻两根横向支撑板(301)之间设有多根联系梁(302),相邻两根联系梁(302)之间形成用于架设泥浆储存框(4)的隔腔(6),多个隔腔(6)并排等距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泥浆过滤沉淀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渣土池(3)的池口两侧对称设置有渣土卸载作业平台(10),每个渣土卸载作业平台(10)通过支撑架(11)架设在渣土池(3)池口外侧,且高度与渣土池的池口平齐。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泥浆过滤沉淀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架式框体(400)的底板包括第一底板(406)、第二底板(407)和底板吊挂机构,所述第一底板(406)和第二底板(407)的其中一侧分别通过铰链件(408)与网架式框体(400)的前后框架板底部铰链连接,第一底板(406)和第二底板(407)相邻的一侧通过相互配合凹凸卡接部(408)拼接,且凹凸卡接部(408)的卡接部位均为弧形,所述第一底板(406)和第二底板(407)的内壁均设有透水膜层(401),且两个底板上的透水膜层(401)的对接面重叠后卡设在凹凸卡接部(408)内;所述底板吊挂机构设有两组,对称设置在网架式框体(400)的底板两侧,每组底板吊挂机构包括悬吊钢丝绳(412)、固定在网架式框体(400)侧面的第一吊挂部(409)、设置在第一底板(406)侧面的第二吊挂部(410)和设置在第二底板(407)侧面的第三吊挂部(411),所述第一吊挂部(409)、第二吊挂部(410)和第三吊挂部(411)呈等腰三角形,且第一吊挂部(409)分别通过悬吊钢丝绳(412)与第二吊挂部(410)和第三吊挂部(411)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泥浆过滤沉淀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行走机构(9)为自行式行走机构,包括行走电机和行走轮,由行走电机控制行走轮沿着一体式轨道(5)行走。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泥浆过滤沉淀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运机构(8)包括两组电动葫芦;每个泥浆储存框(4)顶部设有两个吊耳(404),两组电动葫芦之间的间距与两个吊耳(404)之间的间距相等;所述吊运机构(8)通过电动行走机构(13)安装在门式移动框架(7)的吊运横梁上,且门式移动框架(7)的吊运横梁上对应设有行走轨道(700)。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泥浆过滤沉淀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位于横向支撑隔板(100)顶部的横向支撑板(301)宽度大于1m,所述泥浆输送管道(16)沿着该横向支撑板(301)布设,在横向支撑板(301)上方架设有泥浆输入平台(23),所述泥浆输入平台(23)位于泥浆输送管道(16)上方,且泥浆输入平台(23)底板为网板结构,在泥浆输入平台(23)的侧面设有防护围栏;所述泥浆输送管道(16)上等距布设有一排泥浆输送软管(18),每根泥浆输送软管(18)的设置位置与泥浆储存框(4)对应,且多个泥浆输送软管(18)均穿过泥浆输入平台(23)的底板位于泥浆输入平台上方;设置在同一排两个隔腔(6)内的两个泥浆储存框(4)的泥浆进口(403)均位于邻近泥浆输送管道(16)的一侧,且两个泥浆储存框(4)的泥浆进口(403)与泥浆输送管道(16)的距离相等,并小于泥浆输送软管(18)的长度,每根泥浆输送软管(18)能够分别为同一排两个隔腔(6)内的泥浆储存框(4)输送泥浆;所述沉淀池(1)的沉淀排出口(102)通过泥浆循环管(21)与泥浆输送泵(17)连通,并在泥浆输送泵(17)与泥浆池(15)的连接管道上设有第三控制阀(22)。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泥浆过滤沉淀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渣土池(2)的池口内侧对称设有用于辅助网架式框体(400)底板开启的辅助底座(12),所述辅助底座(12)为中间向上凸起的顶块。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所述的一种泥浆过滤沉淀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凸卡接部(408)包括设置在第一底板(406)上的第一弧形凹部和第一弧形凸部、设置在第二底板(407)上的第二弧形凹部和第二弧形凸部,第一弧形凸部位于第二弧形凸部上方,且第一弧形凸部与第二弧形凹部相匹配,第二弧形凸部与第一弧形凹部相匹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