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带屏蔽拖地线缆的制作方法

allin2022-09-12  237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线电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柔性带屏蔽拖地线缆。


背景技术:

2.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工业领域也在快速发展,电缆作为工业中经常会使用的设备,被人们广泛使用。电缆是指用于电力、通信和相关传输用途的材料,且随着用电量的增加,对线缆的要求也越来越多高。
3.电线电缆用以传输电(磁)能,信息和实现电磁能转换的线材产品。广义的电线电缆亦简称为电缆,狭义的电缆是指绝缘电缆,它可定义为:由下列部分组成的集合体;一根或多根绝缘线芯,以及它们各自可能具有的包覆层,总保护层及外护层,电缆亦可有附加的没有绝缘的导体。
4.但是传统的线缆的结构复杂,屏蔽效果差,容易受到外界信号的干扰。


技术实现要素:

5.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目前传统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柔性带屏蔽拖地线缆,该柔性带屏蔽拖地线缆的结构设计合理,屏蔽效果好,不易受到外界信号干扰。
6.一种柔性带屏蔽拖地线缆,包括编织层、包覆于所述编织层外的屏蔽模组、包覆于所述屏蔽模组外的护套层、及设置于所述屏蔽模组内的导电模组;所述屏蔽模组包括包覆于所述编织层外的第一屏蔽层、及设置于所述编织层内的第二屏蔽层,所述编织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屏蔽层和第二屏蔽层之间,所述导电模组包括第一导电组件、第二导电组件及第三导电组件,所述第一导电组件包括若干组相互绞合的第一芯线。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柔性带屏蔽拖地线缆还包括耐磨层,所述耐磨层嵌设于所述护套层,所述耐磨层包括朝向所述护套层设置的嵌入件,所述护套层开设有与所述嵌入件嵌合的嵌入槽。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屏蔽层为镀锡铜丝编织而成,所述第二屏蔽层为铝箔屏蔽件。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编织层为纤维编织层。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电组件包括至少四组相互绞合的第二芯线。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导电组件包括至少四组相互绞合的第三芯线。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芯线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芯线的直径,所述第二芯线的直径小于第三芯线的直径。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柔性带屏蔽拖地线缆还包括第一填充件,所述第一填充件的数量为至少四组,所述第一填充件为麻纱。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柔性带屏蔽拖地线缆还包括第二填充件,所述第二填充件的数量为至少三组,所述第二填充件为聚丙烯网状填充绳。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护套层为tpu弹性橡胶件。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7.本实用新型设置的柔性带屏蔽拖地线缆的结构设计合理,屏蔽效果好,不易受到外界信号干扰,编织层加强了线缆整体的柔韧性,能够有效避免破裂,包覆于编织层外的第一屏蔽层和设置在编织层内的第二屏蔽层相互配合,双层屏蔽结构,屏蔽效果好,避免信号干扰,提高了信号传输的稳定性,第一导电组件、第二导电组件及第三导电组件相互配合,信号传输稳定,整体结构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柔性带屏蔽拖地线缆的结构示意图。
19.附图标记说明:
20.编织层10、屏蔽模组20、第一屏蔽层21、第二屏蔽层22、护套层30、嵌入槽31、导电模组40、第一导电组件41、第一芯线41a、第二导电组件42、第二芯线42a、第三导电组件43、第三芯线43a、耐磨层50、嵌入件51、第一填充件60、第二填充件61。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22.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23.请参考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一种柔性带屏蔽拖地线缆,该柔性带屏蔽拖地线缆的结构设计合理,屏蔽效果好,不易受到外界信号干扰。
24.在本实施例中,该柔性带屏蔽拖地线缆包括编织层10、包覆于编织层10外的屏蔽模组20、包覆于屏蔽模组20外的护套层30、及设置于屏蔽模组20内的导电模组40;屏蔽模组20包括包覆于编织层10外的第一屏蔽层21、及设置于编织层10内的第二屏蔽层22,编织层10设置于第一屏蔽层21和第二屏蔽层22之间,导电模组40包括第一导电组件41、第二导电组件42及第三导电组件43,第一导电组件41包括若干组相互绞合的第一芯线41a;本实施例中,第一芯线41a的数量为十二组,编织层10加强了线缆整体的柔韧性,能够有效避免破裂,包覆于编织层10外的第一屏蔽层21和设置在编织层10内的第二屏蔽层22相互配合,双层屏蔽结构,屏蔽效果好,避免信号干扰,提高了信号传输的稳定性,第一导电组件41、第二导电组件42及第三导电组件43相互配合,信号传输稳定。
25.本实施例中,编织层10为纤维编织层10,加强了线缆整体的柔韧性。
26.具体的,第一屏蔽层21为镀锡铜丝编织而成,第二屏蔽层22为铝箔屏蔽件,双层屏蔽结构,屏蔽效果好,避免信号干扰,提高了信号传输的稳定性。
