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涉及地震检波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三维地震勘探用地震检波器。
背景技术:2.地震检波器是把传输到地面或水中的地震波转换成电信号的机电转换装置,它是地震仪野外数据采集的关键部件。目前三维地震勘探用地震检波器防护效果差且不便于拆卸,由于野外条件较为恶劣,灰尘等杂质容易进入到地震检波器内,对地震检波器进行腐蚀,影响地震检波器的正常工作,且地震检波器通常难以拆卸,不便于人们进行检修。
技术实现要素:3.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三维地震勘探用地震检波器,旨在解决不便于拆卸的问题。
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三维地震勘探用地震检波器,包括防护机构和本体机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第一套筒、圆柱、丝杠、挡板、,所述圆柱一端连接于顶部封闭的所述第一套筒上端,所述丝杠一端与所述圆柱另一端螺纹连接,所述挡板安装于所述丝杠另一端,所述本体机构包括第二套筒和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安装于所述第二套筒外表面,所述第一套筒套接于所述第二套筒外表面,所述密封圈与所述第一套筒内侧密封设置。
5.在上述实现过程中,第一套筒、密封圈和第二套筒形成防回流结构,使灰尘等杂质不易进入到地震检波器内部,挡板通过圆柱和丝杠固定在第一套筒上,使灰尘和雨水不易聚集在第一套筒上,套环和卡接组件用于使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方便进行卡接固定,进而使地震检波器方便拆卸,有利于人们使用。
6.在三维地震勘探用地震检波器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防护机构还包括套环和卡接组件,所述套环连接于所述第一套筒外表面,四个所述卡接组件等角度设置于所述套环内壁,四个所述卡接组件均与所述第二套筒卡接,所述卡接组件包括弹簧、托板、插杆和拉板,所述弹簧两端分别与所述套环内壁和所述托板连接,所述托板固定连接于所述插杆的外端,所述拉板活动连接于所述插杆的内端,所述弹簧套接于所述插杆外表面。
7.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弹簧的弹力通过托板带动插杆向内移动,拉板用于带动插杆向外移动。
8.在三维地震勘探用地震检波器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二套筒外表面开设有四个与所述插杆一一对应的四个插孔,四个所述插杆另一端分别插接于四个所述插孔。
9.在上述实现过程中,插杆与插孔用于形成卡接结构,使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之间不易分离。
10.在三维地震勘探用地震检波器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套环内表面开设有与四个所述插孔一一对应的通孔,所述插杆滑动贯穿于所述通孔。
11.在三维地震勘探用地震检波器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挡板为伞形结构,所述挡板的最大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套筒直径。
12.在三维地震勘探用地震检波器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圆柱另一端开设有螺纹孔,所述丝杠与螺纹孔螺纹连接。
13.在上述实现过程中,丝杠通过螺纹孔与圆柱进行连接在一起。
14.在三维地震勘探用地震检波器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二套筒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导向凸棱,所述第一套筒内部开设有滑槽,所述导向凸棱滑动连接于所述滑槽。
15.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导向凸棱和滑槽用于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之间进行定位,使第二套筒在第一套筒内不易偏移。
16.在三维地震勘探用地震检波器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二套筒设有磁铁,所述磁铁与所述第二套筒相对固定地设置,所述磁铁外表面活动套接有线圈。
17.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当发生地震时,线圈对磁铁做相对运动而切割磁力线,根据电磁感应原理,线圈中产生感生电动势,且感生电动势的大小与线圈和磁铁的相对运动速度成正比,磁铁输出的模拟电信号与地面地震振动的速度变化规律是一致的。
18.在三维地震勘探用地震检波器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线圈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盖筒的内壁,所述盖筒套接于所述线圈外表面。
19.在三维地震勘探用地震检波器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二套筒一端固定连接有插头,所述插头为锥形结构。
20.在上述实现过程中,插头用于插在泥土中,使地震检波器耦合在检测位置。
附图说明
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22.图1是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三维地震勘探用地震检波器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防护机构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卡接组件结构示意图;
25.图4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本体机构结构示意图。
