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耳菌包挂袋用托架的制作方法

allin2022-12-02  182



1.本发明属于木耳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木耳菌包挂袋用托架。


背景技术:

2.木耳生产流程包括培养基配制、装袋、灭菌、接种、培养、出耳管理、采收等步骤,其中适宜成分的培养基对于木耳的高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木耳产量,通常将培养基装袋制成圆柱状的菌包,灭菌接种并进行初级阶段的培养后,将菌包吊挂在横梁上,进行大批量生产。为了维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出耳管理通常在大棚中进行,搭建含有多个横梁以及支撑柱的大棚结构,若干列菌包分散分布在大棚中,每列包括纵向排列的7个左右的菌包,每列的菌包均是利用悬挂在横梁上的绳子固定的,每列菌包中,相邻菌包的两根绳子之间通过钩子连接,以固定菌包,参见图1。
3.参见图2,现有技术的木耳生产用菌包吊挂装置包括横梁1、支撑柱2、绳子3和钩子4,支撑柱2和横梁1安装在大棚内,起到承重作用,横梁1还可以支撑大棚棚顶,大棚棚顶底部还可设置专用的棚顶支撑柱,绳子3中部悬挂在横梁1上,绳子3的两端下垂,在菌包附近形成两根绳子3,利用绳子3将菌包固定,位于相邻菌包间的绳子3部位通过钩子4挂接,以缩短该处的绳子3横向间距,实现对菌包的固定,绳子3的下端可先打结,然后再开始固定菌包。
4.绳子固定菌包的方式消耗的材料少,且菌包大面积裸露在外,通风好,出耳量高,但是在挂菌包的时候,由于两根绳子对于菌包的限位能力是有限的,绳子的位于菌包上方的部位处于距离较远的分离状态,紧靠下方的钩子对菌包提供支撑力,所以很容易出现菌包掉落的情况,降低了挂菌包的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木耳菌包挂袋用托架。
6.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木耳菌包挂袋用托架,包括从上到下排列的顶部环、中部环和底部环,所述顶部环和所述底部环的前侧均具有允许菌包穿过的豁口,且所述顶部环与所述底部环的弯曲方向相同,所述顶部环与所述中部环之间通过多个固定杆连接,所述顶部环与所述中部环之间还连接有直杆,并且所述直杆延伸至所述中部环下方,所述中部环底部设有向所述中部环下方延伸的档杆,所述档杆位于所述直杆的前方;
7.所述顶部环的两侧设有挂耳,所述底部环设置在所述中部环或者所述直杆上,所述底部环的两侧设有挂扣,且所述挂扣一一对应的位于所述挂耳的下方。
8.优选的,上述木耳菌包挂袋用托架,所述顶部环和所述底部环采用半圆的结构。
9.优选的,上述木耳菌包挂袋用托架,所述固定杆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固定杆、所述直杆以及所述档杆的与所述中部环连接点的连线为四边形,且所述四边形的两个对角线相互垂直。
10.优选的,上述木耳菌包挂袋用托架,所述挂耳的开口方向朝向托架后方,所述挂扣
的用于进出绳子的豁口也朝向后方设置。
11.优选的,上述木耳菌包挂袋用托架,所述底部环为弹力弧杆,所述弹力弧杆设置在所述中部环或者所述直杆上。
12.优选的,上述木耳菌包挂袋用托架,所述底部环由两段非弹力弧杆组成,两个所述非弹力弧杆的一端均转动连接在所述直杆上,两段所述非弹力弧杆的另一端之间通过第一弹簧连接,所述第一弹簧自然伸展的状态下,所述底部环与所述顶部环的弯曲弧度一致。
13.优选的,上述木耳菌包挂袋用托架,所述非弹力弧杆为1/4圆周的长度。
14.优选的,上述木耳菌包挂袋用托架,所述挂扣为c形结构,c形结构的豁口方向与所述挂耳的开口方向相同。
15.优选的,上述木耳菌包挂袋用托架,所述挂扣为开合式挂扣,所述开合式挂扣包括具有豁口的弧形钩,所述弧形钩的弯曲方向与所述底部环的弯曲方向相反,所述底部环上转动连接有活动片的一端,所述直杆上转动连接有c形按压环,c形按压环的结构与所述底部环的结构相同,所述c形按压环的两端之间通过第二弹簧连接,所述c形按压环的两端端部分别与各自同侧的所述活动片抵接,所述第二弹簧自然伸长状态下,所述活动片与所述弧形钩内侧壁抵接,并且所述活动片将所述弧形钩的豁口封口。
16.优选的,上述木耳菌包挂袋用托架,所述挂扣为登山扣。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8.1、本发明的木耳菌包挂袋用托架与绳子之间是可拆卸连接,通过一个托架可完成所有菌包的挂吊,结构简单,成本低,且利用托架挂菌包时,菌包稳定性好,不易脱落,挂菌包的速度快,提高了菌包挂吊效率。
