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纵置双炸桶空气炸锅的制作方法

allin2022-09-03  98



1.本实用新型涉及厨用电器的空气炸锅领域,具体而言,尤其涉及一种包括纵置双炸桶的空气炸锅。


背景技术:

2.空气炸锅是利用空气加热组件和其产生的热循环气流烤制食物的厨房电器。空气加热组件用于加热炸篮中的空气,使空气达到炸制食物的温度,并在炸篮中形成循环气流,以均匀加热炸篮中的食物,使食物的表面脱水而形成类似炸制的口感。该类产品以其绿色、健康的烹饪理念获得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3.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空气炸锅烹饪功能的多样化需求也越来越高。然而,现有空气炸锅仅具有单一的空炸腔体,在烹饪过程中为避免食材串味,绝大多数情况下只能一次性烹饪一种食材,若需烹饪多种不同食材则需逐个依次进行烹制,因此耗费用户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4.为解决上述问题,发明专利申请202110023253.0公开了一种具有双锅体的空气炸锅,其分别设置了两套独立的空气炸锅装置,即具有相互独立的两个炸篮、两个电机、两个发热管以及两个风扇。虽然该结构能够同时烹饪不同的食材,但是还存在不足:在一方面,采用两套独立空气炸锅装置的设计过于复杂,既不利于批量生产,也不利于控制生产成本;而在另一方面,该申请中所公开的两套独立的空气炸锅装置采用了横置布局,会导致空气炸锅的外形过于臃肿,占用过多的厨房空间。
5.因此,需要为空气炸锅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的双炸桶结构,在能够同时烹饪不同食材避免串味的前提下仍然具有较小的外部横向尺寸,还兼顾低廉的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6.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纵置双炸桶空气炸锅,包括:
7.加热组件,包括电机、第一加热风扇、第二加热风扇、第一发热管和第二发热管;以及
8.炸篮组件,包括第一炸篮和第二炸篮,
9.其中,所述第一加热风扇设置于所述电机下侧,所述第一发热管设置于所述第一加热风扇下侧,所述第一炸篮设置于所述第一发热管下侧,所述电机驱动所述第一加热风扇旋转并将气流加速吹向所述第一发热管,气流经所述第一发热管加热后流向所述第一炸篮,并且
10.所述第二加热风扇设置于所述电机上侧,所述第二发热管设置于所述第二加热风扇上侧,所述第二炸篮设置于所述第二发热管上侧,所述电机驱动所述第二加热风扇旋转并将气流加速吹向所述第二发热管,气流经所述第二发热管加热后流向所述第二炸篮。
11.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所述空气炸锅还包括罩体组件,所述罩体组件包括第一隔热罩和第二隔热罩,其中所述第一隔热罩设置于所述电机与所述第一加热风扇之
间,所述第二隔热罩设置于所述电机与所述第二加热风扇之间,所述电机的电机轴分别穿过所述第一隔热罩和所述第二隔热罩以驱动所述第一加热风扇和所述第二加热风扇旋转。
12.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所述罩体组件还包括第一发热管罩和第二发热管罩,其中所述第一发热管罩设置于所述第一隔热罩与所述第一加热风扇之间,所述第二发热管罩设置于所述第二隔热罩与所述第二加热风扇之间,所述电机的电机轴还分别穿过所述第一发热管罩和所述第二发热管罩以驱动所述第一加热风扇和所述第二加热风扇旋转。
13.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所述空气炸锅还包括第一壳体组件,所述第一壳体组件包括第一炸篮桶体和第一炸篮腔体,
14.其中,所述第一炸篮桶体可拆卸地装载于所述第一炸篮腔体中,所述第一发热管罩扣设于所述第一炸篮腔体之上,以形成烹饪食物的腔体。
15.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所述空气炸锅还包括第二壳体组件,所述第二壳体组件包括盖体和接油盘,
16.其中,所述接油盘设置于所述第二发热管之上,所述第二炸篮设置于所述接油盘之上,所述盖体扣设于所述第二发热管罩之上并容纳所述第二炸篮,以形成烹饪食物的腔体。
17.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所述加热组件还包括冷却风扇,所述冷却风扇设置于所述第二隔热罩与所述第二发热管罩之间,所述电机驱动所述冷却风扇旋转。
18.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所述冷却风扇为反向出风叶片,所述电机驱动所述冷却风扇转动以将气流加速并吹向所述电机。
