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一种履带钢的生产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避免冲孔产生毛刺的履带钢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2.履带是由主动轮驱动、围绕着主动轮、负重轮、诱导轮和托带轮的柔性链环。履带由履带板和履带销等组成;履带销将各履带板连接起来构成履带链环。履带可以用于挖掘机、坦克等多种装置的行进。随着各国工业的快速发展,各行业对挖掘机的需求量不断增长,相对应的对履带钢技术要求不断提高,以满足对履带钢的耐磨性、疲劳寿命等综合性能要求。
3.市面上的履带钢在冲孔过程中容易产生较大的毛刺(如图1所示),导致使用者(下游客户)需要增加打磨工序,影响了生产效率并增加成本。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仍旧以“去除毛刺”为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申请号为202110020192.2的发明专利公开了而一种钢板条冲孔去毛刺设备,201721353268.9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而一种不锈钢部件冲孔工艺用毛刺去除装置,202110847942.3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钢壳去除毛刺的冲孔方法,202011235850.1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降低不锈钢筛板冲孔加工时毛刺生成率的工艺方法;可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并未认识到产生毛刺的根本原因,因此只能采用物理消除的方法解决这一技术问题,因此未从根本上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避免冲孔产生毛刺的履带钢的生产方法。
5.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履带钢的生产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a)将坯料加热至1200~1300℃,出料得钢坯;(b)对所述钢坯进行第一次高压水除鳞;将第一次除鳞后的钢坯送至第一400轧机进行初轧得第一轧件;(c)将所述第一轧件送至第二400轧机进行精轧得第二轧件;(d)对所述第二轧件进行第二次高压水除鳞;将第二次除鳞后的第二轧件送至第一φ250轧机进行精轧得第三轧件;(e)对所述第三轧件进行第三次高压水除鳞;将第三次除鳞后的第三轧件送第二φ250轧机以轧制成型得成品;(f)对轧制出来的所述成品用热锯机锯切成订货长度;(g)将锯切后的成品送至冷床进行冷却;所述冷却为先对锯切后的成品进行风冷,再进行水雾冷却;所述风冷为以平均1~1.2℃/s的速度降温至≤300℃;(h)将冷却后的成品进行矫直即可。
6.优化地,步骤(a)中,所述坯料的尺寸为(120~150)
×
(120~150)mm2。
7.优化地,步骤(a)中,所述坯料的出料温度为1130~1180℃。
8.进一步地,步骤(a)中,所述坯料的加热时间为2~3h。
9.优化地,所述第一次高压水除鳞和所述第二次高压水除鳞压力相互独立地为20~25mpa,所述第三次高压水除鳞的压力为15~18mpa。
10.进一步地,步骤(b)中,所述第一400轧机的初轧是6~8个道次;步骤(c)中,所述第二400轧机的精轧是1个道次。
11.更进一步地,步骤(d)中,所述第一φ250轧机的精轧是4个道次;步骤(d)中,所述第二φ250轧机的精轧是1个道次。
12.优化地,步骤(f)中,锯切成订货长度后还对其进行红检,所述红检为对所述成品乘热进行表面质量检验和尺寸检验。
13.进一步地,步骤(g)中,还对冷却后的成品进行检验以检验其表面质量和各部位尺寸。
14.更进一步地,步骤(h)中,矫直后,还进行检验以检查成品的表面质量和各部位尺寸;按规格、轧制批号将钢材包装;再对成品进行定尺锯切,确保其端部质量和定尺长度准确;按照船级社的规定对钢材进行标识并用包装带打捆、入库。
15.本发明履带钢的生产方法,通过采用特定的工艺步骤并精确控制冷却的方式(以平均1~1.2℃/s的速度通过风冷降温至≤300℃,再进行水雾冷却),使得成品内的金相组织避免形成异常贝氏体组织而形成塑形较好的细晶铁素体和珠光体组织(8~8.5级)形态,从而避免在冲孔时产生较大的毛刺;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并不会认识到毛刺是因为金相组织中存在贝氏体组织而引起的。
附图说明
16.图1为现有履带钢的冲孔图(有毛刺);图2为实施例1中履带钢的金相图;图3为对比例1中履带钢的金相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将结合对本发明优选实施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18.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履带钢的生产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a)将坯料(120
×
120mm2)加热至1200~1300℃并加热2~3h,出料得钢坯(出料温度为1130~1180℃)(当加热至的温度在1200~1300℃、加热2~3h、出料的温度在1130~1180℃范围内变化时,其对最终产品性能也基本没有影响);(b)对钢坯进行第一次高压水除鳞(20~25 mpa,此范围内对最终产品的性能没有影响);将第一次除鳞后的钢坯送至第一400轧机进行初轧(6~8个道次,此范围内对最终产品的性能没有影响)得第一轧件;(c)将第一轧件进行送至第二400轧机进行精轧(1个道次)得第二轧件;(d)对所述第二轧件进行第二次高压水除鳞(20~25 mpa,此范围内对最终产品的性能没有影响);将第二次除鳞后的第二轧件送至第一φ250轧机进行精轧(4个道次)得第