19.2、在菌包的挂吊过程中,本发明设置的挂耳和开合式挂扣可以对绳子进行限位,使绳子持续位于菌包两侧,防止绳子乱动。
20.3、本发明将顶部环、底部环设置为向托架后方凸出的弧形结构,利用弧形的自然形状将绳子顶开,并使绳子顺势进入挂耳和开合式挂扣内,操作便捷。
附图说明
21.图1为现有技术大棚木耳生产的菌包挂吊情况;
22.图2为现有技术大棚木耳生产的菌包及绳子挂吊模拟结构图;
23.图3为本发明的木耳菌包挂袋用托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4.图4为本发明的顶部环的俯视图;
25.图5为本发明的中部环与底部环连接结构的俯视图;
26.图6为本发明的底部环与开合式挂扣连接结构的俯视图一(开合式挂扣闭合);
27.图7为本发明的底部环与开合式挂扣连接结构的俯视图二(开合式挂扣开启);
28.图8为本发明的底部环与开合式挂扣连接结构的主视图;
29.图9为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图一;
30.图10为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31.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予以实施,下面结合具体
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32.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33.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34.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35.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36.在本发明的描述中,以图3所示的左下方为菌包挂吊时的“前方/前侧”,以图3所示的右上方为菌包挂吊时的“后方/后侧”。
37.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木耳菌包挂袋用托架,包括从上到下排列的顶部环5、中部环6和底部环7,顶部环5和底部环7的前侧均具有允许菌包穿过的豁口,优选的,顶部环5和底部环7采用半圆的结构,中部环6采用圆环形结构,菌包能够贯穿中部环6;顶部环5与中部环6之间通过多个固定杆8连接,顶部环5与中部环6之间还连接有直杆9,并且直杆9延伸至中部环6下方,中部环6底部设有向中部环6下方延伸的档杆10,档杆10位于直杆9的前方。
38.优选的,固定杆8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固定杆8、直杆9以及档杆10的与中部环6连接点的连线为四边形,且四边形的两个对角线相互垂直,则挂菌包时,两个固定杆8、直杆9以及档杆10可在菌包的前后左右四方方向施加支撑力,提高菌包的稳定效果。
39.顶部环5的两侧设有用于挂绳子的挂耳51,且挂耳51的开口方向朝向托架后方,也就是与顶部环5的豁口方向相反。
40.顶部环5与底部环7的弯曲方向相同,底部环7设置在中部环6或者直杆9上,底部环7的两侧设有用于挂绳子的开合式挂扣71,且开合式挂扣71一一对应的位于挂耳51的正下方。开合式挂扣71的用于进出绳子3的豁口也朝向后方设置。
41.参见图6-8,底部环7为弹力弧杆,弹力弧杆设置在中部环6或者直杆9上;或者,底部环7由两段非弹力弧杆组成,两个非弹力弧杆的一端均铰接在直杆9上,两段非弹力弧杆的另一端之间通过第一弹簧72连接,第一弹簧72自然伸展的状态下,底部环7与顶部环5的
弯曲弧度一致,当将两段非弹力弧杆72的设有第一弹簧72的一端相向捏动,则第一弹簧72压缩。
42.优选的,为了提高绳子3与开合式挂扣71分离的便捷性,以及防止菌包挂吊过程中绳子3从开合式挂扣71上脱钩,开合式挂扣71的结构设置参见图6-8:包括具有豁口的弧形钩711,弧形钩711的弯曲方向与底部环7的弯曲方向相反,即弧形钩711的豁口朝向托架的后方设置,底部环7的靠近弧形钩711豁口的位置转动连接有活动片712的一端,活动片712的另一端可在图6-7所示的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方向转动,直杆9上还铰接有c形按压环73,c形按压环73的结构与底部环7的结构相同,c形按压环73的两端之间通过第二弹簧74连接,c形按压环73的两端端部分别与各自同侧的活动片712抵接,第二弹簧74自然伸长状态下,活动片712与弧形钩711内侧壁抵接,并且活动片712将弧形钩711的豁口封口,当相向按压c形按压环73的两端并使第二弹簧74压缩时,c形按压环73的端部将活动片712向远离弧形钩711豁口的方向挤压,使豁口露出来,参见图7,此时绳子3可以从豁口处移出。
