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彩钢瓦屋顶光伏电站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allin2022-09-03  192



1.本实用新型涉及彩钢瓦屋顶光伏电站安装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彩钢瓦屋顶光伏电站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2.彩钢瓦,又称:彩色压型瓦,是采用彩色涂层钢板,经辊压冷弯成各种波型的压型板,它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仓库、特种建筑、大跨度钢结构房屋的屋面、墙面以及内外墙装饰等,具有质轻、高强、色泽丰富、施工方便快捷、抗震、防火、防雨、寿命长、免维护等特点,瓦屋顶光伏电站,是利用太阳光发电的装置设备。
3.在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cn201921556754.x中公开了一种新型彩钢瓦瓦屋顶光伏电站安装结构,该装置包括安装座、l板、安装机构、凸座、螺钉、第一螺栓、彩钢瓦、匹配口、螺钉口、螺栓口和分螺栓,该新型彩钢瓦瓦屋顶光伏电站安装结构通过在安装座内部设置了安装机构,使用工具拧动调节头,调节头使连接件、螺纹杆随之转动,螺纹杆转动进齿座的同时推动齿座,齿座上的齿轮啮合配合,使齿座移动保证水平的同时,确保移动效果,齿座进而向左推进位移块及位移块左侧的摩擦板与彩钢瓦顶端进行紧固,拆装时,先将螺钉、第一螺栓拧出,此时安装机构仍能确保彩钢瓦整体的基本稳固,强化拆装后的安全性,整体彩钢瓦搭接重叠面积较多,使得安装后整体结构稳定,对彩钢瓦的定位全面。该装置进行固定和拆卸时设置了多个螺栓进行加固,拆卸时需解除多个螺栓,较为费时费力,实用性较差。
4.因此,提出一种彩钢瓦屋顶光伏电站安装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彩钢瓦屋顶光伏电站安装结构,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7.一种彩钢瓦屋顶光伏电站安装结构,包括彩钢瓦,所述彩钢瓦的顶部的左右两端对称平行设置有固定底座,两个所述固定底座前后侧壁的下端分别对称固定连接有螺栓安装块,两个所述固定底座的上表面贴合有便拆底座,所述便拆底座顶部的左右两端对称固定连接有光伏板安装座,所述便拆底座下表面的左右两端对称固定连接有矩形调节滑块,两个所述固定底座的上表面中部对称开设有矩形调节滑槽,两个所述固定底座的相对一侧壁体均开设有固定插槽,所述便拆底座上表面靠近中轴线的左右两侧对称开设有矩形通槽,两个所述矩形通槽内腔的相远离一端对称插设有移动块,所述便拆底座的上表面正中固定连接有第一支座,所述便拆底座上表面的左右两端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二支座,所述第一支座的上端中部横向转动连接有双向螺杆,所述双向螺杆的左右两端对称固定连接有手柄,两个所述矩形通槽内腔的相背一侧中部壁体对称固定连接有稳固弹簧,两个所述矩形通槽内腔的前后侧壁分别对称开设有限位滑槽,两个所述移动块相背一侧的下端壁体对称
固定连接有固定插块,两个所述移动块前后侧壁的中部分别对称固定连接有限位滑块。
8.优选的,两个所述矩形调节滑块分别插设于两个矩形调节滑槽的内腔,并且矩形调节滑块的左右侧壁与矩形调节滑槽内腔的左右侧壁贴合。
9.优选的,所述固定插槽为两组,每组的数量为多个,每组的多个固定插槽均匀设置,两组固定插槽对称设置,并且两组固定插槽分别与两个固定插块适配。
10.优选的,所述双向螺杆的左右两端分别贯穿两个第二支座并分别延伸至两个第二支座的相背一侧外部,双向螺杆与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均通过密封轴承转动连接。
11.优选的,两个所述移动块的上端对称套设于双向螺杆的左右两端外部,并且移动块与双向螺杆螺纹连接,移动块中部的前后侧壁与矩形通槽内腔的前后侧壁贴合,移动块的下端位于便拆底座的底部下方。
12.优选的,两组所述限位滑块分别位于两组限位滑槽的内腔,并且限位滑块的顶部和底部壁体与限位滑槽内腔的顶部和底部壁体贴合,两个所述稳固弹簧的相远离一端分别与两个移动块的相背一侧中部壁体固定连接。
13.有益效果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彩钢瓦屋顶光伏电站安装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5.1、该彩钢瓦屋顶光伏电站安装结构,通过设置的便拆底座、矩形调节滑槽、矩形调节滑块、固定插槽、矩形通槽、移动块、手柄、双向螺杆、固定插块的相互配合可以方便对便拆底座和光伏电站组成的整体进行快速的安装和拆卸,操作方便快捷,稳固性高,同时可进行前后位置的调节,便于使用,相比直接通过多个螺栓进行安装拆卸更加便捷。
