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rfid识别系统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识别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辆rfid识别系统。
背景技术:2.无线射频识别即射频识别技术,是自动识别技术的一种,通过无线射频方式进行非接触双向数据通信,利用无线射频方式对记录媒体(电子标签或射频卡)进行读写,从而达到识别目标和数据交换的目的,其被认为是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信息技术之一。车辆rfid识别系统是指能够检测到受监控路面的车辆并自动提取车辆牌照信息进行处理的技术,通过车牌提取、图像预处理、特征提取、车牌字符识别等技术,对车辆牌号进行识别。现有的车辆rfid识别系统包括以一定角度设置在一定高度的rfid读写器,通过rfid读写器对车辆上的rfid标签进行识别。然而现有车辆rfid识别系统中rfid读写器高度通常为固定高度,而rfid标签在实际的安装中,小型轿车、大型货车等不同大小的车辆可能安装的位置不同,司机对rfid标签安装的位置存在不规范的情况。rfid标签高度如果过高,与rfid读写器的高度相差较大,则会影响rfid识别的速度和效果。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车辆rfid识别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rfid识别系统,以解决目前rfid标签高度与rfid读写器的高度相差较大,影响rfid识别的速度和效果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rfid识别系统,包括:箱体、支撑柱以及rfid读写器;所述箱体内部设置有伸缩箱,所述支撑柱设置于所述箱体上,所述支撑柱的底部穿过所述箱体顶部并伸入所述伸缩箱内,所述支撑柱与所述伸缩箱及箱体可伸缩式连接,所述rfid读写器设置于所述箱体上方且位于所述支撑柱顶部,所述支撑柱位于箱体内部的部分的一侧设置有齿条,所述箱体内转动连接有第一转盘,所述第一转盘靠近齿条的一侧设置有传动齿,所述传动齿与所述齿条啮合,所述第一转盘一侧连接有延伸板,所述延伸板与连杆的顶部转动连接,所述箱体内部下方设置有第二转盘,所述第二转盘中心转动连接于所述箱体侧壁,所述连杆的底部与所述第二转盘侧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盘的一侧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二转盘同轴连接。
5.进一步地,车辆rfid识别系统还包括:摄像头支架和摄像头,所述摄像头支架设置于所述箱体前方,所述摄像头设置于所述摄像头支架上。
6.进一步地,所述延伸板端部通过第一销轴与连杆的顶部转动连接,所述连杆的底部通过第二销轴与所述第二转盘侧部转动连接。
7.进一步地,所述箱体内部设置有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与所述电机连接。
8.进一步地,所述连杆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转盘的直径。
9.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rfid识别系统,可通过电机带动第二转盘转动,从而带动连杆上下往复移动,连杆通过延伸板带动第一转盘往复摆动,从而
通过转盘的传动齿配合支撑柱上的齿条,实现支撑柱的上下移动伸缩,实现调节rfid读写器的高度,并且,本实用新型的车辆rfid识别系统无需人工操作,可以保持电机一直运行,rfid读写器的高度便会往复周期性地上下移动,面临不同高度rfid标签,rfid读写器都能够在一个合适的高度识别rfid标签,适应rfid标签在实际的安装中,小型轿车、大型货车等不同大小的车辆可能安装的位置不同的问题。
附图说明
1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车辆rfid识别系统的示意图;
12.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车辆rfid识别系统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3.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车辆rfid识别系统箱体内放大示意图。
14.图示说明:1-箱体;2-摄像头支架;3-摄像头;4-支撑柱;5-rfid读写器;6-伸缩箱;7-齿条;8-第一转盘;9-传动齿;10-延伸板;11-第一销轴;12-连杆;13-第二转盘;14-电机;15-电源模块;16-第二销轴。
具体实施方式
15.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技术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技术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16.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
……
之上”、“在
……
上方”、“在
……
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
……
上方”可以包括“在
……
上方”和“在
……
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17.现在,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根据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可以由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应当被解释为只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方式。应当理解的是,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得本技术的公开彻底且完整,并且将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构思充分传达给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附图中,为了清楚起见,扩大了层和区域的厚度,并且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器件,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描述。
