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加工用冷却液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allin2022-12-20  171



1.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金属加工用冷却液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2.在机械制造中的金属切削过程中冷却液中混杂大量的钢屑,例如在插齿机、滚齿机及磨齿机等制齿装备,在其具备出厂条件之前,需要进行大量的齿轮加工精度调整及齿轮加工任务,由于制造成本的限制,制造单位不可能大规模、批量使用自动化程度高的排屑器,一般使用简单可靠的小型手推式冷却车,在利用简单的冷却车进行加工冷却的使用过程中,其必然造成加工产生的钢屑和油液混合,而混合物必然无法有效地投入生产加工中,造成大量浪费。
3.在中国专利cn210024647u中公开的一种金属加工冷却液回收装置,该金属加工冷却液回收装置,能够很好的将金属屑从冷却混合液中分离出来,滤网不易堵塞,同时能够对分离后的冷却液进行冷却处理,便于实现循环使用,但是,该金属加工冷却液回收装置,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具有以下缺点:
4.该金属加工冷却液回收装置,在使用时,钢屑和冷却液的混合液体从进液口进入,然后经过粗滤网的过滤后会散落在第一精滤网上,需要使用分屑装置带动第一精滤网上下运动,将第一精滤网上的钢屑从滤网孔中振动出来,然后钢屑被第一磁性块吸附在一起,将钢屑与冷却液分离,分屑装置结构较为复杂,生产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金属加工用冷却液回收装置。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金属加工用冷却液回收装置,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一侧的顶部插接有分屑机构,所述本体一侧的中部插接有过滤机构,所述本体一侧的底部插接有收集机构,所述本体的内部设置有冷却机构,所述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腿;
7.所述本体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部的顶部设置有粗滤架,所述外壳一侧的顶部开设有第一插槽;
8.所述分屑机构包括挡板,所述挡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把手,所述挡板远离第一把手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顶部设置有磁块。
9.优选的,所述外壳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接收斗,所述外壳的一侧开设有第二插槽,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导流板,所述外壳的一侧开设有第三插槽,所述外壳内部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外壳的一侧开设有连接孔,所述外壳的一侧设置有排液管。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介绍了本体所包含的各个零部件以及各零部件之间的连接方式。
11.优选的,所述过滤机构包括连接框、滤网和第二把手,所述连接框的中部设置有滤
网,所述连接框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把手。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介绍了过滤机构所包含的各个零部件以及各零部件之间的连接方式。
13.优选的,所述收集机构包括收集网盒和第三把手,所述收集网盒的一侧设置有第三把手。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介绍了收集机构所包含的各个零部件以及各零部件之间的连接方式。
15.优选的,所述冷却机构包括进水管、蛇形管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蛇形管,所述蛇形管远离进水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出水管。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介绍了冷却机构所包含的各个零部件以及各零部件之间的连接方式。
17.优选的,所述粗滤架的两侧均开设有多个滤孔。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冷却液和钢屑的混合液体从接收斗进入外壳中,直接落在粗滤架中,冷却液从粗滤架两侧开设的滤孔流出,钢屑被磁块吸附在连接板的顶部,对钢屑和冷却液进行初步分离。
19.优选的,所述挡板插接在第一插槽的内部,所述连接板位于粗滤架的内部。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介绍了分屑机构和本体之间的具体连接方式。
21.优选的,所述连接框插接在第二插槽的内部,所述连接框位于粗滤架的下方,所述连接框位于导流板的上方。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介绍了过滤机构和本体之间的具体连接方式。
23.优选的,所述收集网盒插接在第三插槽的内部,所述收集网盒位于导流板的下方,所述收集网盒位于支撑架的上方。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介绍了收集机构和本体之间的具体连接方式。
25.优选的,所述连接孔的数量为两个,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均通过连接孔与外壳固定连接,所述蛇形管位于支撑架的顶部,所述蛇形管位于收集网盒的下方。
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介绍了冷却机构和本体之间的具体连接方式。
27.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28.1、该金属加工用冷却液回收装置,通过设置分屑机构,分屑机构包括挡板,挡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把手,挡板远离第一把手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的顶部设置有磁块,在使用时,冷却液和钢屑的混合液体从接收斗进入外壳中,直接落在粗滤架中,冷却液从粗滤架两侧开设的滤孔流出,钢屑被磁块吸附在连接板的顶部,对钢屑和冷却液进行初步分离,结构简单,生产成本较低,便于生产推广;
29.2、该金属加工用冷却液回收装置,通过设置过滤机构,在冷却液从从粗滤架两侧开设的滤孔流出后,会经过过滤机构,过滤机构对冷却液中混杂的钢屑过滤,将滤孔中流出的钢屑与冷却液分离,经过过滤后的冷却液顺着导流板流入收集网盒中,通过设置收集网盒,对冷却液中的钢屑进一步过滤,确保冷却液与钢屑分离,再次过滤后的冷却液落在外壳内部的底部,通过设置冷却机构,将冷却水从进水管注入,冷却水经过蛇形管从出水管排出,对外壳内部的冷却液进行降温,便于对回收的冷却液进行再次利用。
附图说明
3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31.图2为本实用新型打开的结构示意图;
