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环境除臭杀菌剂的制作方法

allin2022-09-03  179


1.本发明涉及杀菌剂技术领域,具体为中药环境除臭杀菌剂。


背景技术:

[0002]“幽门螺杆菌耐药是目前困扰病人最大的难题。”传统的杀菌剂长期使用后病菌易产生抗药性;开发中药复配杀菌剂不但成本低,用量少,而且相对单一杀菌剂来说,可以提高其药效,同时可以扩大杀菌谱.降低用药量。中药复配杀菌剂具有作用广谱、环境降解迅速且资源丰富、可再生等优点。尤其是热带中药中许多具有应用前景的中药源杀菌活性成分尚未开发,因此对中药源杀菌剂的开发和应用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
[0003]
如果研发出一种能够预防幽门螺杆菌、大肠杆菌、金色葡萄球菌等病菌的感染的中药源杀菌剂,将其直接喷涂在需要消毒的地方,防止幽门螺杆菌、大肠杆菌、金色葡萄球菌等病菌的交叉感染;则将极具市场前景。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中药环境除臭杀菌剂,以解决上述背景提出的问题。
[0006]
(二)技术方案
[0007]
为实现上述背景提出的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中药环境除臭杀菌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木槿皮20,生石灰50,大蒜30,黄连40,大黄50,皂角20,闹羊花10,薄荷15,芦荟15,桑叶10;
[0008]
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9]
s1:用容器装水,将木槿皮20,大蒜30,黄连40,大黄50,皂角20,闹羊花10,薄荷15,芦荟15,桑叶10,依次放入到容器中进行清洗,然后再依次放置在药篓中晾干;
[0010]
s2:将s1中清洗好的9种药材依次放置在切碎机中,进行切碎;
[0011]
s3:将s2中切碎的药材,除了大蒜,均放置在加热容器中,然后再向容器中加水进行加热,加热温度为200-300度,加热时间为1-1.5小时;
[0012]
s4:将s3中的加热温度再调节到60-100度,加热时间为0.5-1小时;
[0013]
s5:将s4中的药液冷却至常温后,倒入到搅拌桶中,进行搅拌;
[0014]
s6,然后再将加热容器中滤渣,进行二次加水进行加热,重复s3,s4的步骤后,将大蒜放置在加热容器中,再将加热温度调节至60-100度,加热时间为0.5-1小时,熬制结束后,将二次熬制的药液倒入到搅拌桶中,进行搅拌,此时搅拌速度为20转/分,搅拌时间为3-5分钟;
[0015]
s7:将生石灰倒入到搅拌桶中,进行搅拌,此时搅拌速度为40转/分,搅拌时间为5-10分钟;
[0016]
s8:将s7搅拌结束后得到药液进行过滤,将过滤次数控制在2-3次,然后再将药液
放置在容器内,进行静置,静置时间为1-3小时;
[0017]
s9:将s8静置后的溶液,取上层清液进行装瓶。
[0018]
优选的,所述s2中的切碎粒径为10-20毫米。
[0019]
优选的,所述s3中的加热容器为无菌密封高压容器。
[0020]
优选的,所述s3中的水为蒸馏水。
[0021]
优选的,所述s1中的水为消毒后的清水。
[0022]
优选的,所述s6中的水为蒸馏水。
[0023]
优选的,所述s8中的容器为无菌静置筒,且需要密封处理。
[0024]
优选的,所述s9中的瓶子需要无菌处理。
[0025]
(三)有益效果
[0026]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药环境除臭杀菌剂,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7]
1、该中药环境除臭杀菌剂,其杀菌、抑菌效果好、无激素、安全、有效、无毒、无腐蚀、无副作用。
[0028]
2、该中药环境除臭杀菌剂,通过中药制备的杀菌剂,具备良好的杀菌效果,从而避免像西药那样,还具有毒性成份。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0030]
实施例一:
[0031]
中药环境除臭杀菌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木槿皮20,生石灰50,大蒜30,黄连40,大黄50,皂角20,闹羊花10,薄荷 15,芦荟15,桑叶10;
[0032]
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3]
s1:用容器装水,将木槿皮20,大蒜30,黄连40,大黄50,皂角20,闹羊花10,薄荷15,芦荟15,桑叶10,依次放入到容器中进行清洗,然后再依次放置在药篓中晾干;
[0034]
s2:将s1中清洗好的9种药材依次放置在切碎机中,进行切碎;
[0035]
s3:将s2中切碎的药材,除了大蒜,均放置在加热容器中,然后再向容器中加水进行加热,加热温度为200度,加热时间为1小时;
[0036]
s4:将s3中的加热温度再调节到60度,加热时间为0.5小时;
[0037]
s5:将s4中的药液冷却至常温后,倒入到搅拌桶中,进行搅拌;
[0038]
