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脂质体温变凝胶面膜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allin2022-09-10  234



1.本发明涉及面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脂质体温变凝胶面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面膜是护肤品中的一个类别,具有显著的补水保湿功能,在此基础上配合其它精华成分可实现各种保养功能。目前,市面上常见的美容面膜多为精华液等有效护肤成分浸渍在无纺布中的贴敷型面膜,这种无纺布面膜存在一些问题,敷贴时间稍久以后,则存在水分蒸发流失,不利于功效物的吸收,甚至反吸皮肤水分的问题。
3.因此,为了克服无纺布作为基片的缺点,有了三维亲水锁水网状结构的水凝胶的积极研究开发。尤其是水凝胶表现出与人体的细胞基质相似的结构且为惰性,优异的生物兼容性,保水力、凉爽感以及柔软的触感等,并通过调节使用成分的种类以及含量而使各种保湿以及营养供给得到强化,诸多优点使得其使用频率逐渐增加。并且升级开发了含有油的乳化型水凝胶,试图改善缺乏油分导致的保湿力不佳的缺点,但是凝胶内部的油性成分及其他活性成分很难完全释放出来传递到皮肤。
4.因此,专利cn113164333a在上述基础上继续优化开发了纳米乳液型的缓释水凝胶,其宣称的油性功效成分释放机理是凝胶在凝缩时使纳米乳液从凝胶中逐步释放,但是凝胶自然凝缩过程不易控,会导致纳米乳液在存放过程中的释放析出也不可控,同时由于其整个体系的的所选择的凝胶剂的溶胶凝胶温度在50摄氏度以上,即其凝胶的随温度的变化范围会在50摄氏度以上,在敷贴使用时体温温度下仍然会保持在稳定的固态凝胶状态,这样,活性成分除开在凝缩过程中提前释放的量,其余会因为被凝胶网络结构限制住,无法在使用面膜短短的15-20分钟内快速释放传递到皮肤中,从而造成活性成分的大量浪费,同时由于普通水凝胶均是特别光滑的表面,使用时贴肤性很差,不在躺着的姿势下敷贴容易滑落。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脂质体温变凝胶面膜,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在使用面膜的短短15-20分钟内将活性成分快速释放传递到皮肤中,从而造成活性成分的大量浪费,且使用时贴肤性很差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脂质体温变凝胶面膜,按照质量份数计算包括纳米脂质体乳液、双剂型凝胶剂以及10-15份的多元醇,其中:
7.所述纳米脂质体乳液包括:
8.油溶护肤活性原料 0.5-6份,
9.助溶性保湿油脂 3-12份,
10.乳化剂 2-9份,
11.多元醇界面平衡助剂 14-18份,
12.去离子水 84-143;
13.所述双剂型凝胶剂包括凝胶溶液a和凝胶溶液b,其中:
14.所述凝胶溶液a包括:
15.魔芋葡甘露聚糖 0.3-0.8份,
16.碳酸钠溶液 20-30.5份;
17.所述凝胶溶液b包括:
18.罗望子多糖 1.2-2份,
19.明胶 8-15份,
20.去离子水 50-60份。
21.本发明还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脂质体温变凝胶面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2.s1、制备纳米脂质体乳液;
23.s2、制备凝胶溶液a,并降温至40-60℃备用;
24.s3、制备凝胶溶液b,并在40-60℃温度下将纳米脂质体乳液加入凝胶溶液b混合来二次包埋,且加入多元醇搅拌均匀;
25.s4、将凝胶溶液a喷入模具中形成0.2-0.4mm的底层膜;再将步骤s3制得的混合液以喷雾形式喷入模具内来覆盖在底层膜上,模具内的液面厚度控制在0.8-1.5mm;
26.s5、将模具在-25
‑‑
15℃温度下冷冻8-11小时,再在0-25℃温度下解冻成型,然后切割形成固体温感凝胶面膜成品。
