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管道安装辅助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管廊管道的上管滑动辅助工具。
背景技术:2.管廊的工艺管线施工过程中,钢管就位时需要大量的人力,以及倒链、吊车等施工设备,而且存在施工周期长、施工费用高等各种问题,对于码头处管廊管道施工时,由于施工空间相对狭小,无法用吊车进行管道吊装就位时,施工难度明显增大。
技术实现要素:3.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管廊管道的上管滑动辅助工具,不仅安装体积小巧便利、安装及使用方法简单、拆装方便,而且劳动强度明显降低。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管廊管道的上管滑动辅助工具,包括机架、横向工字钢轨道梁、横向手拉滑动小车、纵向工字钢轨道梁、纵向手拉滑动小车以及窜管器;所述横向工字钢轨道梁和所述纵向工字钢轨道梁通过机架固定于管廊的上方,且所述横向工字钢轨道梁沿管廊横向布置,所述纵向工字钢轨道梁沿管廊纵向布置;所述横向工字钢轨道梁上滑动安装有用于带动管道横向移动的横向手拉滑动小车,所述纵向工字钢轨道梁上滑动安装有用于带动管道纵向移动的纵向手拉滑动小车;所述横向手拉滑动小车上悬挂安装有用于提升管道的手动葫芦或电动葫芦;所述管廊的顶面上沿管廊纵向间隔设置有若干窜管器。
5.进一步地,所述横向手拉滑动小车和所述纵向手拉滑动小车均包括支撑轴、两块支撑板以及两个滑轮;两个滑轮分别滑动安装于工字钢轨道梁的腹板两侧的下翼缘板上,且两个滑轮的滚轴分别通过轴承安装于两块支撑板顶部的内侧;两块支撑板的底部分别安装于所述支撑轴的两端上并通过固定螺母紧固。
6.更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螺母固定于所述支撑板的外侧,所述支撑板的外侧与所述固定螺母之间设有垫圈。
7.更进一步地,其中一块所述支撑板的外侧安装有手拉滚轮,所述手拉滚轮的链槽中安装有手拉链条。
8.更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轴的中部安装有挂板,所述挂板的底部设有挂孔。
9.进一步地,所述窜管器包括支架以及转动安装于所述支架内的圆弧形传送器,所述圆弧形传送器沿管廊纵向传送;所述圆弧形传送器的表面设有用于放置管道的弧形环槽。
10.更进一步地,所述支架包括底板和两块侧板,两块侧板固定于所述底板的两侧,所述圆弧形传送器安装于沿管廊横向布置的转轴上,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安装于两块侧板上。
11.更进一步地,所述弧形环槽的内表面与待传送管道的外表面相匹配。
12.进一步地,相邻的两个所述窜管器之间的间距小于标准管段的长度。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4.(1)本实用新型的管廊管道的上管滑动辅助工具具有安装体积小巧便利、安装及使用方法简单、拆装方便、容易掌握,安全可靠、劳动强度明显降低,不需要吊车等大型施工机具等优点,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15.(2)本实用新型的手拉滑动小车结构紧凑,安装尺寸小,使用维护方便,在手拉链条驱动下,可以运载钢管实现移动,到达管廊具体指定位置;
16.(3)本实用新型在纵向工字钢轨道梁正下方的管廊上面间隔设置若干窜管器,通过窜管器配合纵向工字钢轨道梁上的纵向手拉滑动小车前后移动,不仅可以保障管道运送至指定位置,而且能够实现管道的快速倒运,使得整个手拉运输管道的过程更为便捷可行。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管廊管道的上管滑动辅助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手拉滑动小车的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手拉滑动小车的侧视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窜管器的结构示意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窜管器的侧视图;
23.图中:1、机架;2、横向工字钢轨道梁;3、横向手拉滑动小车;4、窜管器;5、支撑轴;6、支撑板;7、滑轮;8、固定螺母;9、垫圈;10、手拉滚轮;11、链槽;12、挂板;13、挂孔;14、圆弧形传送器;15、弧形环槽;16、转轴;17、底板;18、侧板;19、管廊。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6.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若干”的含义是两
个或两个以上。
