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教室灯的驱动固定底座,尤指一种安装在天花板的便于安装驱动电源的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2.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原来安装教室灯的驱动电源是用螺丝固定的驱动固定底座存在安装步骤繁琐,结构复杂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3.鉴于目前教室灯的驱动固定底座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教室灯的驱动固定底座,能够实现通过较为简单的结构对教室灯的驱动电源进行快捷、简便的安装。
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教室灯的驱动固定底座,所述教室灯的驱动固定底座包括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前端的板体上设有固定孔,所述底板末端连接有一竖向设立的后挡板,在固定孔和后挡板之间的底板上竖向设有一前挡板,后挡板上端连接有一上挡板,所述底板、前挡板、后挡板和上挡板构成一个具有容纳驱动电源的空腔和开口的半封闭结构;所述后挡板中部向半封闭结构内部弯折形成一弧形部,所述上挡板和/或后挡板设置为可发生形变并复位的结构,在所述上挡板和/或后挡板发生形变时,所述开口扩大可供驱动电源放入或取出。
6.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前挡板的自由端折叠得到与前挡板前表面呈夹角为钝角的第一导轨和上挡板的自由端折叠得到与上挡板上表面呈夹角为钝角的第二导轨组成一个通道,使得驱动电源可以沿通道挤入驱动固定底座内部空腔。
7.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教室灯的驱动固定底座是整块原料板材使用钣金工艺一体成型或一体成型注塑工艺得到。
8.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前挡板是由底板中部切割出前挡板形状后竖向设置以形成前挡板。
9.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的第一导轨与第二导轨之间的通道最窄处宽度小于驱动电源的宽度。
10.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的弧形部向教室灯的驱动固定底座内部弯折,弧形部的凸起指向前挡板。
11.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的第一导轨与第二导轨之间的通道,成自由端宽固定端窄的喇叭状或自由端至固定端通道宽度一致的直筒状。
12.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的原料板材为金属材料。
13.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的弧形部为可发生形变的部位,使得上挡板和下挡板构成可发生形变的结构。
14.在具体实施时,用螺丝通过固定孔将教室灯驱动固定底座固定在灯板上,将灯驱
动电源成一定角度从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中形成的开口中斜向插入该驱动固定座内部的空腔内,转动驱动电源使驱动电源底部对准灯驱动固定座底板,使该驱动固定座发生轻微形变,后挡板上的弧形部的凸起和前挡板对驱动电源施加夹持力来将驱动电源固定,上挡板对驱动电源提供垂直方向上的支持力,弧形部上的凸起、前挡板和上挡板三部件同时对驱动电源施加作用力,将教室灯的驱动电源固定在教室灯的驱动固定底座内部的空腔内。导轨角度可以根据驱动电源的外形调整。
15.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6.1:本实用新型的教室灯驱动固定底座采用一体成型的钣金工艺加工制造,结构简单牢固。
17.2:本实用新型的教室灯驱动固定底座安装驱动电源时操作简单快捷。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教室灯的驱动固定座的立体视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教室灯的驱动固定座的剖面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教室灯的驱动固定座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实施例一:
24.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教室灯的驱动固定底座,在本实施例中采用0.5mm厚度的不锈钢表面镀镍材料作为原材料运用钣金工艺制成,也可使用其他弹性金属材料作为原材料。教室灯的驱动固定底座中底板5、前挡板7、后挡板4、上挡板2构成具有容纳驱动电源空腔的半封闭结构。
25.在本实施例中底板中线距离前端8mm处为直径为5mm圆形固定孔的圆心如图3所示,底板中部距离底板前端16.5mm的一个长22mm、宽20mm的圆角矩形的后端宽切割断,并且将其沿前端宽这一侧向上折叠构成前挡板7如图2所示,并将前挡板的顶端2.5mm向前折叠,使其和前挡板成135
°
夹角,构成第一导轨8,将底板的后半部分向上折叠形成后挡板4,将后挡板的中部处理成半圆柱形突起3,将后挡板的顶端19mm向前折叠与后挡板成90
°
夹角构成上挡板2,将上挡板的前段3mm向上折叠构成第二导轨1。第一导轨8和第二导轨1共同构成一个可供驱动电源安装的通道。整体如图1所示。
26.在本实施例中实际实施驱动电源安装过程第一步使用螺丝通过固定孔9将驱动固定底座底板5竖直方向倒转固定在天花板或者教室灯座上,手持驱动电源将其长和高两边