26.图中:10-防护机构;110-第一套筒;120-圆柱;130-丝杠;140-挡板;150-套环;160-卡接组件;161-弹簧;162-托板;163-插杆;164-拉板;170-滑槽;180-通孔;20-本体机构;210-第二套筒;220-磁铁;230-线圈;240-盖筒;250-密封圈;260-导向凸棱;270-插头;280-插孔。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28.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9.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三维地震勘探用地震检波器,包括防护机构10和本体机构20,其中防护机构10套接在本体机构20外表面,防护机构10用于对本体机构20进行防护,使本体机构20不易受到腐蚀,延长本体机构20的使用寿命,且方便拆卸检修。
30.请参阅图1和图2,防护机构10包括第一套筒110、圆柱120、丝杠130、挡板140、套环150和卡接组件160,圆柱120一端连接于第一套筒110一端,具体的,圆柱120一端通过焊接固定连接于顶部封闭的第一套筒110的上端,丝杠130一端与圆柱120另一端螺纹连接,挡板140安装于丝杠130另一端,具体的,挡板140通过焊接固定安装于丝杠130另一端,套环150连接于第一套筒110外表面,具体的,套环150通过焊接固定连接于第一套筒110外表面,四个卡接组件160等角度设置于套环150内壁,挡板140通过圆柱120和丝杠130固定在第一套筒110上,使灰尘和雨水不易聚集在第一套筒110上。
31.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挡板140为伞形结构,挡板140的最大直径大于第一套筒110直径,圆柱120另一端开设有螺纹孔,丝杠130与螺纹孔螺纹连接,丝杠130通过螺纹孔与圆柱120进行连接在一起。
32.请参阅图2、图3和图4,卡接组件160包括弹簧161、托板162、插杆163和拉板164,弹簧161两端分别与套环150内壁和托板162连接,具体的,弹簧161两端分别与套环150内壁和托板162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托板162安装于插杆163外表面,具体的,托板162通过焊接固定连接于插杆163的外端,拉板164连接于插杆163内端。具体的,拉板164通过焊接固定连接于插杆163的外端,弹簧161固定套接于插杆163内端的外表面,弹簧161的弹力推动托板162带动插杆163向内移动,拉板164用于带动插杆163克服弹簧161的弹力向外移动。
33.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案中,第二套筒210外表面开设有四个与插杆163一一对应的四个插孔280,四个插杆163另一端分别插接于四个插孔280,插杆163与插孔280用于形成卡接结构,使第一套筒110和第二套筒210之间不易分离;套环150内表面开设有与四个插孔280一一对应的通孔180,插杆163滑动贯穿于通孔180。
34.请参阅图1、图2和图4,本体机构20包括第二套筒210和密封圈250,四个卡接组件160均与第二套筒210卡接,密封圈250安装于第二套筒210外表面,具体的,密封圈250通过胶接固定安装于第二套筒210外表面,第一套筒110套接于第二套筒210外表面,密封圈250与第一套筒110内侧密封设置,第一套筒110、密封圈250和第二套筒210形成防回流结构,使灰尘等杂质不易进入到地震检波器内部,套环150和卡接组件160用于使第一套筒110和第二套筒210方便进行卡接固定,进而使地震检波器方便拆卸,有利于人们使用。
35.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案中,第二套筒210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导向凸棱260,第一套筒110内部开设有滑槽170,导向凸棱260滑动连接于滑槽170,导向凸棱260和滑槽170用于第一套筒110和第二套筒210之间进行定位,使第二套筒210在第一套筒110内不易偏移;第二套筒2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磁铁220,磁铁220外表面套接有线圈230。当发生地震时,线圈230对磁铁220做相对运动而切割磁力线,根据电磁感应原理,线圈230中产生感生电动势,且感生电动势的大小与线圈230和磁铁220的相对运动速度成正比,线圈230输出的模拟电信号与地面地震振动的速度变化规律是一致的;线圈230一端固定连接盖筒240内壁,盖筒240套接于线圈230外表面,第二套筒210一端固定连接有插头270,插头270为锥形结构,插头270用于插在泥土中,使地震检波器耦合在检测位置。
36.该三维地震勘探用地震检波器的工作原理:
37.首先挡板140通过圆柱120、螺纹孔和丝杠130,可螺接固定在第一套筒110上,挡板140方便进行拆卸,挡板140可对第一套筒110进行保护,使灰尘、雨水等不易积聚在第一套筒110上,减少第一套筒110的腐蚀,同时第一套筒110、密封圈250和第二套筒210形成防回流结构,使灰尘等杂质不易从第一套筒110下方,向上移动穿过第一套筒110而进入到第二套筒210内,对第二套筒210内的磁铁220和线圈230进行保护,减少磁铁220和线圈230的腐蚀。
38.当地震检波器需要拆卸时,向外拉动拉板164,拉板164克服弹簧161的弹力带动插杆163向外移动,使插杆163与插孔280脱离,进而使第一套筒110和第一套筒110进行脱离,使第二套筒210内的磁铁220和线圈230方便维修,从而达到了防护效果好且便于拆卸的目的,通过设置防护结构和易拆结构,可防护结构可对地震检波器进行保护,减少地震检波器内部的腐蚀,且方便对地震检波器内部进行拆卸维修,方便人们的使用。
39.此外,如果需要调整挡板140的高度,可以采用手动旋转挡板140的方式,由于挡板140是与丝杠130的顶端固定连接的,而丝杠130的底端与圆柱螺旋连接。所以旋转挡板140,带动丝杠130旋转,进而实现挡板140的升降。
40.需要说明的是,丝杠130、弹簧161、磁铁220、线圈230和密封圈250具体的型号规格需根据该装置的实际规格等进行选型确定,具体选型计算方法采用本领域现有技术,故不再详细赘述。
41.线圈230的供电及其原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清楚的,在此不予详细说明。