27.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管廊管道的上管滑动辅助工具,包括机架1、横向工字钢轨道梁2、横向手拉滑动小车3、纵向工字钢轨道梁、纵向手拉滑动小车以及窜管器4;所述横向工字钢轨道梁2和所述纵向工字钢轨道梁通过机架1固定于管廊19的上方,且所述横向工字钢轨道梁2沿管廊19横向布置,所述纵向工字钢轨道梁沿管廊19纵向布置;所述横向工字钢轨道梁2上滑动安装有用于带动管道横向移动的横向手拉滑动小车3,用于带动管道横向移动;所述纵向工字钢轨道梁上滑动安装有用于带动管道纵向移动的纵向手拉滑动小车用于带动管道纵向移动;所述横向手拉滑动小车3上悬挂安装有用于提升管道的手动葫芦或电动葫芦;所述管廊19的顶面上沿管廊19纵向间隔设置有若干窜管器4。本实施例通过在横向手拉滑动小车3上悬挂手动葫芦或电动葫芦,将管道提升至指定的高度,然后通横向手拉滑动小车3左右移动至管廊19上方并放在窜管器4上,之后通过窜管器4配合纵向手拉滑动小车前后移动并至指定就位地点,不仅可以保障管道运送至指定位置,而且能够实现管道的快速倒运,使得整个手拉运输管道的过程更为便捷可行。
28.进一步地,所述横向手拉滑动小车3和所述纵向手拉滑动小车均包括支撑轴5、两块支撑板6以及两个滑轮7;两个滑轮7分别滑动安装于工字钢轨道梁的腹板两侧的下翼缘板上,且两个滑轮7的滚轴分别通过轴承安装于两块支撑板6顶部的内侧;两块支撑板6的底部分别安装于所述支撑轴5的两端上并通过固定螺母8紧固。本实施例的横向手拉滑动小车3和纵向手拉滑动小车的结构相同,如图2和图3所示,整体结构采用加厚钢板,结实耐用,防撞效果好,不易生锈;手拉滑动小车的滑轮7和支撑板6一体化加工,真个滑轮结构咬合度高,耐磨损,可适用于多种工字钢。
29.更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螺母8固定于所述支撑板6的外侧,所述支撑板6的外侧与所述固定螺母8之间设有垫圈9。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两个滑轮7之间的间距可以按工字钢轨道梁宽度要求调整,具体是通过增减垫圈9来调整两个支撑板6之间的宽度,确保两个滑轮7之间的间距与使用的工字钢轨道梁相匹配,使手拉滑动小车适用于不同宽度的工字钢轨道梁;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可以采用200*100
㎜
的工字钢作为轨道梁,调整两个滑轮7之间的间距使两个滑轮7正好滑动安装在工字钢轨道梁的腹板两侧的下翼边缘上。
30.更进一步地,其中一块所述支撑板6的外侧安装有手拉滚轮10,所述手拉滚轮10的链槽11中安装有手拉链条。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横向手拉滑动小车3和纵向手拉滑动小车均采用手拉驱动,通过耐磨手拉链条带动使得手拉滑动小车自如行走于轨道梁的下翼边缘上,且耐磨手拉链条所用滚轮结构稳定,耐磨而且不易变形。
31.更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轴5的中部安装有挂板12,所述挂板12的底部设有挂孔13。本实施例的支撑轴5上安装有带挂孔13的挂板12,对于横向手拉滑动小车3,该挂孔13可以用于安装手动葫芦或电动葫芦,以便于上下调整管道的运送高度,对于纵向手拉滑动小车,该挂孔13可以用于吊重管道,以带动管道前后移动。
32.进一步地,所述窜管器4包括支架以及转动安装于所述支架内的圆弧形传送器14,所述圆弧形传送器14沿管廊19纵向传送;所述圆弧形传送器14的表面设有用于放置管道的弧形环槽15。如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圆弧形传送器14为滚动体,通过在圆弧形传送器14的表面设置弧形环槽15用于放置管道,圆弧形传送器14沿管廊19纵向传送,配合纵向手拉滑动小车纵向移动将管道运至指定就位地点,更加快速便捷。
33.更进一步地,所述支架包括底板17和两块侧板18,两块侧板18固定于所述底板17的两侧,所述圆弧形传送器14安装于沿管廊19横向布置的转轴16上,所述转轴16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安装于两块侧板18上。本实施例的底板17固定在管廊19的顶面上,固定位置应尽可能设置在纵向工字钢轨道梁的正下方,两块侧板18之间活动安装有转轴16,圆弧形传送器14安装于转轴16上,以通过转动配合管道前后移动。
34.优化地,所述弧形环槽15的内表面与待传送管道的外表面相匹配。本实施例的圆弧形传送器14表面的弧形环槽15的尺寸可以根据具体工程的管道外径来确定,圆弧形传送器14可以根据尺寸加工而成。
35.进一步地,相邻的两个所述窜管器4之间的间距小于标准管段的长度。本实施例根据每根管段的长度设置窜管器4的位置,原则为两个相邻的窜管器4的间距需要小于标准管段的长度。
36.本实施例在窜管器4固定后,用手动葫芦或电动葫芦将管道提升至一定的运送高度,之后通过横向手拉滑动小车3横向至窜管器4上方,将钢管倒链放置在窜管器4上面,用绳索固定套牢钢管后,通过挂钩连接至纵向手拉滑动小车的挂孔13上,通过纵向手拉滑动小车前后移动,可以保障钢管运送至指定位置。在一定区域范围的管道运送到位后,可将窜管器4拆除挪至下一个区域范围固定使用。
