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车辆,尤其涉及一种差速器。
背景技术:
1、轮边减速驱动桥的主减速器多采用小减速比,减速比一般为1~2,与小速比减速器配合使用的差速器的从动锥齿轮径向尺寸小,差速器一般包括壳体、从动锥齿轮和齿轮副,从动锥齿轮套设在壳体外部,齿轮副布设于壳体内部,由于从动锥齿轮包络壳体内的齿轮副,齿轮副的布置空间受到限制,需要减小齿轮副中行星齿轮轴的设计轴径。差速器的行星齿轮轴与壳体配合的轴径较小,当传递扭矩大时,行星齿轮轴易造成变形与壳体脱离或出现断裂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差速器,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差速器的行星齿轮轴易造成变形或断裂损坏的问题。
2、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差速器,该差速器包括:
4、壳体;
5、两个半轴齿轮,两个所述半轴齿轮均转动连接于所述壳体上;
6、行星传动机构,包括多个行星轴、多个行星齿轮和连接架,所述行星齿轮与所述行星轴转动连接,且所述行星齿轮与所述半轴齿轮相咬合传动,所述行星轴的端部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所述行星轴的与所述壳体的连接段的轴径等于或大于所述行星轴的与所述行星齿轮的连接段的轴径;
7、其中,多个所述行星轴相交且相连接,所述连接架连接于所述行星轴的连接位置处,每个所述行星轴上的所述行星齿轮分设在所述连接架的两侧。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限位部,所述行星轴的侧部设置有第二限位部,所述行星轴的端部能穿设于所述安装孔内,且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相连接,所述第二限位部用于防止所述行星轴转动。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行星传动机构还包括防护片,所述防护片设置于所述行星齿轮与所述壳体内壁之间;所述防护片设置有贯穿孔,所述贯穿孔的孔壁上设置有第三限位部,所述行星轴能穿设于所述贯穿孔内,且所述第三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相抵接。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差速器还包括紧固件,所述紧固件穿设于所述壳体上并与所述行星轴相连接,所述紧固件能将所述壳体与所述行星轴固定。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行星传动机构还包括轴承,所述轴承设置于所述行星齿轮与所述行星轴之间;
12、其中,所述行星轴上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轴承与所述环形凹槽相卡接。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行星轴与所述连接架一体成型,或者,所述行星轴与所述连接架可拆卸连接。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行星轴设置有两个,分别记为第一轴体和第二轴体,所述第一轴体上设置第一卡槽,所述第二轴体上设置有第二卡槽;
15、其中,当所述第一轴体与所述第二轴体相连接时,所述第一轴体能卡接于所述第二卡槽,且所述第二轴体能卡接于所述第一轴体。
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轴体包括两个第一半轴,所述第一卡槽设置于两个所述第一半轴的相互靠近的端部位置处,所述第一半轴与所述第二轴体转动连接或卡接,和/或,
17、所述第二轴体包括两个第二半轴,所述第二卡槽设置于两个所述第二半轴的相互靠近的端部位置处,所述第二半轴与所述第一轴体转动连接或卡接。
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半壳和第二半壳,两个所述半轴齿轮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半壳和所述第二半壳上;
19、其中,所述第一半壳与所述第二半壳两者中的一者设置有凸起部,另一者设置有凹入部,所述凸起部和所述凹入部均沿所述半轴齿轮的轴向延伸设置;
20、当所述第一半壳与所述第二半壳相连接时,所述凸起部能与所述凹入部相连接。
2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还包括挡圈,所述第一半壳上设置有第一凸缘,所述第二半壳上设置有第二凸缘,所述挡圈能够套设于所述第一半壳与所述第二半壳的连接位置处,且所述挡圈能挡设于所述行星轴的端部位置处,所述挡圈夹设于所述第一凸缘和所述第二凸缘之间。
2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23、本发明提供一种差速器,该差速器包括壳体、两个半轴齿轮和行星传动机构,行星传动机构包括多个行星轴、多个行星齿轮和连接架,差速器通过将行星轴设计为阶梯轴结构,保证行星轴与行星齿轮正常转动连接的基础上增加行星轴与壳体的连接段的轴径尺寸,提高行星轴与壳体连接位置的连接强度,并且通过连接架对多个行星轴的相交且连接的位置处进行连接加固,使得行星传动机构的周向边缘和中部位置均具有良好的连接强度,而且行星轴和行星齿轮均设置有多个,能够在两个半轴齿轮之间形成多点位咬合传动,扭矩应力能够分散至多个传动点位,减少了单个行星轴的受力,进而减少了行星轴的变形或断裂损坏,降低壳体与行星轴连接位置被破坏的风险,更加适用于与小速比减速比相配合使用的差速器。
1.一种差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安装孔(11),所述安装孔(11)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限位部(12),所述行星轴(31)的侧部设置有第二限位部(311),所述行星轴(31)的端部能穿设于所述安装孔(11)内,且所述第一限位部(12)与所述第二限位部(311)相连接,所述第二限位部(311)用于防止所述行星轴(31)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差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传动机构(3)还包括防护片(34),所述防护片(34)设置于所述行星齿轮(32)与所述壳体(1)内壁之间;所述防护片(34)设置有贯穿孔(341),所述贯穿孔(341)的孔壁上设置有第三限位部(342),所述行星轴(31)能穿设于所述贯穿孔(341)内,且所述第三限位部(342)与所述第二限位部(311)相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差速器还包括紧固件(4),所述紧固件(4)穿设于所述壳体(1)上并与所述行星轴(31)相连接,所述紧固件(4)能将所述壳体(1)与所述行星轴(31)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传动机构(3)还包括轴承(35),所述轴承(35)设置于所述行星齿轮(32)与所述行星轴(31)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轴(31)与所述连接架(33)一体成型,或者,所述行星轴(31)与所述连接架(33)可拆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差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轴(31)设置有两个,分别记为第一轴体(301)和第二轴体(302),所述第一轴体(301)上设置第一卡槽(3011),所述第二轴体(302)上设置有第二卡槽(302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差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体(301)包括两个第一半轴(3012),所述第一卡槽(3011)设置于两个所述第一半轴(3012)的相互靠近的端部位置处,所述第一半轴(3012)与所述第二轴体(302)转动连接或卡接,和/或,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差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半壳(13)和第二半壳(14),两个所述半轴齿轮(2)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半壳(13)和所述第二半壳(14)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差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还包括挡圈(19),所述第一半壳(13)上设置有第一凸缘(17),所述第二半壳(14)上设置有第二凸缘(18),所述挡圈(19)能够套设于所述第一半壳(13)与所述第二半壳(14)的连接位置处,且所述挡圈(19)能挡设于所述行星轴(31)的端部位置处,所述挡圈(19)夹设于所述第一凸缘(17)和所述第二凸缘(18)之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