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农业高产量优质新品种水稻的幼苗育苗方法与流程

allin2022-09-27  200



1.本发明涉及种子培育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生物农业高产量优质新品种水稻的幼苗育苗方法。


背景技术:

2.生物农业在培育水稻种植的过程中,秧苗的选取参差不齐,优良有所差异,在排除掉品质较差的水稻品种后,稻种也会因为气候的变化而不能适应季度的变化,使得每个季度的水稻需要栽种对应的秧苗,在不适应的气候中,水稻的品质产量会有所变化,得不到理想中的优质水稻产量,在翻动水稻种植土壤,土块翻动的不均匀也会影响秧苗的成长。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上述生物农业水稻稻种秧苗培育的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土块营养不充足以及秧苗品种参差不齐导致产量不稳定的问题,实现以上提高土壤的平均营养成分,保证产量稳定适应季节的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生物农业高产量优质新品种水稻的幼苗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s1、预备水稻种子,筛选出光滑饱满的颗粒作为首选,排除掉一些果实干瘪较小的水稻种子,将筛选出来的优质水稻颗粒分成两大份,其中一份优先培育使用,另一份作为预留备用,作为避免培育遭遇自然气候破坏后的备用;
5.s2、将排除掉的干瘪水稻种子置入密封的空间内将其点燃,待其燃烧后形成稻壳灰,将其存留着作为后期播种时为稻种顶侧壁进行覆盖;
6.s3、将优先培育使用的稻种颗粒取出,分成两份,预备早、中两季播种,将预备播种早稻的区域划分出来,可作为后期晚稻种植,而另外再划分一个区域作为中稻种植的区域;
7.s4、将预备早季播种的稻种取出,去除废旧颗粒,再准备与稻种比例成1:3的蚯蚓,将准备的蚯蚓放置入打碎机内部打碎,在打碎的蚯蚓碎末里混合1:5的泥土,将蚯蚓泥土混合物搅拌均匀后加入至预备早季播种的稻种一起混合浸泡;
8.s5、将选中作为早季稻种播种的田地区域进行初期翻动,观察田地土壤状况是否肥沃,若是土壤质地柔软不干燥,且可进行播撒稻种,若是田地土壤质地坚硬不易翻动且干燥,在翻动的过程中一边添加适量的水分一边再继续翻动,待土质柔软呈非块状物后,往土壤的中上层添加生石灰继续翻土,这次只需要将中上层添加生石灰的部分进行翻动;
9.s6、将烂菜叶、果皮等废旧蔬果在一起收集混合后,置入打碎机内部研磨成碎末状蔬果混合物,将这些蔬果混合物的碎末再放入至高速研磨机打成接近颗粒状的粉末,将这些蔬果的碎末作为基肥施加置土壤中混合;
10.s7、将s4中混合好的蚯蚓泥土混合稻种搅拌均匀后,均匀播种在s6的处理好的土地土壤表面后,再将s2中制作好的稻壳灰均匀铺盖在已经播种有稻种的土壤表层,将播种的稻种直至完全覆盖住;
11.s8、等幼苗长出后拔出,根据幼苗的长度,筛选出高度以及颜色均等的生长状态较
优质的幼苗后,进行种植,生产的过程中时常注意稻田里面的水分是否充足,以便及时补充灌溉水分,收获成熟后,再筛选出优质稻种;
12.s9、将筛选出的优质稻种如同s2-s6中所述的方法培育晚季秧苗,等15天左右,晚季秧苗可成型,将其种植收获稻种,晚季水稻处于秋季,收获稻种再进行筛选出优质稻种;
13.s10、在早季水稻生长到中期阶段时,可将预备中期种植的稻种在另一区域进行种植,以同样的方式进行培育出幼苗,种植的过程中处于正夏,需要注意稻田突然的柔软程度,及时灌溉水分,等到收获成熟后,筛选出优质稻种;
14.s11、等到第二年,将第一年的中季稻种与晚季稻种混合在一起种植,按照s2-s10的方式将其反复筛选,得到高产量的优质稻种幼苗。
