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颈腰椎神经根定位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allin2022-12-23  166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颈腰椎神经根定位治疗仪。


背景技术:

2.公开号cn204839860u公开了一种颈椎病治疗仪,包括颈椎托台及中频治疗仪,其中中频治疗仪包括控制器及至少两个电极片,电极片通过导线与控制器电气连接,电极片另与颈椎托台上表面连接,颈椎托台横截面呈球冠状,包括支撑板、调节杆及复位弹簧,其中支撑板至少三条且相互铰接,支撑板间接触面处均设弹性垫块,支撑板间铰接处均设定位棘轮机构,调节杆为伸缩杆结构,调节杆两端分别与支撑板连接,复位弹簧包覆在调节杆外侧。该种颈椎病治疗仪,通过颈椎托台的曲面设计,有效的恢复颈椎生理弧度,使椎间隙、椎间孔张开,从而使椎间盘还纳、神经根解除压迫,解除椎动脉等血管迂曲,缓解肌肉痉挛,另一方面可通过中频治疗仪改善颈部血循,刺激颈部穴位及经络。
3.然而,该种颈椎病治疗仪在使用时,电极片直接裸露在外部,在使用和流转过程中容易造成其磕碰划伤,从而造成其损伤,影响其使用效果和寿命,同时,在使用过程中,不便于进行定位,影响其使用效果。
4.因此亟需一种新型颈腰椎神经根定位治疗仪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颈腰椎神经根定位治疗仪,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颈椎病治疗仪在使用时,电极片直接裸露在外部,在使用和流转过程中容易造成其磕碰划伤,从而造成其损伤,影响其使用效果和寿命,同时,在使用过程中,不便于进行定位,影响其使用效果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颈腰椎神经根定位治疗仪,包括颈椎托台、电极片和控制器,所述电极片的上侧壁设置有用于对其进行防护的气囊垫,所述气囊垫内填充有气体,且气囊垫通过滑动机构与颈椎托台的上侧壁连接,所述颈椎托台的上侧壁设置有用于将气囊垫从中部顶起的顶起机构,且气囊垫的侧壁设置有充气机构。
7.优选的,所述滑动机构包括开设在颈椎托台上侧壁多个对称设置的滑动槽,且各个滑动槽两个相对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侧壁套设有滑动块,且滑动块与气囊垫的下侧壁固定。
8.优选的,各个所述固定杆的侧壁套设有第一弹簧,且第一弹簧与滑动块相抵。
9.优选的,所述顶起机构包括开设在颈椎托台上侧壁的槽口,且槽口位于两个电极片的中间位置,所述槽口内插设有顶块,且顶块的顶部设置有圆角,所述颈椎托台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推动顶块进行移动的推动机构。
10.优选的,所述推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颈椎托台底部的u形板,且u形板的上侧壁
固定连接有套杆,所述套杆的侧壁套设有套管,且套管的另一端与顶块的下侧壁固定,所述顶块的下侧壁固定连接有螺纹套,且螺纹套内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下端与u形板的上侧壁转动连接,所述u形板的下侧壁固定连接有电机,且电机的输出端贯穿u形板的上侧壁并与螺纹杆的下端固定。
11.优选的,所述充气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气囊垫下侧壁的连接管,且连接管的下端贯穿顶块的下侧壁并固定连接有充气管,所述充气管内设置有单向机构。
12.优选的,所述单向机构包括设置在充气管下端的锥形面和进气孔,且充气管内固定连接有固定盘,所述固定盘的侧壁开设有多个通孔,且固定盘的下侧壁通过第二弹簧固定连接有密封球,所述密封球与锥形面相抵。
13.优选的,所述颈椎托台的侧壁设置有遥控器,且遥控器的背面设置有第一磁铁,所述颈椎托台的侧壁嵌设有第二磁铁,且第二磁铁与第一磁铁异极相对。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5.1、该种新型颈腰椎神经根定位治疗仪,通过设置气囊垫等,当未使用时,气囊垫覆盖在电极片的表面,从而对其起到防护作用,避免其在使用和流转过程中容易造成其磕碰划伤,从而保证其使用效果和寿命,当需要使用时,启动电机,电机的转动带动螺纹杆的转动,使得顶块沿着槽口的侧壁向上移动并与气囊垫的下侧壁相抵,从而将气囊垫从中部顶起,同时气囊垫的两侧沿着电极片的侧壁进行滑动,将电极片露出,并且,滑动块沿着固定杆进行滑动,第一弹簧收缩,从而保证其正常使用,并且,气囊垫的中部被顶起后,在使用时,能够与使用者的身体相抵,起到导向与定位作用,使用效果更好。
16.2、该种新型颈腰椎神经根定位治疗仪,通过设置充气机构等,当需要对气囊垫进行充气时,将外部气管与进气孔对接,此时,气体推动密封球向上运动,与锥形面不再相抵,此时,气体通过通孔后经连接管进入气囊垫中,从而便于向气囊垫内进行充气,并且,充气完成后,密封球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与锥形面相抵,保持密封,避免气体泄漏,若需要对气囊垫进行泄气时,只需抵压密封球,使其与锥形面不相抵即可,从而保证气囊垫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滑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2.图6为图3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3.图7为图4中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4.图8为图5中d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5.图中:101、颈椎托台;102、电极片;103、控制器;201、滑动槽;202、固定杆;203、滑动块;3、第一弹簧;401、槽口;402、顶块;403、圆角;501、u形板;502、套杆;503、套管;504、螺纹套;505、螺纹杆;506、电机;601、连接管;602、充气管;701、锥形面;702、进气孔;703、固定盘;704、通孔;705、第二弹簧;706、密封球;801、遥控器;802、第二磁铁;803、第一磁铁;9、气
