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轮避震结构的制作方法

allin2023-01-20  86



1.本实用新型涉及推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车轮避震结构。


背景技术:

2.目前,儿童推车在使用中根据使用场景的不同有不同的要求。在不平整的推行路段,儿童推车推行会产生颠簸,为了使儿童推车内的儿童在颠簸路段上也能感觉如履平地,需要在儿童推车上设置避震结构。现有的避震结构都是模仿自行车等器械的避震方式,在儿童推车的竖直方向的车架杆件上设置避震弹簧进行避震处理,常见的是在与车轮连接的竖向杆件上套设避震弹簧来实现避震效果。现有的避震结构需要在竖向设有一定的避震行程来供避震弹簧伸缩,如专利号为zl02286624.8(授权公告号为cn2587739y)的中实用新型专利《童车的车轮支架避震结构》,该避震结构需要人为抬高车架的高度,使用中会带来不便。
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专利号为zl201721920825.0(授权公告号为cn207955197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车轮避震结构,包括车架、车轮,车架的侧壁上开有靠近车轮中心轴布置的开口;还包括横杆,设于车架上并与车轮中心轴平行布置;扭臂,第一端转动连接于横杆的端部,第二端转动连接于车轮中心轴靠近车架的一端;车轮中心轴上具有能穿过扭臂第二端并沿开口内侧壁上下滑动的滑柱;弹性件,使滑柱始终保持沿开口内侧壁向下滑动的趋势。
4.上述车轮避震结构将上下方向的冲击力转化为左右横向的冲击力进而在横向上被吸收,通过利用横向空间实现儿童车的避震缓冲,从而减少车架的空间浪费,但是,由于弹性件提供弹力的大小相对固定,而车轮避震结构在平地上和崎岖的路面上对弹性缓冲能力的需求不同,若弹性件提供的弹力较小,虽然车轮行驶在平地上能够满足需求,车轮行驶在崎岖的路面上则避震效果不足,若弹性件提供的弹力较大,则会导致弹性件即使在平地上也持续处于较大的压缩程度下,容易使弹性件疲劳,影响车轮避震结构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能够调节弹性件的压缩程度从而能够针对不同的路况调节避震效果的车轮避震结构。
6.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车轮避震结构,包括
7.车架,其上设有可转动的车轮、及平行于车轮中心轴的横杆,
8.扭臂,其第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横杆的端部、第二端转动连接于车轮中心轴靠近车架的一端;
9.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10.转动件,可周向转动地套设于所述横杆上、且其外周缘上间隔开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
11.第一弹性件,其第一端与作用于所述扭臂而使所述扭臂的第二端始终保持向下滑
动的趋势,其第二端作用于所述转动件而使所述转动件始终具有沿正向转动的趋势;
12.摆杆,可转动地与所述横杆约束在一起,所述摆杆的转动轴线与所述横杆的轴线重合或平行,且所述摆杆上设有锁定柱,所述摆杆沿反向转动至所述锁定柱定位于所述第一凹槽或第二凹槽中的状态下对所述转动件与所述横杆的相对位置进行限位,所述摆杆沿正向转动至所述锁定柱脱出所述第一凹槽或第二凹槽中的状态下允许所述转动件相对于所述横杆转动;
13.第二弹性件,使所述摆杆始终具有沿反向转动的趋势。
14.为了使锁定柱能够稳定地定位于第一凹槽或第二凹槽中,在正向上,所述第一凹槽位于所述第二凹槽后侧,且所述第一凹槽的深度小于所述第二凹槽的深度。锁定柱位于第一凹槽中时第一弹性件的压缩程度大于锁定柱位于第二凹槽中时第一弹性件的压缩程度,使锁定柱定位于第二凹槽中时需要的锁紧力更大,而将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深度设计能使锁定柱定位于第二凹槽中时两者之间的锁定作用更强,使锁定柱能够稳定地定位于第一凹槽或第二凹槽中。
15.为了使锁定柱从第一凹槽中进入第二凹槽中更加顺利,所述转动件的外周缘设有位于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之间的连接面,该连接面与所述第一凹槽平滑过渡、并与第二凹槽圆弧过渡。这样设计能够在反向转动转动件时,无需正向转动摆杆就能使锁定柱从第一凹槽中脱出,并沿着连接面滑移至第二凹槽中,使锁定柱从第一凹槽中进入第二凹槽中更加顺利,简化锁定柱从第一凹槽中切换至第二凹槽中的操作。
16.为了缩短摆杆的长度以缩短力臂,所述摆杆的转动轴线与所述横杆的轴线平行;所述横杆上设有安装座,所述摆杆的第一端设有平行于所述横杆的转轴,所述转轴转动设于所述安装座上,所述锁定柱设于所述摆杆的第二端。
17.为了便于缩短第一弹性件的长度,所述第一弹性件为套设于所述横杆上的第一扭簧,且所述转动件位于所述第一扭簧和所述安装座之间。这样能够使第一扭簧的力臂更短。
18.为了便于在转动摆杆时施力,所述转轴上套接有第一扳动件,所述第二弹性件为套设于所述转轴上的第二扭簧,且所述第二扭簧的第一端与所述安装座相抵、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扳动件相抵。