s6,然后再将加热容器中滤渣,进行二次加水进行加热,重复s3,s4的步骤后,将大蒜放置在加热容器中,再将加热温度调节至60度,加热时间为 0.5小时,熬制结束后,将二次熬制的药液倒入到搅拌桶中,进行搅拌,此时搅拌速度为20转/分,搅拌时间为3分钟;
[0039]
s7:将生石灰倒入到搅拌桶中,进行搅拌,此时搅拌速度为40转/分,搅拌时间为5分钟;
[0040]
s8:将s7搅拌结束后得到药液进行过滤,将过滤次数控制在2次,然后再将药液放
置在容器内,进行静置,静置时间为1小时;
[0041]
s9:将s8静置后的溶液,取上层清液进行装瓶。
[0042]
实施例二:
[0043]
中药环境除臭杀菌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木槿皮20,生石灰50,大蒜30,黄连40,大黄50,皂角20,闹羊花10,薄荷 15,芦荟15,桑叶10;
[0044]
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5]
s1:用容器装水,将木槿皮20,大蒜30,黄连40,大黄50,皂角20,闹羊花10,薄荷15,芦荟15,桑叶10,依次放入到容器中进行清洗,然后再依次放置在药篓中晾干;
[0046]
s2:将s1中清洗好的9种药材依次放置在切碎机中,进行切碎;
[0047]
s3:将s2中切碎的药材,除了大蒜,均放置在加热容器中,然后再向容器中加水进行加热,加热温度为210度,加热时间为1.1小时;
[0048]
s4:将s3中的加热温度再调节到65度,加热时间为0.6小时;
[0049]
s5:将s4中的药液冷却至常温后,倒入到搅拌桶中,进行搅拌;
[0050]
s6,然后再将加热容器中滤渣,进行二次加水进行加热,重复s3,s4的步骤后,将大蒜放置在加热容器中,再将加热温度调节至65度,加热时间为 0.6小时,熬制结束后,将二次熬制的药液倒入到搅拌桶中,进行搅拌,此时搅拌速度为20转/分,搅拌时间为3.5分钟;
[0051]
s7:将生石灰倒入到搅拌桶中,进行搅拌,此时搅拌速度为40转/分,搅拌时间为5.5分钟;
[0052]
s8:将s7搅拌结束后得到药液进行过滤,将过滤次数控制在2次,然后再将药液放置在容器内,进行静置,静置时间为1.5小时;
[0053]
s9:将s8静置后的溶液,取上层清液进行装瓶。
[0054]
实施例三:
[0055]
中药环境除臭杀菌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木槿皮20,生石灰50,大蒜30,黄连40,大黄50,皂角20,闹羊花10,薄荷 15,芦荟15,桑叶10;
[0056]
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57]
s1:用容器装水,将木槿皮20,大蒜30,黄连40,大黄50,皂角20,闹羊花10,薄荷15,芦荟15,桑叶10,依次放入到容器中进行清洗,然后再依次放置在药篓中晾干;
[0058]
s2:将s1中清洗好的9种药材依次放置在切碎机中,进行切碎;
[0059]
s3:将s2中切碎的药材,除了大蒜,均放置在加热容器中,然后再向容器中加水进行加热,加热温度为220度,加热时间为1.1小时;
[0060]
s4:将s3中的加热温度再调节到70度,加热时间为0.6小时;
[0061]
s5:将s4中的药液冷却至常温后,倒入到搅拌桶中,进行搅拌;
[0062]
s6,然后再将加热容器中滤渣,进行二次加水进行加热,重复s3,s4的步骤后,将大蒜放置在加热容器中,再将加热温度调节至70度,加热时间为 0.6小时,熬制结束后,将二次熬制的药液倒入到搅拌桶中,进行搅拌,此时搅拌速度为20转/分,搅拌时间为3.5分钟;
[0063]
s7:将生石灰倒入到搅拌桶中,进行搅拌,此时搅拌速度为40转/分,搅拌时间为5.5分钟;
[0064]
s8:将s7搅拌结束后得到药液进行过滤,将过滤次数控制在2次,然后再将药液放置在容器内,进行静置,静置时间为1.5小时;
[0065]
s9:将s8静置后的溶液,取上层清液进行装瓶。
[0066]
实验例四:
[0067]
中药环境除臭杀菌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木槿皮20,生石灰50,大蒜30,黄连40,大黄50,皂角20,闹羊花10,薄荷 15,芦荟15,桑叶10;
[0068]
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69]
s1:用容器装水,将木槿皮20,大蒜30,黄连40,大黄50,皂角20,闹羊花10,薄荷15,芦荟15,桑叶10,依次放入到容器中进行清洗,然后再依次放置在药篓中晾干;
[0070]
s2:将s1中清洗好的9种药材依次放置在切碎机中,进行切碎;
[0071]
s3:将s2中切碎的药材,除了大蒜,均放置在加热容器中,然后再向容器中加水进行加热,加热温度为230度,加热时间为1.2小时;
[0072]
s4:将s3中的加热温度再调节到75度,加热时间为0.7小时;
[0073]
s5:将s4中的药液冷却至常温后,倒入到搅拌桶中,进行搅拌;
[0074]
s6,然后再将加热容器中滤渣,进行二次加水进行加热,重复s3,s4的步骤后,将大蒜放置在加热容器中,再将加热温度调节至70度,加热时间为 0.7小时,熬制结束后,将二次熬制的药液倒入到搅拌桶中,进行搅拌,此时搅拌速度为20转/分,搅拌时间为4分钟;
[0075]