27.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导电组件42包括至少四组相互绞合的第二芯线42a;第三导电组件43包括至少四组相互绞合的第三芯线43a;第一芯线41a的直径小于第二芯线42a的直径,第二芯线42a的直径小于第三芯线43a的直径,具体的,第一芯线41a的截面积为0.2mm2~0.5mm2,优选为0.5mm2,第二芯线42a的截面积为1.0mm2~1.8mm2,优选为1.5mm2,第三芯线
43a的截面积为2.0mm2~2.8mm2,优选为1.5mm2。
28.柔性带屏蔽拖地线缆还包括耐磨层50,耐磨层50嵌设于护套层30,耐磨层50包括朝向护套层30设置的嵌入件51,护套层30开设有与嵌入件51嵌合的嵌入槽31;本实施例中,耐磨层50通过嵌入件51与护套层30的嵌入层配合进行嵌入,连接的稳定性好,更加牢固,耐磨层50为pa塑料件,耐磨效果好,强度高。
29.柔性带屏蔽拖地线缆还包括第一填充件60,第一填充件60的数量为至少四组,第一填充件60为麻纱;柔性带屏蔽拖地线缆还包括第二填充件61,第二填充件61的数量为至少三组,第二填充件61为聚丙烯网状填充绳;护套层30为tpu弹性橡胶件。
30.本实用新型的柔性带屏蔽拖地线缆的结构设计合理,屏蔽效果好,不易受到外界信号干扰,编织层10加强了线缆整体的柔韧性,能够有效避免破裂,包覆于编织层10外的第一屏蔽层21和设置在编织层10内的第二屏蔽层22相互配合,双层屏蔽结构,屏蔽效果好,避免信号干扰,提高了信号传输的稳定性,第一导电组件41、第二导电组件42及第三导电组件43相互配合,信号传输稳定,整体结构稳定可靠。
31.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柔性带屏蔽拖地线缆,其特征在于,包括编织层、包覆于所述编织层外的屏蔽模组、包覆于所述屏蔽模组外的护套层、及设置于所述屏蔽模组内的导电模组;所述屏蔽模组包括包覆于所述编织层外的第一屏蔽层、及设置于所述编织层内的第二屏蔽层,所述编织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屏蔽层和第二屏蔽层之间,所述导电模组包括第一导电组件、第二导电组件及第三导电组件,所述第一导电组件包括若干组相互绞合的第一芯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带屏蔽拖地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带屏蔽拖地线缆还包括耐磨层,所述耐磨层嵌设于所述护套层,所述耐磨层包括朝向所述护套层设置的嵌入件,所述护套层开设有与所述嵌入件嵌合的嵌入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带屏蔽拖地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屏蔽层为镀锡铜丝编织而成,所述第二屏蔽层为铝箔屏蔽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带屏蔽拖地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层为纤维编织层。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带屏蔽拖地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组件包括至少四组相互绞合的第二芯线。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柔性带屏蔽拖地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导电组件包括至少四组相互绞合的第三芯线。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柔性带屏蔽拖地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芯线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芯线的直径,所述第二芯线的直径小于第三芯线的直径。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带屏蔽拖地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带屏蔽拖地线缆还包括第一填充件,所述第一填充件的数量为至少四组,所述第一填充件为麻纱。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带屏蔽拖地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带屏蔽拖地线缆还包括第二填充件,所述第二填充件的数量为至少三组,所述第二填充件为聚丙烯网状填充绳。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带屏蔽拖地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层为tpu弹性橡胶件。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线电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柔性带屏蔽拖地线缆,包括编织层、包覆于所述编织层外的屏蔽模组、包覆于所述屏蔽模组外的护套层、及设置于所述屏蔽模组内的导电模组;所述屏蔽模组包括包覆于所述编织层外的第一屏蔽层、及设置于所述编织层内的第二屏蔽层,所述编织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屏蔽层和第二屏蔽层之间,所述导电模组包括第一导电组件、第二导电组件及第三导电组件,所述第一导电组件包括若干组相互绞合的第一芯线。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传统的线缆的结构复杂,屏蔽效果差,容易受到外界信号的干扰等问题。受到外界信号的干扰等问题。受到外界信号的干扰等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刘永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市永晟电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14
技术公布日:2022/7/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344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