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物平台及检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allin2023-02-05  83



1.本技术属于电子产品检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载物平台及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2.随着科技与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子设备的普及也越来越广泛,消费者对电子产品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手机、平板等电子设备在生产过程中对各零部件品质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因为需要对零部件的长宽高等尺寸进行检测,以满足后续组装工序对产品质量的要求。
3.目前,由于载物平台一般只能承载一种类型的零部件,所以检测设备一般只能对某一种类型的零部件进行检测,导致检测成本高。
4.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载物平台能够对多种类型的零部件进行承载。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技术在于提供载物平台及检测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所提到的技术问题。
6.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载物平台,包括:
7.支撑件,沿着所述支撑件的周边至少设置有第一治具和第二治具;其中,
8.所述第一治具上设置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第一仿形部,所述第一仿形部用于对第一工件进行承载;
9.所述第二治具上设置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第二仿形部,所述第二仿形部用于对第二工件进行承载;
10.所述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的结构不同;以及
11.旋转驱动件,与所述支撑件驱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支撑件转动。
12.可看出,本技术的载物平台,通过在支撑件的周边至少有第一治具和第二治具,在第一治具上设置有第一仿形部用于承载第一工件,在第二治具上设置第二仿形部用于承载与第一工件结构不同的第二工件,并通过旋转驱动件驱动支撑件转动,使第一治具上的第一工件以及第二治具上的第二工件能够依次移动至检测设备中的检测组件处进行检测,使检测设备能够同时对多种不同型号的工件进行检测,降低检测成本。
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工件至少具有一个第一凹陷部,在所述第一仿形部上对应第一工件的凹陷部至少具有一个第一卡持槽,所述第一卡持槽对所述第一工件的凹陷部进行卡持;和/或
14.所述第二工件至少具有一个第二凹陷部,在所述第二仿形部上对应第二工件的凹陷部至少具有一个第二卡持槽,所述第二卡持槽对所述第二工件的凹陷部进行卡持。
15.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治具和第二治具上分别设置有定位孔,在所述支撑件上设置有定位插销,所述第一治具和第二治具分别通过所述定位孔套设于所述定位插销上。
16.进一步地,还包括驱动连接件,所述旋转驱动件通过所述驱动连接件与所述支撑
件可拆卸连接。
17.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安装件,所述第一安装件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旋转驱动件位于所述安装孔内并固定于所述第一安装件上。
18.进一步地,还包括检测传感器,所述检测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件上,以检测所述第一治具和第二治具的位置。
19.一种检测设备,包括工作台、驱动组件、检测组件以及如以上任意一项所述的载物平台;其中,
20.所述工作台上沿第一方向设置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检测工位,每一所述检测工位上分别设置有所述载物平台;以及
21.所述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且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检测组件驱动连接,用于驱使所述检测组件在每一所述检测工位之间运动,以分别对每一检测工位上的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进行检测。
22.进一步地,所述检测组件包括分别与所述驱动组件连接的第一检测件和第二检测件;其中,
23.所述第一检测件沿第二方向设置,以在第二方向上对所述工件进行检测;以及
24.所述第二检测件沿第三方向设置,以在第三方向上对所述工件进行检测。
25.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一驱动件以及第二驱动件;其中,
26.所述第一驱动件分别与所述第一检测件和第二检测件驱动连接,用于分别驱动所述第一检测件和第二检测件沿第一方向运动;以及
27.所述第二驱动件与所述第一检测件驱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检测件沿第三方向运动。
28.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安装件,所述第二安装件上设置有避空孔;其中,
29.所述第一检测件活动设置于所述避空孔内,所述第二检测件活动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件上。
附图说明
3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载物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32.图2为图1所示载物平台中第一治具的结构示意图;
