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肿瘤内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医用肿瘤内科辅助介入治疗装置。
背景技术:2.肿瘤科和内科、外科、妇产科和儿科一样,是临床医学的二级学科,分为肿瘤内科、肿瘤放射治疗科和肿瘤外科等,肿瘤内科主要从事各种良、恶性肿瘤的内科治疗,肿瘤放射治疗科主要从事肿瘤的放射线治疗,在肿瘤内科内对患者进行介入治疗时,需要利用到辅助介入治疗装置来辅助工作人员进行喷药治疗操作。
3.经检索,专利公告号为cn214158190u公开一种医用肿瘤内科辅助介入治疗装置,包括枪体,所述枪体的后端外表面设置有电源接口,所述枪体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握把,所述握把的内表面设置有控制按钮,所述枪体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螺纹枪口,所述螺纹枪口的外表面设置有旋转伸缩装置。
4.现有的医用肿瘤内科辅助介入治疗装置存在的缺陷是:
5.1、现有的医用肿瘤内科辅助介入治疗装置,只能简单的储存、辅助喷洒药物,无法对药液进行加热,并且定时对药液进行搅拌,药液沉淀过久易出现沉淀的情况,易影响到药物的治疗效果;
6.2、现有的医用肿瘤内科辅助介入治疗装置,不具有多个辅助介入治疗功能,导致装置的实用性不理想,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医用肿瘤内科辅助介入治疗装置来解决现有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医用肿瘤内科辅助介入治疗装置。
8.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医用肿瘤内科辅助介入治疗装置,包括装药箱、固定盒与防护箱,所述固定盒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固定盒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装药箱,所述装药箱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固定箱,所述固定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温控器,所述温控器一侧的固定箱内部固定安装有控制器,所述装药箱内部的电机顶部活动安装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顶部的装药箱内部固定安装有加热管,所述装药箱一侧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出液管,所述出液管外围的装药箱一侧表面固定安装有箱体,所述出液管一侧的表面活动安装有导液管,所述导液管外围的箱体内部固定安装有水泵,所述装药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防护箱,所述防护箱的表面活动安装有防护门,且防护门与防护箱之间活动安装有弹簧片,所述防护箱内部的两侧活动安装有导轨,且导轨之间活动安装有放置盒,所述防护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人脸识别器。
9.使用人员通过将外部药物喷洒结构与导液管进行固定,并将治疗用药液导入装药箱的内部,水泵通电后将药液通过导液管抽入外部药物喷洒结构内部,通过外部药物喷洒
结构将药物喷入患者的治疗位置,实现辅助介入治疗,通过温控器对加热管的温度进行监测与控制,通过加热管对药液进行加热,需要利用储存的治疗工具时,看向人脸识别器,识别成功后通过控制器控制导轨带动放置盒推开防护门,实现将治疗工具移动呈现在使用人员的面前。
10.优选的,所述固定箱的表面活动安装有箱门,且箱门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拉手。使用人员通过手握拉手打开箱门对控制器或温控器进行设定。
11.优选的,所述箱体的表面活动安装有维护门,且维护门与箱体之间活动安装有螺栓。使用人员通过将螺栓拧下,并取下维护门即可对水泵进行维护,通过螺栓将维护门与箱体进行固定。
12.优选的,所述控制器与固定箱之间固定安装有固定件,且固定件与固定箱之间活动安装有固定栓。通过固定件增加了控制器与固定箱之间的接触面积,通过固定栓将固定件与固定箱进行固定,从而增加了控制器安装的稳定性。
13.优选的,所述装药箱另一侧的表面固定安装有进液管,且进液管另一侧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法兰。使用人员通过将外部药液导入结构与法兰进行连接,使药液通过进液管导入装药箱的内部。
14.优选的,所述固定盒的底部设置有防滑垫,且防滑垫采用硅橡胶材质制成。使用人员通过将螺栓拧下,并取下维护门即可对水泵进行维护,通过螺栓将维护门与箱体进行固定。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16.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搅拌轴顶部的装药箱内部固定安装有加热管,过温控器对加热管的温度进行监测与控制,通过加热管对药液进行加热,使装药箱内部的药液始终处于适合辅助治疗的温度,避免药液温度较低导致喷洒至患者身体治疗位置,导致患者感到疼痛或不适的情况,使用人员可对控制器设定搅拌时间,当到达设定的时间时,通过控制器控制电机带动搅拌轴转动,通过搅拌轴对药液进行搅拌,避免药液静置时间过长出现沉淀的情况,影响药液的治疗效果。
