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立磨液压系统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规避液压系统用充液阀的先导油路不保压的结构。
背景技术:2.磨液压系统无杆腔无蓄能器的使用工况:在立磨正常研磨过程中,为了在加压液压缸频繁震动时其无杆腔不出现吸空现象(无杆腔充油靠无杆腔产生负压把油从油箱压到无杆腔中,目的是保证液压缸的密封件、缸筒、活塞等不因润滑不充分而损坏或使用寿命过短),需要立磨加压液压缸的无杆腔和立磨液压站油箱尽可能通畅,以保证瞬时大流量且靠大气压把油从油箱压至无杆腔。
3.传统的方法有:1.使用大通径液控单向阀,但其有背压,且其瞬时通流能力不足,此种方法一般不采用;2.使用充液阀,虽然保证了随时通流能力且没有背压,但充液阀先导油路和立磨液压系统的保压回路连通,而其先导油路在高于9mpa时有明细泄露,直接影响了立磨液压系统的保压性能。
4.若使用充液阀,急需解决或规避充液阀先导油路有泄露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5.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6.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规避液压系统用充液阀的先导油路不保压的结构。
7.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规避液压系统用充液阀的先导油路不保压的结构,包括:
8.冲液阀;
9.先导油路,独立连接所述冲液阀,以对冲液阀提供油源。
10.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方案的规避液压系统用充液阀的先导油路不保压的结构,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1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先导油路包括:
12.蓄能器;
13.第一管路,连接所述蓄能器;
14.电磁球阀,设置于所述第一管路;
15.第二管路,一端连接所述电磁球阀,另一端连接所述冲液阀。
16.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
17.压力变送器,设置于所述第二管路。
18.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蓄能器采用气体加载式。
1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蓄能器的蓄能气体为氮气,所述氮气的压力为 4mpa。
2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蓄能器容积为4l。
2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
22.先导回油回路,连接所述电磁球阀,且所述先导回油回路通过球阀与所述先导油
路连通。
2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
24.先导供油回路,与所述先导油路连通。
25.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规避液压系统用充液阀的先导油路不保压的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26.使用独立蓄能器充当充液阀先导油路的油源的立磨液压系统,规避了充液阀先导油路泄露影响立磨液压系统保压性能的问题,提高了立磨生产产品的质量,提高了立磨液压系统的性能和寿命。
27.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28.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2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规避液压系统用充液阀的先导油路不保压的结构的连接图。
30.其中,图1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31.1、冲液阀;2、先导油路;21、蓄能器;22、第一管路;23、电磁球阀; 24、第二管路;25、压力变送器;3、先导回油回路;4、先导供油回路;5、球阀。
具体实施方式
32.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33.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它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34.下面参照图1来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规避液压系统用充液阀的先导油路不保压的结构。
35.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规避液压系统用充液阀的先导油路不保压的结构。
36.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规避液压系统用充液阀的先导油路不保压的结构,包括冲液阀1;先导油路2,独立连接所述冲液阀1,以对冲液阀1提供油源。
37.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规避液压系统用充液阀的先导油路不保压的结构,且在第一个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先导油路2包括:
38.蓄能器21;
39.第一管路22,连接所述蓄能器21;
40.电磁球阀23,设置于所述第一管路22;
41.第二管路24,一端连接所述电磁球阀23,另一端连接所述冲液阀1。
42.在本实施例中,先导油路2直接与独立的蓄能器21连接,从而适用蓄能器21当做先导油路2的油源,能够规避充液阀先导油路泄露影响立磨液压系统保压性能的问题,提高了立磨生产产品的质量,提高了立磨液压系统的性能和寿命。
43.本实用新型第三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规避液压系统用充液阀的先导油路不保压的结构,且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还包括:
44.压力变送器25,设置于所述第二管路24。
45.在本实施例中,压力变送器25根据实际的工况进行选择,具体型号不做限定。
46.本实用新型第四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规避液压系统用充液阀的先导油路不保压的结构,且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蓄能器21采用气体加载式。
47.在本实施例中,蓄能器21采用气体加载式,能够保证操作的准确性以及及时性。其中,蓄能器21的具体型号不做限定,可以根据实际工况进行选择。
48.本实用新型第五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规避液压系统用充液阀的先导油路不保压的结构,且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蓄能器21的蓄能气体为氮气,所述氮气的压力为4mpa。
49.在本实施例中,选择氮气为蓄能气体,具有安全性高等优点。
50.本实用新型第六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规避液压系统用充液阀的先导油路不保压的结构,且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蓄能器21容积为4l。
51.在本实施例中,蓄能器21容积选择4l。当然,也可以根据实际工况选择不同的容积。
52.本实用新型第七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规避液压系统用充液阀的先导油路不保压的结构,且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还包括:
53.先导回油回路3,连接所述电磁球阀23,且所述先导回油回路3通过球阀5与所述先导油路2连通。
54.在本实施例中,先导回油回路3用于管内油介质的回流,直接排出。此外,球阀5在检修过程中处于打开状态,正常工作状态下的球阀5则处于关闭状态。
55.本实用新型第八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规避液压系统用充液阀的先导油路不保压的结构,且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还包括:
56.先导供油回路4,与所述先导油路2连通。
57.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58.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1.一种规避液压系统用充液阀的先导油路不保压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冲液阀(1);先导油路(2),独立连接所述冲液阀(1),以对冲液阀(1)提供油源;所述先导油路(2)包括:蓄能器(21);第一管路(22),连接所述蓄能器(21);电磁球阀(23),设置于所述第一管路(22);第二管路(24),一端连接所述电磁球阀(23),另一端连接所述冲液阀(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规避液压系统用充液阀的先导油路不保压的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力变送器(25),设置于所述第二管路(2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规避液压系统用充液阀的先导油路不保压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蓄能器(21)采用气体加载式。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规避液压系统用充液阀的先导油路不保压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蓄能器(21)的蓄能气体为氮气,所述氮气的压力为4mpa。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规避液压系统用充液阀的先导油路不保压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蓄能器(21)容积为4l。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规避液压系统用充液阀的先导油路不保压的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先导回油回路(3),连接所述电磁球阀(23),且所述先导回油回路(3)通过球阀(5)与所述先导油路(2)连通。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规避液压系统用充液阀的先导油路不保压的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先导供油回路(4),与所述先导油路(2)连通。
技术总结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规避液压系统用充液阀的先导油路不保压的结构,包括冲液阀,先导油路,独立连接所述冲液阀,以对冲液阀提供油源。新型提供的规避液压系统用充液阀的先导油路不保压的结构,使用独立蓄能器充当充液阀先导油路的油源的立磨液压系统,规避了充液阀先导油路泄露影响立磨液压系统保压性能的问题,提高了立磨生产产品的质量,提高了立磨液压系统的性能和寿命。压系统的性能和寿命。压系统的性能和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黄全 陈瑶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川润液压润滑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14
技术公布日:202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