32.图3为本实用新型本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33.图4为本实用新型分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34.图5为本实用新型过滤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35.图6为本实用新型收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36.图7为本实用新型冷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37.图中:1-本体,101-外壳,102-粗滤架,103-第一插槽,104-接收斗,105
‑ꢀ
第二插槽,106-导流板,107-第三插槽,108-支撑架,109-连接孔,2-分屑机构,201-挡板,202-第一把手,203-连接板,204-磁块,3-过滤机构,301-连接框,302-滤网,303-第二把手,4-收集机构,401-收集网盒,402-第三把手, 5-冷却机构,501-进水管,502-蛇形管,503-出水管,6-支撑腿。
具体实施方式
3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39.如图1-7所示,一种金属加工用冷却液回收装置,它包括本体1,本体1 一侧的顶部插接有分屑机构2,本体1一侧的中部插接有过滤机构3,本体1 一侧的底部插接有收集机构4,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冷却机构5,本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腿6;
40.如图3所示,本体1包括外壳101,外壳101内部的顶部设置有粗滤架 102,外壳101一侧的顶部开设有第一插槽103;
41.如图4所示,分屑机构2包括挡板201,挡板20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把手 202,挡板201远离第一把手20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203,连接板203 的顶部设置有磁块204,在使用时,冷却液和钢屑的混合液体从接收斗104进入外壳101中,直接落在粗滤架102中,冷却液从粗滤架102两侧开设的滤孔流出,钢屑被磁块204吸附在连接板203的顶部,对钢屑和冷却液进行初步分离,结构简单,生产成本较低,便于生产推广。
42.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如图3所示,外壳1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接收斗104,外壳101的一侧开设有第二插槽105,外壳101的内部设置有导流板106,外壳101的一侧开设有第三插槽107,外壳101内部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架108,外壳101的一侧开设有连接孔109,外壳101的一侧设置有排液管,排液管上设置有阀门。
43.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如图5所示,过滤机构3包括连接框301、滤网302和第二把手303,连接框301的中部设置有滤网302,连接框30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把手303,在冷却液从从粗滤架102两侧开设的滤孔流出后,会经过过滤机构3,过滤机构3对冷却液中混杂的钢屑过滤,将滤孔中流出的钢屑与冷却液分离。
44.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如图6所示,收集机构4包括收集网盒401和第三把手402,收集网盒401的一侧设置有第三把手402,收集网盒401上网孔的内接圆半径小于滤网302网孔的内接圆半径,经过过滤后的冷却液顺着导流板106流入收集网盒401中,通过设置收集网盒401,对冷却液中的钢屑进一步过滤,确保冷却液与钢屑分离。
45.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如图7所示,冷却机构5包括进水管501、蛇形管502和出水管503,进水管50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蛇形管502,蛇形管502远离进水管50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出水管503,再次过滤后的冷却液落在外壳101内部的底部,将冷却水从进水管501注入,冷却水经过蛇形管502从出水管503排出,对外壳101内部的冷却液进行降温,便于对回收的冷却液进行再次利用。
46.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如图3所示,粗滤架102的两侧均开设有多个滤孔,滤孔内接圆的半径大于滤网302网孔的内接圆半径。
47.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如图1和图2所示,挡板201插接在第一插槽103的内部,连接板203位于粗滤架102的内部。
48.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如图1和图2所示,连接框301插接在第二插槽105的内部,连接框301位于粗滤架102的下方,连接框301 位于导流板106的上方。
49.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如图1和图2所示,收集网盒401 插接在第三插槽107的内部,收集网盒401位于导流板106的下方,收集网盒401位于支撑架108的上方。
50.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如图1和图2所示,连接孔109的数量为两个,进水管501和出水管503均通过连接孔109与外壳101固定连接,蛇形管502位于支撑架108的顶部,蛇形管502位于收集网盒401的下方。
51.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52.s1、冷却液和钢屑的混合液体从接收斗104进入外壳101中,直接落在粗滤架102中,冷却液从粗滤架102两侧开设的滤孔流出,钢屑被磁块204 吸附在连接板203的顶部,对钢屑和冷却液进行初步分离;
53.s2、在冷却液从从粗滤架102两侧开设的滤孔流出后,会经过过滤机构3,过滤机构3对冷却液中混杂的钢屑过滤,将滤孔中流出的钢屑与冷却液分离;
54.s3、经过过滤后的冷却液顺着导流板106流入收集网盒401中,通过设置收集网盒401,对冷却液中的钢屑进一步过滤,确保冷却液与钢屑分离;
55.s4、再次过滤后的冷却液落在外壳101内部的底部,将冷却水从进水管 501注入,冷却水经过蛇形管502从出水管503排出,对外壳101内部的冷却液进行降温,便于对回收的冷却液进行再次利用。
