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绕线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绕线模具。
背景技术:2.在特种变压器、电抗器领域,随着电子元器件设计水平的提升,粉芯、铁氧体磁芯的应用由小容量逐渐向大容量发展;且由于成本的压力,抱铁芯绕线成为产品制作的主流工艺。在绕制过程中,粉芯、铁氧体的物理特性-易碎,会导致产品整体性能、强度和外观变差,相关技术中的绕线模具对磁芯受力点集中,磁芯破损率高。
技术实现要素: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绕线模具,旨在解决相关技术中抱铁芯绕线时磁芯易碎的问题。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绕线模具,用于装夹磁芯,所述绕线模具包括: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模芯组件和压紧件,所述第一支撑件设有第一定位结构,所述压紧件可拆卸地固定于所述第二支撑件,所述压紧件与所述第二支撑件共同构成第二定位结构,所述模芯组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定位结构相装配,所述模芯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定位结构相装配,所述模芯组件设有与所述磁芯相适配的容纳腔。
5.优选地,所述第一定位结构为第一定位槽,所述第二定位结构为第二定位槽,所述模芯组件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定位槽内,所述模芯组件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定位槽内。
6.优选地,所述第二支撑件靠近所述模芯组件的一侧开设容置槽,所述容置槽与对应的所述模芯组件的一端相适配,所述容置槽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支撑件的侧边,所述压紧件位于所述容置槽的长度延伸方向上,所述压紧件与所述容置槽的各侧壁在所述第二支撑件上共同围合形成所述第二定位槽。
7.优选地,所述第二支撑件包括支撑部和限位部,所述限位部固定于所述支撑部,所述容置槽开设于所述支撑部靠近所述模芯组件的一侧,所述容置槽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支撑部的两侧边,所述限位部和所述压紧件分别位于所述容置槽的两端,所述限位部、所述压紧件和所述容置槽的各侧壁在所述支撑部上共同围合形成所述第二定位槽。
8.优选地,所述模芯组件包括模盖和模罩,所述模盖滑动装配于所述模罩,且所述模盖能够滑动脱离所述模罩,所述模盖远离所述模罩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定位槽相装配,所述模罩设有所述容纳腔,所述模盖用于将所述磁芯压紧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模罩远离所述模盖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定位槽相装配。
9.优选地,所述模芯组件还包括至少一固定件,所述模盖与所述模罩通过所述固定件可拆卸地固定连接,所述模盖与所述模罩固定时,所述模盖将所述磁芯压紧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模盖与所述模罩未固定时,所述模盖能够在所述模罩上滑动。
10.优选地,所述模罩开设至少一缺口,所述磁芯的棱边能够凸出至所述缺口外,且所
述模盖滑动装配于所述缺口的内壁。
11.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件开设至少一让位槽,所述让位槽与所述第一定位槽相连通,所述让位槽的开口方向朝向所述固定件。
12.优选地,所述模罩远离所述模盖的一端开设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与所述第二支撑件相装配。
13.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均开设至少一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用于与外部设备相连。
14.本实用新型中一种绕线模具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模芯组件设有与磁芯相适配的容纳腔,容纳腔容纳磁芯后磁芯被紧固在模芯组件上,使得模芯组件与磁芯成为整体;模芯组件的一端与第一定位结构相装配,模芯组件的另一端与第二定位结构相装配,使得模芯组件被固定在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上;当在磁芯上绕线时,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带动模芯组件转动,磁芯跟随模芯组件转动,由于模芯组件与磁芯为整体,模芯组件对磁芯整体受力,避免磁芯因受力损坏,从而解决了抱铁芯绕线时磁芯易碎的问题。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绕线模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绕线模具的爆炸图;