27.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8.1、本发明中的脂质体温变凝胶面膜将容易氧化变性、价格高昂的油溶护肤活性原料制备成脂质体纳米乳液,并与凝胶溶液a和凝胶溶液b配合形成温变水凝胶,正常储存时,其不会发生凝胶收缩和释放精华液,可以最大程度的保证其功效活性在储存过程中不损失;同时助溶性保湿油脂、小分子多元醇以及多元醇界面平衡助剂的促渗作用,相比普通水凝胶,可以更高效快速的渗透进皮肤,提高皮肤的保湿维持力、营养感以及弹性;
29.2、本发明的脂质体温变凝胶面膜,先将活性成分(油溶护肤活性原料)包裹成纳米脂质体乳液,然后降温,将其二次包埋进具有温变效果的双剂型凝胶剂中,并经喷雾冷冻成型制作成特定温度的温变凝胶面膜,其中特有的双剂型凝胶剂保证了面膜在保证强度的同时可以实现精华液随温度的快速释放传递;与以往不同,在35℃以下为稳定的固体凝胶态,在35-40℃温度下开始转逐步变为溶胶凝胶态,即一种固液之间的半凝胶态,则其中的活性成分能够完全快速释放到皮肤中,提高因普通凝胶剂型固化结构带来活性成分缓释等释放效率的限制,极大的提高活性成分的释放传递效率;
30.3、本发明的脂质体温变凝胶面膜采用喷雾冷冻法制作出0.8-1.5mm超薄凝胶,且敷贴时处于半凝胶态,更加柔软贴肤,不会下坠,使用起来更方便;不同于市面上的涂抹式面膜,不会存在涂抹不匀和使用完后的因使用增稠剂残留存在的粘腻和反吸水的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32.一种脂质体温变凝胶面膜,按照质量份数计算包括纳米脂质体乳液、双剂型凝胶剂以及10-15份的多元醇,其中:
33.所述纳米脂质体乳液包括:
34.油溶护肤活性原料 0.5-6份,
35.助溶性保湿油脂 3-12份,
36.乳化剂 2-9份,
37.多元醇界面平衡助剂 14-18份,
38.去离子水 84-143;
39.所述双剂型凝胶剂包括凝胶溶液a和凝胶溶液b,其中:
40.所述凝胶溶液a包括:
41.魔芋葡甘露聚糖 0.3-0.8份,
42.碳酸钠溶液 20-30.5份;
43.所述凝胶溶液b包括:
44.罗望子多糖 1.2-2份,
45.明胶 8-15份,
46.去离子水 50-60份。
47.进一步,其使用时,在低于30℃的温度下呈稳定的固体凝胶态,在35-40℃呈半凝胶态。
48.进一步,所述油溶护肤活性原料包括神经酰胺、光甘草定、维生素e、辅酶q10以及活性黄酮类中的一种或多种;油溶护肤活性原料不限于此,是具有美容护肤功效的各类油溶活性物,一般是易被氧化、价格昂贵纯度高的活性等。
49.进一步,所述助溶性保湿油脂包括辛酸癸酸三甘油酯、棕榈酸异辛酯或异壬酸异壬酯中的一种或多种;其具有维持皮肤保湿力的酯类油脂,为了帮助分散容解油溶护肤活性原料(尤其是固体的油溶护肤活性原料),这样分散混均匀后不至于其油相凝固点太高,后续在低温保存中析出破坏平衡;同时增加油相的量有利于在最初形成油包水的内部结构,后面转向形成的纳米脂质体乳液可以更稳定。
50.进一步,所述乳化剂为卵磷脂和吐温-80的混合物。
51.进一步,所述多元醇界面平衡助剂包括1-3丁二醇、甘油以及1,3-丙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其具有皮肤保湿调理型性小分子结构,具有一定的亲水亲油特性,加入后可以微调改变乳液液滴界面张力,利于其平衡稳定同时增加产品的透明度。
52.进一步,所述魔芋葡甘露聚糖为纯度大于95%的纯化魔芋胶。
53.进一步,还包括0.4-1.8份的防腐剂;其中防腐剂可以为苯氧乙醇或乙基己基甘油。
54.本发明还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脂质体温变凝胶面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5.s1、制备纳米脂质体乳液;
56.s2、制备凝胶溶液a,并降温至40-60℃备用;
57.s3、制备凝胶溶液b,并在40-60℃温度下将纳米脂质体乳液加入凝胶溶液b混合来二次包埋,且加入多元醇搅拌均匀;