19.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所述第一加热风扇、所述第二加热风扇以及所述冷却风扇为共轴风扇,共同由所述电机驱动旋转。
20.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所述第一壳体组件还包括前壳体、后壳体以及底壳体,
21.其中,所述第一炸篮腔体设置于所述底壳体之上,所述前壳体、后壳体、盖体以及所述第一炸篮桶体的外侧表面相互连接以共同构成所述空气炸锅的外壳。
22.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所述第一发热管罩、所述第二发热管罩、所述前壳体以及所述后壳体共同连接,并在内部形成可供空气流动的空间。
23.本实用新型至少提供了以下技术效果:
24.1、通过纵置布局的方式设置第一炸篮和第二炸篮,节省了空气炸锅的外部横向尺寸;
25.2、通过采用单电机的结构,使空气炸锅在能够分区烹饪食材避免串味的同时,还兼具低廉的生产成本。
26.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而了解。
附图说明
27.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制。
28.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气炸锅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29.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气炸锅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30.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盖体和第一炸篮桶体与空气炸锅分离的结构示意图;
31.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气炸锅的立体示意图。
32.附图标记说明:
33.1-电机
ꢀꢀꢀꢀꢀꢀꢀꢀꢀꢀꢀꢀꢀꢀꢀ
11-第一隔热罩
ꢀꢀꢀꢀꢀꢀꢀꢀ
12-第一发热管罩
34.13-第一加热风扇
ꢀꢀꢀꢀꢀꢀꢀ
14-第一发热管
ꢀꢀꢀꢀꢀꢀꢀꢀ
15-第一炸篮
35.21-第二隔热罩
ꢀꢀꢀꢀꢀꢀꢀꢀꢀ
22-第二发热管罩
ꢀꢀꢀꢀꢀꢀ
23-第二加热风扇
36.24-第二发热管
ꢀꢀꢀꢀꢀꢀꢀꢀꢀ
25-第二炸篮
ꢀꢀꢀꢀꢀꢀꢀꢀꢀ
28-冷却风扇
37.31-第一炸篮桶体
ꢀꢀꢀꢀꢀꢀꢀ
32-第一炸篮腔体
ꢀꢀꢀꢀꢀꢀ
33-盖体
38.34-接油盘35-前壳体36-后壳体
39.37-底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40.下面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对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许多不同的形式实现,而不限于这里所述的实施例。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清楚且完整,并且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表达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注意到:在下文对空气炸锅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中,会使用到上、下、内、外、前、后这六类方向性描述词语。其中,上、下、前、后的概念皆基于空气炸锅正置状态所产生;内、外两个方向性的描述被定义为垂直于壳体组件外表面的方向中产生的外与内的相对概念。此外,在下文中所涉及的“第一”和“第二”两种描述方式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重要性顺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41.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纵置双炸桶的空气炸锅。
42.参见图1和图2,其中图1示出了空气炸锅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空气炸锅的剖面示意图。
43.本实用新型空气炸锅主要由加热组件和炸篮组件共同构成,并且具有纵置布局的上下两个独立炸篮,通过单电机的驱动模式同时烹饪两个炸篮中的食物。其中,加热组件用于产生热对流和热辐射,其包括电机1、设置于电机1下方的第一加热风扇13、设置于电机1上方的第二加热风扇23、设置于第一加热风扇13下方的第一发热管14以及设置于第二加热风扇上方的第二发热管24。炸篮组件用于盛放待烹饪的食材,其包括设置于第一发热管14下方的第一炸篮15和设置于第二发热管24上方的第二炸篮25。