囊垫。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7.请参阅图1-8,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颈腰椎神经根定位治疗仪,包括颈椎托台101、电极片102和控制器103,电极片102的上侧壁设置有用于对其进行防护的气囊垫9,气囊垫9内填充有气体,且气囊垫9通过滑动机构与颈椎托台101的上侧壁连接,颈椎托台101的上侧壁设置有用于将气囊垫9从中部顶起的顶起机构,且气囊垫9的侧壁设置有充气机构,使得气囊垫9覆盖在电极片102的表面,避免电极片102在使用和流转过程中容易造成其磕碰划伤,从而保证其使用效果和寿命,同时,在使用时,将气囊垫9从中部顶起,将电极片102露出,保证其正常使用,并且,气囊垫9的中部被顶起后,在使用时,能够与使用者的身体相抵,起到导向与定位作用,使用效果更好。
28.进一步的,滑动机构包括开设在颈椎托台101上侧壁多个对称设置的滑动槽201,且各个滑动槽201两个相对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杆202,固定杆202的侧壁套设有滑动块203,且滑动块203与气囊垫9的下侧壁固定,对气囊垫9的滑动起到导向作用。
29.进一步的,各个固定杆202的侧壁套设有第一弹簧3,且第一弹簧3与滑动块203相抵,对气囊垫9的滑动起到复位作用。
30.进一步的,顶起机构包括开设在颈椎托台101上侧壁的槽口401,且槽口401位于两个电极片102的中间位置,槽口401内插设有顶块402,且顶块402的顶部设置有圆角403,颈椎托台101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推动顶块402进行移动的推动机构,顶块402沿着槽口401的侧壁向上移动并与气囊垫9的下侧壁相抵,从而将气囊垫9从中部顶起。
31.进一步的,推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颈椎托台101底部的u形板501,且u形板501的上侧壁固定连接有套杆502,套杆502的侧壁套设有套管503,且套管503的另一端与顶块402的下侧壁固定,顶块402的下侧壁固定连接有螺纹套504,且螺纹套504内螺纹连接有螺纹杆505,螺纹杆505的下端与u形板501的上侧壁转动连接,u形板501的下侧壁固定连接有电机506,且电机506的输出端贯穿u形板501的上侧壁并与螺纹杆505的下端固定,启动电机506,电机506的转动带动螺纹杆505的转动,使得顶块402沿着槽口401的侧壁向上移动并与气囊垫9的下侧壁相抵。
32.进一步的,充气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气囊垫9下侧壁的连接管601,且连接管601的下端贯穿顶块402的下侧壁并固定连接有充气管602,充气管602内设置有单向机构,便于向气囊垫9内进行充气。
33.进一步的,单向机构包括设置在充气管602下端的锥形面701和进气孔702,且充气管602内固定连接有固定盘703,固定盘703的侧壁开设有多个通孔704,且固定盘703的下侧壁通过第二弹簧705固定连接有密封球706,密封球706与锥形面701相抵,当需要对气囊垫9进行充气时,将外部气管与进气孔702对接,此时,气体推动密封球706向上运动,与锥形面701不再相抵,此时,气体通过通孔704后经连接管601进入气囊垫9中,从而便于向气囊垫9
内进行充气,并且,充气完成后,密封球706在第二弹簧705的作用下与锥形面701相抵,保持密封,避免气体泄漏,若需要对气囊垫9进行泄气时,只需抵压密封球706,使其与锥形面701不相抵即可,从而保证气囊垫9的使用效果。
34.进一步的,颈椎托台101的侧壁设置有遥控器801,遥控器801的具体原理和结构为本技术领域的公知技术,在此不做赘,且遥控器801的背面设置有第一磁铁803,颈椎托台101的侧壁嵌设有第二磁铁802,且第二磁铁802与第一磁铁803异极相对,便于使用人员通过遥控器801进行操作,并且,便于对遥控器801进行放置。
35.工作原理:当未使用时,气囊垫9覆盖在电极片102的表面,从而对其起到防护作用,避免其在使用和流转过程中容易造成其磕碰划伤,从而保证其使用效果和寿命,当需要使用时,启动电机506,电机506的转动带动螺纹杆505的转动,使得顶块402沿着槽口401的侧壁向上移动并与气囊垫9的下侧壁相抵,从而将气囊垫9从中部顶起,同时气囊垫9的两侧沿着电极片102的侧壁进行滑动,将电极片102露出,并且,滑动块203沿着固定杆202进行滑动,第一弹簧3收缩,从而保证其正常使用,并且,气囊垫9的中部被顶起后,在使用时,能够与使用者的身体相抵,起到导向与定位作用,使用效果更好;
36.并且,当需要对气囊垫9进行充气时,将外部气管与进气孔702对接,此时,气体推动密封球706向上运动,与锥形面701不再相抵,此时,气体通过通孔704后经连接管601进入气囊垫9中,从而便于向气囊垫9内进行充气,并且,充气完成后,密封球706在第二弹簧705的作用下与锥形面701相抵,保持密封,避免气体泄漏,若需要对气囊垫9进行泄气时,只需抵压密封球706,使其与锥形面701不相抵即可,从而保证气囊垫9的使用效果。