58.s4、将凝胶溶液a喷入模具中形成0.2-0.4mm的底层膜;再将步骤s3制得的混合液以喷雾形式喷入模具内来覆盖在底层膜上,模具内的液面厚度控制在0.8-1.5mm;
59.s5、将模具在-25
‑‑
15℃温度下冷冻8-11小时,再在0-25℃温度下解冻成型,然后切割形成固体温感凝胶面膜成品。
60.在冷冻恢复后魔芋葡甘露聚糖形成了本脂质体温变凝胶面膜的骨架结构保证其基础强韧性,混合明胶与罗望子胶,在溶胀打开后形成缠绕高分子支链网络结构,这种高分子支链网络结构会随温度变化形成凝胶和半凝态的转变。
61.进一步,所述步骤s4中是将混合液采用高压喷雾罐以10-15mpa的压力均匀喷洒入模具中。
62.实施例1
63.准确称取油溶护肤活性原料神经酰胺0.5份,助溶性保湿油脂棕榈酸异辛酯3份,搅拌加热到85℃;后保温完全融化至液体透明状,加入乳化剂卵磷脂0.8份和吐温-80 1.2份,继续保温至完全融化,同时预先将去离子水加热至85℃保温备用,调整搅拌速度在500r/min,将去离子水84份缓慢滴加进油相混合组分中;然后再加入甘油15份,保持80℃温度不变,采用普通剪切型均质机在10000rpm的转速条件下均质3分钟;然后采用gjj-0.03/70型均质机,在40mpa的压力下循环3次,然后搅拌降温至55℃备用,形成纳米脂质体乳液;
64.步骤2:准确称取罗望子多糖1.2份,分散至20份去离子水中,加热至95℃后保温溶胀5分钟来形成罗望子多糖溶液;再准确称取明胶8份,搅拌分散至35份去离子水中,后加入罗望子多糖溶液中,在80℃温度下保温30分钟得凝胶剂溶液b,后降温至60℃搅拌备用;同时准确称取0.3份魔芋葡甘露聚糖,溶胀于含0.05份碳酸钠的20份水溶液中,得凝胶剂溶液a,55℃温度下保温备用;
65.步骤3:将步骤1制作好的纳米脂质体乳液,搅拌下加入到溶胀好的凝胶剂b溶液中,然后加入10份丙二醇,搅拌至体系变为半透明,并加入0.4份的防腐剂苯氧乙醇搅拌均匀;
66.步骤4:先将凝胶溶剂a喷入模具完全覆盖模具底部形成0.2-0.4mm的底层膜,再将步骤3中混合完全后的混合液采用高压喷雾罐以10-15mpa的压力均匀喷洒入模具中并覆盖到凝胶溶剂a上,将其液面厚度控制在0.8-1.5mm,迅速在在-15℃温度条件下冷冻11小时后,放置在15℃的温度条件下解冻成型,按照面膜模具大小,切割得到强度稳定的固体温感凝胶面膜成品。
67.实施例2
68.准确称取油溶护肤活性原料维生素e为6份,助溶性保湿油脂辛酸癸酸三甘油酯12份,搅拌加热到80℃;后保温完全融化至液体透明状,加入乳化剂卵磷脂2.4份和吐温-80 6份,继续保温至完全融化,同时预先将去离子水加热至70℃保温备用,调整搅拌速度在600r/min,将去离子水143份缓慢滴加进油相混合组分中;然后再加入1,3-丁二醇15份,保持70℃温度不变,采用普通剪切型均质机在10000rpm的转速条件下均质3分钟;再采用gjj-0.03/70型均质机,在60mpa的压力下循环3次,然后搅拌降温至55℃备用,形成纳米脂质体乳液;
69.步骤2:准确称取罗望子多糖2份,分散至20份去离子水中,加热至95℃后保温溶胀5分钟来形成罗望子多糖溶液;再准确称取明胶15份,搅拌分散至35份去离子水中,后并入罗望子多糖溶液中,在80℃温度下保温30分钟得凝胶剂溶液b,后降温至60℃搅拌备用;同时准确称取0.8份魔芋葡甘露聚糖,溶胀于含0.05份碳酸钠的30份水溶液中,得凝胶剂溶液
a,55℃温度下保温备用;
70.步骤3:将步骤1制作好的纳米脂质体乳液,搅拌下加入到溶胀好的凝胶剂b溶液中,然后加入15份1,3-丁二醇,搅拌至体系变为半透明,并加入1.8份的防腐剂乙基己基甘油搅拌均匀;
71.步骤4:先将凝胶溶剂a喷入模具完全覆盖模具底部形成0.2-0.4mm的底层膜,再将步骤3中混合完全后的混合液采用高压喷雾罐以10-15mpa的压力均匀喷洒入模具中并覆盖到凝胶溶剂a上,将其液面厚度控制在0.8-1.5mm,迅速在在-25℃温度条件下冷冻8小时后,放置在25℃的温度条件下解冻成型,按照面膜模具大小,切割得到强度稳定的固体温感凝胶面膜成品。
72.实施例3