44.具体地,在电机1通电后带动驱动轴旋转,位于电机1下方的第一加热风扇13和位于电机1上方的第二加热风扇23同时在电机轴的驱动下旋转并加速空气流动。其中,经第一加热风扇13加速后的气流流动方向为向下流动,加速后向下流动的气流因流经第一加热风扇13下方的第一发热管14而升温,并继续流向第一炸篮15,从而加热置于第一炸篮15内的食材。相对应地,经第二加热风扇23加速后的气流流动方向为向上流动,加速后向上流动的气流因流经第二加热风扇23上方的第二发热管24而升温,并继续流向第二炸篮25,从而加热置于第二炸篮25内的食材。
45.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空气炸锅还设置有罩体组件,以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进
一步将第一炸篮15与第二炸篮25隔离,以防止烹饪过程中出现不同食材串味的现象。
46.参见图1,罩体组件包括设置于电机1下方的第一隔热罩11和设置于电机1上方的第二隔热罩21,第一隔热罩11和第二隔热罩21共同将电机1夹设于两者间的空间之内。其中,第一隔热罩11被设置于电机1与第一加热风扇13之间,第二隔热罩21被设置于电机1与第二加热风扇23之间,并且第一隔热罩11和第二隔热罩21与电机轴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开口,以供电机轴通过。在运行过程中,电机1的电机轴向下穿过第一隔热罩11的开口,以驱动第一加热风扇13旋转,并且电机1的电机轴还穿过第二隔热罩21的开口,以驱动第二加热风扇23旋转。通过设置第一隔热罩11和第二隔热罩21,使得在第一炸篮15中烹饪的食材所产生的气味难以向上传递至第二炸篮25处,并且反之亦然。
47.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罩体组件还包括第一发热管罩12和第二发热管罩22,以在进一步强化上下烹饪腔的密封效果同时阻隔传递至电机1的热量。其中,第一发热管罩12设置于第一隔热罩11下方,置于第一加热风扇13与第一隔热罩11之间,以将第一加热风扇13与第一发热管14盖设于第一隔热罩11的下方。第二发热管罩22设置于第二隔热罩21上方,置于第二加热风扇23与第二隔热罩21之间,以将第二加热风扇23与第二发热管24隔绝于第二隔热罩21的上方。此外,第一发热管罩12和第二发热管罩22在与电机轴相对于的位置均设置有开口,以供电机轴通过。
48.应当注意的是,基于空气炸锅纵置炸桶的布局,第一隔热罩11与第一发热管罩12中供电机轴通过的开口的纵向投影面积应当是重叠的,并且第二隔热罩21与第二发热管罩22中供电机轴通过的开口的纵向投影面积也应当是重叠的。在空气炸锅烹饪的过程中,电机1驱动电机轴向下穿过第一隔热罩11和第一发热管罩12,以驱动第一加热风扇13旋转,同时电机1还驱动电机轴向上穿过第二隔热罩21和第二发热管罩22,以驱动第二加热风扇23旋转。
49.一并参见图3,其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气炸中盖体33和第一炸篮桶体31与空气炸锅分离状态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50.进一步地,为配合罩体组件实现对电机1下方烹饪腔的密封,空气炸锅还包括第一壳体组件。该第一壳体组件包括容纳第一炸篮15的第一炸篮桶体31以及装载第一炸篮桶体31的第一炸篮腔体32。
51.具体地,第一壳体组件在一方面与第一发热管罩12共同构成纵置于空气炸锅的下方的烹饪腔体,而在另一方面,第一壳体组件的外表面还参与构成空气炸锅外表面覆盖件的一部分。在位于电机1下方的烹饪腔体中,第一炸篮15可拆卸地容纳于第一炸篮桶体31中,而第一炸篮桶体31则被设置为可拆卸地装载于第一炸篮腔体32中,并且第一发热管罩12扣设于第一炸篮腔体32之上。当空气炸锅工作时,第一炸篮15被置于第一炸篮桶体31内,第一炸篮桶体31装载在第一炸篮腔体32中,与第一发热管罩12的内表面结合,三者共同形成烹饪食物的腔体。
52.具体地,在电机1的驱动下,位于第一发热管罩12下方的第一加热风扇13旋转并将气流加速吹向第一发热管14,气流经所述第一发热管14加热后在反复流动于第一炸篮桶体31、第一炸篮腔体32与第一发热管罩12共同形成的腔体内部,以空气炸的形式烹饪放置于第一炸篮15中的食材。
53.进一步地,为配合罩体组件实现对电机1上方烹饪腔的密封,空气炸锅还包括第二
壳体组件。该第二壳体组件包括盖设于第二炸篮25之上的盖体33和在下方承托第二炸篮25的接油盘34。
