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信息加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钙钛矿-聚合物复合膜的信息加密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2.刺激响应材料是指在如光、热、电、力、湿气等外加刺激下,物理化学性质产生相应变化,同时可转变为可检测信号对外界加以反馈的一类材料。例如相变材料、水凝胶、碳量子点和钙钛矿材料等对外界刺激敏感,具有高的信噪比和复杂的响应策略,因此被认为是信息存储,加密和防伪应用领域的理想候选者。
3.但是,传统的刺激响应材料往往需要复杂的制备工艺和较高的成本,某些刺激条件也较为苛刻,如特定的化学试剂等,可能会对被保护对象造成损害,并且对环境不太友好。信息存储和加密领域对可重复性及加工灵活性和安全性的较高要求,也成为传统刺激响应材料广泛应用的制约。
4.因此,需要一种加密材料所承载的信息在传递、加密和解密过程中保持隐蔽性和长期完整性,在信息加解密过程中具备环保性和非破坏性的低成本高安全性的信息加密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5.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一种钙钛矿-聚合物复合膜的信息加密方法及其应用,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之一。为实现该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6.本发明实施方式一方面提供一种钙钛矿-聚合物复合膜的信息加密方法,包括:步骤s1:利用溶胀-去溶胀法制备钙钛矿与聚合物的柔性复合膜;步骤s2:利用激光在所述复合膜上刻蚀图案化信息,所述激光的功率包括第一功率、第二功率、第三功率中的至少一种;其中,经所述第一功率的激光刻蚀的图案在明场(包括自然光、日光等光照条件)下可识别,在紫外光或紫光辐照下可识别;经所述第二功率的激光刻蚀的图案在明场下不可识别,在紫外光或紫光辐照下可识别;经所述第三功率的激光刻蚀的图案在明场下不可识别,在紫外光或紫光辐照下可识别;步骤s3:将刻蚀过图案化信息的所述复合膜用水浸没处理后,经所述第一功率和所述第二功率的激光刻蚀的图案在明场和紫外光或紫光辐照下的可识别性不变,经所述第三功率的激光刻蚀的图案在明场下不可识别,在紫外光或紫光辐照下可识别度降低或消失。
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功率为40mw以上的高功率,所述第二功率为5-40mw的中功率,所述第三功率为0.5-5mw的低功率。优选的,所述第一功率为40-100mw的高功率,所述第二功率为8-12mw的中功率,所述第三功率为0.8-2mw的低功率。
8.进一步的,步骤s1包括:步骤s11:以n,n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制备钙钛矿前驱液,在所述前驱液中添加油酸和油胺作为配体;步骤s12:在所述聚合物的膜上均匀涂覆所述前驱液,发生由所述前驱液的溶剂诱导的聚合物溶胀反应,并将所述前驱液中的溶质和配体
引入至所述聚合物的基体中;步骤s13:对所述聚合物的膜进行加热,所述前驱液中的溶剂的蒸发引发去溶胀反应,使得所述前驱液中的溶质留在所述聚合物内部,结晶形成被所述配体封端的钙钛矿纳米晶,同时所述聚合物发生收缩形成保护层。稳定的钙钛矿-聚合物复合膜由此被制得。
9.进一步的,所述聚合物包括:聚碳酸酯、聚苯乙烯、聚氯乙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醋酸纤维中的任何一种。
10.进一步的,所述激光为近紫外纳秒激光。
11.进一步的,所述用水浸没处理的时间为0-7天。
12.进一步的,步骤s3还包括:将用水浸没处理后的所述复合膜干燥处理后,经所述第一功率和所述第二功率的激光刻蚀的图案在明场和紫外光或紫光辐照下的可识别性不变,经所述第三功率的激光刻蚀的图案在明场下不可识别,在紫外光或紫光辐照下可识别度降低或消失。
13.进一步的,所述复合膜为透明的。
14.本发明实施方式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根据上述钙钛矿-聚合物复合膜的信息加密方法制备的钙钛矿-聚合物复合膜在信息加密上的应用。
