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中药配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抗慢性乙型肝炎的药物组合物。
背景技术:2.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缩写为hbv)引起的以肝脏病变为主的一种传染病。临床上以食欲减退、恶心、上腹部不适、肝区痛、乏力为主要表现。部分患者可有黄疸发热和肝大伴有肝功能损害。有些患者可慢性化,甚至发展成肝硬化,少数可发展为肝癌。
3.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常用检测方法有两种:1.hbv抗原、抗体检测:表面抗原(hbsag)、表面抗体(抗hbs)、е抗原(hbeag)、е抗体(抗hbe)和核心抗体(抗hbc)称为乙肝五项,是常用的hbv感染的检测指标。2.hbv dna检测:乙肝五项检测并不能作为判断病毒是否复制的指标,而dna检测通过扩增病毒核酸,对体内低水平的hbv病毒敏感,是判断病毒复制的常用手段。dna是乙肝病毒感染最直接、特异性强和灵敏性高的指标,hbv dna阳性,提示hbv复制和有传染性,hbv dna越高表示病毒复制越多,传染性越强。dna检测对确诊hbv和评估hbv治疗效果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了解机体内病毒的数量、复制水平、传染性、药物治疗效果、制定治疗策略等并作为评估指标。
4.全球约有2.4亿慢性乙肝患者,每年因此病死亡的患者达78万人。我国是乙肝大国,约有8000万乙肝患者,我国每年新增乙肝患者约90万。乙肝是肝癌的主要诱因,患上乙肝后,若不及时控制病情,会呈现乙肝—肝硬化—肝癌的发展路径。在我国肝硬化和肝癌患者中,由乙肝引起的比例分别高达60%和80%以上。我国肝癌人数约占全球肝癌病人总数的55%,并且每年全球新发的肝癌中,有超过一半都发生在我国。
5.中医认为,慢性乙型肝炎的病因病机可概括为四个方面:一,正气虚弱,邪气留恋正气不足是发病基础,禀赋不足,或平素体质虚弱,或重病久病之后,正气亏虚,或气虚津液不足,脏腑功能失调等原因,无力抗邪,病邪入侵;感受“疫毒“是发病的重要条件。乙肝的感邪可通过口,血液,母婴及性等途径侵入人体,其临床特点状若疫毒,具有发病急,病情较重,症状相似,感染性强,易于流行等特点。
6.二,湿困中焦,邪气留恋素体脾肾亏虚,外感疫毒,由表入里,郁而不达,内阻中焦,或情志不舒,肝失疏泻,气机郁滞,木旺乘土,或土虚木乘,脾胃受损,运化失司,水湿内生,郁而化热,而致湿热为患,湿热中阻,胆液不循肠道,溢于肌肤而致黄疸。疫毒湿热日久伤阴,或郁而化火,耗伤阴液,阴损及阳,或脾胃亏虚日深,气血阴津乏源,渐致气血亏虚,阴阳并虚;乙葵同源,肝病日久,必累及肾,致肾易虚,渐致肝脾肾俱虚,正所谓“久病多虚”;肝气郁结,气机失调,乃气滞血瘀,或久病气虚,无力助血行,气虚血瘀,此乃“久病多瘀”,故郁瘀并见,虚瘀并见。
7.三,酒食不节,损伤脾胃酒毒伤肝,酿湿生痰,湿热内生,熏蒸肝胆,或痰瘀阻络,胆汁外溢,渗入血中,发为黄疸或协下徵块。
8.四,劳欲过度,耗气伤阴劳累过度,则耗伤气阴,或恣情纵欲,阴精暗耗,以致肝脾亏虚,日久肝病及脾,“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后天乏源,必穷及肾及发展为脾肾阳虚。本病由于病程长,缠绵难愈,以致患者紧张焦虑,忧心忡忡,导致气机升降失常,脏腑功能失调而发生肝气郁结,气滞血瘀,脉络瘀阻等。
9.总之,乙肝的病理变化在于疫毒,湿热,虚,郁,瘀,相互胶着,互为因果,相互影响,肝脾肾的亏虚,既是本病的发病基础,又是本病的病变结果;疾病在发展过程中因虚感邪,因邪致虚,病理性质为正虚邪实,虚实夹杂;最终邪毒羁留,气虚两虚,阴阳失衡,缠绵难愈。
10.目前抗hbv的治疗,主要是抗病毒治疗:
①
干扰素:干扰素需皮下注射,在抑制hbv dna方面效果欠佳,仅有30%~50%患者获得较持久的效果。另外,干扰素的副反应较明显,可能出现流感样症候群、骨髓抑制、精神和神经官能症症状,患者耐受性较差。
