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隔离开关的多触点触头系统的制作方法

allin2025-11-27  8


本技术属于隔离开关,涉及一种用于隔离开关的多触点触头系统。


背景技术:

1、隔离开关在控制电路中起隔离和保护作用,这种开关一般包括多个堆叠的层,以便控制多个电流回路;同时每层包括一个开关单元,开关单元包括旋转动触头(多个触点)和多个静触头,以便提高分断电流的能力。在现有隔离开关中,其动触头与静触头的配合方式类似“刀闸式”接触,也就是,每个静触头的接触区域为具有弹性的开口,由弹性片驱动两个间隔设置的接触片形成,合闸时动触头插入开口中,弹性片驱动两个接触片夹紧动触头。但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静触头频繁开启导致开口松动影响动静触头接触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用于隔离开关、提高静触头与动触头的多触点触头系统。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3、一种用于隔离开关的多触点触头系统,包括

4、动触头,能够转动,并在转动外端上并列设有动触凸台;

5、静触头组,包括支撑座、并列设于支撑座内的第一静触头与第二静触头、分别与第一静触头、第二静触头电连接的静触桥,以及弹性伸缩件;

6、所述第一静触头与第二静触头均为u型弹性件,所述u型弹性件包括一对弹性侧板,所述第一静触头与第二静触头的相邻弹性侧板相连接,形成中间板;

7、所述弹性伸缩件设于第一静触头外侧侧板与支撑座侧壁之间,以及第二静触头外侧侧板与支撑座侧壁之间,所述动触凸台能够插入侧板之间,并通过弹性伸缩件与侧板相抵接。

8、进一步地,所述动触凸台插入侧板之间前,所述侧板间距小于动触凸台宽度。

9、进一步地,所述动触凸台呈梯形。

10、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伸缩件为弹簧。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静触头与第二静触头的相邻弹性侧板插接配合。

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静触头的侧板上开设有静触头通孔,所述第二静触头的侧板上设有静触头凸台,所述第一静触头与第二静触头之间通过静触头通孔、静触头凸台实现相邻弹性侧板插接配合。

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静触头、第二静触头的外侧侧板上均设有定位块,所述支撑座侧壁上设有u型槽,所述侧板与支撑座侧壁之间设有轴,所述轴一端嵌设于设有u型槽内,另一端设有开槽,所述定位块移动设于该开槽内;

14、所述弹簧套设于轴上。

15、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座内并列设有用于分隔第一静触头侧板底部、第二静触头侧板底部的中间凸台。

16、进一步地,所述静触桥包括依次连接的双内接横板、连接纵板、外接横板,所述双内接横板包括一对并列设置的内接板,所述内接板电连接于相应的第一静触头或第二静触头电连接。

17、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静触头或第二静触头底部相应设有通孔,所述内接板上设有螺纹孔,所述第一静触头、第二静触头与相应的内接板之间通过螺钉连接的螺纹孔与通孔相连接。

18、进一步地,所述u型弹性件底部向外侧扩张,形成供内接横板穿入的槽型结构,所述双内接横板两侧设有能够与槽型结构侧壁相干涉的凸台。

19、进一步地,所述动触头两端分别设有动触凸台,相应的,所述静触头组设有两个,并关于动触头中心对称。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1、1)本实用新型采用u型弹性件作为静触头,当动触头插入u型弹性件的两侧板之间时,两侧板向外扩张产生向内的弹性恢复力,同时采用弹性伸缩件从两侧向内抵压两侧板以产生向内夹持力,由静触点的弹性形变力与弹性伸缩件的向内夹持力提供触头压力,保证静触头与动触头的可靠接触;并且采用多片动触头,可适用于大电流;

22、2)本实用新型采用弹性伸缩件从两侧向内抵压两侧板,采用中间凸台从底部分隔u型弹性件的两侧板,从而使动触头不易晃动,可消除一定量的振动。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隔离开关的多触点触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隔离开关的多触点触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凸台(2101)插入侧板之间前,所述侧板间距小于动触凸台(2101)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隔离开关的多触点触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凸台(2101)呈梯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隔离开关的多触点触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静触头(12)与第二静触头(13)的相邻弹性侧板插接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隔离开关的多触点触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静触头(12)的侧板上开设有静触头通孔(1203),所述第二静触头(13)的侧板上设有静触头凸台(1303),所述第一静触头(12)与第二静触头(13)之间通过静触头通孔(1203)、静触头凸台(1303)实现相邻弹性侧板插接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隔离开关的多触点触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静触头(12)、第二静触头(13)的外侧侧板上均设有定位块(1202),所述支撑座(14)侧壁上设有u型槽(1401),所述侧板与支撑座(14)侧壁之间设有轴(15),所述轴(15)一端嵌设于设有u型槽(1401)内,另一端设有开槽,所述定位块(1202)移动设于该开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隔离开关的多触点触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14)内并列设有用于分隔第一静触头(12)侧板底部、第二静触头(13)侧板底部的中间凸台(140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隔离开关的多触点触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静触桥(11)包括依次连接的双内接横板、连接纵板、外接横板,所述双内接横板包括一对并列设置的内接板,所述内接板电连接于相应的第一静触头(12)或第二静触头(13)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隔离开关的多触点触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弹性件底部向外侧扩张,形成供内接横板穿入的槽型结构,所述双内接横板两侧设有能够与槽型结构侧壁相干涉的凸台(1102)。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隔离开关的多触点触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头(2)两端分别设有动触凸台(2101),相应的,所述静触头组(1)设有两个,并关于动触头(2)中心对称。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隔离开关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隔离开关的多触点触头系统,包括外端设有动触凸台的动触头,以及静触头组;其中静触头组包括支撑座、并列设于支撑座内的第一静触头与第二静触头、分别与第一静触头、第二静触头电连接的静触桥,以及弹性伸缩件;第一静触头与第二静触头均为U型弹性件,U型弹性件包括一对弹性侧板,第一静触头与第二静触头的相邻弹性侧板相连接,形成中间板;弹性伸缩件设于第一静触头外侧侧板与支撑座侧壁之间,以及第二静触头外侧侧板与支撑座侧壁之间,动触凸台能够插入侧板之间,并通过弹性伸缩件与侧板相抵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能够保证静触头与动触头的可靠接触,并可适用于大电流。

技术研发人员:叶晓丽,赵瑞峰,刘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人民电器厂
技术研发日:20231213
技术公布日:2024/10/3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2495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