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洗车机刷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allin2022-09-11  220



1.本技术涉及刷洗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洗车机刷洗装置。


背景技术:

2.洗车机主要是利用电脑控制毛刷和高压水自动来清洗汽车的一种机器。洗车刷的主要仪器是刷洗装置,通过刷洗装置能够对车辆进行刷洗。
3.相关技术中,洗车机刷洗装置一般包括五刷,即顶刷、两个立刷,两个裙刷,所述顶刷能够对车辆的顶部进行清洗,所述立刷能够清洗车辆的侧面,所述裙刷能够对车辆的轮子进行清洗。其中,所述顶刷通常通过升降装置与洗车机的龙门架横杆连接,龙门架横杆上通常会设置传感器,通过传感器检测到车辆行驶到顶刷的下方,进而控制所述升降装置下降合适的位置,让顶刷包裹车辆顶部。之后在电机的作用下,顶刷开始旋转,对车辆进行清理。目前升降装置通常包括电机、以及齿轮齿条啮合结构,通过电机以及齿轮齿条啮合结构来带动所述顶刷进上下移动。
4.上述内容存在缺陷,在洗车机刷洗装置使用过程中发现,齿轮齿条啮合结构容易出现卡死的情况,当某个啮合结构出现卡死现象后,升降装置便无法正常运行,立刷也就无法对车辆顶部进行清理。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洗车机刷洗装置,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带动顶刷升降的升降结构容易卡死,需要经常维修的问题。
6.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洗车机刷洗装置,包括顶刷,龙门架横杆,所述龙门架横杆对称设有两个直线往返驱动装置,所述直线往返驱动装置的输出端相反设置;龙门架横杆杆身方向滑动设有滑块,龙门架竖杆杆身方向滑动设有移动件,所述移动件与顶刷连接;所述直线往返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且所述滑块与斜杆的一端交接,所述移动件与所述斜杆的另一端铰接。
7.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龙门架横杆中部设有嵌入凹槽,所述嵌入凹槽内设有安装座,所述嵌入凹槽与所述安装座之间设有第一减震装置;所述安装座与第一测距装置连接。
8.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洗车机刷洗装置还包括立刷、裙刷,所述立刷用于相对于龙门架竖杆来回往返移动,所述龙门架竖杆设有第二测距装置,所述第一测距装置与所述第二测距装置均通过无线方式与控制装置连接。
9.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龙门架横杆设有第二减震装置,所述第二减震装置为双弹簧结构,其包括内弹簧与外弹簧;所述第二减震装置一端与龙门架横杆连接,所述第二减震装置另一端设有压力传感器。
10.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移动件包括滑动块、连接块、连接杆,所述龙门架竖杆沿杆身方向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块滑动嵌入所述滑动槽内;所述连接块呈匚形,且所述龙门架竖杆嵌入所述连接块内;所述滑动块与所述连接块通过所述连接杆连接。
11.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顶刷包括转动杆、设置在所述转动杆外表面的刷毛,所述连接块设有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转动杆的一端共轴套接,且所述转动杆的另一端与连接块转动设置。
12.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直线往返驱动装置为液压缸。
13.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包括:本技术的顶刷升降结构通过直线往返驱动装置带动滑块移动,所述滑块的移动带动所述移动件沿着龙门架竖杆方向移动,没有使用齿轮齿条啮合结构,减少了顶刷升降结构卡死的频率,避免洗车机刷洗装置后期经常维修。
附图说明
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洗车机刷洗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洗车机刷洗装置正视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图2中a处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测距装置与龙门架横杆连接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顶刷;2、龙门架横杆;3、直线往返驱动装置;4、滑块;5、移动件;6、滑动块;7、连接块;8、连接杆;9、斜杆;10、嵌入凹槽;11、安装座;12、立刷;13、裙刷;14、第一减震装置; 16、龙门架竖杆;17、第二减震装置;18、转动杆;19、转动电机; 20、第一测距装置;21、压力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1.请参考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洗车机刷洗装置,包括顶刷1,龙门架横杆2。所述龙门架横杆2对称设有两个直线往返驱动装置3。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直线往返驱动装置 3为液压缸。所述液压缸通过“l”形安装件与所述龙门架横杆2螺接,所述直线往返驱动装置3的输出端相反设置。