16.2、该彩钢瓦屋顶光伏电站安装结构,通过设置的稳固弹簧可以增加移动块以及固定插块的稳固性,避免了松动,通过设置的限位滑槽和限位滑块可以方便对移动块起到限位的作用,增加了移动块左右位移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便拆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是本实用新型移动块的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彩钢瓦;2、固定底座;3、螺栓安装块;4、矩形调节滑槽;5、固定插槽;6、便拆底座;7、矩形调节滑块;8、光伏板安装座;9、矩形通槽;10、移动块;11、限位滑槽;12、稳固弹簧;13、第一支座;14、第二支座;15、双向螺杆;16、手柄;17、固定插块;18、限位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22.如图1-3所示,一种彩钢瓦屋顶光伏电站安装结构,包括彩钢瓦1,彩钢瓦1的顶部的左右两端对称平行设置有固定底座2,两个固定底座2前后侧壁的下端分别对称固定连接有螺栓安装块3,两个固定底座2的上表面贴合有便拆底座6,便拆底座6顶部的左右两端对称固定连接有光伏板安装座8,便拆底座6下表面的左右两端对称固定连接有矩形调节滑块
7,两个矩形调节滑块7分别插设于两个矩形调节滑槽4的内腔,并且矩形调节滑块7的左右侧壁与矩形调节滑槽4内腔的左右侧壁贴合,两个固定底座2的上表面中部对称开设有矩形调节滑槽4,两个固定底座2的相对一侧壁体均开设有固定插槽5,固定插槽5为两组,每组的数量为多个,每组的多个固定插槽5均匀设置,两组固定插槽5对称设置,并且两组固定插槽5分别与两个固定插块17适配,便拆底座6上表面靠近中轴线的左右两侧对称开设有矩形通槽9,两个矩形通槽9内腔的相远离一端对称插设有移动块10,两个移动块10的上端对称套设于双向螺杆15的左右两端外部,并且移动块10与双向螺杆15螺纹连接,移动块10中部的前后侧壁与矩形通槽9内腔的前后侧壁贴合,移动块10的下端位于便拆底座6的底部下方,便拆底座6的上表面正中固定连接有第一支座13,便拆底座6上表面的左右两端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二支座14,第一支座13的上端中部横向转动连接有双向螺杆15,双向螺杆15的左右两端分别贯穿两个第二支座14并分别延伸至两个第二支座14的相背一侧外部,双向螺杆15与第一支座13和第二支座14均通过密封轴承转动连接,双向螺杆15的左右两端对称固定连接有手柄16,两个矩形通槽9内腔的相背一侧中部壁体对称固定连接有稳固弹簧12,两个稳固弹簧12的相远离一端分别与两个移动块10的相背一侧中部壁体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的稳固弹簧12可以增加移动块10以及固定插块17的稳固性,避免了松动,两个矩形通槽9内腔的前后侧壁分别对称开设有限位滑槽11,两个移动块10相背一侧的下端壁体对称固定连接有固定插块17,通过设置的便拆底座6、矩形调节滑槽4、矩形调节滑块7、固定插槽5、矩形通槽9、移动块10、手柄16、双向螺杆15、固定插块17的相互配合可以方便对便拆底座6和光伏电站组成的整体进行快速的安装和拆卸,操作方便快捷,稳固性高,同时可进行前后位置的调节,便于使用,相比直接通过多个螺栓进行安装拆卸更加便捷,两个移动块10前后侧壁的中部分别对称固定连接有限位滑块18,两组限位滑块18分别位于两组限位滑槽11的内腔,并且限位滑块18的顶部和底部壁体与限位滑槽11内腔的顶部和底部壁体贴合,通过设置的限位滑槽11和限位滑块18可以方便对移动块10起到限位的作用,增加了移动块10左右位移时的稳定性。
23.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彩钢瓦屋顶光伏电站安装结构,使用时通过螺栓安装块3将两个固定底座2的安装在彩钢瓦1顶部的合适位置,并且平行设置,然后将便拆底座6底部的两个矩形调节滑块7分别插设于两个矩形调节滑槽4的内腔,逆时针转动手柄16带动双向螺杆15转动,双向螺杆15带动两个移动块10相远离位移,两个移动块10带动两个固定插块17相远离位移,直至两个固定插块17分别插设进入所对应的固定插槽5的内腔,最后通过光伏板安装座8对光伏电站进行安装,拆卸时无需解除螺栓安装块3以及光伏板安装座8上的螺栓,直接顺时针转动手柄16带动双向螺杆15转动,双向螺杆15带动两个移动块10相靠近位移,两个移动块10带动两个固定插块17分别从两个所在的固定插槽5的内腔脱离,最后向上提起便拆底座6带动两个矩形调节滑块7分别从两个矩形调节滑槽4的内腔脱离即可完成光伏电站的拆卸,同时多个固定插槽5的设置可以前后调节便拆底座6的位置,只需改变便拆底座6在两个固定底座2顶部的位置即可,两个稳固弹簧12的反向作用力还可以增加移动块10以及固定插块17的稳固性,避免了松动,通过设置的限位滑槽11和限位滑块18可以方便对移动块10起到限位的作用,增加了移动块10左右位移时的稳定性,该装置方便对便拆底座6和光伏电站组成的整体进行快速的安装和拆卸,操作方便快捷,稳固性高,同时可进行前后位置的调节,便于使用,相比直接通过多个螺栓进行安装拆卸更加便
捷。