17.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导轨之间活动安装有放置盒,使用人员可将介入治疗用工具放置到放置盒的内部进行储存,并将人脸信息录入人脸识别器的内部,在进行介入治疗时将装置放置在一旁,需要利用储存的治疗工具时,看向人脸识别器,识别成功后通过控制器控制导轨带动放置盒推开防护门,实现将治疗工具移动呈现在使用人员的面前,以便使用人员在介入治疗的过程中取放治疗工具,从而增加了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器与温控器局部结构示意图。
22.附图标记:1、人脸识别器;2、进液管;201、法兰;3、固定箱;301、箱门;302、拉手;4、装药箱;5、固定盒;6、防滑垫;7、防护箱;701、防护门;702、弹簧片;8、箱体;801、维护门;9、温控器;10、控制器;1001、固定件;11、加热管;12、搅拌轴;13、电机;14、导轨;15、放置盒;
16、出液管;17、水泵;18、导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文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24.实施例一
25.如图1、3和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医用肿瘤内科辅助介入治疗装置,包括装药箱4、固定盒5与防护箱7,固定盒5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机13,固定盒5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装药箱4,装药箱4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固定箱3,固定箱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温控器9,温控器9一侧的固定箱3内部固定安装有控制器10,装药箱4内部的电机13顶部活动安装有搅拌轴12,搅拌轴12顶部的装药箱4内部固定安装有加热管11,装药箱4一侧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出液管16,出液管16外围的装药箱4一侧表面固定安装有箱体8,出液管16一侧的表面活动安装有导液管18,导液管18外围的箱体8内部固定安装有水泵17,装药箱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防护箱7,防护箱7的表面活动安装有防护门701,且防护门701与防护箱7之间活动安装有弹簧片702,防护箱7内部的两侧活动安装有导轨14,且导轨14之间活动安装有放置盒15,防护箱7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人脸识别器1,固定箱3的表面活动安装有箱门301,且箱门301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拉手302,箱体8的表面活动安装有维护门801,且维护门801与箱体8之间活动安装有螺栓。
26.基于实施例1的医用肿瘤内科辅助介入治疗装置工作原理是:使用人员通过将外部药物喷洒结构与导液管18进行固定,并将治疗用药液导入装药箱4的内部,水泵17通电后将药液通过导液管18抽入外部药物喷洒结构内部,通过外部药物喷洒结构将药物喷入患者的治疗位置,实现辅助介入治疗,此人脸识别器1的型号采用hm型人脸识别器,此控制器10的型号采用dh48s-s型计时控制器,此温控器9的型号采用ohr-e300型温度控制器,使用人员可通过对温控器9设定药液加热温度,通过温控器9对加热管11的温度进行监测与控制,通过加热管11对药液进行加热,使装药箱4内部的药液始终处于适合辅助治疗的温度,避免药液温度较低导致喷洒至患者身体治疗位置,导致患者感到疼痛或不适的情况,使用人员可对控制器10设定搅拌时间,当到达设定的时间时,通过控制器10控制电机13带动搅拌轴12转动,通过搅拌轴12对药液进行搅拌,避免药液静置时间过长出现沉淀的情况,影响药液的治疗效果,使用人员可将介入治疗用工具放置到放置盒15的内部进行储存,并将人脸信息录入人脸识别器1的内部,在进行介入治疗时将装置放置在一旁,需要利用储存的治疗工具时,看向人脸识别器1,识别成功后通过控制器10控制导轨14带动放置盒15推开防护门701,实现将治疗工具移动呈现在使用人员的面前,以便使用人员在介入治疗的过程中取放治疗工具,从而增加了装置的实用性,当人脸识别器1长时间检测不到人脸时,控制器10控制导轨14带动放置盒15复位,使用人员通过手握拉手302打开箱门301对控制器10或温控器9进行设定,使用人员通过将螺栓拧下,并取下维护门801即可对水泵17进行维护,通过螺栓将维护门801与箱体8进行固定。
27.实施例二
28.如图1或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医用肿瘤内科辅助介入治疗装置,相较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还包括:控制器10与固定箱3之间固定安装有固定件1001,且固定件1001与固定箱3之间活动安装有固定栓,装药箱4另一侧的表面固定安装有进液管2,且进液
管2另一侧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法兰201,固定盒5的底部设置有防滑垫6,且防滑垫6采用硅橡胶材质制成。
29.本实施例中,通过固定件1001增加了控制器10与固定箱3之间的接触面积,通过固定栓将固定件1001与固定箱3进行固定,从而增加了控制器10安装的稳定性,使用人员通过将外部药液导入结构与法兰201进行连接,使药液通过进液管2导入装药箱4的内部,通过防滑垫6增加了使用人员固定盒5与外部结构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增加了装置放置在外部结构上的稳定性。