37.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颈腰椎神经根定位治疗仪,包括颈椎托台(101)、电极片(102)和控制器(103),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片(102)的上侧壁设置有用于对其进行防护的气囊垫(9),所述气囊垫(9)内填充有气体,且气囊垫(9)通过滑动机构与颈椎托台(101)的上侧壁连接,所述颈椎托台(101)的上侧壁设置有用于将气囊垫(9)从中部顶起的顶起机构,且气囊垫(9)的侧壁设置有充气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颈腰椎神经根定位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机构包括开设在颈椎托台(101)上侧壁多个对称设置的滑动槽(201),且各个滑动槽(201)两个相对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杆(202),所述固定杆(202)的侧壁套设有滑动块(203),且滑动块(203)与气囊垫(9)的下侧壁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颈腰椎神经根定位治疗仪,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固定杆(202)的侧壁套设有第一弹簧(3),且第一弹簧(3)与滑动块(203)相抵。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颈腰椎神经根定位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顶起机构包括开设在颈椎托台(101)上侧壁的槽口(401),且槽口(401)位于两个电极片(102)的中间位置,所述槽口(401)内插设有顶块(402),且顶块(402)的顶部设置有圆角(403),所述颈椎托台(101)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推动顶块(402)进行移动的推动机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颈腰椎神经根定位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颈椎托台(101)底部的u形板(501),且u形板(501)的上侧壁固定连接有套杆(502),所述套杆(502)的侧壁套设有套管(503),且套管(503)的另一端与顶块(402)的下侧壁固定,所述顶块(402)的下侧壁固定连接有螺纹套(504),且螺纹套(504)内螺纹连接有螺纹杆(505),所述螺纹杆(505)的下端与u形板(501)的上侧壁转动连接,所述u形板(501)的下侧壁固定连接有电机(506),且电机(506)的输出端贯穿u形板(501)的上侧壁并与螺纹杆(505)的下端固定。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颈腰椎神经根定位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气囊垫(9)下侧壁的连接管(601),且连接管(601)的下端贯穿顶块(402)的下侧壁并固定连接有充气管(602),所述充气管(602)内设置有单向机构。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颈腰椎神经根定位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机构包括设置在充气管(602)下端的锥形面(701)和进气孔(702),且充气管(602)内固定连接有固定盘(703),所述固定盘(703)的侧壁开设有多个通孔(704),且固定盘(703)的下侧壁通过第二弹簧(705)固定连接有密封球(706),所述密封球(706)与锥形面(701)相抵。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颈腰椎神经根定位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颈椎托台(101)的侧壁设置有遥控器(801),且遥控器(801)的背面设置有第一磁铁(803),所述颈椎托台(101)的侧壁嵌设有第二磁铁(802),且第二磁铁(802)与第一磁铁(803)异极相对。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颈腰椎神经根定位治疗仪,包括颈椎托台、电极片和控制器,所述电极片的上侧壁设置有用于对其进行防护的气囊垫,所述气囊垫内填充有气体,且气囊垫通过滑动机构与颈椎托台的上侧壁连接,所述颈椎托台的上侧壁设置有用于将气囊垫从中部顶起的顶起机构,且气囊垫的侧壁设置有充气机构。该种新型颈腰椎神经根定位治疗仪,使得气囊垫覆盖在电极片的表面,避免电极片在使用和流转过程中容易造成其磕碰划伤,从而保证其使用效果和寿命,同时,在使用时,将气囊垫从中部顶起,将电极片露出,保证其正常使用,并且,气囊垫的中部被顶起后,在使用时,能够与使用者的身体相抵,起到导向与定位作用,使用效果更好。使用效果更好。使用效果更好。


技术研发人员:肖祥章 谢威龙 侯伙发 金正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阿尔法波量子生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13
技术公布日:2022/7/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460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