所成的底面向下从第一导轨8和第二导轨1两者间通道挤入空腔,由于驱动电源的宽大于第一导轨8和第二导轨1之间的最小距离,在经过通道挤入驱动固定底座内部的空腔的过程中,将扩大第一导轨8和第二导轨1之间通道,使通道发生部分形变,直至将驱动电源放入空腔后,在空腔内转动驱动电源使第一导轨8和第二导轨1之间所成的通道恢复原状,转动过程中前挡板7和后挡板4发生轻微形变直至将驱动电源底部对准驱动固定座底部,前挡板7和后挡板上的弧形部3从两侧对驱动电源提供夹持力,固定驱动电源。上挡板2托住驱动电源上表面,对驱动电源施加垂直方向上的支持力,整个安装过程完成。安装过程中,不使用螺丝或插栓这种固定结构对驱动电源进行固定,简化了安装步骤,降低了安装难度。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导轨8和第二导轨1与挡板所成夹角可根据驱动电源外形尺寸调整。
27.本实用新型实施的优点:
28.1:本实用新型的教室灯驱动固定底座采用一体成型的钣金工艺加工制造,结构简单牢固。
29.2:本实用新型的教室灯驱动固定底座安装驱动电源时操作简单快捷,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3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技术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技术特征:1.一种教室灯的驱动固定底座,所述教室灯的驱动固定底座包括底板(5),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5)前端的板体上设有固定孔(9),所述底板(5)末端连接有一竖向设立的后挡板(4),在固定孔(9)和后挡板(4)之间的底板(5)上竖向设有一前挡板(7),后挡板(4)上端连接有一上挡板(2),所述底板(5)、前挡板(7)、后挡板(4)和上挡板(2)构成一个具有容纳驱动电源的空腔和开口的半封闭结构;所述后挡板(4)中部向半封闭结构内部弯折形成一弧形部(3),所述上挡板(2)和/或后挡板(4)设置为可发生形变并复位的结构,在所述上挡板(2)和/或后挡板(4)发生形变时,所述开口扩大可供驱动电源放入或取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教室灯的驱动固定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挡板(7)的自由端折叠得到与前挡板前表面呈夹角为钝角的第一导轨(8)和上挡板的自由端折叠得到与上挡板上表面呈夹角为钝角的第二导轨(1)组成一个通道,使得驱动电源可以沿通道挤入驱动固定底座内部空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教室灯的驱动固定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教室灯的驱动固定底座是整块原料板材使用钣金工艺一体成型或一体成型注塑工艺得到。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教室灯的驱动固定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挡板(7)是由底板(5)中部切割出前挡板(7)形状后竖向设置以形成前挡板(7)。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教室灯的驱动固定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导轨(8)与第二导轨(1)之间的通道最窄处宽度小于驱动电源的宽度。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教室灯的驱动固定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弧形部(3)向教室灯的驱动固定底座内部弯折,弧形部的凸起指向前挡板(7)。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教室灯的驱动固定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导轨(8)与第二导轨(1)之间的通道,成自由端宽固定端窄的喇叭状或自由端至固定端通道宽度一致的直筒状。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教室灯的驱动固定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原料板材为金属材料。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教室灯的驱动固定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弧形部(3)为可发生形变的部位,使得上挡板和下挡板构成可发生形变的结构。
技术总结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教室灯的驱动固定底座,所述教室灯的驱动固定底座主要包括前挡板、底板、后档板和上挡板组成。前挡板和后挡板上的弧形部上的凸起对驱动电源提供水平方向上的夹持力,上挡板对驱动电源提供垂直方向上的支持力。因此在具体实施时,将驱动电源顺着该驱动固定底座前挡板和上挡板两部分自由端之间的通道塞入该驱动固定底座内的空腔,然后转动驱动电源,在空腔内调整驱动电源位置。驱动电源使该驱动固定底座发生形变,而该驱动固定底座对驱动电源产生作用力,固定驱动电源。固定驱动电源。固定驱动电源。
技术研发人员:彭友良 刘云平 彭再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厚睦莱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15
技术公布日:202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