73.准确称取油溶护肤活性原料辅酶q10为3份,助溶性保湿油脂异壬酸异壬酯8份,搅拌加热到85℃;后保温完全融化至液体透明状,加入乳化剂卵磷脂1.6份和吐温-80为3.8份,继续保温至完全融化,同时预先将去离子水加热至85℃保温备用,调整搅拌速度在560r/min,将去离子水120份缓慢滴加进油相混合组分中;然后再加入甘油18份,保持80℃温度不变,采用普通剪切型均质机在10000rpm的转速条件下均质3分钟;再采用gjj-0.03/70型均质机,在40mpa的压力下循环3次,然后搅拌降温至40℃备用,形成纳米脂质体乳液;
74.步骤2:准确称取罗望子多糖1.6份,分散至20份去离子水中,加热至98℃后保温溶胀6分钟来形成罗望子多糖溶液;再准确称取明胶12份,搅拌分散至30份去离子水中,后并入罗望子多糖溶液中,在80℃温度下保温30分钟得凝胶剂溶液b,后降温至60℃搅拌备用;同时准确称取0.5份魔芋葡甘露聚糖,溶胀于含0.05份碳酸钠的25份水溶液中,得凝胶剂溶液a,60℃温度下保温备用;
75.步骤3:将步骤1制作好的纳米脂质体乳液,搅拌下加入到溶胀好的凝胶剂b溶液中,然后加入15份丙二醇,搅拌至体系变为半透明,并加入1.2份的防腐剂苯氧乙醇搅拌均匀;
76.步骤4:先将凝胶溶剂a喷入模具完全覆盖模具底部形成0.2-0.4mm的底层膜,再将步骤3中混合完全后的混合液采用高压喷雾罐以10-15mpa的压力均匀喷洒入模具中并覆盖到凝胶溶剂a上,将其液面厚度控制在0.8-1.5mm,迅速在在-20℃温度条件下冷冻9小时后,放置在20℃的温度条件下解冻成型,按照面膜模具大小,切割得到强度稳定的固体温感凝胶面膜成品。
77.对比例1非温变普通脂质体凝胶面膜的制备
78.参考相关最优化水凝胶专利中的方法,将由神经酰胺0.5份以及棕榈酸异辛酯组成的油3份加温至约80℃并使其溶解来制备油相部。
79.然后,将去离子水与甘油20份(保湿剂)加温至约75℃并使其溶解后,向其中投入作为乳化剂的聚甘油-3甲基葡糖二硬脂酸酯2份,在约十余分钟时间内使其水化来制备水相部。接下来,将分别制备的所述油相部与水相部均质混合3分钟后,将其混合物进行脱气以及冷却,将经过冷却的混合物用高压均质机(即微射流机),以1000bar的压力使其乳化三次,从而制备纳米乳化乳液。
80.接着,将制备的所述纳米乳化乳液加温至约75℃~85℃后,向其中投入作为胶凝剂的卡拉胶1.2份与刺槐豆胶0.6份以及作为溶剂的5份丁二醇份,从而制备浸渍有纳米乳
化乳液的水凝胶溶液,将制备的所述浸渍有纳米乳化乳液的水凝胶溶液进行自然冷却,从而制备成水凝胶面膜。
81.效果测试及验证1
82.凝胶面膜融化温度测试,采用水浴加热(升温速度为每5分钟上升一摄氏度)的方式,分别对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以及对比例1制备的凝胶面膜进行检测,得到如下的结果。
83.检测对象起始融化温度(℃)实施例135实施例236实施例336对比例159
84.表1
85.上表中的检测结果表明,本发明中的脂质体温变凝胶面膜在接近体温温度时,出现凝胶胶态转换的情形,则其中的活性成分能够完全快速释放到皮肤中,提高因普通凝胶剂型固化结构带来活性成分缓释等释放效率的限制,极大的提高活性成分的释放传递效率。
86.对实施例1、实施例2以及实施例3制得的脂质体温变凝胶面膜分别取10个检测样品,在15℃温度下,采用质构仪来检测脂质体温变凝胶面膜的强度,得到其强度的平均值为809.3gf/cm2,完全满足其作为面膜正常储存、运输和使用要求。
87.将实施例1和对比例1的产品,做了如下使用服帖行测试:
88.选择30名20-45岁健康女性志愿者,随机分成a、b两组各15名,按正常使用面膜的方式分别贴敷面膜20min,敷面膜过程中正常坐立和简单活动,记录刚敷时面膜的最上沿位置和停止使用取下时面膜最上沿的位置,并测量两者差值,即为下坠距离,结果精确到0.5mm;15组测试结果见下表2。
[0089] a组(实施例1)(mm)b组(对比例1)(mm)107.520.5530.56.5409.550.58617708.580.54915.5101.551106.51217.513061407.5
150.54.5平均值0.476.57标准值0.4501.47最大值1.59.5最小值04.5
[0090]
表2
[0091]
