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属于光伏产品,具体涉及一种混合式胶膜出胶结构。
背景技术:
1、用于光伏组件的胶膜,是一种热熔性透明或半透明薄膜。其用于铺设在组件上,用于粘接玻璃。
2、现有的胶膜大多是采用挤出机加工而成,其挤出机的胶头及胶箱基本都是一种,加工而成的胶膜材质单一,无法满足组件的放水、高粘结性等不同性能的使用需求。
3、如果采用不同性能的胶膜生产组件,需要在不同位置用不同的胶膜,使得在组件生产中不得不对胶膜进行裁剪、拼接,极大的浪费了人力,增加了人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混合式胶膜出胶结构,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其具有双胶桶及胶头,单独供胶,且胶挤出后相互交融,形成不同性能的胶膜,满足组件使用时不同性能的要求。
2、为了达到上述设计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混合式胶膜出胶结构,包括第一胶桶、第二胶桶、胶箱、胶嘴、侧胶挤出箱、中间挤出箱,所述第一胶桶、第二胶桶分别通过管路连接到胶箱,所述胶箱包括位于中间的中间挤出箱、及位于两侧的侧胶挤出箱,侧胶挤出箱、中间挤出箱之间隔离,侧胶挤出箱、中间挤出箱下侧分别设有胶嘴,用于出胶。
4、所述第一胶桶通过第一管路连接到胶箱,第一管路上设有第一齿轮泵,用于控制进入胶箱的胶,第二胶桶通过第二管路连接到胶箱上,第二管路上设有第二齿轮泵,用于控制进入胶箱的胶。
5、所述第一胶桶通过第一管路连接到胶箱的中间挤出箱,所述第二胶桶通过第二管路连接到胶箱的侧胶挤出箱。
6、所述第一胶桶内为高粘接性热熔胶,第二胶桶内为高阻水性热熔胶,第一胶桶、第二胶桶内的热熔胶通过胶箱的胶嘴挤出后均匀平铺。
7、所述中间挤出箱挤出的均匀平铺的胶的两侧与侧胶挤出箱挤出的均匀平铺的胶的边沿相互交融,胶固化后形成一体结构的胶膜。
8、所述第一胶桶、第二胶桶内分别设有加温装置,用于加温胶。
9、另一种混合式胶膜出胶结构,包括第一胶桶、第二胶桶、侧胶头、中间胶头、胶嘴,多个胶头并排紧密均匀设置,且同步移动,胶头下端设有胶嘴,用于出胶,两侧的侧胶头通过管路分别连接到第二胶桶,中部的中间胶头通过管路分别连接到第一胶桶。
10、所述侧胶头上设有流量阀、调节阀,流量阀用于显示流量,调节阀用于调节流量;所述中间胶头上设有流量阀、调节阀,流量阀用于显示流量,调节阀用于调节流量。
11、所述胶嘴的出胶口为扁平结构,相邻胶嘴的出交口边沿相邻,使得相邻胶嘴挤出的胶相互交融。
12、所述相邻胶嘴的出交口边沿间隙小于1mm。
1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混合式胶膜出胶结构的有益效果是:其具有双胶桶及胶头,单独供胶,且胶挤出后相互交融,形成不同性能的胶膜,满足组件使用时不同性能的要求。
1.一种混合式胶膜出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胶桶、第二胶桶、胶箱、胶嘴、侧胶挤出箱、中间挤出箱,所述第一胶桶、第二胶桶分别通过管路连接到胶箱,所述胶箱包括位于中间的中间挤出箱、及位于两侧的侧胶挤出箱,侧胶挤出箱、中间挤出箱之间隔离,侧胶挤出箱、中间挤出箱下侧分别设有胶嘴,用于出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式胶膜出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胶桶通过第一管路连接到胶箱,第一管路上设有第一齿轮泵,用于控制进入胶箱的胶,第二胶桶通过第二管路连接到胶箱上,第二管路上设有第二齿轮泵,用于控制进入胶箱的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式胶膜出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胶桶通过第一管路连接到胶箱的中间挤出箱,所述第二胶桶通过第二管路连接到胶箱的侧胶挤出箱。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合式胶膜出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胶桶内为高粘接性热熔胶,第二胶桶内为高阻水性热熔胶,第一胶桶、第二胶桶内的热熔胶通过胶箱的胶嘴挤出后均匀平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混合式胶膜出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挤出箱挤出的均匀平铺的胶的两侧与侧胶挤出箱挤出的均匀平铺的胶的边沿相互交融,胶固化后形成一体结构的胶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混合式胶膜出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胶桶、第二胶桶内分别设有加温装置,用于加温胶。
7.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式胶膜出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胶桶、第二胶桶、侧胶头、中间胶头、胶嘴,多个胶头并排紧密均匀设置,且同步移动,胶头下端设有胶嘴,用于出胶,两侧的侧胶头通过管路分别连接到第二胶桶,中部的中间胶头通过管路分别连接到第一胶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混合式胶膜出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胶头上设有流量阀、调节阀,流量阀用于显示流量,调节阀用于调节流量;所述中间胶头上设有流量阀、调节阀,流量阀用于显示流量,调节阀用于调节流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混合式胶膜出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嘴的出胶口为扁平结构,相邻胶嘴的出交口边沿相邻,使得相邻胶嘴挤出的胶相互交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混合式胶膜出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胶嘴的出交口边沿间隙小于1m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