56.综上所述,在使用者使用时,通过设置分屑机构2,分屑机构2包括挡板 201,挡板20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把手202,挡板201远离第一把手20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203,连接板203的顶部设置有磁块204,在使用时,冷却液和钢屑的混合液体从接收斗104进入外壳101中,直接落在粗滤架102 中,冷却液从粗滤架102两侧开设的滤孔流出,钢屑被磁块204吸附在连接板203的顶部,对钢屑和冷却液进行初步分离,结构简单,生产成本较低,便于生产推广;通过设置过滤机构3,在冷却液从从粗滤架102两侧开设的滤孔流出后,会经过过滤机构3,过滤机构3对冷却液中混杂的钢屑过滤,将滤孔中流出的钢屑与冷却液分离,经过过滤后的冷却液顺着导流板106流入收集网盒401中,通过设置收集网盒401,对冷却液中的钢屑进一步过滤,确保冷却液与钢屑分离,再次过滤后的冷却液落在外壳101内部的底部,将冷却水从进水管501注入,冷却水经过蛇形管502从出水管503排出,对外壳101 内部的冷却液进行降温,便于对回收的冷却液进行再次利用。
57.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金属加工用冷却液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1),所述本体(1)一侧的顶部插接有分屑机构(2),所述本体(1)一侧的中部插接有过滤机构(3),所述本体(1)一侧的底部插接有收集机构(4),所述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冷却机构(5),所述本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腿(6);所述本体(1)包括外壳(101),所述外壳(101)内部的顶部设置有粗滤架(102),所述外壳(101)一侧的顶部开设有第一插槽(103);所述分屑机构(2)包括挡板(201),所述挡板(20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把手(202),所述挡板(201)远离第一把手(20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203),所述连接板(203)的顶部设置有磁块(20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加工用冷却液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接收斗(104),所述外壳(101)的一侧开设有第二插槽(105),所述外壳(101)的内部设置有导流板(106),所述外壳(101)的一侧开设有第三插槽(107),所述外壳(101)内部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架(108),所述外壳(101)的一侧开设有连接孔(109),所述外壳(101)的一侧设置有排液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加工用冷却液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机构(3)包括连接框(301)、滤网(302)和第二把手(303),所述连接框(301)的中部设置有滤网(302),所述连接框(30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把手(30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加工用冷却液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机构(4)包括收集网盒(401)和第三把手(402),所述收集网盒(401)的一侧设置有第三把手(402)。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金属加工用冷却液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机构(5)包括进水管(501)、蛇形管(502)和出水管(503),所述进水管(50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蛇形管(502),所述蛇形管(502)远离进水管(50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出水管(503)。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加工用冷却液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粗滤架(102)的两侧均开设有多个滤孔。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加工用冷却液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201)插接在第一插槽(103)的内部,所述连接板(203)位于粗滤架(102)的内部。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金属加工用冷却液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框(301)插接在第二插槽(105)的内部,所述连接框(301)位于粗滤架(102)的下方,所述连接框(301)位于导流板(106)的上方。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金属加工用冷却液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网盒(401)插接在第三插槽(107)的内部,所述收集网盒(401)位于导流板(106)的下方,所述收集网盒(401)位于支撑架(108)的上方。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金属加工用冷却液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孔(109)的数量为两个,所述进水管(501)和出水管(503)均通过连接孔(109)与外壳(101)固定连接,所述蛇形管(502)位于支撑架(108)的顶部,所述蛇形管(502)位于收集网盒(401)的下方。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金属加工用冷却液回收装置,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一侧的顶部插接有分屑机构,所述本体一侧的中部插接有过滤机构,所述本体一侧的底部插接有收集机构,所述本体的内部设置有冷却机构,所述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本体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部的顶部设置有粗滤架。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设置分屑机构,分屑机构的结构十分的简单,生产成本较低,便于生产推广,通过设置过滤机构,将滤孔中流出的钢屑与冷却液分离,通过设置收集网盒,对冷却液中的钢屑进一步过滤,确保冷却液与钢屑分离,通过设置冷却机构,对外壳内部的冷却液进行降温,便于对回收的冷却液进行再次利用。便于对回收的冷却液进行再次利用。便于对回收的冷却液进行再次利用。


技术研发人员:周娜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君诺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0.29
技术公布日:2022/7/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457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