19.为了便于用户接触到第一扳动件,所述车架具有位于所述横杆上方且与所述横杆平行的横梁,所述横杆通过所述安装座固定在所述横梁上,且所述转轴位于所述安装座的下部。
20.为了便于在转动转动件时施力,所述转动件的后侧设有第二扳动件。
21.为了使转动件结构更加简单,所述转动件包括设有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环片、及凸设于所述环片的外周壁一侧的连接部,该连接部的后侧与所述第二扳动件连接,所述连接部的前侧设有钩部,该钩部与所述第一弹性件的第二端相抵。
22.为了限制转动件的转动范围,所述车架具有位于所述横杆上方且与所述横杆平行的横梁,所述锁定柱定位于所述第一凹槽中的状态下,所述钩部的前表面与所述横梁相抵。
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在横杆上设置转动件和摆杆,并在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的协同配合,使锁定柱定位于第一凹槽中或第二凹槽中,从而使第一弹性件能够处于不同的压缩程度以提供不同的缓冲性能,从而使车轮避震结构具有不同的避震缓冲效果,能够根据路面情况转动摆杆或转动件以切换锁定柱定位于第一凹槽中
或定位于第二凹槽中的两种状态,从而调节车轮避震结构的避震效果,使车轮避震结构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的路面情况,能够避免第一弹性件过度疲劳,从而延长车轮避震结构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24.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图(锁定柱定位于第一凹槽中);
25.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去掉车轮的立体结构图(锁定柱定位于第一凹槽中);
26.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去掉车轮的立体结构图(另一视角下的锁定柱定位于第一凹槽中);
27.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去掉车轮的立体结构图(锁定柱定位于第二凹槽中);
28.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去掉车轮的立体结构图(锁定柱脱出第一凹槽或第二凹槽);
29.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转动件的立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30.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31.如图1~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
32.如图1~6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车轮避震结构,包括车架1、横杆3、扭臂4、转动件5、第一扭簧61、第二扭簧62、摆杆7和安装座8等主要零部件。本实施例所指的正向是指图2所示方向中的逆时针方向,反向是指图2所示方向中的顺时针方向。
33.该车架1上设有可转动的车轮11和横杆3,该横杆3平行于车轮中心轴111(见图 1)。该扭臂4的第一端转动连接于横杆3的端部、第二端转动连接于车轮中心轴111靠近车架1的一端(见图2)。该转动件5可周向转动地套设于横杆3上(见图1)、且其外周缘上间隔开有第一凹槽511和第二凹槽512(见图6)。该第一扭簧61套设于横杆3上,且第一扭簧61的第一端611与扭臂4相抵而使第一扭臂4的第二端始终保持向下滑动的趋势,第一扭簧61的第二端与转动件5相抵而使转动件5始终具有沿正向转动的趋势(见图3)。该摆杆7可转动地与横杆3约束在一起,摆杆7的转动轴线与横杆3的轴线平行,且摆杆7上设有锁定柱72(见图5),摆杆7沿反向转动至锁定柱72定位于第一凹槽511(见图2)或第二凹槽512(见图4)中的状态下对转动件5与横杆3的相对位置进行限位,摆杆7沿正向转动至锁定柱72脱出第一凹槽511或第二凹槽512中的状态下允许转动件5相对于横杆3转动。该第二扭簧62使摆杆7始终具有沿反向转动的趋势。
34.本实施例中的车轮避震结构,通过在横杆3上设置转动件5和摆杆7,并在第一扭簧61和第二扭簧62的协同配合下,使锁定柱72定位于第一凹槽511中或第二凹槽512 中,从而使第一扭簧61能够处于不同的压缩程度以提供不同的缓冲性能,从而使车轮避震结构具有不同的避震缓冲效果,能够根据路面情况转动摆杆7或转动件5以切换锁定柱72定位于第一凹槽511中或定位于第二凹槽512中的两种状态,从而调节车轮避震结构的避震效果,使车轮避震结构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的路面情况,能够避免第一扭簧61过度疲劳,从而延长车轮避震结构的使用寿命。
35.在正向上,第一凹槽511位于第二凹槽512后侧(见图2和图6),使锁定柱72位于第