17.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绕线模具中的第一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18.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绕线模具中的部分组件示意图;
19.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绕线模具中模芯组件装夹磁芯后的示意图。
20.在附图中,各附图标记表示:1、第一支撑件;11、第一定位结构;111、第一定位槽;12、让位槽;2、第二支撑件;21、支撑部;22、限位部;3、模芯组件;31、模盖;32、模罩;321、容纳腔;322、缺口;323、限位槽;4、压紧件;5、第二定位结构;51、第二定位槽;511、容置槽;6、安装孔;100、磁芯。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2.实施例:
23.请参阅图1和图2,在本实施例中,一种绕线模具,用于装夹磁芯100,绕线模具包括:第一支撑件1、第二支撑件2、模芯组件3和压紧件4,第一支撑件1设有第一定位结构11,压紧件4可拆卸地固定于第二支撑件2,压紧件4与第二支撑件2共同构成第二定位结构5,模芯组件3的一端与第一定位结构11相装配,模芯组件3的另一端与第二定位结构5相装配,模芯组件3设有与磁芯100相适配的容纳腔321。可以理解的,模芯组件3设有与磁芯100相适配的容纳腔321,容纳腔321容纳磁芯100后磁芯100被紧固在模芯组件3上,使得模芯组件3与磁芯100成为整体;模芯组件3的一端与第一定位结构11相装配,模芯组件3的另一端与第二定位结构5相装配,使得模芯组件3被固定在第一支撑件1和第二支撑件2上;当在磁芯100上绕线时,第一支撑件1和第二支撑件2带动模芯组件3转动,磁芯100跟随模芯组件3转动,由
于模芯组件3与磁芯100为整体,模芯组件3对磁芯100整体受力,避免磁芯100因受力损坏,从而解决了抱铁芯绕线时磁芯100易碎的问题。
24.请参阅图2、图3和图4,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定位结构11为第一定位槽111,第二定位结构5为第二定位槽51,模芯组件3的一端固定于第一定位槽111内,模芯组件3的另一端固定于第二定位槽51内。具体的,第一定位槽111与模芯组件3的一端相适配,第二定位槽51与模芯组件3的另一端相适配,保证模芯组件3和第一支撑件1以及模芯组件3和第二支撑件2的连接紧密、稳固;第一定位槽111和第二定位槽51可以为矩形槽,第一定位槽111和模芯组件3之间通过卡接固定,第二定位槽51和模芯组件3之间通过压紧件4固定,使得模芯组件3可以先固定在第一定位槽111,然后固定在第二定位槽51的方式,实现将模芯组件3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支撑件1和第二支撑件2。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定位结构11和第二定位结构5均可以为定位块,压紧件4可以为楔形块,模芯组件3的两端均设有凹槽,先将第一定位结构11的定位块嵌入至对应的凹槽内,保证模芯组件3的一端与第一支撑件1固定连接,再将第二定位结构5的定位块放入对应的凹槽内,然后将压紧件4嵌入至凹槽内,使得模芯组件3的另一端与第二支撑件2固定连接。
25.请参阅图2和图4,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支撑件2靠近模芯组件3的一侧开设容置槽511,容置槽511与对应的模芯组件3的一端相适配,容置槽511的一端延伸至第二支撑件2的侧边,压紧件4位于容置槽511的长度延伸方向上,压紧件4与容置槽511的各侧壁在第二支撑件2上共同围合形成第二定位槽51。具体的,容置槽511开设于第二支撑件2的中部区域,容置槽511可以为矩形槽,保证模芯组件3能够嵌入在容置槽511内,容置槽511的一端延伸至第二支撑件2的侧边,容置槽511的另一端根据实际需要,既可以设置在第二支撑件2的两侧边之间,也可以设置在第二支撑件2的另一侧边;压紧件4位于容置槽511的长度延伸方向上,压紧件4可以为长条,压紧件4通过螺钉实现可拆卸的固定在第二支撑件2上,容置槽511在第二支撑件2上具有三依次连接的侧壁,容置槽511的三侧壁与压紧件4共同围合形成第二定位槽51。
26.请参阅图2和图4,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支撑件2包括支撑部21和限位部22,限位部22固定于支撑部21,容置槽511开设于支撑部21靠近模芯组件3的一侧,容置槽511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支撑部21的两侧边,限位部22和压紧件4分别位于容置槽511的两端,限位部22、压紧件4和容置槽511的各侧壁在支撑部21上共同围合形成第二定位槽51。具体的,支撑部21可以为矩形板,限位部22可以为长条,限位部22设于容置槽511的一端且限位部22的两端与容置槽511的两侧边固定连接,压紧件4设于支撑部21的一端且压紧件4位于容置槽511未设置限位部22的一端,压紧件4的长度大于容置槽511的宽度,使得压紧件4与容置槽511的两侧壁相连接,从而实现压紧件4、容置槽511的两侧壁和限位部22在支撑部21上共同围合形成第二定位槽51。