33.图3为图1所示载物平台中第二治具的结构示意图;
34.图4为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测试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35.图5为图4所示测试设备中检测组件与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36.图6为图4所示测试设备上设置有机罩的结构示意图。
37.附图标记:
38.100、载物平台;110、支撑件;120、旋转驱动件;130、第一治具;131、第一仿形部;132、第一卡持槽;133、定位孔;140、第二治具;141、第二仿形部;142、第二卡持槽;150、驱动
连接件;160、第一安装件;161、第一安装板;162、第二安装板;163、安装孔;170、检测传感器;
39.200、工作台;
40.300、驱动组件;310、第一驱动件;320、第二驱动件;
41.400、检测组件;410、第一检测件;420、第二检测件;
42.500、第二安装件;510、避空孔;
43.600、机罩;610、上下料口;700、保护罩;
44.800、第一工件;810、第一凹陷部;900、第二工件;910、第二凹陷部。
具体实施方式
45.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46.需要说明的是,当元结构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结构,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结构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结构上。当一个元结构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结构,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结构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结构上。
47.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结构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48.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一些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49.本技术提供一种载物平台100,其一般设置于检测设备或加工设备(图中未标示)上以至少对两种不同的第一工件800和第二工件900进行承载。
50.例如,在本技术中以载物平台100设置于检测设备上为例,第一工件800和第二工件900可以是电子产品中两种不同型号的零部件(如按键),载物平台100可以同时对两种不同型号的按键进行承载,以使检测设备能够对两种不同型号的按键进行检测,降低检测成本。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中,第一工件800和第二工件900包括但不限于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电子阅读器等电子设备的零部件。
51.参阅图1,本技术的所提供的一种载物平台100,其包括支撑件110和旋转驱动件120。
52.其中,结合图2和图3,在支撑件110上沿着支撑件110的周边至少设置有第一治具130和第二治具140。在第一治具130上设置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第一仿形部131,第一仿形部131用于对第一工件800进行承载;在第二治具140上设置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第二仿形部141,第二仿形部141用于对第二工件900进行承载。在本技术中,第一工件800和第二工件900的结构不同。
53.旋转驱动件120与支撑件110驱动连接,用于驱动支撑件110转动,进而通过支撑件
110带动第一治具130和第二治具140转动。
54.在本技术中,旋转驱动件120可以是旋转电机或者旋转气缸。
55.具体地,在本技术的实施中,支撑件110可设计成矩形结构或圆形结构,在支撑件110上相对的区域可分别设置有第一治具130和第二治具140;在第一治具130上至少设置有一个第一仿形部131,第一仿形部131用于对第一工件800进行承载,并使第一工件800能够固定在第一治具130上;第二治具140上至少设置有一个第二仿形部141,第二仿形部141用于对第二工件900进行承载,并使第二工件900能够固定在第二治具140上;旋转驱动件120与支撑件110远离第一治具130和第二治具140一端的中部连接,用于驱动支撑件110绕着自身中心轴线转动,使第一治具130上的第一工件800以及第二治具140上的第二工件900能够依次移动至检测设备中的检测组件400处进行检测。
56.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仿形部131和第二仿形部141的个数可分别根据第一工件800和第二工件900的结构大小设置。例如,当工件的结构较小时,以本技术中的第一工件800为例,在第一治具130上可设置四个第一仿形部131分别用于装载第一工件800;当工件的结构较大时,以本技术中的第二工件900为例,在第二治具140上可设置两个第二仿形部141分别用于装载第二工件900。
57.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支撑件110的边缘上还可设置有第三治具、第四治具或者更多。例如,当支撑件110为矩形结构时,可在支撑件110的两个组对边上依次设置有第一治具130、第二治具140、第三治具以及第四治具;当支撑件110为圆形结构时,可沿着支撑件110的周向均匀设置第一治具130、第二治具140、第三治具或者更多。
58.在实际使用时,可通过人工在上料处将第一工件800装入第一治具130的第一仿形部131上,当所有第一工件800都装载在第一治具130后,旋转驱动件120通过支撑件110带动第一治具130移动至检测设备中的检测组件400处进行检测,与此同时,第二治具140在支撑件110的作用下同步移动至上料处,人工将第二工件900装入第二治具140的第二仿形部141上,依次循环,直至将所有第一工件800和第二工件900检测完成。