一凹槽511中时第一扭簧61的压缩程度大于锁定柱72位于第二凹槽512中时第一扭簧61的压缩程度,从而使锁定柱72定位于第二凹槽512中时需要的锁紧力更大;第一凹槽511的深度小于第二凹槽512的深度,这样使锁定柱72定位于第二凹槽512中时锁定柱72和第二凹槽512之间锁紧作用更强,从而使锁定柱72能够稳定地定位于第二凹槽512中。转动件5的外周缘设有位于第一凹槽511和第二凹槽512之间的连接面 513(见图6),该连接面513与第一凹槽511平滑过渡、并与第二凹槽512圆弧过渡,从而能够在反向转动转动件5时,无需正向转动摆杆7就能使锁定柱72从第一凹槽511 中脱出,并沿着连接面513滑移至第二凹槽512中,使锁定柱72从第一凹槽511中进入第二凹槽512中更加顺利,简化锁定柱72从第一凹槽511中切换至第二凹槽512中的操作。
36.本实施例中的转动件5包括设有第一凹槽511和第二凹槽512的环片51、及凸设于环片51的外周壁一侧的连接部52(见图6),该连接部52的后侧连接第二扳动件9(见图 3),以便于在转动转动件5时施力;连接部52的前侧设有钩部521,该钩部521与第一扭簧61的第二端612相抵(见图3)。
37.车架1具有位于横杆3上方且与横杆3平行的横梁13,安装座8套接于横杆3上、并固定在横梁13上,从而使横杆3固定在横梁13上(见图1)。摆杆7的第一端设有平行于横杆3的转轴71,转轴71转动设于安装座8的下部(见图5),锁定柱72设于摆杆 7的第二端,从而能够缩短摆杆7的长度以缩短力臂。转轴71上套接有第一扳动件2,从而便于转动转轴71时施力;第二扭簧62套设于转轴71上,且第二扭簧62的第一端与安装座8相抵、第二端与第一扳动件2相抵(见图2)。转动件5位于第一扭簧61和安装座8之间,以便于缩短第一扭簧61的力臂(见图1和图3)。
38.如图3所示,车架1的侧壁上设有轨迹架12,该轨迹架12上朝向车轮中心轴111 设有滑槽121,车轮中心轴111上具有能穿过扭臂4的第二端并沿滑槽121上下滑动的滑柱112,从而便于限制车轮中心轴111上下滑移的范围。
39.本实施例中的车轮避震结构的工作原理为:
40.当车轮在平地上行驶时,对车轮避震结构的避震缓冲性能要求较低,第一扭簧61 使转动件5始终具有沿正向转动的趋势,第二扭簧62使摆杆7始终具有沿反向转动的趋势而使锁定柱72保持与环片51的外周壁相接触,从而使锁定柱72定位于第一凹槽 511中(见图2)。
41.当车轮在崎岖的路面上行驶时,对车轮避震结构的避震缓冲性能要求较高,向下扳动第二扳动件9,使第二扳动件9带动转动件5沿反向转动,此时,锁定柱72由于第二扭簧62的弹性作用而保持与环片51的外周壁相接触,且第一凹槽511与连接面513平滑连接,从而使锁定柱72沿着连接面513与转动件5产生相对转动、直至进入第二凹槽512中,第一扭簧61和第二扭簧62的协同配合使锁定柱72定位于第二凹槽512中(见图4),使第一扭簧61的压缩程度更大,从而能够为扭臂4提供更大的弹力,使车轮避震结构的避震缓冲效果更好。
42.当车轮再次回到平地上行驶时,由于第二凹槽512的深度更大,即使将转动件5 沿正向转动,锁定柱72也无法脱出第二凹槽512,因此,向下扳动第一扳动件2,使第一扳动件2带动转动件5沿正向转动,从而带动锁定柱72脱出第二凹槽512中(见图5),此时,第一扭簧61使转动件5沿正向转动至钩部521前侧与横梁13相抵,再松开第一扳动件2,第一扳动件2能够在第二扭簧62的作用下复位,使锁定柱72再次定位于第一凹槽511中(见图2)。
43.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了表示方向的术语,诸如“前”、“后”、“上”、“下”、“左”、“右”、“侧”、“顶”、“底”等,用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示例结构部分和元件,但是在此使用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的目的,是基于附图中显示的示例方位而确定的。由于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实施例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向设置,所以这些表示方向的术语只是作为说明而不应视作为限制,比如“上”、“下”并不一定被限定为与重力方向相反或一致的方向。

技术特征:
1.一种车轮避震结构,包括车架(1),其上设有可转动的车轮(11)、及平行于车轮中心轴(111)的横杆(3);扭臂(4),其第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横杆(3)的端部、第二端转动连接于车轮中心轴(111)靠近车架(1)的一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动件(5),可周向转动地套设于所述横杆(3)上、且其外周缘上间隔开有第一凹槽(511)和第二凹槽(512);第一弹性件,其第一端(611)作用于所述扭臂(4)而使所述扭臂(4)的第二端始终保持向下滑动的趋势,其第二端(612)作用于所述转动件(5)而使所述转动件(5)始终具有沿正向转动的趋势;摆杆(7),可转动地与所述横杆(3)约束在一起,所述摆杆(7)的转动轴线与所述横杆(3)的轴线重合或平行,且所述摆杆(7)上设有锁定柱(72),所述摆杆(7)沿反向转动至所述锁定柱(72)定位于所述第一凹槽(511)或第二凹槽(512)中的状态下对所述转动件(5)与所述横杆(3)的相对位置进行限位,所述摆杆(7)沿正向转动至所述锁定柱(72)脱出所述第一凹槽(511)或第二凹槽(512)中的状态下允许所述转动件(5)相对于所述