15.一种生物农业高产量优质新品种水稻的幼苗育苗辅助装置,包括叠管,所述叠管的外侧壁贯穿连接有活动圈,所述活动圈的外侧边贯穿连接有活动链,所述叠管的底端内侧壁处贯穿连接有刮齿机构,所述刮齿机构的内部包括有刮板和齿板,所述刮板的底侧壁滑动连接于齿板的顶侧壁处,所述叠管的内圈侧壁底端贯穿连接有活动管,所述活动管的底端外侧壁处贯穿连接有套圈,所述活动管的内圈轴心处贯穿连接有推撬机构,所述推撬机构的内部包括翻撬、复位弹簧和推壳,所述推壳的侧壁滑动连接于翻撬的内弧侧壁处,所述复位弹簧的侧壁贯穿连接于推壳的内侧壁处,所述活动圈和套圈的侧壁之间贯穿连接有连杆。
16.进一步的,所述刮齿机构的内部包括有活动壳,所述活动壳的侧壁贯穿连接于刮板、齿板的侧壁处,刮板的侧壁和齿板的侧壁之间的缝隙张开,可将叠管内部的水柱从齿板的侧壁凹槽处流出至土壤中混合。
17.进一步的,所述推撬机构的内部还包括活动轴,所述翻撬的内端贯穿连接于活动轴的侧壁处,且翻撬设置有三个,随着翻撬侧壁处的旋转逐渐转动至活动轴的顶端时,位于翻撬弧度内侧处的土块逐渐掉落。
18.进一步的,所述推壳的内端贯穿连接于活动轴的侧壁处,土块的侧壁抵压向上推动推壳的外侧端,推壳的侧壁向活动轴的侧壁折叠合并。
19.进一步的,所述复位弹簧远离推壳的一端贯穿连接于活动轴的外侧壁处,推壳的侧壁借助复位弹簧的力在翻撬的内侧壁处向外端滑动。
20.进一步的,所述活动链远离活动圈的底端贯穿连接于套圈的侧边处,套圈的此侧也就向上推动活动链的侧壁处,活动链的顶端向上推动活动圈。
21.进一步的,所述连杆的顶端延伸贯穿至叠管的内侧壁中,所述连杆的底端延伸贯穿至活动管的内侧壁中,套圈的侧壁向上移动时,可便于活动圈的侧壁旋转。
22.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物农业高产量优质新品种水稻的幼苗育苗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23.1、该生物农业高产量优质新品种水稻的幼苗育苗方法,通过将蚯蚓打碎作为和稻种混合,将烂菜叶果皮等作为天然基肥,增加土壤中的肥沃,为稻种的生产培育环境增加营养,用早晚稻和中季最后得到的优质稻种混合种植,可让优质稻种最终适应三季的气候变化,筛选出最优质的水稻幼苗,保证土壤的营养均衡也可保证后期种植过程中的产量稳定。
24.2、该生物农业高产量优质新品种水稻的幼苗育苗方法,通过推壳向活动轴的侧壁折叠合并,随着翻撬旋转逐渐转动至活动轴的顶端时,位于翻撬弧度内侧处的土块逐渐掉
落,翻撬侧壁处的阻力消失,推壳借助复位弹簧的力在翻撬的内侧壁处向外端滑动,将翻撬侧壁内侧壁粘上的土块刮除,可避免土块粘附使得翻撬的侧壁不再灵活翻土。
25.3、该生物农业高产量优质新品种水稻的幼苗育苗方法,当较高的凸块会向上推动套圈,套圈向上推动活动链,活动链向上推动活动圈,活动圈向上移动叠管可向上抽动刮板的侧壁,刮板和齿板的侧壁之间的缝隙张开,将叠管内部的水柱从齿板的侧壁凹槽处流出至土壤中混合,达到边翻土边少量混合水分的作用。
附图说明
26.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连接示意图;
27.图2为本发明刮齿机构内部相关结构连接顶部示意图;
28.图3为本发明推撬机构内部相关结构连接示意图。
29.图中:1、叠管;2、活动圈;3、活动链;4、刮齿机构;411、活动壳;412、刮板;413、齿板;5、活动管;6、连杆;7、推撬机构;711、活动轴;712、翻撬;713、复位弹簧;714、推壳;8、套圈。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1.该生物农业高产量优质新品种水稻的幼苗育苗方法的实施例如下:
32.一种生物农业高产量优质新品种水稻的幼苗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3.s1、预备水稻种子,筛选出光滑饱满的颗粒作为首选,排除掉一些果实干瘪较小的水稻种子,将筛选出来的优质水稻颗粒分成两大份,其中一份优先培育使用,另一份作为预留备用,作为避免培育遭遇自然气候破坏后的备用;
34.s2、将排除掉的干瘪水稻种子置入密封的空间内将其点燃,待其燃烧后形成稻壳灰,将其存留着作为后期播种时为稻种顶侧壁进行覆盖;
35.s3、将优先培育使用的稻种颗粒取出,分成两份,预备早、中两季播种,将预备播种早稻的区域划分出来,可作为后期晚稻种植,而另外再划分一个区域作为中稻种植的区域;