54.具体地,第二壳体组件在一方面与第二发热管罩22共同构成纵置于空气炸锅的上方的烹饪腔体,而在另一方面,第二壳体组件中盖体33的外表面同时还作为用作空气炸锅上端的覆盖件。在位于电机1上方的烹饪腔体中,第二炸篮25可拆卸地设置于接油盘34之上,通过接油盘34的承托,防止在第二炸篮25中烹饪食材产生的油脂、残渣等因重力作用落向下方电机1所在位置,带来安全隐患。盖体33以扣设的形式盖设于第二发热管罩22之上。当空气炸锅工作时,第二炸篮25被放置于接油盘34之上,并在上方盖设有盖体33。其中,盖体33的下端边缘与第二发热管罩22的上表面周沿结合,使得盖体33的内表面与第二发热管罩22的上表面共同合围形成烹饪食物的腔体。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优选地将第二炸篮25优选地替换成相应尺寸的其他烹饪器皿,从而实现多种烹饪功能。例如,将第二炸篮25替换为煎盘即可实现煎炸功能;替换为汤锅即可实现煮食功能;替换为烤盘即可实现烤制功能;替换为砂锅即可实现慢炖功能。
55.具体地,在电机1的驱动下,位于第二发热管罩22上方的第二加热风扇23旋转并将气流加速吹向第二发热管24,气流经所述第二发热管24加热后反复流动于盖体33与第二发热管罩22共同形成的腔体内部,以空气炸的形式烹饪放置于第二炸篮25中的食材。
56.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纵置双炸桶的空气炸锅还可额外增设用于冷却的冷却风扇,以对电机1以及空气炸锅内部电子元器件进行散热,从而更进一步保障空气炸锅的使用寿命。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在加热组件中增设了散热用的冷却风扇28。其中,冷却风扇28被设置于第二隔热罩21上表面与第二发热管罩22下表面之间所形成的空间之中,相对应地,第二加热风扇23则被设置于第二发热管罩22的上表面之与接油盘34的下表面之间所形成的空间之中,在第二发热管罩22的隔离之下,冷却风扇28与第二加热风扇23之间具有一定温度差。
57.优选地,第一加热风扇13、第二加热风扇23以及冷却风扇28为共轴风扇,共同由电机1驱动旋转。在一方面,电机1的电机轴在第二发热管罩22的下方与冷却风扇28相连接,以制造循环气流对电机1及空气炸锅的内部电子元器件进行冷却;而在另一方面,电机1的电机轴分别在第一发热管罩12的下方与第一加热风扇13相连接,以及在第二发热管罩22的上方与第二加热风扇23相连接,以分别驱动第一加热风扇13和第二加热风扇23将气流加速并分别吹向第一发热管14和第二发热管24。因此,冷却风扇28的风扇结构与第二加热风扇23的风叶结构是相反的。通过这样的风扇结构,可以实现以单电机1驱动的形式,即能够制造循环于第一炸篮15和第二炸篮中进行空气炸烹饪所需的循环热气流,又能够制造向电机1所在方向运动并用以散热的循环冷气流,并且因气流方向截然相反而互不影响,这样既降低了生产成本,又优化了纵置双炸桶空气炸锅的内部布局,使得空气炸锅外部的横向尺寸不因增加额外的烹饪腔而增加。
58.进一步地,结合图4,其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气炸锅在整体组装后立体示意图,为了使空气炸锅具有相对密封的外表面,第一壳体组件还包括前壳体35、后壳体36以及底壳体37。其中,第一炸篮腔体32设置于底壳体37之上,当第一炸篮桶体31装载到第一炸篮腔体32之内后,第一炸篮桶体31的上端边沿和下端边沿分别与前壳体35下端边沿和底壳体37的边沿相接壤。当空气炸锅装配完成并且所有外部结构零件处于闭合状态时,前壳体
35、后壳体36、盖体33以及第一炸篮桶体31的外侧表面相互连接以共同构成空气炸锅的外表面。
59.进一步地,结合图2与图4,为确保冷却风扇28生成的降温用循环气流能够在空气炸锅内部烹饪腔空间之外的区域自如流动,第一发热管罩12的上表面、第二发热管罩22的下表面、前壳体35的内表面以及后壳体36的内表面分别由电机1的上方、下方、前方、后方共同连接以构成一个相对密封的空间,使得降温用循环气流能够在该空间内自如流动,为电机1以及空气炸锅的内部电子元器件降温。
60.因此,本实用新型纵置双炸桶空气炸锅通过将第一炸篮15和第二炸篮25以纵置叠放的方式布局,节约了空气炸锅的外部横向尺寸。
61.本实用新型纵置双炸桶空气炸锅通过电机1同时驱动第一加热风扇13与第二加热风扇23的设计,使空气炸锅在能够分区烹饪食材避免串味的同时,还减少了零部件的使用,降低了生产成本。
62.至此,已经通过示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示例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纵置双炸桶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组件,包括电机(1)、第一加热风扇(13)、第二加热风扇(23)、第一发热管(14)和第二发热管(24);以及炸篮组件,包括第一炸篮(15)和第二炸篮(25),其中,所述第一加热风扇(13)设置于所述电机(1)下侧,所述第一发热管(14)设置于所述第一加热风扇(13)下侧,所述第一炸篮(15)设置于所述第一发热管(14)下侧,所述电机(1)驱动所述第一加热风扇(13)旋转并将气流加速吹向所述第一发热管(14),气流经所述第