②
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如拉米夫定、替诺福韦酯等,易发生病毒耐药,停药后易复发,影响肾功能,且费用昂贵。
技术实现要素:1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药物组合物,该药物药效明确、无明显副反应。
1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慢性乙型肝炎的药物组合物,所述药物组合物为内服用药,包括的中药成分和质量份为:太子参3-5份、黄芪3-5份、败酱草2-4份、当归2-4份、山楂3-5份、柴胡2-3份、茯苓2-4份、白术2-4份、鳖甲2-4份、玄胡2-4份、郁金2-4份、香附2-4份、虎杖2-4份、半边莲3-5份、猪苓2-4份、泽泻2-4份、桂枝1-2份、甘草1-2份、鸡内金3-5份、田基黄2-4份和鸡血藤2-4份。
13.作为优选,所述中药成分和质量份为:太子参5份、黄芪5份、败酱草2份、当归3份、山楂4份、柴胡2份、茯苓2份、白术3份、鳖甲2份、玄胡2份、郁金2份、香附3份、虎杖3份、半边莲4份、猪苓2份、泽泻2份、桂枝1份、甘草1份、鸡内金4份、田基黄3份和鸡血藤3份。
14.作为优选,所述中药成分及质量份为:太子参5份、黄芪5份、败酱草3份、当归4份、山楂5份、柴胡3份、茯苓4份、白术4份、鳖甲4份、玄胡4份、郁金4份、香附4份、虎杖3份、半边莲4份、猪苓4份、泽泻4份、桂枝2份、甘草1份、鸡内金5份、田基黄4份和鸡血藤3份。
15.作为优选,所述中药成分及质量份为:太子参5份、黄芪5份、败酱草4份、当归4份、山楂5份、柴胡3份、茯苓4份、白术3份、鳖甲2份、玄胡4份、郁金3份、香附3份、虎杖2份、半边莲3份、猪苓3份、泽泻2份、桂枝1份、甘草1份、鸡内金3份、田基黄3份和鸡血藤4份。
16.作为优选,所述中药成分及质量份为:太子参3份、黄芪4份、败酱草2份、当归4份、山楂3份、柴胡3份、茯苓3份、白术3份、鳖甲3份、玄胡4份、郁金3份、香附4份、虎杖2份、半边莲3份、猪苓3份、泽泻2份、桂枝2份、甘草2份、鸡内金4份、田基黄3份和鸡血藤3份。
17.作为优选,所述中药成分及质量份为:太子参4份、黄芪4份、败酱草3份、当归4份、山楂4份、柴胡3份、茯苓3份、白术2份、鳖甲2份、玄胡4份、郁金3份、香附4份、虎杖2份、半边莲5份、猪苓2份、泽泻2份、桂枝1份、甘草1份、鸡内金3份、田基黄3份和鸡血藤2份。
18.作为优选,所述中药成分及质量份为:太子参5份、黄芪3份、败酱草4份、当归2份、山楂5份、柴胡3份、茯苓3份、白术3份、鳖甲2份、玄胡3份、郁金3份、香附2份、虎杖4份、半边
莲3份、猪苓3份、泽泻3份、桂枝1份、甘草1份、鸡内金3份、田基黄2份和鸡血藤3份。
19.一种抗慢性乙型肝炎的药物组合物的应用,上述药物组合物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20.上述抗慢性乙型肝炎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很简单,即按配方份数取各配方药,粉碎,将所有粉碎药粉过200目筛,混匀灭菌,采用常规的制剂工艺,制成散剂,或按每丸0.3 克的规格制成丸剂或 0.3 克装入胶囊,装瓶待用。
21.服用方法:每次7g 每天3次饭后30分钟服用。
22.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1. 本发明给出的药物组合物加工简单,治疗方法简单,携带、服用方便,不需住院,在家即可自行服用,患者依从性好。
23.2. 本发明给出的药物组合物成分均为中药,安全性高,无抗病毒药物的严重副反应。
24.3. 本发明给出的药物组合物治疗成本低,价格低廉,而抗病毒药物治疗费用昂贵。
