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漏铜管的制作方法

allin2023-01-04  232



1.本实用新型涉及五金管材技术,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防漏铜管。


背景技术:

2.原有的铜管是通过对圆棒的加工和穿孔形成的,铜管在使用时的抗压能力和抗冲击比较弱,铜管强度比较弱,特别是在铜管与铜管进行连接的时候,一旦铜管上磨损,那么被磨损的部位极为容易发生氧化的情况,在焊接的过程中,由于焊接的温度过高,铜管容易产生裂纹。
3.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漏铜管,使得铜管在连接时不易产生划痕,无需焊接,也就不会产生裂纹。
5.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防漏铜管,包括管体以及套设在管体外侧的外锥套和内锥套,所述外锥套与内锥套可拆卸连接,所述外锥套的硬度大于内锥套的硬度,所述内锥套具有弹性形变性能,且两者可拆卸连接时,所述外锥套对内锥套施加若干朝向其中心轴线的作用力。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人们需要对管体与管体进行密封的时候,只需要令外锥套和内锥套于两个管体交界处进行可拆卸连接,从而使得外锥套挤压内锥套,故此使得内锥套发生弹性形变,继而裹紧两个管体的交界处,使得两者的连接处密封效果得到保证,不易发生泄漏的问题。
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锥套的外周壁上开设有外斜螺纹,所述外锥套的内周壁上开设有内斜螺纹,且所述内锥套的大端头开设有贯穿其厚度方向的凹槽。
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锥套的大端头一侧固定连接有外六角环,且所述外六角环上开设有将其分割成多段的间隔槽,所述间隔槽与凹槽一一对应且连通。
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管体的外侧套设有位于内锥套内侧的密封套,所述密封套具有弹性形变性能和柔性。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密封套,从而使得当内锥套受到挤压的时候,能够令密封套嵌入到两个管体之间的缝隙内进行密封。
1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锥套的小端头内圈固定连接有位于在罐体外侧的导向环,且所述导向环内圈固定连接有密封圈。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外锥套,从而使得当人们滑动外锥套的时候,能够通过导向环来缩小外锥套小端头与管体之间的间隙,能够通过密封圈对导向环与管体之间进行密封。
1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管体的两端可拆卸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与管体密封连接。
1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管的两端外周壁上均开设有外螺纹,所述管体的两端内周壁上均开设有内螺纹,所述连接管和管体通过外螺纹以及内螺纹螺纹连接,且所述管体的外周壁上固定连接有位于两侧外螺纹之间的外六角部。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管体需要连接管来进行连接的时候,只需要管体内的内螺纹通过外螺纹与连接管进行连接即可,并且通过设置外六角部,从而使得人们能够通过扳手来转动连接管。
1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管以及管体均采用铝铜合金材质。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连接管以及管体均采用铝铜合金材质,从而使得本铜管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效果,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18.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9.当人们需要对管体与管体进行密封的时候,只需要令外锥套和内锥套于两个管体交界处进行可拆卸连接,从而使得外锥套挤压内锥套,故此使得内锥套发生弹性形变,继而裹紧两个管体的交界处,使得两者的连接处密封效果得到保证,不易发生泄漏的问题。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23.图4为图3中b处的放大图;
24.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25.图6为图5中c处的放大图;
26.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剖视图;
27.图8为图7中d处的放大图。
28.图中:1、管体;2、外锥套;3、外六角环;4、间隔槽;5、连接管;6、外六角部;7、内锥套;8、密封套;9、凹槽;10、密封圈;11、导向环。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30.实施例:
31.一种防漏铜管,如图1、3、5和7所示,包括管体1以及套设在管体1外侧的外锥套2和内锥套7,管体1的外侧套设有位于内锥套7内侧的密封套8,密封套8采用橡胶材质,因此其具备弹性形变性能和柔性,外锥套2与内锥套7可拆卸连接,外锥套2的硬度大于内锥套7的硬度,内锥套7具有弹性形变性能。