15.本发明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具有以下优点:
16.(1)结合前驱体溶液和一步旋涂法这种简便快捷的方式,高效低成本的制备出可发射饱和荧光的高质量钙钛矿晶膜。
17.(2)利用溶胀-去溶胀法这种基于钙钛矿基质的原位制备方法制备钙钛矿-聚合物复合膜,制备工艺简单、聚合物选择丰富、成本低、环境相容性好。
18.(3)钙钛矿晶体和聚合物的复合,一方面有利于提高钙钛矿稳定性,减少钙钛矿晶体的团聚;另一方面能够延续聚合物本身具有的加工灵活性和延伸性,给实际应用将带来极大便利。
19.(4)使用无掩膜的激光烧蚀技术实现高分辨率的防伪图案,避免繁琐的掩膜刻蚀工艺,降低成本,提高了器件的生产成品率,并提高了器件几何设计的灵活性。
20.(5)钙钛矿-聚合物复合膜通过调节刻蚀激光的功率,再通过施加不同的读取信息手段(明场,荧光,浸水荧光),可实现在明场(自然光、显微镜、日光灯等)下隐形书写及浸水可控擦除的效果,由此可以获得具有差异性的信息,提升信息加密的层级和复杂度,实现多重加/解密。
21.(6)信息解密过程简单便捷,仅需利用激发光源和水,而不需要苛刻的物理条件和使用具有腐蚀性或毒性的化学试剂,对环境友好。
22.(7)钙钛矿-聚合物复合膜的透明性和柔性,进一步拓展了该材料在信息加密领域的应用。
附图说明
23.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24.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cspbbr
3-pc复合膜的制备工艺示意图;
25.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纳秒激光雕刻示意图;
26.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不同功率的激光对cspbbr
3-pc复合膜刻蚀后在显微镜明场、荧光及浸水后的实物图;
27.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cspbbr
3-pc复合膜激光刻蚀后在显微镜明场及荧光下的对照图;
28.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cspbbr
3-pc复合膜经低功率激光刻蚀后浸水刻蚀痕迹消失的照片;
29.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cspbbr
3-pc复合膜经低功率激光刻蚀后的照片;
30.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cspbbr
3-pc复合膜经三种不同功率的激光刻蚀后,可实现隐形书写与可控擦除,根据读取信息的手段不同(明场,荧光,浸水荧光),获得具有差异性的信息的对照图;
31.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不同聚合物基底上旋涂cspbbr3后的显微镜明场及荧光图像:(a)pc膜;(b)ps膜;(c)pvc膜。
具体实施方式
32.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发明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技术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技术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以下各个实施例的划分是为了描述方便,不应对本发明的具体实现方式构成任何限定,各个实施例在不矛盾的前提下可以相互结合相互引用。
33.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一种钙钛矿-聚合物复合膜的信息加密方法,主要包括三部分:第一步为钙钛矿-聚合物柔性复合膜的制备;第二步为近紫外纳秒激光对复合膜的图案化刻蚀,通过改变激光功率可以选择性地引入缺陷或/和破坏基体;第三步为浸水过程使痕量水分渗透以钝化缺陷,驱动荧光恢复。具体如下:
34.步骤s1:利用溶胀-去溶胀法制备钙钛矿与聚合物的柔性透明复合膜。