由表2中的数据对比可以看出,对比例1中的凝胶面膜会出现相对较大的下坠,平均下坠达到了6.6mm,从敷好后到结束约会下滑眼睛高度的一半左右,正好遮住视线,同时挡住鼻孔前端,造成敷面膜过程中的行动不便;而实施例1中的凝胶面膜在整个使用过程中,面膜几乎不会下坠,使用者完全可以进行简单的正常居家活动不受任何影响,极大的方便了消费者,提升使用体验。
[0092]
效果测试及验证2
[0093]
参照qb/t 4256-2011《化妆品保湿功效评价指南》的测试方法,使用电容法皮肤水分测定仪,选取40名20-45岁健康女性志愿者,随机分为c、d两组,c组使用本发明实施例2制备的凝胶面膜,d组使用对比例1制备的凝胶面膜;具体测试方式分两种进行,一是手前壁内侧,标定一个3cm*3cm的测试区域,测试每间隔5分钟测试一次,结果如下表3;二是直接使用测试效果测试,分别测试使用前,使用完后0h,4h,8h的皮肤水分含量,测试结果如下表4。
[0094][0095]
表3
[0096][0097]
表4
[0098]
由表3和表4的数据对比,可以看出同样活性含量的凝胶面膜,采用本发明制备的脂质体温变凝胶面膜补水效果更好,不论是刚使用过程中,还是使用完8h内,本发明制备的脂质体温变凝胶面膜在敷面膜短暂15-20min内能快速高效的释放吸收,最终使用完后的补水效果较对比例1制备的凝胶面膜皮肤含水量均值提升了约1/4,而且使用一段时间后的持久保湿效果也提升了15%左右。
[0099]
作为本发明中最主要的活性物神经酰胺,其除了保湿效果,更重要的活性是皮肤修复效果,经表皮失水作为反应皮肤修复效果的关键指标,我们以其为测量值,做了如下测试:选取20名干性肤质志愿者,随机分成a、b、c、d共4组,a组作为空白组,不做任何处理;b组作为对照组1,使用普通不含神经酰胺的普通保湿面膜作为对照;c组使用对比例1制备的凝胶面膜作为对照组2;d组使用实施例1制备的凝胶面膜样作为测试组;参照《化妆品经表皮水分流失测试方法t/zhca 003-2018》中的测试方法,进行测试,测试期间产品,每日使用一次,持续时间为三个星期,测试结果如下表5。
[0100][0101]
表5
[0102]
从表5中我们可以分析出:空白组为未使用面膜进行护肤处理的情况下,其表皮水分流失值并未有明显的改变;对照组1采用了不含神经酰胺的普通保湿面膜,通过第0周的表皮水分流失值与第三周的表皮水分流失值计算,其表皮水分流失值减小了1.63%;对照组2采用了对比例1制备的凝胶面膜,通过第0周的表皮水分流失值与第三周的表皮水分流失值计算,其表皮水分流失值减小了8.1%;测试组采用了实施例1制备的凝胶面膜,通过第0周的表皮水分流失值与第三周的表皮水分流失值计算,其表皮水分流失值减小了15.6%。说明了本发明制备的脂质体温变凝胶面膜其对活性原料的释放利用率较现有的脂质体凝胶面膜体系的利用率相比提高了一倍,可以更高效快速的渗透进皮肤,提高皮肤的保湿维持力、营养感以及弹性。
[0103]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1.一种脂质体温变凝胶面膜,其特征在于,按照质量份数计算包括纳米脂质体乳液、双剂型凝胶剂以及10-15份的多元醇,其中:所述纳米脂质体乳液包括:油溶护肤活性原料0.5-6份,助溶性保湿油脂3-12份,乳化剂2-9份,多元醇界面平衡助剂14-18份,去离子水84-143;所述双剂型凝胶剂包括凝胶溶液a和凝胶溶液b,其中:所述凝胶溶液a包括:魔芋葡甘露聚糖0.3-0.8份,碳酸钠溶液20-30.5份;所述凝胶溶液b包括:罗望子多糖1.2-2份,明胶8-15份,去离子水50-6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脂质体温变凝胶面膜,其特征在于:其使用时,在低于30℃的温度下呈稳定的固体凝胶态,在35-40℃呈半凝胶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脂质体温变凝胶面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溶护肤活性原料包括神经酰胺、光甘草定、维生素e、辅酶q10以及活性黄酮类中的一种或多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脂质体温变凝胶面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助溶性保湿油脂包括辛酸癸酸三甘油酯、棕榈酸异辛酯或异壬酸异壬酯中的一种或多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脂质体温变凝胶面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剂为卵磷脂和吐温-80的混合物。