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动化上下料设备。
背景技术:2.输送线在输送过程中,会涉及到产品的转移以及产品的加工,产品从一个输送线转移至下一工位时,需要将产品进行提升,产品在下一工位进行加工时,需要将输送线或产品的输送停止,这样才能预留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操作产品;因此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
3.为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一种自动化上下料设备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自动化上下料设备。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6.自动化上下料设备,包括上料组件和下料组件;所述上料组件包括竖直设置的抬升机,以及由所述抬升机驱动升降的上料输送线;所述下料组件包括竖直设置的升降机,以及由所述升降机驱动上下移动的下料输送线;所述上料输送线的输送方向与所述下料输送线的输送方向相反;所述上料输送线和/或所述下料输送线的出料端设置有挡料件。
7.优选的,所述抬升机和所述升降机均包括竖直设置的导轨,滑动于所述导轨上的滑块,以及驱动所述滑块沿所述导轨的设置方向移动的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固定于所述导轨的端部。
8.优选的,所述滑块上固定连接有一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与所述上料输送线或所述下料输送线固定连接。
9.优选的,所述上料输送线包括两条相互平行的皮带轮,连接两条所述皮带轮的转轴,以及上料电机;所述上料电机设置于所述转轴的端部,并驱动所述转轴和所述皮带轮旋转。
10.优选的,所述下料输送线包括两条平行设置的输送带,连接两条所述输送带的连接杆,以及下料电机;所述下料电机设置于所述连接杆的端部,并驱动所述连接杆和所述输送带旋转。
11.优选的,所述挡料件包括与所述支撑架螺栓连接的连接板,固定于所述连接板下方并与其垂直设置的气缸,以及由所述气缸驱动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位于所述输送带的内侧。
12.优选的,两条所述皮带轮和所述输送带之间均平行设置有支撑皮带轮,所述限位块位于所述支撑皮带轮和所述输送带之间。
13.优选的,两条所述皮带轮和所述输送带的外侧均平行设置有限位挡板,所述限位挡板上设置有至少一组对射传感器。
14.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点主要体现在:
15.通过抬升机和升降机分别驱动上料组件和下料组件以及其上承载的产品升降,同时产品可在上料输送线和下料输送线上输送,升降和输送过程中均无需控制输送线或产品停止,具有良好的灵活性和通用性,同时提高输送效率;
16.采用支撑皮带轮平行设置于皮带轮和输送带之间,缩短皮带轮和输送带之间的间距,同时减少皮带轮和输送带上的承重力,延长使用寿命;
17.抬升机和升降机均为单轴机械手,配合伺服电机可实现不同应用场合下的精确定位,提高输送精度高,且使用过程中不易产生灰尘,提高使用环境的洁净度。
附图说明
18.图1: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立体图;
19.图2: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主视图;
20.图3: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抬升机和升降机的结构图;
21.图4: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上料输送线结构图;
22.图5: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下料输送线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优点和特点,将通过下面优选实施例的非限制性说明进行图示和解释。这些实施例仅是应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典型范例,凡采取等同替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24.在方案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并且,在方案的描述中,以操作人员为参照,靠近操作者的方向为近端,远离操作者的方向为远端。
25.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自动化上下料设备,包括上料组件1,所述上料组件1包括竖直设置的抬升机11,以及由所述抬升机11驱动升降的上料输送线12。
26.具体如图2所示,所述抬升机11包括竖直设置的导轨13,滑动于所述导轨13上的滑块131,以及驱动所述滑块131沿所述导轨13的设置方向移动的伺服电机130。所述伺服电机130固定于所述导轨13的端部。所述滑块131上固定连接有一支撑架133,且所述支撑架133与所述上料输送线12固定连接。由此可见,启动所述伺服电机130后,将驱动所述滑块131及所述抬升机11沿所述导轨12的设置方向移动。
27.进一步的,所述上料输送线12包括两条相互平行的皮带轮121,连接两条所述皮带轮121的转轴122,以及上料电机120。所述上料电机120设置于所述转轴122的端部,启动所述上料电机120后,将驱动所述转轴122和所述皮带轮121旋转,以带动所述皮带轮121上放置的产品向所述皮带轮121的旋转方向输送。
28.为防止产品从两根所述皮带轮121的间隙中掉落,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在两条所述皮带轮121之间平行设置有支撑皮带轮125,所述挡料件14位于所述支撑皮带轮125和所述
输送带221之间;起到支撑产品和分担所述皮带轮121的承重力的作用。
29.两条所述皮带轮121的外侧均平行设置有限位挡板123,所述限位挡板123上设置有至少一组对射传感器124。通过所述限位挡板123对所述皮带轮121上输送的产品进行限位,以防止产品在输送过程中偏移,造成产品掉落的情况。
30.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下料组件2,所述下料组件2包括竖直设置的升降机21,以及由所述升降机21驱动上下移动的下料输送线22。其中,所述上料输送线12的输送方向与所述下料输送线22的输送方向相反;即所述上料输送线12用于将产品输送进下一工位,所述下料输送线22用于将产品从下一工位输出。
31.具体如图3所示,所述升降机21也包括竖直设置的所述导轨13,滑动于所述导轨13上的所述滑块131,以及驱动所述滑块131沿所述导轨13的设置方向移动的所述伺服电机130。所述滑块131上固定连接有一支撑架133;所述支撑架133与所述下料输送线22固定连接。启动所述伺服电机130后,将驱动所述滑块131及所述下料输送线22沿所述导轨13的设置方向往复移动。
32.进一步的,所述下料输送线22包括两条平行设置的输送带221,连接两条所述输送带221的连接杆222,以及下料电机220。所述下料电机220设置于所述连接杆222的端部,启动所述下料电机220后,将驱动所述连接杆222和所述输送带221旋转,同时带动所述输送带221上承载的产品向其旋转方向移动。