36.s4、将预备早季播种的稻种取出,去除废旧颗粒,再准备与稻种比例成1:3的蚯蚓,将准备的蚯蚓放置入打碎机内部打碎,在打碎的蚯蚓碎末里混合1:5的泥土,将蚯蚓泥土混合物搅拌均匀后加入至预备早季播种的稻种一起混合浸泡;
37.s5、将选中作为早季稻种播种的田地区域进行初期翻动,观察田地土壤状况是否肥沃,若是土壤质地柔软不干燥,且可进行播撒稻种,若是田地土壤质地坚硬不易翻动且干燥,在翻动的过程中一边添加适量的水分一边再继续翻动,待土质柔软呈非块状物后,往土壤的中上层添加生石灰继续翻土,这次只需要将中上层添加生石灰的部分进行翻动;
38.s6、将烂菜叶、果皮等废旧蔬果在一起收集混合后,置入打碎机内部研磨成碎末状蔬果混合物,将这些蔬果混合物的碎末再放入至高速研磨机打成接近颗粒状的粉末,将这些蔬果的碎末作为基肥施加置土壤中混合;
39.s7、将s4中混合好的蚯蚓泥土混合稻种搅拌均匀后,均匀播种在s6的处理好的土地土壤表面后,再将s2中制作好的稻壳灰均匀铺盖在已经播种有稻种的土壤表层,将播种的稻种直至完全覆盖住;
40.s8、等幼苗长出后拔出,根据幼苗的长度,筛选出高度以及颜色均等的生长状态较优质的幼苗后,进行种植,生产的过程中时常注意稻田里面的水分是否充足,以便及时补充灌溉水分,收获成熟后,再筛选出优质稻种;
41.s9、将筛选出的优质稻种如同s2-s6中所述的方法培育晚季秧苗,等15天左右,晚季秧苗可成型,将其种植收获稻种,晚季水稻处于秋季,收获稻种再进行筛选出优质稻种;
42.s10、在早季水稻生长到中期阶段时,可将预备中期种植的稻种在另一区域进行种植,以同样的方式进行培育出幼苗,种植的过程中处于正夏,需要注意稻田突然的柔软程度,及时灌溉水分,等到收获成熟后,筛选出优质稻种;
43.s11、等到第二年,将第一年的中季稻种与晚季稻种混合在一起种植,按照s2-s10的方式将其反复筛选,得到高产量的优质稻种幼苗。
44.请参阅图1-图3,一种生物农业高产量优质新品种水稻的幼苗育苗辅助装置,包括叠管1,叠管1的外侧壁贯穿连接有活动圈2,活动圈2的外侧边贯穿连接有活动链3,叠管1的底端内侧壁处贯穿连接有刮齿机构4,刮齿机构4的内部包括有刮板412和齿板413,刮板412的底侧壁滑动连接于齿板413的顶侧壁处,刮齿机构4的内部包括有活动壳411,活动壳411的侧壁贯穿连接于刮板412、齿板413的侧壁处,刮板412的侧壁和齿板413的侧壁之间的缝隙张开,可将叠管1内部的水柱从齿板413的侧壁凹槽处流出至土壤中混合;
45.叠管1的内圈侧壁底端贯穿连接有活动管5,活动管5的底端外侧壁处贯穿连接有套圈8,活动管5的内圈轴心处贯穿连接有推撬机构7,推撬机构7的内部包括翻撬712、复位弹簧713和推壳714,推壳714的侧壁滑动连接于翻撬712的内弧侧壁处,复位弹簧713的侧壁贯穿连接于推壳714的内侧壁处,推撬机构7的内部还包括活动轴711,翻撬712的内端贯穿连接于活动轴711的侧壁处,且翻撬712设置有三个,随着翻撬712侧壁处的旋转逐渐转动至活动轴711的顶端时,位于翻撬712弧度内侧处的土块逐渐掉落,推壳714的内端贯穿连接于活动轴711的侧壁处,土块的侧壁抵压向上推动推壳714的外侧端,推壳714的侧壁向活动轴711的侧壁折叠合并,复位弹簧713远离推壳714的一端贯穿连接于活动轴711的外侧壁处,推壳714的侧壁借助复位弹簧713的力在翻撬712的内侧壁处向外端滑动;
46.活动圈2和套圈8的侧壁之间贯穿连接有连杆6,活动链3远离活动圈2的底端贯穿连接于套圈8的侧边处,套圈8的此侧也就向上推动活动链3的侧壁处,活动链3的顶端向上推动活动圈2,连杆6的顶端延伸贯穿至叠管1的内侧壁中,连杆6的底端延伸贯穿至活动管5的内侧壁中,套圈8的侧壁向上移动时,可便于活动圈2的侧壁旋转。
47.工作原理:在使用时,如图1和图3所示,当推撬机构7的底侧壁从右往左移动时,带动推撬机构7的侧壁在土地里逆时针旋转,当翻撬712侧壁处转动到底端时,翻撬712的内侧壁处的弧度可戳动土壤的侧壁处,土块的侧壁抵压向上推动推壳714的外侧端,推壳714的侧壁向活动轴711的侧壁折叠合并,随着翻撬712侧壁处的旋转逐渐转动至活动轴711的顶端时,位于翻撬712弧度内侧处的土块逐渐掉落,而此时翻撬712侧壁处的阻力消失后,推壳714的侧壁借助复位弹簧713的力在翻撬712的内侧壁处向外端滑动,将翻撬712侧壁内侧壁粘上的土块刮除,可避免土块粘附使得翻撬712的侧壁不再灵活翻土;