25.4.本发明给出的药物组合物疗效好,经过临床使用,本发明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1月后,症状明显好转,3月后,转氨酶明显下降,半年后转氨酶恢复正常,乙肝dna明显下降,1年后乙肝dna转阴,大三阳转为小三阳,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和家庭经济负担。
附图说明
图1为患者王某2015年即患乙肝大三阳的检查化验单。图2为患者王某2020年乙肝病毒dna值很高的检查化验单。图3为患者王某经过治疗后,2021年乙肝病毒dna转为阴性的检查化验单。图4为患者王某经过治疗后,2021年由乙肝大三阳转为小三阳的检查化验单。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7.针对目前乙型病毒性肝炎治疗效果的局限性、治疗方式的有限性,本发明汲取几千年传统中医精髓,发明出一种有效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中药药物组合物,治疗方便、药效明确、价格低廉、无明显副反应。
28.首先对本发明中使用的中药成分及其作用做一个详细的解释:太子参:为石竹科植物孩儿参的干燥块根。味甘、微苦,性平。归脾、肺经。具有益气健脾,生津润肺之功效。主治脾虚食少、倦怠乏力、心悸自汗、肺虚咳嗽、津亏口渴等症。
29.黄芪:本品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的根。味甘,性微温;归脾、肺经。具有补气固表,托毒排脓,利尿,生肌之功效。常用于气虚乏力、久泻脱肛、自汗、水肿。
30.败酱草:为败酱科植物白花败酱的干燥全草。味辛、苦,性凉。入肝、胃、大肠经。具有清热解毒,祛痰排脓之功效。常用于肠痈,肺痈,痢疾,产后瘀血腹痛,痈肿疔疮。
31.当归:为伞形科植物当归的干燥根。味甘、辛,性温。归肝、心、脾经。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之功效。常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肠燥便秘。
32.山楂:为蔷薇科植物山楂的干燥成熟果实。味酸、甘,性微温。归脾、胃、肝经。具有消食健胃,行气散瘀,化浊降脂之功效。常用于肉食积滞,胃脘胀满,泻痢腹痛,瘀血经闭,产后瘀阻,心腹刺痛,胸痹心痛,疝气疼痛。
33.柴胡:为柴胡的干燥根。味辛、苦,性微寒。归肝、胆、肺经。柴胡是常用解表药。具有和解表里,疏肝解郁,升阳举陷,退热截疟之功效。常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气滞、胸肋胀痛、脱肛、子宫脱垂、月经不调。
34.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味甘、淡,性平。归心、肺、脾、肾经。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之功效。常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35.白术:为菊科植物白术的干燥根茎。味苦、甘,性温。归脾、胃经。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之功效。常用于脾虚食少,消化不良,泄泻,水肿,自汗,胎动不安。
36.鳖甲:为鳖科动物鳖的背甲。味咸,性微寒。归肝、肾经。具有滋阴潜阳,退热除蒸,软坚散结之功效。常用于阴虚发热,骨蒸劳热,阴虚阳亢,头晕目眩,虚风内动,经闭,癥瘕,久疟,疟母。
37.玄胡:别名元胡、延胡、元胡索、玄胡索、延胡索。为罂粟科植物延胡索的干燥块茎。味辛、苦,性温。归心、脾、肝、肺经。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之功效,尤以止痛之功效而著称于世。常用于全身各部气滞血瘀之痛,痛经,经闭,症瘕,产后瘀阻,跌扑损伤,疝气作痛。
38.郁金:为姜科植物温郁金的干燥块根。味辛、苦,性寒。归肝、心、肺经。具有活血止痛,行气解郁,清心凉血,利胆退黄之功效。常用于胸胁刺痛,胸痹心痛,经闭痛经,乳房胀痛,热病神昏,癫痫发狂,血热吐衄,黄疸尿赤。
