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电网无功电压协调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allin2025-11-16  9


本技术涉及电网配电,具体涉及一种配电网无功电压协调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1、从电力系统的结构来说,电网中的负荷以感性负荷为主,实现从电能到机械能、光能、热能的转化,这些感性负荷需要从电网吸收一定有功功率来做功,同吋还要从电网吸收一定的无功功率,吸收的无功功率过高时会造成偏低的功率因数。电力设备的视在容量为固定数值,视在功率、有功功率、无功功率之问的关系满足勾股定理,当无功需求过高时就减少了电力设备的有功输出,浪费了电力设备容量。另一方面由于无功功率不能实际做功,当无功功率在电源与负荷之间的输送时还将在输配电系统中消耗能量,在输电线路上会造成电压损失。当终端负荷产生无功倒送时,输电网络的末端电压将升高,还有可能对输配电设备及用电设备的绝缘层造成损坏。综上所述,无功功率的吸收与导送都将对电网的电能质量造成影响,不仅增加了用电设谷老化甚至损坏的风险,还影响了电网的安全稳走运行。针对配电网无功补偿常用的设备有智能电容器、svg和svc等装置,而为了实现对无功电压的协调控制常会用到配电网无功电压协调控制装置。

2、目前的配电网无功电压协调控制装置一般都设有实时电压采集装置和实时电流采集装置,在运行过程中需要能够实时精准地采集到安装线路的实时电流数据和实时电压数据,装置还装备的电容等电子元器件,需要时刻注意运行的安全性,但是目前的配电网无功电压协调控制装置没有有效的清灰手段,长期积累的灰尘会造成装置内器件的散热效率降低,设备老化严重,直接影响装置工作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能够实现装置内部器件自动清灰的配电网无功电压协调控制装置。

2、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配电网无功电压协调控制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顶端一侧固定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与固定在所述壳体内部的螺纹杆相连,所述壳体内位于所述螺纹杆底端处焊接有一个支板二,所述螺纹杆中部贯穿有一个u型的联动板,所述联动板上位于所述螺纹杆两侧对称布设有两个导向杆,所述联动板一侧壁上连接有喷吹清灰罩,所述壳体内正对所述喷吹清灰罩出风口的侧壁上固定有无功电压协调控制装置本体,所述喷吹清灰罩的进气口通过伸缩软管与布设在所述壳体外背部的鼓风机相连,所述壳体内位于所述无功电压协调控制装置本体上侧固定有一个u型吸尘罩,所述u型吸尘罩的出气口通过管道与吸尘箱相连,所述吸尘箱位于所述壳体外顶端一侧,所述吸尘箱内中部还滑动安装有一个对含尘气体进行过滤的过滤网板,所述吸尘箱外一侧壁上固定有负压泵,所述壳体内底端还滑动安装有一个上开口式的集尘盒。

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所述无功电压协调控制装置本体进行清灰时,借助所述电机带动所述螺纹杆转动,可以实现所述喷吹清灰罩的上下移动,所述喷吹清灰罩在上下移动的同时可以对所述无功电压协调控制装置本体上灰尘的清理,清理后的灰尘一部分会在自重作用下经所述集尘盒有效收集,而扬起的灰尘则会经所述u型吸尘罩进入到所述吸尘箱内收集,从而实现对装置内部灰尘的自动清理,尽量避免因灰尘积累而造成装置内器件的散热效率降低,有效防止装置内设备的老化,使得装置的工作性能更加的稳定。

4、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外位于所述鼓风机下侧还安装有一个支板一,所述鼓风机与所述支板一螺栓连接。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支板一主要为所述鼓风机提供安装基础,确保所述鼓风机的正常使用。

6、进一步的,所述螺纹杆与所述支板二以及所述壳体均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贯穿所述联动板且与所述联动板螺纹连接。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确保所述螺纹杆相对于所述壳体的便捷转动。

8、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杆一端与所述支板二螺栓连接,所述导向杆另一端与所述壳体螺栓连接,所述导向杆贯穿所述联动板且与所述联动板滑动连接。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螺纹杆转动后在螺纹传动以及所述导向杆的导向作用下可以实现所述联动板的上下移动,从而实现所述喷吹清灰罩的便捷上下移动,以实现对所述无功电压协调控制装置本体上各器件上灰尘的便捷喷吹清理。

10、进一步的,所述喷吹清灰罩的吹风壁为向下倾斜式结构,所述喷吹清灰罩与所述联动板螺栓连接。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确保在清灰时所述喷吹清灰罩所喷出的风可以顺利喷射在所述无功电压协调控制装置本体上的各器件表面。