48.如图1和图2所示,套圈8的底侧壁可滑动在土壤的顶侧,当土壤翻动的较为柔软时,套圈8的侧壁不会受到土壤的影响,当土块的侧壁还未被翻开显得较硬,就可向上推动套圈8的底端,套圈8的底端可向上叠合活动管5的侧壁,活动管5的侧壁穿插至叠管1的内圈侧壁处,当较高的凸块会向上推动套圈8的侧壁,套圈8的此侧也就向上推动活动链3的侧壁处,活动链3的顶端向上推动活动圈2,活动圈2的侧壁向上移动叠管1,即可向上抽动刮板412的侧壁,刮板412的侧壁和齿板413的侧壁之间的缝隙张开,可将叠管1内部的水柱从齿板413的侧壁凹槽处流出至土壤中混合,达到边翻土边少量混合水分的作用。
49.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生物农业高产量优质新品种水稻的幼苗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预备水稻种子,筛选出光滑饱满的颗粒作为首选,排除掉一些果实干瘪较小的水稻种子,将筛选出来的优质水稻颗粒分成两大份,其中一份优先培育使用,另一份作为预留备用,作为避免培育遭遇自然气候破坏后的备用;s2、将排除掉的干瘪水稻种子置入密封的空间内将其点燃,待其燃烧后形成稻壳灰,将其存留着作为后期播种时为稻种顶侧壁进行覆盖;s3、将优先培育使用的稻种颗粒取出,分成两份,预备早、中两季播种,将预备播种早稻的区域划分出来,可作为后期晚稻种植,而另外再划分一个区域作为中稻种植的区域;s4、将预备早季播种的稻种取出,去除废旧颗粒,再准备与稻种比例成1:3的蚯蚓,将准备的蚯蚓放置入打碎机内部打碎,在打碎的蚯蚓碎末里混合1:5的泥土,将蚯蚓泥土混合物搅拌均匀后加入至预备早季播种的稻种一起混合浸泡;s5、将选中作为早季稻种播种的田地区域进行初期翻动,观察田地土壤状况是否肥沃,若是土壤质地柔软不干燥,且可进行播撒稻种,若是田地土壤质地坚硬不易翻动且干燥,在翻动的过程中一边添加适量的水分一边再继续翻动,待土质柔软呈非块状物后,往土壤的中上层添加生石灰继续翻土,这次只需要将中上层添加生石灰的部分进行翻动;s6、将烂菜叶、果皮等废旧蔬果在一起收集混合后,置入打碎机内部研磨成碎末状蔬果混合物,将这些蔬果混合物的碎末再放入至高速研磨机打成接近颗粒状的粉末,将这些蔬果的碎末作为基肥施加置土壤中混合;s7、将s4中混合好的蚯蚓泥土混合稻种搅拌均匀后,均匀播种在s6的处理好的土地土壤表面后,再将s2中制作好的稻壳灰均匀铺盖在已经播种有稻种的土壤表层,将播种的稻种直至完全覆盖住;s8、等幼苗长出后拔出,根据幼苗的长度,筛选出高度以及颜色均等的生长状态较优质的幼苗后,进行种植,生产的过程中时常注意稻田里面的水分是否充足,以便及时补充灌溉水分,收获成熟后,再筛选出优质稻种;s9、将筛选出的优质稻种如同s2-s6中所述的方法培育晚季秧苗,等15天左右,晚季秧苗可成型,将其种植收获稻种,晚季水稻处于秋季,收获稻种再进行筛选出优质稻种;s10、在早季水稻生长到中期阶段时,可将预备中期种植的稻种在另一区域进行种植,以同样的方式进行培育出幼苗,种植的过程中处于正夏,需要注意稻田突然的柔软程度,及时灌溉水分,等到收获成熟后,筛选出优质稻种;s11、等到第二年,将第一年的中季稻种与晚季稻种混合在一起种植,按照s2-s10的方式将其反复筛选,得到高产量的优质稻种幼苗。2.一种生物农业高产量优质新品种水稻的幼苗育苗辅助装置,应用于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生物农业高产量优质新品种水稻的幼苗育苗方法,包括叠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叠管(1)的外侧壁贯穿连接有活动圈(2),所述活动圈(2)的外侧边贯穿连接有活动链(3),所述叠管(1)的底端内侧壁处贯穿连接有刮齿机构(4),所述刮齿机构(4)的内部包括有刮板(412)和齿板(413),所述刮板(412)的底侧壁滑动连接于齿板(413)的顶侧壁处,所述叠管(1)的内圈侧壁底端贯穿连接有活动管(5),所述活动管(5)的底端外侧壁处贯穿连接有套圈(8),所述活动管(5)的内圈轴心处贯穿连接有推撬机构(7),所述推撬机构(7)的内部包括翻撬(712)、复位弹簧(713)和推壳(714),所述推壳(714)的侧壁滑动连接于翻撬