35.溶胀是高分子材料所特有的一种现象,当聚合物与良好的溶剂接触或者被浸入其中时,溶剂与溶质分子会扩散进入聚合物内部,使其体积增大。这种过程也可以通过蒸发来实现逆转,即去溶胀过程。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此原理,以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为基底,制备了cspbx
3-pc聚合物复合膜。油酸(oleic acid,oa)和油胺(oleylamine,ola)用于溶液合成钙钛矿的封端配体,它们具有帮助控制钙钛矿晶体的尺寸,控制钙钛矿晶体的结晶动力学、提高胶体稳定性的作用。
36.csprbr
3-pc复合膜的制备流程如图1所示。首先利用溶液法于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制备cspbbr3前驱液。随后利用旋涂的手段,在pc膜上滴加前驱液,使其均匀分散在表面,在此过程中发生溶剂诱导的聚合物溶胀过程,会将溶质(钙钛矿前体)和配体,引入至聚合物基体中。后将pc膜转移至加热板,加速溶剂的挥发,引发去溶胀过程。最终,溶质仍被留在聚合物内部,结晶形成被配体封端的cspbbr3纳米晶,同时聚合物发生收缩,形成保护内部钙钛矿晶体免收水、氧气、热等环境侵害的保护层。稳定的cspbx
3-pc复合膜由此被制得。
37.cspbbr3钙钛矿前驱液的配置方法如下。首先称取0.0212g(0.01mmol)csbr与
0.0367g(0.01mmol)pbbr2,加入40μl oa和等量ola,再加入9.94ml的n,n-二甲基甲酰胺(n,n-dimethylformamide,dmf)溶剂。转移至超声波清洗机中超声2h,至溶液澄清透明,溶质完全溶解,制得油酸油胺添加量为4μl/ml的0.01mol/l cspbbr3前驱体溶液。前驱体溶液置于无光干燥环境下留存,每次使用前需确定溶液澄清且无沉淀。该前驱液制备过程简单,无需昂贵精密仪器。
38.本实施例以卤素元素溴(br)为例,介绍钙钛矿前驱液的制备。若需引入其他卤素元素,如氯(cl)、碘(i),技术路线不变,仅需改变前驱液配比。如制备cspbcl
3-pc复合膜,仅需改为称取0.01mmol的cscl和0.01mmol的pbcl2,配置浓度为0.01mol/l的cspbcl3前驱液,其他步骤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39.其中,聚合物包括:聚碳酸酯、聚苯乙烯、聚氯乙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醋酸纤维中的任何一种。在本实施例中以聚碳酸酯(pc)膜为例进行阐述。
40.步骤s2:利用激光在复合膜上刻蚀图案化信息,激光的功率包括第一功率、第二功率、第三功率中的至少一种。其中,经第一功率的激光刻蚀的图案在明场下可识别,在紫外光或紫光辐照下可识别;经第二功率的激光刻蚀的图案在明场下不可识别,在紫外光或紫光辐照下可识别;经第三功率的激光刻蚀的图案在明场下不可识别,在紫外光或紫光辐照下可识别。其中,第一功率为40-100mw的高功率,第二功率为8-12mw的中功率,第三功率为0.8-2mw的低功率。
41.与传统的合成和微细加工技术相比,激光辅助加工可以在气体环境和液体环境中直接合成纳米材料,具有环境友好、能量损耗小等优点,在加工热敏衬底方面更是具有更大的优势。通过聚焦辐射束的激光合成技术可以基于局部光热或光化学反应,来实现纳米材料的特定部位生长,具有空间不受限、非接触、直写处理速度快和3d兼容等优点。激光微细加工技术消除了对掩模和光刻的需要,从而提高了器件的生产成品率,并提高了器件几何设计的灵活性。超快激光具有高强度和超短脉冲宽度,热副作用小,几乎任何材料都可以发生非线性吸收,也能将附带损伤和热应力降至最低。
42.在本实施例中,以cspbbr
3-pc复合膜为示例,利用近紫外纳秒激光对复合膜进行图案化刻蚀。刻蚀图案由cad软件预先绘制,通过外接电脑调控激光雕刻参数,xyz样品台和激光头位置。激光刻蚀示意图如图2所示。通过计算机控制的xyz样品台和激光头,以及调节激光功率,可以实现任意图案的自由设计。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cspbbr
3-pc复合膜激光刻蚀后在显微镜明场及荧光下的对照图,通过明场和荧光图像可以读取出不同信息。
