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挡风玻璃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汽车与流程

allin2025-11-14  9


本技术属于显示,具体涉及一种挡风玻璃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汽车。


背景技术:

1、车辆行驶过程中,特殊的外界光线条件会影响驾驶员的视线,极有可能增大驾驶事故发生的风险。例如,在阳光强烈的场景下,驾驶员的双眼受到阳光刺激容易产生疲劳和不适感;夜晚对向来车的远光灯直射会造成驾驶员无法睁开双眼;雨天外界光产生眩光也会扰乱驾驶员的视线。

2、现有技术中,面对不同的外界光线条件,有调节整块挡风玻璃的明暗的设计方案。但是,这种方案存在会影响驾驶员对外部环境的观察,以及控制精细度不足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挡风玻璃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汽车。

2、具体地,本技术提出一种挡风玻璃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3、通过摄像单元实时获取车外环境信息和驾驶员行为信息;

4、根据所述车外环境信息和驾驶员行为信息,分别控制挡风玻璃内侧指定区域的两层液晶薄膜中的液晶分子进行指定方向的偏转,直至两层液晶薄膜中的液晶分子形成指定角度的夹角。

5、这种技术手段通过控制挡风玻璃内侧指定区域的两层液晶薄膜中的液晶分子的夹角,实现了根据具体场景特征控制挡风玻璃透光率,保护驾驶员眼睛,为驾驶员提供清晰的视野,保证行车安全;而且,本技术提出的液晶控制区域实现了精确控制到每一个液晶像素,精确控制需要改变透光率的位置,不需要整块挡风玻璃同步改变。

6、进一步的,所述根据所述车外环境信息和驾驶员行为信息,分别控制挡风玻璃内侧指定区域的两层液晶薄膜中的液晶分子进行指定方向的偏转,直至两层液晶薄膜中的液晶分子形成指定角度的夹角,包括:

7、结合所述车外环境信息和所述驾驶员行为信息进行分析,得到当前光线场景;

8、将所述光线场景与预设的多个光线场景类型进行匹配,得到当前光线场景所属的光线场景类型;

9、根据当前光线场景所属的光线场景类型,控制所述两层液晶薄膜中的液晶分子的位置关系。

10、通过匹配找到当前光线场景所述的光线场景类型,然后相应地控制液晶分子的位置关系以适应根据这一光线场景类型,可以实现快速根据环境信息和驾驶员状态改变挡风玻璃的透光模式,为驾驶员提供清晰的视野,保证行车安全。

11、进一步的,所述预设的光线场景类型包括第一光线场景类型,第二光线场景类型和第三光线场景类型;所述根据当前光线场景所属的光线场景类型,控制所述两层液晶薄膜中的液晶分子的位置关系,包括:

12、当当前光线场景属于第一光线场景类型,控制所述两层液晶薄膜中的液晶分子互相平行;

13、当当前光线场景属于第二光线场景类型,确定所述两层液晶薄膜中的待控制区域,控制所述待控制区域内的液晶分子形成一指定非零角度的夹角;

14、当当前光线场景属于第三光线场景类型,所述两层液晶薄膜中的液晶分子互相平行且都与水平路面形成一指定非零角度的夹角。

15、根据不同的光线场景类型控制液晶分子形成不同的夹角,实现了根据环境光线水平和驾驶员状态信息灵活改变挡风玻璃的透光度;同时,实现了对挡风玻璃上的特定区域,即驾驶员视线对应的位置的透光度的灵活调整,控制精细度高。

1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光线场景类型包括环境整体亮度低于一预设值的场景;

17、所述第二光线场景类型包括有光线从车外的光源照射到车内的场景;

18、所述第三光线场景类型包括使驾驶员视野内产生一指定程度的眩光现象的场景。

19、设计了针对几个特殊光线场景的预设光线场景类型,这几种类型具有代表性,在实际道路行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

20、进一步的,所述确定所述两层液晶薄膜中的待控制区域,包括:

21、以光源,驾驶员眼位和摄像单元的位置为顶点,确定定位三角形;

22、根据驾驶员眼位与光源的距离,光源与摄像单元的距离,以及以摄像单元为顶点的所述定位三角形的内角,得到以驾驶员眼位为顶点的所述定位三角形的内角;

23、根据所述以驾驶员眼位为顶点的所述定位三角形的内角,以及驾驶员眼位与摄像单元的距离,得到位于挡风玻璃上的待控制点与摄像单元的距离;

24、根据所述待控制点与摄像单元的距离,确定所述待控制点的位置;

25、根据所述待控制点的位置,确定待控制区域;所述待控制区域包括挡风玻璃上所述待控制点周围一指定范围的区域。

26、通过摄像单元可以获取车前方光源,如对向车道的远光灯和环境光情况,可以获取到驾驶员前方视野非常精细区域的光强信息,通过算法可以精确计算得到光的来向,从而精细控制每一个液晶像素的偏转角度,达到整个挡风玻璃透光率的平滑过渡。

27、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技术还提出一种根据所述的挡风玻璃控制方法的挡风玻璃控制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28、信息获取模块,用于实时获取车外环境信息和驾驶员行为信息;以及

29、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车外环境信息和驾驶员行为信息,分别控制挡风玻璃内侧指定区域的两层液晶薄膜中的液晶分子进行指定方向的偏转,直至两层液晶薄膜中的液晶分子形成指定角度的夹角。

30、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模块包括:

31、计算模块,用于结合所述车外环境信息和所述驾驶员行为信息进行分析,得到当前光线场景;

32、匹配模块,用于将所述光线场景与预设的多个光线场景类型进行匹配,得到当前光线场景所属的光线场景类型;以及

33、液晶分子控制模块,用于根据当前光线场景所属的光线场景类型对应的液晶分子位置关系,控制所述两层液晶薄膜中的液晶分子进行偏转。

34、进一步的,所述液晶分子控制模块包括:第一控制单元,用于当当前光线场景属于第一光线场景类型,控制所述两层液晶薄膜中的液晶分子互相平行;所述第一光线场景类型包括环境整体亮度低于一预设值的场景;

35、第二控制单元,用于当当前光线场景属于第二光线场景类型,确定所述两层液晶薄膜中的待控制区域,控制所述待控制区域内的液晶分子形成一指定非零角度的夹角;所述第二光线场景类型包括有光线从车外的光源照射到车内的场景;以及

36、第三控制单元,用于当当前光线场景属于第三光线场景类型,所述两层液晶薄膜中的液晶分子互相平行且都与水平路面形成一指定非零角度的夹角;所述第三光线场景类型包括使驾驶员视野内产生一指定程度的眩光现象的场景。

37、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控制单元包括:

38、构建单元,用于以光源,驾驶员眼位和摄像单元的位置为顶点,确定定位三角形;

39、第一计算单元,用于根据驾驶员眼位与光源的距离,光源与摄像单元的距离,以及以摄像单元为顶点的所述定位三角形的内角,得到以驾驶员眼位为顶点的所述定位三角形的内角;

40、第二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以驾驶员眼位为顶点的所述定位三角形的内角,以及驾驶员眼位与摄像单元的距离,得到位于挡风玻璃上的待控制点与摄像单元的距离;

41、定位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待控制点与摄像单元的距离,确定所述待控制点的位置;以及

42、待控制区域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待控制点的位置,确定待控制区域;所述待控制区域包括挡风玻璃上所述待控制点周围一指定范围的区域。

43、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技术还提出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所述的挡风玻璃控制方法。

44、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技术还提出一种汽车,所述汽车包括如所述的计算机设备。

45、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本实施例中的汽车与上述实施例中的挡风玻璃控制方法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因此,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应内容同样适用于本系统实施例,此处不再详述。

46、综上,本技术属于显示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挡风玻璃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汽车,通过摄像单元实时获取车外环境信息和驾驶员行为信息;根据所述车外环境信息和驾驶员行为信息,分别控制挡风玻璃内侧指定区域的两层液晶薄膜中的液晶分子进行指定方向的偏转,直至两层液晶薄膜中的液晶分子形成指定角度的夹角。本技术通过控制挡风玻璃内侧指定区域的两层液晶薄膜中的液晶分子的夹角,实现了根据具体场景特征控制挡风玻璃透光率,保护驾驶员眼睛,提供清晰的视野,保证行车安全;而且,本技术的液晶控制区域可以达到像素级控制,精确控制到每一个液晶像素,精确控制需要改变透光率的位置,不需要整块挡风玻璃同步改变,控制精细度高。

4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有益效果:

48、本技术通过控制挡风玻璃内侧指定区域的两层液晶薄膜中的液晶分子的夹角,实现了根据具体场景特征控制挡风玻璃透光率,保护驾驶员眼睛,提供清晰的视野,保证行车安全;而且,本技术的液晶控制区域可以达到像素级控制,精确控制到每一个液晶像素,精确控制需要改变透光率的位置,不需要整块挡风玻璃同步改变;同时能够无级调节透光率,使低透光率和高透光率时间能平滑过渡,减少驾驶员的视觉不适;能随驾驶员头部或眼睛位置移动做控制区域的变动,更好保护驾驶员眼睛。


技术特征:

1.一种挡风玻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挡风玻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车外环境信息和驾驶员行为信息,分别控制挡风玻璃内侧指定区域的两层液晶薄膜中的液晶分子进行指定方向的偏转,直至两层液晶薄膜中的液晶分子形成指定角度的夹角,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挡风玻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的光线场景类型包括第一光线场景类型,第二光线场景类型和第三光线场景类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挡风玻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线场景类型包括环境整体亮度低于一预设值的场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挡风玻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两层液晶薄膜中的待控制区域,包括:

6.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挡风玻璃控制方法的挡风玻璃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挡风玻璃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挡风玻璃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分子控制模块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挡风玻璃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单元包括:

10.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挡风玻璃控制方法。

11.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包括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计算机设备。


技术总结
本申请属于显示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挡风玻璃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汽车,通过摄像单元实时获取车外环境信息和驾驶员行为信息;根据所述车外环境信息和驾驶员行为信息,分别控制挡风玻璃内侧指定区域的两层液晶薄膜中的液晶分子进行指定方向的偏转,直至两层液晶薄膜中的液晶分子形成指定角度的夹角。本申请通过控制挡风玻璃内侧指定区域的两层液晶薄膜中的液晶分子的夹角,实现了根据具体场景特征控制挡风玻璃透光率,保护驾驶员眼睛,提供清晰的视野,保证行车安全;而且,本申请的液晶控制区域可以达到像素级控制,精确控制到每一个液晶像素,精确控制需要改变透光率的位置,不需要整块挡风玻璃同步改变,控制精细度高。

技术研发人员:杨峰,吴磊,朱仕沐,孙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惠州市德赛西威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0/3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2468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