59.可看出,本技术的载物平台100,通过在支撑件110的周边至少有第一治具130和第二治具140,在第一治具130上设置有第一仿形部131用于承载第一工件800,在第二治具140上设置第二仿形部141用于承载与第一工件800结构不同的第二工件900,并通过旋转驱动件120驱动支撑件110转动,使第一治具130上的第一工件800以及第二治具140上的第二工件900能够依次移动至检测设备中的检测组件400处进行检测,使检测设备能够同时对多种不同型号的工件进行检测,降低检测成本。
60.参阅图2和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工件800上至少具有一个第一凹陷部810,相对应地,在第一仿形部131上对应第一工件800的第一凹陷部810至少具有一个第一卡持槽132,第一卡持槽132对第一工件800的第一凹陷部810进行卡持;和/或,第二工件900上至少具有一个第二凹陷部910,相对应地,在第二仿形部141上对应第二工件900的凹陷部至少具有个第二卡持槽142,第二卡持槽142对第二工件900的第二凹陷部910进行卡持。
61.具体地,在将第一工件800上料至第一仿形部131的过程中,将第一工件800上具有的第一凹陷部810与第一仿形部131上设置的第一卡持槽132卡持,第一卡持槽132用于限制第一工件800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移,第一卡持槽132一方面对第一工件800进行定位,另一方面防止旋转驱动件120驱动支撑件110转动时,第一工件800被甩出。第二工件900的上料原
理与第一工件800相似,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62.可看出,针对自身具有凹陷部结构的工件,在仿形部上设置对应的卡持槽能够实现工件的快速上料,并且该方式配合旋转驱动件120驱动第一治具130和第二治具140转动,使第一治具130和第二治具140交替移动至检测组件400处的方式,可以很好地提升检测工件检测效率。
63.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若第一工件800和/或第二工件900上不具有凹陷部时,也可通过在第一仿形部131和/或第二仿形部141上设置吸附件或者定位件与压紧件配合的方式,实现对第一工件800和/或第二工件900的定位和固定。
64.参阅图1、图2和图3,在第一治具130和第二治具140上还可分别设置有定位孔133,在支撑件110上还可设置有定位插销(图中未标示),第一治具130和第二治具140分别通过定位孔133套设于定位插销上,实现第一治具130和第二治具140与支撑件110的快速拆卸和安装。
65.可理解,在申请中的支撑件110上相对设置有第一治具130和第二治具140,所以当第一治具130和第二治具140中的一个(例如第一治具130)位于检测组件400处进行检测时,第二治具140会恰好位于上料处,以便于将第二治具140中检测完成的第二工件900进行下料,以及将待检测第二工件900上料至第二治具140上,但是在对第二治具140进行上下料的过程中可能会造成支撑件110震动,进而影响第一工件800的检测效果,所以将第二治具140从支撑件110取出,通过在载物平台100外对第二治具140进行上下料,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并且在载物平台100外对第二治具140进行上下料也能够提高上下料的效率,例如将第一治具130和第二治具140设置多个进行轮流替换。
66.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定位插销为圆柱形结构时,定位孔133可以是与该圆柱形结构相配合的圆柱形通孔,此时定位插销和定位孔133可设置两组或两组以上,以防止旋转驱动件120驱动支撑件110旋转的过程中,定位孔133绕着定位柱转动,该结构更方面将治具从支撑件110中取下或装上。
67.在其它实施例中,当定位插销为棱柱形结构时,定位孔133可以是与该棱柱形结构相配合的棱柱形通孔,此时定位插销和定位孔133可设置一组,该结构可以减少定位孔133的数量,以承载更多的工件。
68.参阅图1,载物平台100还可包括驱动连接件150。旋转驱动件120通过驱动连接件150与支撑件110可拆卸连接。
69.具体地,驱动连接件150的一端设置于旋转驱动件120的驱动端上,驱动连接件150的另一端可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于支撑件110的中部,以驱动支撑件110绕着自身的中心轴线转动。
70.在上述结构中,通过在旋转驱动件120与支撑件110之间设置驱动连接件150,并使驱动连接件150与支撑件110可拆卸连接,一方面能够便于旋转驱动件120与支撑件110的连接,另一方面便于根据不同型号的工件更换不同的支撑件110。
71.进一步地,载物平台100还可包括第一安装件160,旋转驱动件120设置于第一安装件160上,并且载物平台100可通过第一安装件160设置于检测设备上或加工设备上。
72.进一步地,在第一安装件160上设置有安装孔163,旋转驱动件120位于安装孔163内,并固定于第一安装件160上,且在第一安装件160上设置有便于旋转驱动件120的驱动端
与第一连接件连接的避空孔510。
73.具体地,第一安装件160可包括第一安装板161以及两个第二安装板162,两个第二安装板162相对设置,第一安装板161设置于第二安装板162之间并与两个第二安装板162形成安装孔163,使第一安装件160整体呈龙门架结构,该结构稳定,并且能够将旋转驱动件120容置于该安装孔163内,很好地防止外部环境对旋转驱动件120产生影响,使整个载物平台100工作更加稳定。
74.参阅图1,可选地,载物平台100还可包括检测传感器170,检测传感器170设置于第一安装件160上,如设置于第一安装板161上,用于检测第一治具130和第二治具140的位置,以控制旋转驱动件120驱动支撑件110转动的角度,使第一工件800和第二工件900能够依次移动至检测组件400处。
75.此外,参阅图4,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检测设备,其包括工作台200、驱动组件300、检测组件400以及以上所述的载物平台100。
76.其中,工作台200上设置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检测工位,每一检测工位上分别设置有载物平台100。