43.在本实施例中,控制激光功率为三档,分别记为第三功率(低功率(0.8-2mw))、第二功率(中功率(8-12mw))和第一功率(高功率(40-100mw)),对cspbbr
3-pc复合膜分别具有不同的信息写入效果。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不同功率的激光对cspbbr
3-pc复合膜刻蚀后在显微镜明场、荧光(紫光辐照)及浸水后的实物图。如图3所示,使用高功率激光对cspbbr
3-pc复合膜进行刻蚀时,显微镜明场照片中可见明显的烧蚀痕迹;显微镜荧光照片(显微镜激发波长为420-440nm)同样如此,刻蚀部分荧光“变黑”,刻蚀的图案清晰可见。中功率激光下,在明场照片中,激光烧蚀痕迹不可见;但荧光照片中仍可见图案“变黑”,实现了明场图像不可见,荧光图像可见的隐形效果。而用低功率激光进行同一图案的刻蚀,效果与中功率类似,激光刻蚀区域明场下无刻蚀痕迹;但荧光下亮度变暗,刻蚀图案可见。即用中功率和低功率激光可以实现图案的明场隐形书写(荧光可见)。
44.进一步的,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cspbbr
3-pc复合膜经低功率激光刻蚀后的日光(a)和紫外光(b)照射下的照片。复合膜荧光由手电筒(sanjicha-uv)射出的紫外光激发。如图6所示,可以看到复合膜延续了pc膜良好的柔性,透明性良好,紫外光照射下发射出明亮荧光。用低功率激光在复合膜上刻蚀“shu”图案,日光下隐形,不能读取出信息;在紫外光下能够看见“shu”的字样,实现了明场隐形加密。
45.步骤s3:将刻蚀过图案化信息的复合膜用水浸没处理后,经高功率和中功率的激光刻蚀的图案在明场和紫外光或紫光辐照下的可识别性不变,经低功率的激光刻蚀的图案在明场下不可识别,在紫外光或紫光辐照下可识别度降低或消失。
46.将经过激光图案化处理后的cspbbr
3-pc复合膜样品用水浸没,置于室温环境。
47.如图3c和3d所示,经高功率激光处理过的区域,浸水之后的明场图像显示刻蚀痕迹仍然明显,荧光图像同样如此。经中功率激光处理过的区域,浸水之后由于荧光亮度整体增强,荧光图像显示出来的刻蚀与未刻蚀区域明暗对比度略有下降,但仍然可明显分辨,同时明场依旧不见刻蚀痕迹。但是,随着激光功率的进一步降低,情况发生了变化。对于低功率激光刻蚀得到的图案,随着浸水时间的延长,明场下痕迹仍不可见,但荧光痕迹逐渐消失,即,激光刻蚀变黑痕迹被水“修复”了,从而实现信息的可控擦除。
48.其中,用水浸没处理复合膜的时间为0-7天,优选的,6-24小时。
49.在本实施例中,用低功率激光对cspbbr
3-pc复合膜进行大区域的雕刻,线间距设置为10μm,然后对其进行浸水处理,拍摄实物照片,如图5所示。复合膜荧光由手电筒射出的紫外光激发。在图5中,可以看到低功率激光对复合膜进行刻蚀后,刻蚀部分的荧光变暗。经过浸水处理后,刻蚀痕迹被擦除,且薄膜整体荧光强度有所增强。之后将样品置于真空烘箱,保持抽气,50℃加热12h以去除水分。观察到,紫外光下刻蚀痕迹依然不可见,整体荧光保持高亮度。可以判定,通过浸水修复刻蚀痕迹以达到擦除信息的目的是一种永久性的变化,即使在后续除去水分的情况下也能维持此效果。
50.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将三种功率的激光同时引入,共同完成信息的写入,将能够实现更加丰富的展示,提升了信息加密层数及复杂性。
51.例如,利用中功率和低功率刻蚀后明场隐形,荧光可见,但浸水后低功率刻黑区域可以恢复(即被擦除)的效果。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cspbbr
3-pc复合膜经三种不同功率的激光刻蚀后,可实现隐形书写与可控擦除,根据读取信息的手段不同(明场,荧光,浸水荧光),获得具有差异性的信息的对照图。如图7所示,可以设计实现:明场下信息隐形;紫外光激发下荧光图像呈现数字“8888”;浸水后紫外光激发下可读出数字“2021”。而进一步结合高功率激光雕刻后,明场下可见清晰雕刻痕迹的特点,分别用高功率、中功率和低功率激光刻下“木”字,可以实现设计:明场下读取信息为“木”;紫外光激发下读取荧光图像信息为汉字“森”;浸水后紫外光激发下读取荧光图像信息为“林”。在肉眼下,经过浸水6h,低功率雕刻后的痕迹将被基本擦除,浸水24h,低功率激光雕刻痕迹完全消除,荧光恢复。与ascii码结合可以进一步丰富应用场景。如图7所示,明场下读取的信息“01110111,01101111,01110111”对应于英文字母“w,o,w”,空气中其荧光图像读取出信息“01000011,01001000,01000101”对应于英文字母“c,h,e”,浸水一段时间后其荧光图像呈现的信息“01010011,01001000,01010101”对应于英文字母“s,h,u”。也就是说,如果想要获取到最终“shu(上海大学)”这一信息,需要经历激发荧光和浸水这两个信息解密过程。但如果缺少上述解密过