22.所述龙门架横杆2杆身方向滑动设有滑块4,龙门架竖杆16杆身方向滑动设有移动件5,所述移动件5与所述顶刷1连接。
23.所述滑块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滑块4对称设置。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龙门架横杆2沿着杆身方向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嵌有所述滑块4,所述滑块4能够在所述滑槽内直线往返移动。
24.所述移动件5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移动件5对称设置。如图 2所示,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移动件5包括滑动块6、连接块7、连接杆8,所述龙门架竖杆16沿杆身方向设有滑动
槽,所述滑动块6 滑动嵌入所述滑动槽内。所述连接块7呈匚形设置,且所述龙门架竖杆16嵌入所述连接块7内。所述连接杆8一端与所述连接块7垂直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8另一端与所述滑动块6垂直固定连接。所述顶刷1与所述连接块7连接。所述移动件5的滑动块6是内嵌在所述龙门架竖杆16上的,所述移动件5的连接块7是外嵌在所述龙门架竖杆16上的,通过两种不同的嵌入方式,确保所述移动件5在移动时移动方向的精确性。
25.所述直线往返驱动装置3的输出端与所述滑块4固定连接,且所述滑块4与斜杆9的一端交接,所述移动件5与所述斜杆9的另一端铰接。所述斜杆9主要起连接作用,能够改变驱动力的方向。当所述直线往返驱动装置3的输出端直线往返移动时,所述滑块4会随着所述直线往返驱动装置3的输出端进行移动。所述斜杆9一端收到水平力的作用,随着所述斜杆9的移动,所述斜杆9的另一端向所述移动件5施加一个竖直方向的驱动力,带动所述移动件5做竖直往返移动。
26.如图2和图4所示,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龙门架横杆2中部设有多个嵌入凹槽10,所述嵌入凹槽10内设有安装座11,所述嵌入凹槽 10与所述安装座11之间设有第一减震装置14,所述安装座11与第一测距装置20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测距装置20为光电传感器。所述洗车机刷洗装置是通过测距传感器测量距离的,测距传感器测距的精确程度决定着所述顶刷1的下降距离,也决定这所述顶刷1 能否正确包裹住车辆顶部。所述第一减震装置14具有缓冲的效果,通过所述安装座11与所述嵌入凹槽10之间设置的第一减震装置14,能够减少所述龙门架横杆2晃动对所述第一测距装置20的距离测量。所述第一减震装置14可以为减震弹簧或柔性橡胶件。
27.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洗车机刷洗装置还包括立刷12、裙刷13,所述立刷12用于相对于龙门架竖杆16来回往返移动,所述龙门架竖杆16设有第二测距装置,所述第一测距装置20与所述第二测距装置均通过无线方式与控制装置连接。所述立刷12能够对车辆的周壁进行洗刷,所述裙刷13能够对车辆的车轮进行洗刷。所述第二测距装置能够检测到车辆与龙门架竖杆16之间的距离,进而确定所述立刷 12的往返距离。所述立刷12可以通过机械臂总成与所述龙门架竖杆 16连接,通过机械臂总成的带动下,所述立刷12进行往返移动,所述机械臂总成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
28.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龙门架横杆2设有第二减震装置17,且所述第二减震装置17靠近所述龙门架竖杆16设置。所述第二减震装置 17一端与所述龙门架横杆2连接。所述移动件5沿着龙门架竖杆16 杆身方向做直线往返移动。所述第二减震装置17能够对所述移动件 5的移动起到缓冲的效果,避免所述移动件5移动过猛。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减震装置17为双弹簧结构,其包括内弹簧与外弹簧,所述内弹簧与所述外弹簧的旋转方向相同或相反。与单弹簧结构相比,双弹簧结构的使用寿命更长。
29.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减震装置17的自由端设有压力传感器 21,所述压力传感器21通过无线方式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随着所述移动件5沿着靠近所述龙门架横杆2方向移动,所述第二减震装置 17也会被慢慢压缩,通过所述压力传感器21能够感受到所述第二减震装置17的压缩信息情况。所述第二减震装置17的压缩信息情况传递给所述控制装置后,所述控制装置可以分析出所述移动件5的移动是否处于正常状况,进而判断升降结构是否故障。