39.香附:为莎草科植物莎草的干燥根茎。味辛、微苦、微甘,性平。归肝、脾、三焦经。具有疏肝解郁,理气宽中,调经止痛之功效。常用于肝郁气滞,胸胁胀痛,疝气疼痛,乳房胀痛,脾胃气滞,脘腹痞闷,胀满疼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
40.虎杖:为蓼科植物虎杖的干燥根茎和根。味微苦,性微寒。归肝、胆、肺经。具有利湿退黄,清热解毒,散瘀止痛,止咳化痰之功效。常用于湿热黄疸,淋浊,带下,风湿痹痛,痈肿疮毒,水火烫伤,经闭,症瘕,趺打损伤,肺热咳嗽。
41.半边莲:为桔梗科植物半边莲的干燥全草。味辛,性平。归心、小肠、肺经。具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之功效。常用于痈肿疔疮,蛇虫咬伤,臌胀水肿,湿热黄疸,湿疹湿疮。
42.猪苓:为多孔菌科真菌猪苓的菌核。味甘、淡,性平。归心、脾、胃、肺、肾经。具有利水渗湿之功效。常用于小便不利,水肿、泄泻,淋浊,带下。
43.泽泻:为泽泻科植物泽泻的干燥块茎。味甘、淡,性寒。归肾、膀胱经。具有利水渗湿,泄热,化浊降脂之功效。常用于用于小便不利,水肿胀满,泄泻尿少,痰饮眩晕,热淋涩痛,高脂血症。
44.桂枝:为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嫩枝。味辛、甘,性温。归心、肺、膀胱经。具有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气的功效。常用于风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经闭,关节痹痛,痰饮,水肿,心悸。
45.甘草:为豆科植物甘草的干燥根和根茎。味甘,性平。归心、肺、脾、胃经。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之功效。常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46.鸡内金:为雉科动物家鸡的干燥沙囊内壁。味甘,性平。归脾、胃、小肠、膀胱经。具有健胃消食,涩精止遗,通淋化石之功效。常用于食积不消,呕吐泻痢,小儿疳积,遗尿,遗精,石淋涩痛,胆胀胁痛。
47.田基黄:为藤黄科植物地耳草的全草。味甘、苦,性凉。归肺,肝,胃经。有清热利湿,解毒,散瘀消肿之功效。常用于湿热黄疸,泄泻,痢疾,肠痈,痈疖肿毒,乳蛾,口疮,目赤肿痛,毒蛇咬伤,跌打损伤。
48.鸡血藤:为豆科植物密花豆的干燥藤茎。味苦、甘,性温。归肝、肾经。具有活血补血,调经止痛,舒筋活络之功效。用于月经不调,痛经,经闭,风湿痹痛,麻木瘫痪,血虚萎黄。
49.本技术人结合中医辨证论治,经过多年研究,总结得出此方。方中柴胡,疏肝解郁药效强大;玄胡,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止痛之效闻名于世;虎杖,利湿退黄,清热解毒,散瘀止痛;香附,疏肝解郁,理气宽中,此四者为君药。当归:补血活血,止痛;鳖甲,滋阴潜阳,退热除蒸,软坚散结;郁金,活血止痛,行气解郁,利胆退黄;猪苓,利水渗湿;泽泻,利水渗湿,泄热;田基黄,清热利湿,解毒,散瘀消肿;半边莲,清热解毒,利水消肿;鸡血藤,活血补血,舒筋活络,此八者为臣药。太子参,益气健脾;黄芪,补气固表,托毒排脓,利尿;鸡内金,健胃消食;山楂,消食健胃,行气散瘀;茯苓,利水渗湿,健脾;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桂枝,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气;败酱草,清热解毒,祛痰排脓,此八者共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兼为使药。本发明中各位中药成分之间相辅相成,最终实现了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目的。