s7:将生石灰倒入到搅拌桶中,进行搅拌,此时搅拌速度为40转/分,搅拌时间为5.5分钟;
[0076]
s8:将s7搅拌结束后得到药液进行过滤,将过滤次数控制在3次,然后再将药液放置在容器内,进行静置,静置时间为2小时;
[0077]
s9:将s8静置后的溶液,取上层清液进行装瓶。
[0078]
实验例五:
[0079]
中药环境除臭杀菌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木槿皮20,生石灰50,大蒜30,黄连40,大黄50,皂角20,闹羊花10,薄荷 15,芦荟15,桑叶10;
[0080]
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81]
s1:用容器装水,将木槿皮20,大蒜30,黄连40,大黄50,皂角20,闹羊花10,薄荷15,芦荟15,桑叶10,依次放入到容器中进行清洗,然后再依次放置在药篓中晾干;
[0082]
s2:将s1中清洗好的9种药材依次放置在切碎机中,进行切碎;
[0083]
s3:将s2中切碎的药材,除了大蒜,均放置在加热容器中,然后再向容器中加水进行加热,加热温度为240度,加热时间为1.3小时;
[0084]
s4:将s3中的加热温度再调节到80度,加热时间为0.7小时;
[0085]
s5:将s4中的药液冷却至常温后,倒入到搅拌桶中,进行搅拌;
[0086]
s6,然后再将加热容器中滤渣,进行二次加水进行加热,重复s3,s4的步骤后,将大蒜放置在加热容器中,再将加热温度调节至80度,加热时间为 0.7小时,熬制结束后,将二次熬制的药液倒入到搅拌桶中,进行搅拌,此时搅拌速度为20转/分,搅拌时间为4分钟;
[0087]
s7:将生石灰倒入到搅拌桶中,进行搅拌,此时搅拌速度为40转/分,搅拌时间为6分钟;
[0088]
s8:将s7搅拌结束后得到药液进行过滤,将过滤次数控制在3次,然后再将药液放置在容器内,进行静置,静置时间为2小时;
[0089]
s9:将s8静置后的溶液,取上层清液进行装瓶。
[0090]
实验例六:
[0091]
中药环境除臭杀菌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木槿皮20,生石灰50,大蒜30,黄连40,大黄50,皂角20,闹羊花10,薄荷 15,芦荟15,桑叶10;
[0092]
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93]
s1:用容器装水,将木槿皮20,大蒜30,黄连40,大黄50,皂角20,闹羊花10,薄荷15,芦荟15,桑叶10,依次放入到容器中进行清洗,然后再依次放置在药篓中晾干;
[0094]
s2:将s1中清洗好的9种药材依次放置在切碎机中,进行切碎;
[0095]
s3:将s2中切碎的药材,除了大蒜,均放置在加热容器中,然后再向容器中加水进行加热,加热温度为250度,加热时间为1.4小时;
[0096]
s4:将s3中的加热温度再调节到85度,加热时间为0.8小时;
[0097]
s5:将s4中的药液冷却至常温后,倒入到搅拌桶中,进行搅拌;
[0098]
s6,然后再将加热容器中滤渣,进行二次加水进行加热,重复s3,s4的步骤后,将大蒜放置在加热容器中,再将加热温度调节至850度,加热时间为0.8小时,熬制结束后,将二次熬制的药液倒入到搅拌桶中,进行搅拌,此时搅拌速度为20转/分,搅拌时间为4.5分钟;
[0099]
s7:将生石灰倒入到搅拌桶中,进行搅拌,此时搅拌速度为40转/分,搅拌时间为8分钟;
[0100]
s8:将s7搅拌结束后得到药液进行过滤,将过滤次数控制在3次,然后再将药液放置在容器内,进行静置,静置时间为2.5小时;
[0101]
s9:将s8静置后的溶液,取上层清液进行装瓶。
[0102]
实验例七:
[0103]
中药环境除臭杀菌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木槿皮20,生石灰50,大蒜30,黄连40,大黄50,皂角20,闹羊花10,薄荷 15,芦荟15,桑叶10;
[0104]
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105]
s1:用容器装水,将木槿皮20,大蒜30,黄连40,大黄50,皂角20,闹羊花10,薄荷15,芦荟15,桑叶10,依次放入到容器中进行清洗,然后再依次放置在药篓中晾干;
[0106]
s2:将s1中清洗好的9种药材依次放置在切碎机中,进行切碎;
[0107]
s3:将s2中切碎的药材,除了大蒜,均放置在加热容器中,然后再向容器中加水进行加热,加热温度为300度,加热时间为1.5小时;
[0108]
s4:将s3中的加热温度再调节到100度,加热时间为1小时;
[0109]
s5:将s4中的药液冷却至常温后,倒入到搅拌桶中,进行搅拌;
[0110]
s6,然后再将加热容器中滤渣,进行二次加水进行加热,重复s3,s4的步骤后,将大蒜放置在加热容器中,再将加热温度调节至100度,加热时间为1小时,熬制结束后,将二次熬制的药液倒入到搅拌桶中,进行搅拌,此时搅拌速度为20转/分,搅拌时间为5分钟;
[0111]
s7:将生石灰倒入到搅拌桶中,进行搅拌,此时搅拌速度为40转/分,搅拌时间为5-10分钟;
[0112]
s8:将s7搅拌结束后得到药液进行过滤,将过滤次数控制在3次,然后再将药液放置在容器内,进行静置,静置时间为3小时;
[0113]