3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1.一种管廊管道的上管滑动辅助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横向工字钢轨道梁、横向手拉滑动小车、纵向工字钢轨道梁、纵向手拉滑动小车以及窜管器;所述横向工字钢轨道梁和所述纵向工字钢轨道梁通过所述支架固定于管廊的上方,且所述横向工字钢轨道梁沿管廊横向布置,所述纵向工字钢轨道梁沿管廊纵向布置;所述横向工字钢轨道梁上滑动安装有用于带动管道横向移动的横向手拉滑动小车,所述纵向工字钢轨道梁上滑动安装有用于带动管道纵向移动的纵向手拉滑动小车;所述横向手拉滑动小车上悬挂安装有用于提升管道的手动葫芦或电动葫芦;所述管廊的顶面上沿管廊纵向间隔设置有若干窜管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廊管道的上管滑动辅助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手拉滑动小车和所述纵向手拉滑动小车均包括支撑轴、两块支撑板以及两个滑轮;两个滑轮分别滑动安装于工字钢轨道梁的腹板两侧的下翼缘板上,且两个滑轮的滚轴分别通过轴承安装于两块支撑板顶部的内侧;两块支撑板的底部分别安装于所述支撑轴的两端上并通过固定螺母紧固。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管廊管道的上管滑动辅助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螺母固定于所述支撑板的外侧,所述支撑板的外侧与所述固定螺母之间设有垫圈。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管廊管道的上管滑动辅助工具,其特征在于:其中一块所述支撑板的外侧安装有手拉滚轮,所述手拉滚轮的链槽中安装有手拉链条。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管廊管道的上管滑动辅助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轴的中部安装有挂板,所述挂板的底部设有挂孔。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廊管道的上管滑动辅助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窜管器包括支架以及转动安装于所述支架内的圆弧形传送器,所述圆弧形传送器沿管廊纵向传送;所述圆弧形传送器的表面设有用于放置管道的弧形环槽。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管廊管道的上管滑动辅助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底板和两块侧板,两块侧板固定于所述底板的两侧,所述圆弧形传送器安装于沿管廊横向布置的转轴上,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安装于两块侧板上。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管廊管道的上管滑动辅助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环槽的内表面与待传送管道的外表面相匹配。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廊管道的上管滑动辅助工具,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窜管器之间的间距小于标准管段的长度。
技术总结本实用新型属于管道安装辅助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管廊管道的上管滑动辅助工具,包括支架、横向工字钢轨道梁、横向手拉滑动小车、纵向工字钢轨道梁、纵向手拉滑动小车以及窜管器;横向工字钢轨道梁和纵向工字钢轨道梁通过支架固定于管廊的上方,且横向工字钢轨道梁沿管廊横向布置,纵向工字钢轨道梁沿管廊纵向布置;横向工字钢轨道梁上滑动安装有横向手拉滑动小车,纵向工字钢轨道梁上滑动安装有纵向手拉滑动小车;横向手拉滑动小车上悬挂安装有用于提升管道的手动葫芦或电动葫芦;管廊的顶面上沿管廊纵向间隔设置有若干窜管器。本实用新型的辅助工具不仅安装体积小巧便利、安装及使用方法简单、拆装方便,而且劳动强度明显降低。显降低。显降低。
技术研发人员:吴光海 陈健康 李江城 刘鸿 闫志奇 孙炎彬 杨林 杨梅竹 易成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建三局第三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0.29
技术公布日:202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