12、进一步的,所述u型吸尘罩的吸尘口正对所述无功电压协调控制装置本体,所述吸尘箱的出风口与所述负压泵通过管道连接,且所述吸尘箱的出风口低于所述过滤网板。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在所述负压泵启动后使所述吸尘箱内能够持续保持负压装置,以实现对清扫后所述壳体内扬起灰尘的便捷清理。

14、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外两侧壁上通过螺栓对称固定有两个透气网窗,所述壳体外一侧壁上固定有操作面板。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透气网板主要用于确保所述壳体内外气体的通畅,以实现所述无功电压协调控制装置本体在使用时的高效散热。

16、进一步的,所述操作面板与所述电机、所述负压泵、所述鼓风机以及所述无功电压协调控制装置本体均电连接。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所述操作面板作用下可以控制所述电机、所述负压泵、所述鼓风机以及所述无功电压协调控制装置本体的协调工作。

18、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9、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是借助电机带动螺纹杆转动,从而来实现喷吹清灰罩的上下移动,以便在喷吹清灰罩上下移动的同时实现对无功电压协调控制装置本体上灰尘的清理,清理后的灰尘一部分会在自重作用下井集尘盒有效收集,而扬起的灰尘则会经u型吸尘罩进入到吸尘箱内收集,从而实现对装置内部灰尘的自动清理,尽量避免因灰尘积累而造成装置内器件的散热效率降低,有效防止装置内设备的老化,使得装置的工作性能更加的稳定。



技术特征:

1.一种配电网无功电压协调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3),所述壳体(3)顶端一侧固定有电机(6),所述电机(6)的动力输出端与固定在所述壳体(3)内部的螺纹杆(10)相连,所述壳体(3)内位于所述螺纹杆(10)底端处焊接有一个支板二(11),所述螺纹杆(10)中部贯穿有一个u型的联动板(15),所述联动板(15)上位于所述螺纹杆(10)两侧对称布设有两个导向杆(16),所述联动板(15)一侧壁上连接有喷吹清灰罩(12),所述壳体(3)内正对所述喷吹清灰罩(12)出风口的侧壁上固定有无功电压协调控制装置本体(8),所述喷吹清灰罩(12)的进气口通过伸缩软管与布设在所述壳体(3)外背部的鼓风机(14)相连,所述壳体(3)内位于所述无功电压协调控制装置本体(8)上侧固定有一个u型吸尘罩(7),所述u型吸尘罩(7)的出气口通过管道与吸尘箱(1)相连,所述吸尘箱(1)位于所述壳体(3)外顶端一侧,所述吸尘箱(1)内中部还滑动安装有一个对含尘气体进行过滤的过滤网板(17),所述吸尘箱(1)外一侧壁上固定有负压泵(2),所述壳体(3)内底端还滑动安装有一个上开口式的集尘盒(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电网无功电压协调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3)外位于所述鼓风机(14)下侧还安装有一个支板一(13),所述鼓风机(14)与所述支板一(13)螺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电网无功电压协调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10)与所述支板二(11)以及所述壳体(3)均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10)贯穿所述联动板(15)且与所述联动板(15)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电网无功电压协调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杆(16)一端与所述支板二(11)螺栓连接,所述导向杆(16)另一端与所述壳体(3)螺栓连接,所述导向杆(16)贯穿所述联动板(15)且与所述联动板(15)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电网无功电压协调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吹清灰罩(12)的吹风壁为向下倾斜式结构,所述喷吹清灰罩(12)与所述联动板(15)螺栓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电网无功电压协调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吸尘罩(7)的吸尘口正对所述无功电压协调控制装置本体(8),所述吸尘箱(1)的出风口与所述负压泵(2)通过管道连接,且所述吸尘箱(1)的出风口低于所述过滤网板(1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电网无功电压协调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3)外两侧壁上通过螺栓对称固定有两个透气网窗(5),所述壳体(3)外一侧壁上固定有操作面板(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配电网无功电压协调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面板(4)与所述电机(6)、所述负压泵(2)、所述鼓风机(14)以及所述无功电压协调控制装置本体(8)均电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配电网无功电压协调控制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顶端一侧固定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与固定在所述壳体内部的螺纹杆相连,所述壳体内位于所述螺纹杆底端处焊接有一个支板二。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在使用过程中是借助电机带动螺纹杆转动,从而来实现喷吹清灰罩的上下移动,以便在喷吹清灰罩上下移动的同时实现对无功电压协调控制装置本体上灰尘的清理,清理后的灰尘一部分会在自重作用下经集尘盒有效收集,而扬起的灰尘则会经U型吸尘罩进入到吸尘箱内收集,从而实现对装置内部灰尘的自动清理,尽量避免因灰尘积累而造成装置内器件的散热效率降低,有效防止装置内设备的老化,使得装置的工作性能更加的稳定。

技术研发人员:曹斌,郗晓健,陆丹,后德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华尊电力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215
技术公布日:2024/10/3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2475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