77.具体地,载物平台100可通过第一安装件160设置于工作台200上。检测工位可在工作台200上沿第一方向设置。其中,第一方向可以是附图中的x轴方向。
78.参阅图5,驱动组件300设置于工作台200上,且驱动组件300的驱动端与检测组件400驱动连接,用于驱动检测组件400沿第一方向在各检测工位之间运动,以分别对每一检测工位上的工件进行检测。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中,工件可包括结构不同的第一工件800和第二工件900。
79.例如,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工作台200上可设置两个检测工位,两个检测工位上均可设置有载物平台100,检测时,驱动组件300可驱动检测组件400先移动至其中一个检测工位,对该检测工位上的第一工件800进行检测,检测完成后,驱动组件300驱动检测组件400沿第一方向移动至另一个检测工位,对另一个检测工位上的工件进行检测,在此过程中,可对上一个检测工位上的工件进行上下料。
80.可看出,上述检测设备通过在工作台200上设置多个检测工位,并利用驱动组件300驱动检测组件400在各检测工位之间运动,使检测组件400能够对每个检测工位上载物平台100所承载的工件进行检测,能够实现检测组件400的不问断检测,提高检测设备的检测效率。
81.参阅图5,检测组件400至少包括第一检测件410和第二检测件420,第一检测件410和第二检测件420分别用于在不同方向上对工件进行检测。
82.具体地,在本技术中,第一检测件410可沿第二方向设置,用于在第二方向对工件进行检测,例如第一检测件410可在第二方向上对工件的侧面进行检测,并且驱动组件300与第一检测件410驱动连接,第一检测件410可在驱动组件300的作用下在各检测工位之间移动。其中,第二方向可以是附图中的y轴方向。
83.第二检测件420可沿第三方向设置,以在第三方向对工件进行检测,例如第二检测件420可在第三方向上对第一工件800的表面进行检测,并且驱动组件300与第二检测件420驱动连接,第二检测件420可在驱动组件300的作用下在各检测工位之间移动。其中,第三方向可以是附图中的z轴方向。
84.进一步地,驱动组件300包括至少一个第一驱动件310以及第二驱动件320。在本技术中,第一驱动件310和第二驱动件320分别可以是直线电机、丝杆电机或直线气缸等。
85.其中,第一驱动件310分别与第一检测件410和第二检测件420驱动连接,用于分别驱动第一检测件410和第二检测件420沿第一方向运动;第二驱动件320与第一检测件410驱动连接,用于驱动第一检测件410沿第二方向运动。
86.具体地,第一驱动件310用于分别驱动第一检测件410和第二检测件420沿第一方向运动,以使第一检测件410和第二检测件420在每一个检测工位之间来回运动,实现对每个检测工位上的工件进行检测;第二驱动件320用于驱动第一检测件410沿第二方向运动,以使第一检测件410朝靠近或远离载物载物平台100的方向运动,以调节第一检测件410与载物平台100之间的检测距离。
87.可理解,在本技术中,载物平台100可用于承载两种不同结构的工件,所以当载物平台100上的不同结构的工件每一次交替移动至检测组件400的检测区域时,工件与第一检测件410之间的检测距离可能会发生改变,所以为了提高检测精度,可通过采用第二驱动件320驱动第一检测件410沿第二方向运动,以调节第一检测件410的检测距离。
88.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驱动件310可设置两个,每一个第一驱动件310分别与对应的第一检测件410和第二检测件420驱动连接,以分别独立驱动第一检测件410和第二检测件420移动,该方式可以提高检测组件400的检测效率,例如,在工件进行检测时,第一检测件410和/或第二检测件420的检测视野范围可能不够大,需要边检测边移动,而第一检测件410和第二检测件420之间移动的距离可能不同,因此通过使第一检测件410和第二检测件420分别单独连接第一驱动件310,进而使第一检测件410和第二检测件420能够实现独立运动,进而提高检测效率。
89.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驱动件310也可设置一个,第一驱动件310的驱动端分别与第一检测件410和第二检测件420驱动连接,以同时驱动第一检测件410和第二检测件420移动沿第一方向移动,该方式可以降低检测设备的成本。
90.结合图4和图5,检测设备还可包括第二安装件500,第二安装件500可沿第一方向设置于工作台200上,且在第二安装件500上还可设置有避空孔510,其中,第一检测件410沿第二方向活动设置于该避空孔510内,第二检测件420沿第三方向活动设置于第二安装件500上。
91.具体地,当第一驱动件310设置有两个时,其中一个第一驱动件310可设置于第二安装件500上,并与第二检测件420驱动连接,实现第二检测件420沿第一方向移动;而另一个第一驱动件310可设置于工作台200上,此时,第二驱动件320可设置于第一驱动件310的驱动端上,而第二驱动件320的驱动端与第一检测件410,实现第一检测件410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移动。
92.参阅图6,检测设备还可包括机罩600,机罩600覆盖于工作台200上,并使载物平台100、检测组件400、驱动组件300以及容置于机罩600内。通过机罩600可以对整个设备起到有效地防护。
93.进一步地,在机罩600上对应载物平台100的区域还可设置有上下料口610,通过该上下料口610可对工件进行上下料。在本技术中,可通过该上下料口610将承载有第一工件800的第一治具130以及承载有第二工件900的第二治具140进行上下料。
94.可选地,在工作台200上还可设置有保护罩700,该保护罩700用于载物平台100中支撑件110以下的部分,以对载物平台100中的旋转驱动件120进行保护,此外,在对工件上下料过程中,能够防止旋转驱动件120对人员造成伤害。