一发热管(14)加热后流向所述第一炸篮(15),并且所述第二加热风扇(23)设置于所述电机(1)上侧,所述第二发热管(24)设置于所述第二加热风扇(23)上侧,所述第二炸篮(25)设置于所述第二发热管(24)上侧,所述电机(1)驱动所述第二加热风扇(23)旋转并将气流加速吹向所述第二发热管(24),气流经所述第二发热管(24)加热后流向所述第二炸篮(2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炸锅还包括罩体组件,所述罩体组件包括第一隔热罩(11)和第二隔热罩(21),其中所述第一隔热罩(11)设置于所述电机(1)与所述第一加热风扇(13)之间,所述第二隔热罩(21)设置于所述电机(1)与所述第二加热风扇(23)之间,所述电机(1)的电机轴分别穿过所述第一隔热罩(11)和所述第二隔热罩(21)以驱动所述第一加热风扇(13)和所述第二加热风扇(23)旋转。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组件还包括第一发热管罩(12)和第二发热管罩(22),其中所述第一发热管罩(12)设置于所述第一隔热罩(11)与所述第一加热风扇(13)之间,所述第二发热管罩(22)设置于所述第二隔热罩(21)与所述第二加热风扇(23)之间,所述电机(1)的电机轴还分别穿过所述第一发热管罩(12)和所述第二发热管罩(22)以驱动所述第一加热风扇(13)和所述第二加热风扇(23)旋转。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炸锅还包括第一壳体组件,所述第一壳体组件包括第一炸篮桶体(31)和第一炸篮腔体(32),其中,所述第一炸篮桶体(31)可拆卸地装载于所述第一炸篮腔体(32)中,所述第一发热管罩(12)扣设于所述第一炸篮腔体(32)之上,以形成烹饪食物的腔体。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炸锅还包括第二壳体组件,所述第二壳体组件包括盖体(33)和接油盘(34),其中,所述接油盘(34)设置于所述第二发热管(24)之上,所述第二炸篮(25)设置于所述接油盘(34)之上,所述盖体(33)扣设于所述第二发热管罩(22)之上并容纳所述第二炸篮(25),以形成烹饪食物的腔体。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还包括冷却风扇(28),所述冷却风扇(28)设置于所述第二隔热罩(21)与所述第二发热管罩(22)之间,所述电机(1)驱动所述冷却风扇(28)旋转。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风扇(28)为反向出风叶片,所述电机(1)驱动所述冷却风扇(28)转动以将气流加速并吹向所述电机(1)。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风扇(13)、所述第二加热风扇(23)以及所述冷却风扇(28)为共轴风扇,共同由所述电机(1)驱动旋转。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组件还包括前壳体
(35)、后壳体(36)以及底壳体(37),其中,所述第一炸篮腔体(32)设置于所述底壳体(37)之上,所述前壳体(35)、后壳体(36)、盖体(33)以及所述第一炸篮桶体(31)的外侧表面相互连接以共同构成所述空气炸锅的外壳。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热管罩(12)、所述第二发热管罩(22)、所述前壳体(35)以及所述后壳体(36)共同连接,并在内部形成可供空气流动的空间。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纵置双炸桶空气炸锅,包括加热组件和炸篮组件。其中加热组件包括电机、第一加热风扇、第二加热风扇、第一发热管和第二发热管,炸篮组件包括第一炸篮和第二炸篮。第一加热风扇设置于电机下侧,第一发热管设置于第一加热风扇下侧,第一炸篮设置于第一发热管下侧,电机驱动第一加热风扇旋转并经第一发热管加热后生成热气流流向第一炸篮。第二加热风扇设置于电机上侧,第二发热管设置于第二加热风扇上侧,第二炸篮设置于第二发热管上侧,电机驱动第二加热风扇旋转并经第二发热管加热后生成热气流流向第二炸篮。管加热后生成热气流流向第二炸篮。管加热后生成热气流流向第二炸篮。


技术研发人员:吕挺 陈锡雁 梁郁庆 蒋方平 刘君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天喜厨电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15
技术公布日:2022/7/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281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