43.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以下工作原理的内容将“木耳菌包挂袋用托架”简述为“托架”):
44.第一步,挂菌包时,操作者面向绳子3前方和托架前方,将绳子3的底端系在一起,将托架置于绳子3的底端上方位置,从绳子3的前方向后方推动托架,顶部环5的凸出部位,也就是托架的后方首先与绳子3接触,使顶部环5、中部环6和底部环7可以顺利的将两根绳子3顶开,拉大两根绳子3之间的间距,绳子3顺着顶部环5、底部环7的轨迹滑入相应的挂耳51和开合式挂扣71内。
45.第二步,将两根绳子3系在一起的底端用中部环6绷紧,也就是说,此时两根绳子3系在一起的部分接近中部环6,然后将菌包从上到下穿过中部环6,并且菌包的底部压在两根绳子3系在一起的部分,接着逐渐向上移动托架,参见图9,向上移动托架的过程中,固定杆8、直杆9以及档杆10对菌包进行限位,防止菌包掉落,另外,顶部环5、中部环6和底部环7对于菌包也有支撑和限位作用,当底部环7移动至位于菌包上方,停止移动托架,然后向底部环7的内侧方向捏动底部环7,利用底部环7的弯曲,使两根绳子3的距离变短,然后在两根绳子3之间套上钩子4,完成了一个菌包的吊挂,参见图10。
46.第三步,将钩子4钩在一起的两根绳子3的位置接近中部环6设置,新的菌包重复上述“第二步”的操作放置;继续重复第三步的操作,直至该列所有的菌包挂吊结束,并且最上方的菌包上方的绳子3部位也用钩子4钩住。
47.第四步,继续向上移动托架,直至直杆9、档杆10底部与位于最上方的菌包上方,捏动c形按压环73,使第二弹簧74压缩,c形按压环73的端部将活动片712向远离弧形钩711豁口的方向挤压,使豁口露出来,将绳子3从豁口处移出,并且将绳子3从挂耳51移出,然后将托架朝向操作者的方向移动,使绳子3与托架4分离。
48.重复上述“第一步”到“第四步”的操作,可进行下一列菌包的挂吊。
49.需要说明的是,如果采用的挂扣为c形结构或者为登山扣,则无需设置c形按压环73、第二弹簧74、弧形钩711、活动片712;并且,如果采用的挂扣为c形结构,则上述工作原理的“第四步”是将托架上移至直杆9、档杆10底部与位于最上方的菌包上方,使托架从绳子3的后方向前方移动,使绳子3同时移出挂耳51和挂扣;如果采用的挂扣为登山扣,则上述工作原理的“第四步”是将托架上移至直杆9、档杆10底部与位于最上方的菌包上方,打开登山
扣,移出绳子3,然后使托架从绳子3的后方向前方移动,使绳子3移出挂耳51。
50.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未特别提及的部件连接关系均默认采用现有技术,由于其不涉及发明点,且为现有技术普遍应用,故不详述结构连接关系。
51.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涉及数值范围时,应理解为每个数值范围的两个端点以及两个端点之间任何一个数值均可选用,由于采用的步骤方法与实施例相同,为了防止赘述,本发明描述了优选的实施例。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52.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技术特征:
1.木耳菌包挂袋用托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到下排列的顶部环(5)、中部环(6)和底部环(7),所述顶部环(5)和所述底部环(7)的前侧均具有允许菌包穿过的豁口,且所述顶部环(5)与所述底部环(7)的弯曲方向相同,所述顶部环(5)与所述中部环(6)之间通过多个固定杆(8)连接,所述顶部环(5)与所述中部环(6)之间还连接有直杆(9),并且所述直杆(9)延伸至所述中部环(6)下方,所述中部环(6)底部设有向其下方延伸的档杆(10),所述档杆(10)位于所述直杆(9)的前方;所述顶部环(5)的两侧设有挂耳(51),所述底部环(7)设置在所述中部环(6)或者所述直杆(9)上,所述底部环(7)的两侧设有挂扣,且所述挂扣一一对应的位于所述挂耳(51)的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木耳菌包挂袋用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环(5)和所述底部环(7)采用半圆的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木耳菌包挂袋用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8)