95.以上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一些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一些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载物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件,沿着所述支撑件的周边至少设置有第一治具和第二治具;其中,所述第一治具上设置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第一仿形部,所述第一仿形部用于对第一工件进行承载;所述第二治具上设置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第二仿形部,所述第二仿形部用于对第二工件进行承载;所述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的结构不同;以及旋转驱动件,与所述支撑件驱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支撑件转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物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工件至少具有一个第一凹陷部,在所述第一仿形部上对应第一工件的凹陷部至少具有一个第一卡持槽,所述第一卡持槽对所述第一工件的凹陷部进行卡持;和/或所述第二工件至少具有一个第二凹陷部,在所述第二仿形部上对应第二工件的凹陷部至少具有一个第二卡持槽,所述第二卡持槽对所述第二工件的凹陷部进行卡持。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物平台,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治具和第二治具上分别设置有定位孔,在所述支撑件上设置有定位插销,所述第一治具和第二治具分别通过所述定位孔套设于所述定位插销上。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物平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连接件,所述旋转驱动件通过所述驱动连接件与所述支撑件可拆卸连接。5.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载物平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安装件,所述第一安装件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旋转驱动件位于所述安装孔内并固定于所述第一安装件上。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载物平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检测传感器,所述检测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件上,以检测所述第一治具和第二治具的位置。7.一种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驱动组件、检测组件以及如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载物平台;其中,所述工作台上沿第一方向设置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检测工位,每一所述检测工位上分别设置有所述载物平台;以及所述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且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检测组件驱动连接,用于驱使所述检测组件在每一所述检测工位之间运动,以分别对每一检测工位上的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进行检测。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组件包括分别与所述驱动组件连接的第一检测件和第二检测件;其中,所述第一检测件沿第二方向设置,以在第二方向上对所述工件进行检测;以及所述第二检测件沿第三方向设置,以在第三方向上对所述工件进行检测。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一驱动件以及第二驱动件;其中,所述第一驱动件分别与所述第一检测件和第二检测件驱动连接,用于分别驱动所述第一检测件和第二检测件沿第一方向运动;以及所述第二驱动件与所述第一检测件驱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检测件沿第三方向运动。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安装件,所述第二安装件上设置有避空孔;其中,所述第一检测件活动设置于所述避空孔内,所述第二检测件活动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件上。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载物平台及检测设备,包括:支撑件,沿着所述支撑件的周边至少设置有第一治具和第二治具;其中,所述第一治具上设置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第一仿形部,所述第一仿形部用于对第一工件进行承载;所述第二治具上设置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第二仿形部,所述第二仿形部用于对第二工件进行承载;所述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的结构不同;以及旋转驱动件,与所述支撑件驱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支撑件转动。可看出,本申请的载物平台能够同时对多种不同型号的工件进行检测,降低检测成本。降低检测成本。降低检测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谢卫锋 曹小建 梁国辉 章炬 孙杰 钟健春 高云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10
技术公布日:2022/7/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504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