s9:将s8静置后的溶液,取上层清液进行装瓶。
[0114]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
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引用结构”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技术特征:
1.中药环境除臭杀菌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木槿皮20,生石灰50,大蒜30,黄连40,大黄50,皂角20,闹羊花10,薄荷15,芦荟15,桑叶10;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用容器装水,将木槿皮20,大蒜30,黄连40,大黄50,皂角20,闹羊花10,薄荷15,芦荟15,桑叶10,依次放入到容器中进行清洗,然后再依次放置在药篓中晾干;s2:将s1中清洗好的9种药材依次放置在切碎机中,进行切碎;s3:将s2中切碎的药材,除了大蒜,均放置在加热容器中,然后再向容器中加水进行加热,加热温度为200-300度,加热时间为1-1.5小时;s4:将s3中的加热温度再调节到60-100度,加热时间为0.5-1小时;s5:将s4中的药液冷却至常温后,倒入到搅拌桶中,进行搅拌;s6,然后再将加热容器中滤渣,进行二次加水进行加热,重复s3,s4的步骤后,将大蒜放置在加热容器中,再将加热温度调节至60-100度,加热时间为0.5-1小时,熬制结束后,将二次熬制的药液倒入到搅拌桶中,进行搅拌,此时搅拌速度为20转/分,搅拌时间为3-5分钟;s7:将生石灰倒入到搅拌桶中,进行搅拌,此时搅拌速度为40转/分,搅拌时间为5-10分钟;s8:将s7搅拌结束后得到药液进行过滤,将过滤次数控制在2-3次,然后再将药液放置在容器内,进行静置,静置时间为1-3小时;s9:将s8静置后的溶液,取上层清液进行装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环境除臭杀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的切碎粒径为10-20毫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环境除臭杀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的加热容器为无菌密封高压容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环境除臭杀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的水为蒸馏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环境除臭杀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的水为消毒后的清水。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环境除臭杀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s6中的水为蒸馏水。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环境除臭杀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s8中的容器为无菌静置筒,且需要密封处理。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环境除臭杀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s9中的瓶子需要无菌处理。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中药环境除臭杀菌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木槿皮20,生石灰50,大蒜30,黄连40,大黄50,皂角20,闹羊花10,薄荷15,芦荟15,桑叶10;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用容器装水,将木槿皮20,大蒜30,黄连40,大黄50,皂角20,闹羊花10,薄荷15,芦荟15,桑叶10,依次放入到容器中进行清洗,然后再依次放置在药篓中晾干;S2:将S1中清洗好的9种药材依次放置在切碎机中,进行切碎;该中药环境除臭杀菌剂,通过中药制备的杀菌剂,具备良好的杀菌效果,从而避免像西药那样,还具有毒性成份。还具有毒性成份。


技术研发人员:房玉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绿盟中科(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3.23
技术公布日:2022/7/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268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