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脂质体温变凝胶面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元醇界面平衡助剂包括1-3丁二醇、甘油以及1,3-丙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脂质体温变凝胶面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魔芋葡甘露聚糖为纯度大于95%的纯化魔芋胶。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脂质体温变凝胶面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0.4-1.8份的防腐剂。9.用于制备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脂质体温变凝胶面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制备纳米脂质体乳液;s2、制备凝胶溶液a,并降温至40-60℃备用;s3、制备凝胶溶液b,并在40-60℃温度下将纳米脂质体乳液加入凝胶溶液b混合来二次包埋,且加入多元醇搅拌均匀;s4、将凝胶溶液a喷入模具中形成0.2-0.4mm的底层膜;再将步骤s3制得的混合液以喷雾形式喷入模具内来覆盖在底层膜上,模具内的液面厚度控制在0.8-1.5mm;s5、将模具在-25
‑‑
15℃温度下冷冻8-11小时,再在0-25℃温度下解冻成型,然后切割
形成固体温感凝胶面膜成品。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脂质体温变凝胶面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是将混合液采用高压喷雾罐以10-15mpa的压力均匀喷洒入模具中。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脂质体温变凝胶面膜,按照质量份数计算包括纳米脂质体乳液、双剂型凝胶剂以及10-15份的多元醇,其中所述纳米脂质体乳液包括:油溶护肤活性原料0.5-6份,助溶性保湿油脂3-12份,乳化剂2-9份,多元醇界面平衡助剂14-18份,去离子水84-143;所述双剂型凝胶剂包括凝胶溶液A和凝胶溶液B,其中所述凝胶溶液A包括:魔芋葡甘露聚糖0.3-0.8份,碳酸钠溶液20-30.5份;所述凝胶溶液B包括:罗望子多糖1.2-2份,明胶8-15份,去离子水50-60份;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在15-20分钟内快速释放传递到皮肤中,提高活性成分的利用率,且提高使用时的贴肤性。使用时的贴肤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平 邵阳 苟春鹏 李磊 史向东 朱国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一致嘉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3.23
技术公布日:2022/7/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341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