24.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彩钢瓦屋顶光伏电站安装结构,包括彩钢瓦(1),其特征在于:所述彩钢瓦(1)的顶部的左右两端对称平行设置有固定底座(2),两个所述固定底座(2)前后侧壁的下端分别对称固定连接有螺栓安装块(3),两个所述固定底座(2)的上表面贴合有便拆底座(6),所述便拆底座(6)顶部的左右两端对称固定连接有光伏板安装座(8),所述便拆底座(6)下表面的左右两端对称固定连接有矩形调节滑块(7),两个所述固定底座(2)的上表面中部对称开设有矩形调节滑槽(4),两个所述固定底座(2)的相对一侧壁体均开设有固定插槽(5),所述便拆底座(6)上表面靠近中轴线的左右两侧对称开设有矩形通槽(9),两个所述矩形通槽(9)内腔的相远离一端对称插设有移动块(10),所述便拆底座(6)的上表面正中固定连接有第一支座(13),所述便拆底座(6)上表面的左右两端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二支座(14),所述第一支座(13)的上端中部横向转动连接有双向螺杆(15),所述双向螺杆(15)的左右两端对称固定连接有手柄(16),两个所述矩形通槽(9)内腔的相背一侧中部壁体对称固定连接有稳固弹簧(12),两个所述矩形通槽(9)内腔的前后侧壁分别对称开设有限位滑槽(11),两个所述移动块(10)相背一侧的下端壁体对称固定连接有固定插块(17),两个所述移动块(10)前后侧壁的中部分别对称固定连接有限位滑块(1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彩钢瓦屋顶光伏电站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矩形调节滑块(7)分别插设于两个矩形调节滑槽(4)的内腔,并且矩形调节滑块(7)的左右侧壁与矩形调节滑槽(4)内腔的左右侧壁贴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彩钢瓦屋顶光伏电站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插槽(5)为两组,每组的数量为多个,每组的多个固定插槽(5)均匀设置,两组固定插槽(5)对称设置,并且两组固定插槽(5)分别与两个固定插块(17)适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彩钢瓦屋顶光伏电站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螺杆(15)的左右两端分别贯穿两个第二支座(14)并分别延伸至两个第二支座(14)的相背一侧外部,双向螺杆(15)与第一支座(13)和第二支座(14)均通过密封轴承转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彩钢瓦屋顶光伏电站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移动块(10)的上端对称套设于双向螺杆(15)的左右两端外部,并且移动块(10)与双向螺杆(15)螺纹连接,移动块(10)中部的前后侧壁与矩形通槽(9)内腔的前后侧壁贴合,移动块(10)的下端位于便拆底座(6)的底部下方。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彩钢瓦屋顶光伏电站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限位滑块(18)分别位于两组限位滑槽(11)的内腔,并且限位滑块(18)的顶部和底部壁体与限位滑槽(11)内腔的顶部和底部壁体贴合,两个所述稳固弹簧(12)的相远离一端分别与两个移动块(10)的相背一侧中部壁体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彩钢瓦屋顶光伏电站安装结构,包括彩钢瓦,所述彩钢瓦的顶部的左右两端对称平行设置有固定底座,两个所述固定底座前后侧壁的下端分别对称固定连接有螺栓安装块,两个所述固定底座的上表面贴合有便拆底座,所述便拆底座顶部的左右两端对称固定连接有光伏板安装座。该彩钢瓦屋顶光伏电站安装结构,通过设置的便拆底座、矩形调节滑槽、矩形调节滑块、固定插槽、矩形通槽、移动块、手柄、双向螺杆、固定插块的相互配合可以方便对便拆底座和光伏电站组成的整体进行快速的安装和拆卸,操作方便快捷,稳固性高,同时可进行前后位置的调节,便于使用,相比直接通过多个螺栓进行安装拆卸更加便捷。进行安装拆卸更加便捷。进行安装拆卸更加便捷。


技术研发人员:方建宽 方海林 方伟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厦门明华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16
技术公布日:2022/7/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273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