程,读取到的只是具有迷惑性的虚假的信息,即“wow”或“che”。
52.进一步的,研究了不同聚合物基底对于钙钛矿-聚合物复合膜的复合效果。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不同聚合物基底上旋涂cspbbr3后的明场及荧光图像:(a)pc膜;(b)ps膜;(c)pvc膜。如图所示,三种聚合物基底均可实现良好的复合效果。
53.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加密方法制备的钙钛矿-聚合物复合膜,大大降低成本。以cspbbr
3-pc复合膜制备为例,成本具体计算过程如下所示:
54.基底:购买1cm
2 pc薄膜的成本为0.005元。
55.溶剂:500ml的dmf价格为49元。500ml的oa价格为56元。500ml的ola价格为159元。因此,10ml溶液(9.92ml dmf,0.04ml oa,0.04ml ola)的成本约为0.989元。
56.溶质:5g的csbr价格为49元,25g的pbbr2价格为69元。配置10ml的0.01m钙钛矿前驱液所使用溶质(0.0212g csbr,0.0367g pbbr2)的成本约为0.309元。
57.制备1cm2复合膜所消耗的钙钛矿前驱液约为0.1ml,因此消耗的试剂成本为(0.989+0.309)
÷
100=0.01298元。
58.最终,制备1cm
2 cspbbr
3-pc复合膜的成本约为0.018元(折合约2.8
×
10-3
美元)。
59.本发明实施方式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根据上述钙钛矿-聚合物复合膜的信息加密方法制备的钙钛矿-聚合物复合膜在信息加密上的应用。
60.本发明实施方式基于聚合物的溶胀-去溶胀原理,将钙钛矿cspbx3(x=cl,br,i)与聚合物复合形成复合膜,能提高稳定性,减少晶体的聚集,并延续聚合物的柔性和加工灵活性。接着利用纳秒激光进行图案化处理,通过改变激光功率可以选择性地引入缺陷或/和破坏基体;随后的浸水过程使痕量水分渗透以钝化缺陷,驱动荧光恢复。根据激光功率和读取手段的差异,可以实现信息的多重加/解密。信息在传递、加密和解密过程中均能保持良好的完整性和稳定性。用户仅需要能够发射紫外光或紫光的光源和随处可得的水,就可以完成信息的解密和识别,不需要昂贵的设备和专业培训。同时结合简单的工艺步骤,低成本,方便的验证方式,结合聚合物提供的超高稳定性以及由聚合物继承而来的柔性和加工灵活性,为钙钛矿器件在信息安全、数据存储和工艺品等领域的应用提供一条新颖的、成本低、易于工业化、验证手段简单环保的路线,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61.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1.一种钙钛矿-聚合物复合膜的信息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s1:利用溶胀-去溶胀法制备钙钛矿与聚合物的柔性复合膜;步骤s2:利用激光在所述复合膜上刻蚀图案化信息,所述激光的功率包括第一功率、第二功率、第三功率中的至少一种;其中,经所述第一功率的激光刻蚀的图案在明场下可识别,在紫外光或紫光辐照下可识别;经所述第二功率的激光刻蚀的图案在明场下不可识别,在紫外光或紫光辐照下可识别;经所述第三功率的激光刻蚀的图案在明场下不可识别,在紫外或紫光辐照下可识别;步骤s3:将刻蚀过图案化信息的所述复合膜用水浸没处理后,经所述第一功率和所述第二功率的激光刻蚀的图案在明场和紫外光或紫光辐照下的可识别性不变,经所述第三功率的激光刻蚀的图案在明场下不可识别,在紫外光或紫光辐照下可识别度降低或消失。