30.上述具体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几种优选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上述实施例的相关启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上述具体实施例做出多种替代性的改进和组合。
技术特征:1.一种医用肿瘤内科辅助介入治疗装置,包括装药箱(4)、固定盒(5)与防护箱(7),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盒(5)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机(13),所述固定盒(5)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装药箱(4),所述装药箱(4)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固定箱(3),所述固定箱(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温控器(9),所述温控器(9)一侧的固定箱(3)内部固定安装有控制器(10),所述装药箱(4)内部的电机(13)顶部活动安装有搅拌轴(12),所述搅拌轴(12)顶部的装药箱(4)内部固定安装有加热管(11),所述装药箱(4)一侧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出液管(16),所述出液管(16)外围的装药箱(4)一侧表面固定安装有箱体(8),所述出液管(16)一侧的表面活动安装有导液管(18),所述导液管(18)外围的箱体(8)内部固定安装有水泵(17),所述装药箱(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防护箱(7),所述防护箱(7)的表面活动安装有防护门(701),且防护门(701)与防护箱(7)之间活动安装有弹簧片(702),所述防护箱(7)内部的两侧活动安装有导轨(14),且导轨(14)之间活动安装有放置盒(15),所述防护箱(7)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人脸识别器(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肿瘤内科辅助介入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箱(3)的表面活动安装有箱门(301),且箱门(301)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拉手(30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肿瘤内科辅助介入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8)的表面活动安装有维护门(801),且维护门(801)与箱体(8)之间活动安装有螺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肿瘤内科辅助介入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10)与固定箱(3)之间固定安装有固定件(1001),且固定件(1001)与固定箱(3)之间活动安装有固定栓。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肿瘤内科辅助介入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药箱(4)另一侧的表面固定安装有进液管(2),且进液管(2)另一侧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法兰(20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肿瘤内科辅助介入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盒(5)的底部设置有防滑垫(6),且防滑垫(6)采用硅橡胶材质制成。
技术总结本实用新型涉及肿瘤内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医用肿瘤内科辅助介入治疗装置。其技术方案包括:装药箱、固定盒与防护箱,固定盒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机,搅拌轴顶部的装药箱内部固定安装有加热管,导液管外围的箱体内部固定安装有水泵,防护箱内部的两侧活动安装有导轨,且导轨之间活动安装有放置盒,防护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人脸识别器。本实用新型通过各种结构的组合使得本装置能够避免药液温度较低导致喷洒至患者身体治疗位置,导致患者感到疼痛或不适的情况,并且可避免药液静置时间过长出现沉淀的情况,影响药液的治疗效果,便于使用人员在介入治疗的过程中取放治疗工具,从而增加了装置的实用性。了装置的实用性。了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研发人员:宿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宿娜
技术研发日:2021.12.16
技术公布日:202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