横杆(3)转动;第二弹性件,使所述摆杆(7)始终具有沿反向转动的趋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避震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正向上,所述第一凹槽(511)位于所述第二凹槽(512)后侧,且所述第一凹槽(511)的深度小于所述第二凹槽(512)的深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轮避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5)的外周缘设有位于所述第一凹槽(511)和第二凹槽(512)之间的连接面(513),该连接面(513)与所述第一凹槽(511)平滑过渡、并与第二凹槽(512)圆弧过渡。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避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摆杆(7)的转动轴线与所述横杆(3)的轴线平行;所述横杆(3)上设有安装座(8),所述摆杆(7)的第一端设有平行于所述横杆(3)的转轴(71),所述转轴(71)转动设于所述安装座(8)上,所述锁定柱(72)设于所述摆杆(7)的第二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轮避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为套设于所述横杆(3)上的第一扭簧(61),且所述转动件(5)位于所述第一扭簧(61)和所述安装座(8)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轮避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71)上套接有第一扳动件(2),所述第二弹性件为套设于所述转轴(71)上的第二扭簧(62),且所述第二扭簧(62)的第一端(621)与所述安装座(8)相抵、第二端(622)与所述第一扳动件(2)相抵。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轮避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具有位于所述横杆(3)上方且与所述横杆(3)平行的横梁(13),所述横杆(3)通过所述安装座(8)固定在所述横梁(13)上,且所述转轴(71)位于所述安装座(8)的下部。8.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车轮避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5)的后侧设有第二扳动件(9)。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轮避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5)包括设有所述第一凹槽(511)和第二凹槽(512)的环片(51)、及凸设于所述环片(51)的外周壁一侧的连接部(52),该连接部(52)的后侧与所述第二扳动件(9)连接,所述连接部(52)的前侧设有钩部(521),该钩部(521)与所述第一弹性件的第二端(612)相抵。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轮避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具有位于所述横杆(3)上方且与所述横杆(3)平行的横梁(13),所述锁定柱(72)定位于所述第一凹槽(511)中的状态下,所述钩部(521)的前表面与所述横梁(13)相抵。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车轮避震结构,包括车架,其上设有平行的车轮中心轴和横杆;扭臂,一端转动连接于横杆的端部、另一端转动连接于车轮中心轴靠近车架的一端;可周向转动地套设于横杆上的转动件,其外周缘上间隔开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套设于横杆上的第一弹性件,一端作用于扭臂、另一端作用于转动件而使转动件始终具有沿正向转动趋势;摆杆,一端转动设于横杆上、另一端设有锁定柱,摆杆沿反向转动至锁定柱定位于第一凹槽或第二凹槽中的状态下对转动件进行限位,摆杆沿正向转动至锁定柱脱出第一凹槽或第二凹槽中的状态下允许转动件转动;第二弹性件使摆杆始终具有沿反向转动的趋势,能针对不同的路况调节避震效果。能针对不同的路况调节避震效果。能针对不同的路况调节避震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孙建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慈溪市佳宝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10
技术公布日:2022/7/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490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