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钙钛矿-聚合物复合膜的信息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功率为40mw以上的高功率,所述第二功率为5-40mw的中功率,所述第三功率为0.5-5mw的低功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钙钛矿-聚合物复合膜的信息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功率为40-100mw的高功率,所述第二功率为8-12mw的中功率,所述第三功率为0.8-2mw的低功率。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钙钛矿-聚合物复合膜的信息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包括:步骤s11:以n,n-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制备钙钛矿前驱液,在所述前驱液中添加油酸和油胺作为配体;步骤s12:在所述聚合物的膜上均匀涂覆所述前驱液,发生由所述前驱液的溶剂诱导的聚合物溶胀反应,并将所述前驱液中的溶质和配体引入至所述聚合物的基体中;步骤s13:对所述聚合物的膜进行加热,所述前驱液中的溶剂的蒸发引发去溶胀反应,使得所述前驱液中的溶质留在所述聚合物内部,结晶形成被所述配体封端的钙钛矿纳米晶,同时所述聚合物发生收缩形成保护层。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钙钛矿-聚合物复合膜的信息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包括:聚碳酸酯、聚苯乙烯、聚氯乙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醋酸纤维中的任何一种。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钙钛矿-聚合物复合膜的信息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为近紫外纳秒激光。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钙钛矿-聚合物复合膜的信息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水浸没处理的时间为0-7天。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钙钛矿-聚合物复合膜的信息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还包括:将用水浸没处理后的所述复合膜干燥处理后,经所述第一功率和所述第二功率的激光刻蚀的图案在明场和紫外光或紫光辐照下的可识别性不变,经所述第三功率的激光刻蚀的图案在明场下不可识别,在紫外光或紫光辐照下可识别度降低或消失。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钙钛矿-聚合物复合膜的信息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膜为透明的。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钙钛矿-聚合物复合膜的信息加密方法制备的钙钛
矿-聚合物复合膜在信息加密上的应用。
技术总结本发明提供一种钙钛矿-聚合物复合膜的信息加密方法及其应用,该方法包括:步骤S1:利用溶胀-去溶胀法制备钙钛矿与聚合物的柔性复合膜;步骤S2:利用激光在复合膜上刻蚀图案化信息;步骤S3:将刻蚀过图案化信息的复合膜用水浸没处理后,使痕量水分渗透以钝化缺陷,驱动荧光恢复,以实现写入信息的可控擦除。根据本发明制备的钙钛矿-聚合物复合膜通过调节刻蚀激光的功率,再通过施加不同的读取信息手段(明场,荧光,浸水荧光),可实现在明场(自然光等)下隐形书写及浸水可控擦除的效果,由此可以获得具有差异性的信息,提升信息加密的层级和复杂度,实现多重加/解密。实现多重加/解密。实现多重加/解密。
技术研发人员:巫金波 傅加兴 周永峰 温维佳 薛厂 张萌颖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2.04.24
技术公布日:202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