27.请参阅图1、图2和图5,在本实施例中,模芯组件3包括模盖31和模罩32,模盖31滑动装配于模罩32,且模盖31能够滑动脱离模罩32,模盖31远离模罩32的一端与第一定位槽111相装配,模罩32设有容纳腔321,模盖31用于将磁芯100压紧在容纳腔321内,模罩32远离模盖31的一端与第二定位槽51相装配。具体的,模盖31可以为矩形块,模盖31滑动装配于模罩32,使得模盖31可以在模罩32上移动;模盖31与第一定位槽111相装配,模罩32远离模盖31的一端与第二定位槽51相装配,使得将模芯组件3固定在第一支撑件1和第二支撑件2;容
纳腔321自模罩32的一端延伸至模罩32的另一端,使得容纳腔321所能容纳的磁芯100规格较多,模盖31的滑动方向与容纳腔321的长度延伸方向相平行,保证模盖31在模罩32上滑动时可以将磁芯100压紧在容纳腔321内。可以理解的,当模盖31滑动至脱离模罩32时,可以将磁芯100放入容纳腔321内,然后再将模盖31放置于模罩32上,移动模罩32一定距离后,模盖31可以将磁芯100压紧在容纳腔321内,此时再将模盖31嵌入至第一定位槽111内,然后再将模罩32远离模盖31的一端嵌入至第二定位槽51内,实现将以装夹磁芯100的模芯组件3固定在第一支撑件1和第二支撑件2,这种绕线模具安装磁芯100的步骤简单,极大地提升了产品的生产效率。
28.请参阅图1、图2和图5,在本实施例中,模芯组件3还包括至少一固定件,模盖31与模罩32通过固定件可拆卸地固定连接,模盖31与模罩32固定时,模盖31将磁芯100压紧在容纳腔321内;模盖31与模罩32未固定时,模盖31能够在模罩32上滑动。具体的,固定件可以为螺钉,模盖31与模罩32之间可以设置四个螺钉,四个螺钉分别位于模罩32的四个侧面上,使得模盖31与模罩32之间的受力均衡,从而提升模罩32与模盖31之间的连接强度。优选地,模罩32上设有螺钉安装槽,使得模盖31在模罩32上滑动一定距离后也能通过固定件将模盖31固定在模罩32上,实现模盖31与模罩32之间安装余量的调节,从而提升绕线模具的通用性。可以理解的,当磁芯100安装至容纳腔321内磁芯100被模盖31压紧在容纳腔321内时,通过固定件将模盖31固定在模罩32上,实现将磁芯100固定在模芯组件3上,从而保证磁芯100与模芯组件3一体设置;而且,当绕线设备带动第一支撑件1和第二支撑件2转动时,绕线设备齿轮间隙与误差造成的不同步通过模芯组件3与第一支撑件1和第二支撑件2之间的连接消除,从而避免生产过程中磁芯100损坏。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件1开设至少一让位槽12,让位槽12与第一定位槽111相连通,让位槽12的开口方向朝向固定件。具体的,让位槽12设置的数量与固定件的数量相匹配,在模盖31嵌入在第一定位槽111后且需要将模盖31从第一定位槽111内取出时,先通过让位槽12向固定件施力,使得模盖31与模罩32相互脱离,然后模罩32从第一支撑件1脱离,此时可以将磁芯100从模罩32内取出;通过设置让位槽12,方便将已嵌入在第一定位槽111的模芯组件3从第一定位槽111脱离,从而有利于实现模芯组件3与第一支撑件1的安装和拆卸,使得磁芯100的安装步骤简单。
29.请参阅图1、图2和图5,在本实施例中,模罩32开设至少一缺口322,磁芯100的棱边能够凸出至缺口322外,且模盖31滑动装配于缺口322的内壁。具体的,模罩32开设四让位槽,四让位槽设于模罩32的四个面的连接侧,磁芯100在装入容纳腔321后,磁芯100的四个棱边可以凸出至缺口322外,实现可以将线圈绕制在磁芯100上,且在磁芯100与模罩32分离后线圈不会从磁芯100脱离;模盖31滑动装配于缺口322的内壁,保证模盖31能够将磁芯100压紧在模罩32内。
30.请参阅图2和图5,在本实施例中,模罩32远离模盖31的一端开设限位槽323,限位槽323与第二支撑件2相装配。具体的,限位槽323与限位部22相适配,当模罩32的一端嵌入至第二定位槽51时,限位部22与限位槽323相装配,从而使得限位部22可以阻挡模罩32从第二定位槽51设有限位部22的一端脱离第二定位槽51。
31.请参阅图1、图3和图4,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件1和第二支撑件2均开设至少一安装孔6,安装孔6用于与外部设备相连。具体的,第一支撑件1和第二支撑件2均设有四个安装孔6,四个安装孔6对称设置且设于对应的支撑件的侧边,第一支撑件1和第二支撑件2通
过在安装孔6内设置螺栓实现将第一支撑件1和第二支撑件2固定在绕线设备上。优选地,为了便于在磁芯100上绕线,在第一支撑件1和第二支撑件2的两端均设置出线槽。
3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1.一种绕线模具,用于装夹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模具包括: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模芯组件和压紧件,所述第一支撑件设有第一定位结构,所述压紧件可拆卸地固定于所述第二支撑件,所述压紧件与所述第二支撑件共同构成第二定位结构,所述模芯组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定位结构相装配,所述模芯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定位结构相装配,所述模芯组件设有与所述磁芯相适配的容纳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结构为第一定位槽,所述第二定位结构为第二定位槽,所述模芯组件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定位槽内,所述模芯组件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定位槽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绕线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件靠近所述模芯组件的一侧开设容置槽,所述容置槽与对应的所述模芯组件的一端相适配,所述容置槽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支撑件的侧边,所述压紧件位于所述容置槽的长度延伸方向上,所述压紧件与所述容置槽的各侧壁在所述第二支撑件上共同围合形成所述第二定位槽。