32.如图6和8所示,管体1的两端可拆卸连接有连接管5,连接管5与管体1密封连接,连接管5的两端外周壁上均开设有外螺纹,管体1的两端内周壁上均开设有内螺纹,连接管5和管体1通过外螺纹以及内螺纹螺纹连接,且管体1的外周壁上固定连接有位于两侧外螺纹之间的外六角部6,而连接管5、外六角部6以及管体1均采用铝铜合金材质。
33.连接管5需要对相邻两根管体1进行连接的时候,只需要将连接管5的一端通过外螺纹旋入到管体1的一端内,并且通过其内螺纹与外螺纹进行螺纹连接咬合,从而使得两者
充分连接,而后在此过程中,人们通过扳手扣在外六角部6的外侧,而后转动扳手,通过扳手来令外六角部6转动,继而使得外六角部6带动连接管5发生转动,接着再是让另一根管体1与连接管5的另一端进行螺纹连接,从而使得两根管体1得到固定。
34.如图2、4、6和8所示,内锥套7的外周壁上开设有外斜螺纹,外锥套2的内周壁上开设有内斜螺纹,从而使得两者可拆卸连接时,外锥套2对内锥套7施加若干朝向其中心轴线的作用力,外锥套2的小端头内圈固定连接有位于在罐体外侧的导向环11,且导向环11内圈固定连接有密封圈10,且内锥套7的大端头开设有贯穿其厚度方向的凹槽9,并且内锥套7的大端头一侧固定连接有外六角环3,且外六角环3上开设有将其分割成多段的间隔槽4,间隔槽4与凹槽9一一对应且连通。
35.在两根管体1通过连接管5进行连接了以后,人们就可以将内锥套7和外锥套2滑动到两者连接的位置上,而后通过内斜螺纹和外斜螺纹实现两者的连接,并且在连接以后令内锥套7不断潜入到外锥套2内,由于外锥套2和内锥套7都呈圆台状,从而使得内锥套7受到外锥套2的限制,从而被挤压缩小其半径,在凹槽9以及间隔槽4的作用下,内锥套7收缩压紧密封套8,从而使得其将管体1以及连接管5的连接处进行密封,令整个铜管在使用时具有良好的密封效果,不易老化磨损,也不会在焊接时由于存在划痕而受高温出现裂缝。
36.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防漏铜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1)以及套设在管体(1)外侧的外锥套(2)和内锥套(7),所述外锥套(2)与内锥套(7)可拆卸连接,所述外锥套(2)的硬度大于内锥套(7)的硬度,所述内锥套(7)具有弹性形变性能,且两者可拆卸连接时,所述外锥套(2)对内锥套(7)施加若干朝向其中心轴线的作用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漏铜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锥套(7)的外周壁上开设有外斜螺纹,所述外锥套(2)的内周壁上开设有内斜螺纹,且所述内锥套(7)的大端头开设有贯穿其厚度方向的凹槽(9)。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漏铜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锥套(7)的大端头一侧固定连接有外六角环(3),且所述外六角环(3)上开设有将其分割成多段的间隔槽(4),所述间隔槽(4)与凹槽(9)一一对应且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漏铜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的外侧套设有位于内锥套(7)内侧的密封套(8),所述密封套(8)具有弹性形变性能和柔性。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漏铜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锥套(2)的小端头内圈固定连接有位于在罐体外侧的导向环(11),且所述导向环(11)内圈固定连接有密封圈(10)。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漏铜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的两端可拆卸连接有连接管(5),所述连接管(5)与管体(1)密封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防漏铜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5)的两端外周壁上均开设有外螺纹,所述管体(1)的两端内周壁上均开设有内螺纹,所述连接管(5)和管体(1)通过外螺纹以及内螺纹螺纹连接,且所述管体(1)的外周壁上固定连接有位于两侧外螺纹之间的外六角部(6)。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防漏铜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5)以及管体(1)均采用铝铜合金材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漏铜管,涉及五金管材技术,旨在解决在铜管与铜管进行连接的时候,一旦铜管上磨损,那么被磨损的部位极为容易发生氧化的情况,在焊接的过程中,由于焊接的温度过高,铜管容易产生裂纹,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管体以及套设在管体外侧的外锥套和内锥套,所述外锥套与内锥套可拆卸连接,所述外锥套的硬度大于内锥套的硬度,所述内锥套具有弹性形变性能,且两者可拆卸连接时,所述外锥套对内锥套施加若干朝向其中心轴线的作用力。本实用新型使得铜管在连接时不易产生划痕,无需焊接,也就不会产生裂纹。也就不会产生裂纹。也就不会产生裂纹。


技术研发人员:孙金耀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国盛铜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0.28
技术公布日:2022/7/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473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