(712)的内弧侧壁处,所述复位弹簧(713)的侧壁贯穿连接于推壳(714)的内侧壁处,所述活动圈(2)和套圈(8)的侧壁之间贯穿连接有连杆(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物农业高产量优质新品种水稻的幼苗育苗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齿机构(4)的内部包括有活动壳(411),所述活动壳(411)的侧壁贯穿连接于刮板(412)、齿板(413)的侧壁处。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物农业高产量优质新品种水稻的幼苗育苗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撬机构(7)的内部还包括活动轴(711),所述翻撬(712)的内端贯穿连接于活动轴(711)的侧壁处,且翻撬(712)设置有三个。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物农业高产量优质新品种水稻的幼苗育苗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壳(714)的内端贯穿连接于活动轴(711)的侧壁处。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物农业高产量优质新品种水稻的幼苗育苗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弹簧(713)远离推壳(714)的一端贯穿连接于活动轴(711)的外侧壁处。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物农业高产量优质新品种水稻的幼苗育苗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链(3)远离活动圈(2)的底端贯穿连接于套圈(8)的侧边处。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物农业高产量优质新品种水稻的幼苗育苗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6)的顶端延伸贯穿至叠管(1)的内侧壁中,所述连杆(6)的底端延伸贯穿至活动管(5)的内侧壁中。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种子培育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生物农业高产量优质新品种水稻的幼苗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预备水稻种子;S2、将排除掉的干瘪水稻种子置入密封的空间内将其点燃;S3、将优先培育使用的稻种颗粒取出;S4、将预备早季播种的稻种取出,去除废旧颗粒;S5、将选中作为早季稻种播种的田地区域进行初期翻动。用最后得到的优质稻种混合种植,让优质稻种适应三季的气候变化,筛选出最优质的水稻幼苗,保证土壤的营养均衡也可保证后期种植过程中的产量稳定,将翻撬侧壁内侧壁粘上的土块刮除,可避免土块粘附使得翻撬的侧壁不再灵活翻土,将叠管内部的水柱从齿板的侧壁凹槽处流出至土壤中混合,达到边翻土边少量混合水分的作用。用。用。


技术研发人员:胡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沭阳县恒大米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4.25
技术公布日:2022/7/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366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