42.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43.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技术特征:1.三维地震勘探用地震检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护机构(10),所述防护机构(10)包括第一套筒(110)、圆柱(120)、丝杠(130)和挡板(140),所述圆柱(120)一端连接于顶部封闭的所述第一套筒(110)上端,所述丝杠(130)一端与所述圆柱(120)另一端螺纹连接,所述挡板(140)安装于所述丝杠(130)另一端;本体机构(20),所述本体机构(20)包括第二套筒(210)和密封圈(250),所述密封圈(250)安装于所述第二套筒(210)外表面,所述第一套筒(110)套接于所述第二套筒(210)外表面,所述密封圈(250)与所述第一套筒(110)内侧密封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地震勘探用地震检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机构(10)还包括套环(150)和卡接组件(160),所述套环(150)连接于所述第一套筒(110)外表面,四个所述卡接组件(160)等角度设置于所述套环(150)内壁,四个所述卡接组件(160)均与所述第二套筒(210)卡接,所述卡接组件(160)包括弹簧(161)、托板(162)、插杆(163)和拉板(164),所述弹簧(161)两端分别与所述套环(150)内壁和所述托板(162)连接,所述托板(162)固定连接于所述插杆(163)的外端,所述拉板(164)连接于所述插杆(163)的内端,所述弹簧(161)套接于所述插杆(163)外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维地震勘探用地震检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套筒(210)外表面开设有四个与所述插杆(163)一一对应的四个插孔(280),四个所述插杆(163)另一端分别插接于四个所述插孔(28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维地震勘探用地震检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环(150)内表面开设有与四个所述插孔(280)一一对应的通孔(180),所述插杆(163)滑动贯穿于所述通孔(18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地震勘探用地震检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140)为伞形结构,所述挡板(140)的最大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套筒(110)直径。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地震勘探用地震检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120)另一端开设有螺纹孔,所述丝杠(130)与螺纹孔螺纹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地震勘探用地震检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套筒(210)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导向凸棱(260),所述第一套筒(110)内部开设有滑槽(170),所述导向凸棱(260)滑动连接于所述滑槽(170)。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地震勘探用地震检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套筒(210)设有磁铁(220),所述磁铁与所述第二套筒(210)相对固定地设置,所述磁铁(220)外表面活动套接有线圈(230)。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三维地震勘探用地震检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23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盖筒(240)的内壁,所述盖筒(240)套接于所述线圈(230)外表面。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地震勘探用地震检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套筒(210)一端固定连接有插头(270),所述插头(270)为锥形结构。
技术总结本申请提供了三维地震勘探用地震检波器,属于地震检波器技术领域。该三维地震勘探用地震检波器包括防护机构和本体机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第一套筒、圆柱、丝杠、挡板、套环和卡接组件,所述圆柱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套筒一端,所述丝杠一端与所述圆柱另一端螺纹连接,所述挡板安装于所述丝杠另一端,所述套环连接于所述第一套筒外表面,四个所述卡接组件等角度设置于所述套环内壁,所述本体机构包括第二套筒和密封圈,四个所述卡接组件均与所述第二套筒卡接。本申请通过设置防护结构和易拆结构,可防护结构可对地震检波器进行保护,减少地震检波器内部的腐蚀,且方便对地震检波器内部进行拆卸维修,方便人们的使用。方便人们的使用。方便人们的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殷裁云 邹冠贵 汪义龙 任珂 王海军 顾雷雨 赵清全 付康国 曹运飞 杨雷雷 高利晶 张倍宁 郝娇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能煤炭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13
技术公布日:202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