30.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顶刷1包括转动杆18、设置在所述转动杆 18外表面的刷毛,所
述连接块7设有转动电机19,所述转动电机19 的输出端与所述转动杆18的一端共轴套接。所述转动杆18的另一端与连接块7通过轴承转动设置。当所述转动电机19转动后,所述顶刷1也能够进行转动,进而对车辆进行洗刷。
3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32.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33.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申请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洗车机刷洗装置,包括顶刷(1),龙门架横杆(2),其特征在于,所述龙门架横杆(2)对称设有两个直线往返驱动装置(3),所述直线往返驱动装置(3)的输出端相反设置;龙门架横杆(2)杆身方向滑动设有滑块(4),龙门架竖杆(16)杆身方向滑动设有移动件(5),所述移动件(5)与所述顶刷(1)连接;所述直线往返驱动装置(3)的输出端与所述滑块(4)固定连接,且所述滑块(4)与斜杆(9)的一端交接,所述移动件(5)与所述斜杆(9)的另一端铰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车机刷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龙门架横杆(2)中部设有嵌入凹槽(10),所述嵌入凹槽(10)内设有安装座(11),所述嵌入凹槽(10)与所述安装座(11)之间设有第一减震装置(14);所述安装座(11)与第一测距装置(20)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洗车机刷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洗车机刷洗装置还包括立刷(12)、裙刷(13),所述立刷(12)用于相对于龙门架竖杆(16)来回往返移动,所述龙门架竖杆(16)设有第二测距装置,所述第一测距装置(20)与所述第二测距装置均通过无线方式与控制装置连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车机刷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龙门架横杆(2)设有第二减震装置(17),所述第二减震装置(17)为双弹簧结构,其包括内弹簧与外弹簧;所述第二减震装置(17)一端与龙门架横杆(2)连接,所述第二减震装置另一端设有压力传感器(2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车机刷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件(5)包括滑动块(6)、连接块(7)、连接杆(8),所述龙门架竖杆(16)沿杆身方向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块(6)滑动嵌入所述滑动槽内;所述连接块(7)呈匚形,且所述龙门架竖杆(16)嵌入所述连接块(7)内;所述滑动块(6)与所述连接块(7)通过所述连接杆(8)连接。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洗车机刷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刷(1)包括转动杆(18)、设置在所述转动杆(18)外表面的刷毛,所述连接块(7)设有转动电机(19),所述转动电机(19)的输出端与所述转动杆(18)的一端共轴套接,且所述转动杆(18)的另一端与连接块(7)转动设置。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车机刷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往返驱动装置(3)为液压缸。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洗车机刷洗装置,包括顶刷,龙门架横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龙门架横杆对称设有两个直线往返驱动装置,所述直线往返驱动装置的输出端相反设置;沿着龙门架横杆杆身方向滑动设有滑块,沿着龙门架竖杆杆身方向滑动设有移动件,所述移动件与顶刷连接;所述直线往返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且所述滑块与斜杆的一端交接,所述移动件与所述斜杆的另一端铰接。本申请的顶刷升降结构通过直线往返驱动装置带动滑块移动,所述滑块的移动带动所述移动件沿着龙门架竖杆方向移动,没有使用齿轮齿条啮合结构,减少出现卡死的频率,避免后期经常维修。避免后期经常维修。避免后期经常维修。


技术研发人员:朱贤君 陈俊 王淼森 胡广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赛亚恒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14
技术公布日:2022/7/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343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