18.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rfid识别系统,包括:箱体1、支撑柱4以及rfid读写器5。箱体1内部设置有伸缩箱6,支撑柱4设置于箱体1上,支撑柱4的底部穿过箱体1顶部并伸入伸缩箱6内,支撑柱4与伸缩箱6及箱体1可伸缩式连接,rfid读写
器5设置于箱体1上方且位于支撑柱4顶部。支撑柱4用于支撑rfid读写器5,伸缩箱6用于为支撑柱4的升降提供空间,支撑柱4底部可伸缩地设置在伸缩箱6内部。
19.支撑柱4位于箱体1内部的部分的一侧设置有齿条7,齿条7沿着支撑柱4的长度方向延伸,齿条7连接于支撑柱4侧部。箱体1内转动连接有第一转盘8,第一转盘8靠近齿条7的一侧设置有传动齿9,传动齿9与齿条7啮合,传动齿9可以根据齿条7的长度设置为与齿条7相匹配,小于360度分布。
20.第一转盘8一侧连接有延伸板10,延伸板10与连杆12的顶部转动连接,延伸板10端部可通过第一销轴11与连杆12的顶部转动连接。箱体1内部下方设置有第二转盘13,第二转盘13中心转动连接于箱体1侧壁,连杆12的底部与第二转盘13侧部转动连接,连杆12的底部可通过第二销轴16与第二转盘13侧部转动连接。第二转盘13的一侧设置有电机14,电机14的输出轴与第二转盘13同轴连接。箱体1内部设置有电源模块15,电源模块15与电机14连接。电机14工作时,可带动第二转盘13转动,第二转盘13在转动时,带动第二销轴16做圆周运动,连杆12的长度大于第二转盘13的直径,从而使得连杆12底端随之做圆周运动,连杆12顶端周期性地升降,连杆12顶端带动延伸板10周期性上下摆动,从而带动第一转盘8周期性往复转动一定角度,从而通过第一转盘8的传动齿配合支撑柱上的齿条,实现支撑柱的上下移动伸缩,实现调节rfid读写器的高度。
21.车辆rfid识别系统还包括:摄像头支架2和摄像头3,摄像头支架2设置于箱体1前方,摄像头3设置于摄像头支架2上,摄像头3用于对过往车辆进行车牌拍摄。
22.由以上实施例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车辆rfid识别系统,可通过电机带动第二转盘转动,从而带动连杆上下往复移动,连杆通过延伸板带动第一转盘往复摆动,从而通过转盘的传动齿配合支撑柱上的齿条,实现支撑柱的上下移动伸缩,实现调节rfid读写器的高度,并且,本实用新型的车辆rfid识别系统无需人工操作,可以保持电机一直运行,rfid读写器的高度便会往复周期性地上下移动,面临不同高度rfid标签,rfid读写器都能够在一个合适的高度识别rfid标签,适应rfid标签在实际的安装中,小型轿车、大型货车等不同大小的车辆可能安装的位置不同的问题。
23.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24.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25.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1.一种车辆rfid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支撑柱(4)以及rfid读写器(5);所述箱体(1)内部设置有伸缩箱(6),所述支撑柱(4)设置于所述箱体(1)上,所述支撑柱(4)的底部穿过所述箱体(1)顶部并伸入所述伸缩箱(6)内,所述支撑柱(4)与所述伸缩箱(6)及箱体(1)可伸缩式连接,所述rfid读写器(5)设置于所述箱体(1)上方且位于所述支撑柱(4)顶部,所述支撑柱(4)位于箱体(1)内部的部分的一侧设置有齿条(7),所述箱体(1)内转动连接有第一转盘(8),所述第一转盘(8)靠近齿条(7)的一侧设置有传动齿(9),所述传动齿(9)与所述齿条(7)啮合,所述第一转盘(8)一侧连接有延伸板(10),所述延伸板(10)与连杆(12)的顶部转动连接,所述箱体(1)内部下方设置有第二转盘(13),所述第二转盘(13)中心转动连接于所述箱体(1)侧壁,所述连杆(12)的底部与所述第二转盘(13)侧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盘(13)的一侧设置有电机(14),所述电机(14)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二转盘(13)同轴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车辆rfid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摄像头支架(2)和摄像头(3),所述摄像头支架(2)设置于所述箱体(1)前方,所述摄像头(3)设置于所述摄像头支架(2)上。3.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车辆rfid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板(10)端部通过第一销轴(11)与连杆(12)的顶部转动连接,所述连杆(12)的底部通过第二销轴(16)与所述第二转盘(13)侧部转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车辆rfid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部设置有电源模块(15),所述电源模块(15)与所述电机(14)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车辆rfid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12)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转盘(13)的直径。
技术总结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车辆RFID识别系统。该车辆RFID识别系统包括:箱体、支撑柱以及RFID读写器;支撑柱设置于箱体上,支撑柱的底部穿过箱体顶部并伸入伸缩箱内,RFID读写器设置于箱体上方且位于支撑柱顶部,支撑柱位于箱体内部的部分的一侧设置有齿条,箱体内转动连接有第一转盘,第一转盘靠近齿条的一侧设置有传动齿,传动齿与齿条啮合,第一转盘一侧连接有延伸板,延伸板与连杆的顶部转动连接,箱体内部下方设置有第二转盘,第二转盘中心转动连接于箱体侧壁,连杆的底部与第二转盘侧部转动连接,第二转盘的一侧设置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二转盘同轴连接;适应RFID标签在实际的安装中,小型轿车、大型货车等不同大小的车辆可能安装的位置不同的问题。能安装的位置不同的问题。能安装的位置不同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朱玲 刘建树 安百群 韩宝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村鸟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15
技术公布日:202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