33.为防止产品在出料过程中从两根所述输送带221的间隙中掉落,在所述输送带221之间平行设置有支撑皮带轮125;所述连接杆222和所述转122均贯穿所述支撑皮带轮125。此外,通过所述支撑皮带轮125也可减少两根所述输送带221的受力,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34.为防止产品在下料速度过快造成堆积的情况,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在所述上料输送线12和/或所述下料输送线22所在的所述支撑架133上还固定有挡料件14。具体的,所述挡料件14包括与所述支撑架133螺栓连接的连接板142,固定于所述连接板142下方并与其垂直设置的气缸140,以及由所述气缸140驱动的限位块141;所述限位块141位于所述输送带221的内侧。所述限位块141位于所述支撑皮带轮125和所述输送带221之间;且所述挡料件14位于所述输送带221的内侧,并靠近所述下料输送线22的出料端。第一状态,所述限位块141的顶端低于所述皮带轮121和所述输送带221的上表面;第二状态,启动所述气缸140,并驱动所述限位块141顶出直至其顶端高于所述皮带轮121和/或所述输送带221的上表面,并对所述上料输送线121和所述下料输送线22上的产品起到阻挡作用,即通过所述挡料件14控制产品上下料速度和间距。
35.所述输送带221的外侧也平行设置有限位挡板123,所述限位挡板123上设置有至少一组对射传感器124。所述对射传感器124用于感应所述输送带221和/或所述皮带轮121上是否存在待输送的产品,并将信号传递给所述下料电机220和/或上料电机120,两者根据信号自动启动或停止。无需人工干预,减少劳动力和人工成本。
36.所述抬升机11和所述升降机21均为单轴机械手,采用单轴机械手配合伺服电机可实现不同应用场合下的精确定位,其输送精度高,且使用过程中不易产生灰尘,提高使用环境的洁净度。
37.下面简述一下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
38.s1:启动上料组件1上的伺服电机130,驱动上料输送线12上升至与下一工位平行
的位置;
39.s2:启动上料电机120,驱动皮带轮121及其上承载的产品从上料输送线12的上料端输送至下料端;
40.s3:产品进入下一工位进行加工;
41.s4:启动下料组件2上的伺服电机130,驱动下料输送线22上升至与上料输送线12等高的位置;
42.s5:启动上料组件1上的伺服电机130,驱动上料输送线12复位;
43.s6:启动下料电机130,驱动输送带221及其上承载的产品从下料输送线22的上料端输送至下料端;
44.s7:启动下料组件2上的伺服电机130,驱动下料输送线22复位。
45.本实用新型尚有多种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所有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1.自动化上下料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料组件(1)和下料组件(2);所述上料组件(1)包括竖直设置的抬升机(11),以及由所述抬升机(11)驱动升降的上料输送线(12);所述下料组件(2)包括竖直设置的升降机(21),以及由所述升降机(21)驱动上下移动的下料输送线(22);所述上料输送线(12)的输送方向与所述下料输送线(22)的输送方向相反;所述上料输送线(12)和/或所述下料输送线(22)的出料端设置有挡料件(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上下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抬升机(11)和所述升降机(21)均包括竖直设置的导轨(13),滑动于所述导轨(13)上的滑块(131),以及驱动所述滑块(131)沿所述导轨(13)的设置方向移动的伺服电机(130);所述伺服电机(130)固定于所述导轨(13)的端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化上下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131)上固定连接有一支撑架(133);所述支撑架(133)与所述上料输送线(12)或所述下料输送线(22)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化上下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输送线(12)包括两条相互平行的皮带轮(121),连接两条所述皮带轮(121)的转轴(122),以及上料电机(120);所述上料电机(120)设置于所述转轴(122)的端部,并驱动所述转轴(122)和所述皮带轮(121)旋转。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化上下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输送线(22)包括两条平行设置的输送带(221),连接两条所述输送带(221)的连接杆(222),以及下料电机(220);所述下料电机(220)设置于所述连接杆(222)的端部,并驱动所述连接杆(222)和所述输送带(221)旋转。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化上下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料件(14)包括与所述支撑架(133)螺栓连接的连接板(142),固定于所述连接板(142)下方并与其垂直设置的气缸(140),以及由所述气缸(140)驱动的限位块(141);所述限位块(141)位于所述输送带(221)的内侧。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化上下料设备,其特征在于:两条所述皮带轮(121)和所述输送带(221)之间均平行设置有支撑皮带轮(125),所述限位块(141)位于所述支撑皮带轮(125)和所述输送带(221)之间。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化上下料设备,其特征在于:两条所述皮带轮(121)和所述输送带(221)的外侧均平行设置有限位挡板(123),所述限位挡板(123)上设置有至少一组对射传感器(124)。
技术总结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自动化上下料设备,包括上料组件和下料组件;所述上料组件包括竖直设置的抬升机,以及由所述抬升机驱动升降的上料输送线;所述下料组件包括竖直设置的升降机,以及由所述升降机驱动上下移动的下料输送线;所述上料输送线的输送方向与所述下料输送线的输送方向相反;所述上料输送线和/或所述下料输送线的出料端设置有挡料件。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通过抬升机和升降机分别驱动上料组件和下料组件以及其上承载的产品升降,同时产品可在上料输送线和下料输送线上输送,升降和输送过程中均无需控制输送线或产品停止,具有良好的灵活性和通用性,提高输送效率。率。率。
技术研发人员:丁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拓淼工业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14
技术公布日:202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