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药品管理,尤其是涉及一种药品转运的管理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1、药品直接关系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其生产、流通、使用都受到严格管控,按照管制等级对药品进行分类,得到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和放射性药品等。
2、在转运上述的毒麻药品时,因部分毒麻药品对于环境参数比较敏感,例如对于温度、湿度、压力等具有要求,所以需要时刻关注运输时的环境参数是否达到药品转运要求。然而,当前普遍采用的还是人工观察和记录的方式来评估毒麻药品的转运是否符合要求,这种检测方式不仅效率低下,而且也难以保障检测的准确度,可能存在未及时发现出现异常的毒麻药品,而造成药品间互相污染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毒麻药品的检测效率低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药品转运的管理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2、在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药品转运的管理方法。该方法包括:
3、确定药品的风险等级;
4、根据所述风险等级匹配对应的检测周期;
5、在所述检测周期内,采用评估模型处理所述药品的图像数据和传感数据,得到结果数据,所述图像数据用于反映所述药品的外观形状,所述传感数据用于反映所述药品的物理性质和其所在的环境参数。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先将药品划分至不同的风险等级中,再为不同风险等级的药品制定不同的检测周期,从而避免对所有的药品都进行高频次的检测而降低检测效率。其次,采用评估模型来处理图像数据和传感数据,确定出药品的状况,这种检测方式相较于传统的人工记录来说,检测效率得到提升,即本技术具有提升药品检测效率的效果。
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采用评估模型处理所述药品的图像数据和传感数据,得到结果数据,包括:
8、根据所述图像数据和传感数据确定所述药品的状态类别,所述状态类别用于反映所述评估模型评估得到的药品状况;
9、对比所述状态类别和标准类别得到结果数据,所述标准类别与所述状态类别对应,且所述标准类别为所述药品状况属于正常时,对应的图像数据和传感数据。
1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评估模型包括数量统计子模型、泄漏识别子模型和变质识别子模型;
11、所述根据所述图像数据和传感数据确定所述药品的状态类别,包括:
12、采用所述数量统计子模型处理所述图像数据和传感数据得到数量类别,所述数量类别为数量正常和数量异常中的一种;
13、采用所述泄漏识别子模型处理所述图像数据和传感数据得到泄漏类别,所述泄漏类别为发生泄漏和未发生泄漏中的一种;
14、采用所述变质识别子模型处理所述图像数据和传感数据得到变质类别,所述变质类别为发生变质和未发生变质中的一种;
15、所述数量类别、泄漏类别和变质类别的集合为所述状态类别。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采用数量统计子模型、泄漏识别子模型和变质识别子模型来分别处理图像数据和传感数据,多维度检测药品的状态类别,以保障后续所得的药品状况的准确度。
1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数量统计子模型、泄漏识别子模型和变质识别子模型均采用深度学习模型。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数量统计子模型、泄漏识别子模型和变质识别子模型均采用深度学习模型,则能够通过前期训练深度学习模型,来保障所得的药品状况的准确度。
1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药品的风险等级,包括:
20、获取目标环境参数和实际环境参数,所述目标环境参数是指正常运输药品时需要满足的环境要求,所述实际环境参数是指药盒提供给所述药品的环境参数;
21、根据所述目标环境参数和所述实际环境参数计算得到第一风险值;
22、获取药品的特征数据,所述特征数据为所述药品的物理性质;
23、根据所述特征数据计算得到第二风险值;
24、计算所述第一风险值和所述第二风险值的差值得到总风险值;
25、根据所述总风险值匹配对应的风险等级。
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以药品对药盒环境的耐受程度以及药品本身的物理特性,来作为划分药品的风险等级的依据,从而保障划分所得的风险等级的准确度,进而为匹配得到准确的检测周期提供数据支持。
2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目标环境参数包括目标温度范围、目标湿度范围、目标气压范围和目标振动频率,所述实际环境参数包括实际温度范围、实际湿度范围、实际气压范围和实际振动频率;
28、所述根据所述目标环境参数和所述实际环境参数计算得到第一风险值,包括:
29、根据所述目标温度范围和所述实际温度范围计算得到温度风险值;
30、根据所述目标湿度范围和所述实际湿度范围计算得到湿度风险值;
31、根据所述目标气压范围和所述实际气压范围计算得到气压风险值;
32、根据所述目标振动频率和所述实际振动频率计算得到振动风险值;
33、计算所述温度风险值、湿度风险值、气压风险值和振动风险值的总和,得到所述第一风险值。
3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综合考虑温度、湿度、气压和振动频率等多要素来计算得到第一风险值,从而保障得到第一风险值的准确度,进而为后续划分所得的风险等级的准确度提供保障。
3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目标温度范围和所述实际温度范围计算得到温度风险值,包括:
36、计算所述目标温度范围的中心点和所述实际温度范围的中心点的差值,取所述差值的绝对值确定为第一差值;
37、根据所述目标温度范围的最小值和实际温度范围的最小值和/或目标温度范围的最大值和实际温度范围的最大值计算出第二差值;
38、将所述第一差值和所述第二差值相加得到所述温度风险值。
3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目标温度范围与实际温度范围的重合度越高,甚至目标温度范围的中心点和实际温度范围的中心点越接近,则所得的温度风险值越小,以此来反映药品对药盒提供的温度的耐受能力。
40、在本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药品转运的管理系统。该系统包括:
41、数据确定模块,用于确定药品的风险等级;
42、数据匹配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风险等级匹配对应的检测周期;
43、数据生成模块,用于在所述检测周期内,采用评估模型处理所述药品的图像数据和传感数据,得到结果数据,所述图像数据用于反映所述药品的外观形状,所述传感数据用于反映所述药品的物理性质和其所在的环境参数。
44、在本技术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药品转运的管理装置。该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上述任一种药品转运的管理方法。
45、在本技术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种药品转运的管理方法。
46、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47、首先,依据药品对药盒环境的耐受程度以及药品本身的物理特性,划分药品的风险等级,为不同风险等级的药品制定不同的检测周期,从而避免对所有的药品都进行高频次的检测而降低检测效率。其次,采用数量统计子模型、泄漏识别子模型和变质识别子模型来分别处理图像数据和传感数据,多维度检测药品的状态类别,最后通过对比检测出的状态类别和标准类别而确定出药品的状况,即结合多模型来检测识别药品的状况,保障所得的药品状况的准确度,而且由模型进行检测识别,相较于传统的人工记录来说,检测效率得到提升,即本技术具有提升药品检测效率的效果。
1.一种药品转运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品转运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评估模型处理所述药品的图像数据和传感数据,得到结果数据,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药品转运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评估模型包括数量统计子模型、泄漏识别子模型和变质识别子模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药品转运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量统计子模型、泄漏识别子模型和变质识别子模型均采用深度学习模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品转运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药品的风险等级,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药品转运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环境参数包括目标温度范围、目标湿度范围、目标气压范围和目标振动频率,所述实际环境参数包括实际温度范围、实际湿度范围、实际气压范围和实际振动频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药品转运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温度范围和所述实际温度范围计算得到温度风险值,包括:
8.一种药品转运的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9.一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