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固定杆(8)、所述直杆(9)以及所述档杆(10)的与所述中部环(6)连接点的连线为四边形,且所述四边形的两个对角线相互垂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木耳菌包挂袋用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挂耳(51)的开口方向朝向托架后方,所述挂扣的用于进出绳子的豁口也朝向后方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木耳菌包挂袋用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环(7)为弹力弧杆,所述弹力弧杆设置在所述中部环(6)或者所述直杆(9)上。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木耳菌包挂袋用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环(7)由两段非弹力弧杆组成,两个所述非弹力弧杆的一端均转动连接在所述直杆(9)上,两段所述非弹力弧杆的另一端之间通过第一弹簧(72)连接,所述第一弹簧(72)自然伸展的状态下,所述底部环(7)与所述顶部环(5)的弯曲弧度一致。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木耳菌包挂袋用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非弹力弧杆为1/4圆的长度。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木耳菌包挂袋用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挂扣为c形结构,c形结构的豁口方向与所述挂耳(51)的开口方向相同。9.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木耳菌包挂袋用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挂扣为开合式挂扣(71),所述开合式挂扣(71)包括具有豁口的弧形钩(711),所述弧形钩(711)的弯曲方向与所述底部环(7)的弯曲方向相反,所述底部环(7)上转动连接有活动片(712)的一端,所述直杆(9)上转动连接有c形按压环(73),所述c形按压环(73)的两端之间通过第二弹簧(74)连接,所述c形按压环(73)的两端端部分别与各自同侧的所述活动片(712)抵接,所述第二弹簧(74)自然伸长状态下,所述活动片(712)与所述弧形钩(711)内侧壁抵接,并且所述活动片(712)将所述弧形钩(711)的豁口封口。10.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木耳菌包挂袋用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挂扣为登山扣。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木耳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木耳菌包挂袋用托架,包括从上到下排列的顶部环、中部环和底部环,顶部环和底部环的前侧均具有允许菌包穿过的豁口,顶部环与中部环之间通过多个固定杆连接,顶部环与中部环之间还连接有直杆,并且直杆延伸至中部环下方,中部环底部设有向中部环下方延伸的档杆;顶部环的两侧设有挂耳,底部环设置在中部环或者直杆上,底部环的两侧设有挂扣。本发明的托架与绳子之间可拆卸连接,通过一个托架可完成所有菌包的挂吊,结构简单,成本低,且利用托架挂菌包时,菌包稳定性好,不易脱落,提高了菌包挂吊效率。效率。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张蓉 董照锋 戴巧珍 刘秀芹 兰栋梅 党敏 杨怡欣 周宗惠 宋小艳 刘艳梅 张思琴 张晓锋 党阐章 王炳斐 王家梅 袁晓勇 曹晓媚 李俊俊 张秋华 黄晓东 何怡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柞水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站
技术研发日:2022.03.22
技术公布日:2022/7/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432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