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绕线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件包括支撑部和限位部,所述限位部固定于所述支撑部,所述容置槽开设于所述支撑部靠近所述模芯组件的一侧,所述容置槽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支撑部的两侧边,所述限位部和所述压紧件分别位于所述容置槽的两端,所述限位部、所述压紧件和所述容置槽的各侧壁在所述支撑部上共同围合形成所述第二定位槽。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绕线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芯组件包括模盖和模罩,所述模盖滑动装配于所述模罩,且所述模盖能够滑动脱离所述模罩,所述模盖远离所述模罩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定位槽相装配,所述模罩设有所述容纳腔,所述模盖用于将所述磁芯压紧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模罩远离所述模盖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定位槽相装配。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绕线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芯组件还包括至少一固定件,所述模盖与所述模罩通过所述固定件可拆卸地固定连接,所述模盖与所述模罩固定时,所述模盖将所述磁芯压紧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模盖与所述模罩未固定时,所述模盖能够在所述模罩上滑动。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绕线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罩开设至少一缺口,所述磁芯的棱边能够凸出至所述缺口外,且所述模盖滑动装配于所述缺口的内壁。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绕线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开设至少一让位槽,所述让位槽与所述第一定位槽相连通,所述让位槽的开口方向朝向所述固定件。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绕线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罩远离所述模盖的一端开设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与所述第二支撑件相装配。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均开设至少一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用于与外部设备相连。
技术总结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绕线模具,用于装夹磁芯,绕线模具包括: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模芯组件和压紧件,第一支撑件设有第一定位结构,压紧件可拆卸地固定于第二支撑件,压紧件与第二支撑件共同构成第二定位结构,模芯组件的一端与第一定位结构相装配,模芯组件的另一端与第二定位结构相装配,模芯组件设有与磁芯相适配的容纳腔。容纳腔容纳磁芯后磁芯被紧固在模芯组件上,使得模芯组件与磁芯成为整体,模芯组件被固定在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上;当在磁芯上绕线时,磁芯跟随模芯组件转动,由于模芯组件与磁芯为整体,模芯组件对磁芯整体受力,避免磁芯因受力损坏,从而解决了抱铁芯绕线时磁芯易碎的问题。绕线时磁芯易碎的问题。绕线时磁芯易碎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李川 李月明 曹帅 杜云龙 刘少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金顺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14
技术公布日:202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