三轧件;(e)对所述第三轧件进行第三次高压水除鳞(15~18mpa,此范围内对最终产品的性能没有影响);将第三次除鳞后的第三轧件送第二φ250轧机以轧制成型(1个道次,此范围内对最终产品的性能没有影响)得成品;(f)对轧制出来的所述成品用热锯机锯切成订货长度;再进行红检:对成品乘热进行表面质量检验和尺寸检验;(g)将锯切后的成品送至冷床进行冷却;冷却为先对锯切后的成品进行风冷,再进行水雾冷却(冷床的输送速度是相对恒定的,在风冷段以平均1~1.2℃/s的速度降温(该降温速度区间对最终产品的性能影响不大,下同),待产品行至开始进入水雾区时,温度降至260~300℃;再品进行检验以检验其表面质量和各部位尺寸;(h)将冷却后的成品进行矫直即可;还进行检验以检查成品的表面质量和各部位尺寸;按规格、轧制批号将钢材包装;再对成品进行定尺锯切,确保其端部质量和定尺长度准确;按照船级社的规定对钢材进行标识并用包装带打捆、入库;对产品进行金相分析,其结果见图2,其内只有铁素体和珠光体而并无贝氏体。
19.实施例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履带钢的生产方法,它与实施例1中的基本一致,不同的是:在进入水雾区前还继续停留以继续降温至240~250℃,最终产品的金相仅有铁素体和珠光体。
20.对比例1本对比例提供一种履带钢的生产方法,它与实施例1中的基本一致,不同的是:以0.6~0.8℃/s的速度(冷床的输料速度与实施例1中的一致,该降温速度区间对最终产品的性能影响不大)降温,待产品行至开始进入水雾区时,温度降至320~350℃/s(该降温速度区间对最终产品的性能影响不大);其金相图见图3,含有铁素体、珠光体和贝氏体。
21.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1.一种履带钢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a)将坯料加热至1200~1300℃,出料得钢坯;(b)对所述钢坯进行第一次高压水除鳞;将第一次除鳞后的钢坯送至第一400轧机进行初轧得第一轧件;(c)将所述第一轧件送至第二400轧机进行精轧得第二轧件;(d)对所述第二轧件进行第二次高压水除鳞;将第二次除鳞后的第二轧件送至第一φ250轧机进行精轧得第三轧件;(e)对所述第三轧件进行第三次高压水除鳞;将第三次除鳞后的第三轧件送第二φ250轧机以轧制成型得成品;(f)对轧制出来的所述成品用热锯机锯切成订货长度;(g)将锯切后的成品送至冷床进行冷却;所述冷却为先对锯切后的成品进行风冷,再进行水雾冷却;所述风冷为以平均1~1.2℃/s的速度降温至≤300℃;(h)将冷却后的成品进行矫直即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履带钢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坯料的尺寸为(120~150)
×
(120~150)mm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履带钢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坯料的出料温度为1130~1180℃。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履带钢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坯料的加热时间为2~3h。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履带钢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次高压水除鳞和所述第二次高压水除鳞相互独立地为20~25mpa,所述第三次高压水除鳞的压力为15~18mpa。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履带钢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所述第一400轧机的初轧是6~8个道次;步骤(c)中,所述第二400轧机的精轧是1个道次。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履带钢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所述第一φ250轧机的精轧是4个道次;步骤(d)中,所述第二φ250轧机的精轧是1个道次。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履带钢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f)中,锯切成订货长度后还对其进行红检,所述红检为对所述成品乘热进行表面质量检验和尺寸检验。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履带钢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g)中,还对冷却后的成品进行检验以检验其表面质量和各部位尺寸。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履带钢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h)中,矫直后,还进行检验以检查成品的表面质量和各部位尺寸;按规格、轧制批号将钢材包装;再对成品进行定尺锯切,确保其端部质量和定尺长度准确;按照船级社的规定对钢材进行标识并用包装带打捆、入库。
技术总结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履带钢的生产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a)将坯料加热至1200~1300℃,出料得钢坯;(b)将第一次除鳞后的钢坯送至第一400轧机进行初轧得第一轧件;(c)将第一轧件送至第二400轧机进行精轧得第二轧件;(d)将第二次除鳞后的第二轧件送至第一Φ250轧机进行精轧得第三轧件;(e)将第三次除鳞后的第三轧件送第二Φ250轧机以轧制成型得成品;(f)对轧制出来的所述成品用热锯机锯切成订货长度;(g)将锯切后的成品送至冷床进行冷却;(h)将冷却后的成品进行矫直即可。从而避免在冲孔时产生较大的毛刺。较大的毛刺。较大的毛刺。
技术研发人员:蒲红兵 徐胜 周军 马良 顾燕军 陈晨 陶晓恒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常熟市龙腾特种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3.22
技术公布日:202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