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野生棘头梅童鱼捕捞与保活装置的制作方法

allin2022-12-20  204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野生棘头梅童鱼捕捞与保活装置。


背景技术:

2.棘头梅童鱼(collichthyslucidus),俗称金鳞,属鲈形目石首鱼科梅童鱼属,为暖水性近海底栖小型鱼类,广泛分布于从朝鲜半岛至菲律宾的西太平洋海域。棘头梅童鱼肉味鲜嫩、营养丰富,是深受沿海居民喜爱的海产珍品,节庆时节往往供不应求,单价能达到300元/kg以上,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目前棘头梅童鱼主要来自海区捕捞,但海区资源也日益枯竭,而人工育苗和养殖还未形成产业。开展棘头梅童鱼人工育苗的先决条件是能够保活野生棘头梅童鱼并进行培育。棘头梅童鱼体个小,成鱼也一般不超过100克。鳞片较细,容易脱落,应激性很强。
3.现有捕捞梅童鱼的网具在起捕前都会让棘头梅童鱼与其它渔获物挤压在一起,相互刮擦成造成较大的机伤,后期体表感染而死亡。一般的网具起捕后的棘头梅童鱼由于环境变化较大而引起强烈应激,也会造成梅童鱼大量损耗,无法保活。这两个主要因素的叠加,造成野生棘头梅童鱼的保活率接近为零。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野生棘头梅童鱼捕捞与保活装置,该装置结构紧凑,可以将棘头梅童鱼的保活成活率提高到30%以上。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一种野生棘头梅童鱼捕捞与保活装置,包括保活网箱,所述保活网箱的上端敞开并安装有浮筏,保活网箱的两侧部分别设置有线型单向口,所述线型单向口上连接有喇叭状的引导捕捞网部。
6.进一步地,所述保活网箱的下端安装有坠子。
7.进一步地,所述引导捕捞网部的上部设置有浮球,引导捕捞网部的下部安装有坠子。
8.进一步地,所述浮球间经固定锚绳相连接。
9.进一步地,所述引导捕捞网部自网口至线型单向口之间间隔安装有逐渐缩小的支撑环。
10.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该装置结构紧凑,可以将棘头梅童鱼的保活成活率提高到30%以上。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2.图中:10-保活网箱11-浮筏12-线型单向口13-坠子20-引导捕捞网部21-浮球22-坠子23-支撑环24-固定锚绳25-网口。
具体实施方式
13.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浅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
14.参考图1
15.一种野生棘头梅童鱼捕捞与保活装置,包括保活网箱10,所述保活网箱的上端敞开并安装有浮筏11,以便网箱的上端可以浮在水面上。保活网箱的两侧部分别设置有线型单向口12,所述线型单向口上连接有喇叭状的引导捕捞网部20。由于网箱的网都是柔性网,线型单向口在正常情况下呈线型,在水流冲击下会敞开,配合引导捕捞网部可以更好地让鱼进入网箱内,却不容易从网箱中逃脱。
16.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网箱可以沉入水中,所述保活网箱的下端安装有坠子13。
17.本实施例中,为了让引导捕捞网部可可以展开,所述引导捕捞网部的上部设置有浮球21,引导捕捞网部的下部安装有坠子22。所述引导捕捞网部自网口25至线型单向口之间间隔安装有逐渐缩小的支撑环23,从而保证引导捕捞网部可展开,避免被水流冲击后闭合。
18.本实施例中,为了让引导捕捞网部的上部可以浮在水面上,所述浮球间经固定锚绳24相连接。
19.该装置使用时,安置在河口海区有较多梅童鱼栖息并且随着涨退潮有一定流水的海域。两引导捕捞网部向着水流方向张开,利用水流将梅童鱼引入中间的保活网箱。该保活网箱一般为长5米
×
宽5米
×
深2米以上。梅童鱼进入保活网箱后,由于有较大的活动空间,不易被网具和其它渔获物刮伤而体表感染。同时由于被捕获后仍处于海水环境中,也不会有明显的应激反应。
20.捕获野生梅童鱼后可预先在离岸较近地方制备的高位池,于夜间将保活装置中的野生梅童鱼捞起,去除其它渔获物,将梅童鱼用活水船运输至陆上高位池,入池养殖。
2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野生棘头梅童鱼捕捞与保活装置,包括保活网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活网箱的上端敞开并安装有浮筏,保活网箱的两侧部分别设置有线型单向口,所述线型单向口上连接有喇叭状的引导捕捞网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野生棘头梅童鱼捕捞与保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活网箱的下端安装有坠子。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野生棘头梅童鱼捕捞与保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捕捞网部的上部设置有浮球,引导捕捞网部的下部安装有坠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野生棘头梅童鱼捕捞与保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球间经固定锚绳相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2或4所述的一种野生棘头梅童鱼捕捞与保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捕捞网部自网口至线型单向口之间间隔安装有逐渐缩小的支撑环。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野生棘头梅童鱼捕捞与保活装置,包括保活网箱,所述保活网箱的上端敞开并安装有浮筏,保活网箱的两侧部分别设置有线型单向口,所述线型单向口上连接有喇叭状的引导捕捞网部。该装置结构紧凑,可以将棘头梅童鱼的保活成活率提高到30%以上。头梅童鱼的保活成活率提高到30%以上。头梅童鱼的保活成活率提高到30%以上。


技术研发人员:张艺 林培华 周振平 张伟 黄伟卿 陈仕玺 林会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德市鼎诚水产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14
技术公布日:2022/7/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457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