50.实施例1:一种抗慢性乙型肝炎的药物组合物,中药成分和质量份为:太子参5份、黄芪5份、败酱草2份、当归3份、山楂4份、柴胡2份、茯苓2份、白术3份、鳖甲2份、玄胡2份、郁金2份、香附3份、虎杖3份、半边莲4份、猪苓2份、泽泻2份、桂枝1份、甘草1份、鸡内金4份、田基黄3份、鸡血藤3份。
51.患者:男,54岁,慢性乙型肝炎8年,乙肝大三阳,肝功能异常alt:361单位,ast:382单位,dna(+),症状表现为疲乏无力,厌食,厌油,嗜睡,大便溏泄,小便偏黄,腹胀,舌淡红胎薄黄,脉数等。患者使用过抗病毒药物,症状有所好转,但用药期间因白细胞降低、肾功能异常等更换多种药物,并间断停药,后复查乙肝大三阳,肝功能异常alt:378单位,ast:345单位,乙肝dna(+)。服用本发明所述的中药制剂1月后,症状明显好转,且无不良反应。3月后,转氨酶明显下降。半年后转氨酶恢复正常,乙肝dna明显下降。1年后乙肝dna转阴,大三阳转为小三阳。
52.实施例2:一种抗慢性乙型肝炎的药物组合物,中药成分和质量份为:太子参5份、黄芪5份、败酱草3份、当归4份、山楂5份、柴胡3份、茯苓4份、白术4份、鳖甲4份、玄胡4份、郁金4份、香附4份、虎杖3份、半边莲4份、猪苓4份、泽泻4份、桂枝2份、甘草1份、鸡内金5份、田基黄4份和鸡血藤3份。
53.患者:女,37岁,慢性乙型肝炎10年,乙肝大三阳,肝功能异常alt:135单位, ast:196单位,乙肝dna(+),症状表现为疲乏无力,厌食,呃逆,消化不良,右季肋部不适、隐痛,睡眠差,痛经,大便偏稀、有恶臭,全身轻度水肿,面色无华,舌红胎厚黄,脉细数等。患者因使用抗病毒药物,出现精神症状而停药,实验室指标较前无明显变化。服用本发明所述的中药制剂1月后,症状有所好转,且无不良反应。3月后,转氨酶有所下降。半年后转氨酶下降明显,乙肝dna明显下降。9个月后复查转氨酶正常。1年后乙肝dna转阴,大三阳转为小三阳。
54.实施例3:一种抗慢性乙型肝炎的药物组合物,中药成分和质量份为:子参5份、黄芪5份、败酱草4份、当归4份、山楂5份、柴胡3份、茯苓4份、白术3份、鳖甲2份、玄胡4份、郁金3份、香附3份、虎杖2份、半边莲3份、猪苓3份、泽泻2份、桂枝1份、甘草1份、鸡内金3份、田基黄3份和鸡血藤4份。
55.患者:女,28岁,慢性乙型肝炎3年,乙肝大三阳,肝功能正常,乙肝dna(+),症状表现为疲乏无力,嗜睡,消化不良,痛经,经量偏多,大便干结,面色偏黄,舌薄黄,脉沉等。患者因工作繁忙,未正规使用抗病毒药物,乙肝dna(+)较前无明显变化。服用本发明所述的中药制剂1月后,症状明显好转,且无不良反应。半年后乙肝dna明显下降。1年后乙肝dna转阴,大三阳转为小三阳。
56.实施例4:一种抗慢性乙型肝炎的药物组合物,中药成分和质量份为:太子参3份、黄芪4份、败酱草2份、当归4份、山楂3份、柴胡3份、茯苓3份、白术3份、鳖甲3份、玄胡4份、郁金3份、香附4份、虎杖2份、半边莲3份、猪苓3份、泽泻2份、桂枝2份、甘草2份、鸡内金4份、田基黄3份和鸡血藤3份。
57.患者:女,48岁,慢性乙型肝炎7年,乙肝大三阳,肝功能异常alt:243单位,ast:196单位,dna(+),症状表现为厌食,厌油,睡眠差,烦躁易怒,头痛,口干,月经紊乱,痛经,月经有血块,大便稍干,小便偏黄,右季肋部疼痛,全身稍水肿,舌红胎薄黄,脉弦数等。患者使用过抗病毒药物,症状好转,转氨酶恢复正常,dna(+)转为(-),遂停药。2年后再次出现上述不适,复查,乙肝dna转为(+),肝功能异常alt:125单位,ast:106单位。服用本发明所述的中药制剂1月后,症状明显好转,且无不良反应。3月后,转氨酶恢复正常。半年后乙肝dna明显下降。1年后乙肝dna转阴,大三阳转为小三阳。
58.实施例5:一种抗慢性乙型肝炎的药物组合物,中药成分和质量份为:太子参4份、黄芪4份、败酱草3份、当归4份、山楂4份、柴胡3份、茯苓3份、白术2份、鳖甲2份、玄胡4份、郁金3份、香附4份、虎杖2份、半边莲5份、猪苓2份、泽泻2份、桂枝1份、甘草1份、鸡内金3份、田基黄3份和鸡血藤2份。
59.患者:女,35岁,慢性乙型肝炎5年,乙肝大三阳,肝功能异常alt:163单位,ast:185单位,dna(+),症状表现为潮热,烦躁,盗汗,消化不良,睡眠差,口干,月经紊乱,痛经,经量多,大便稀溏,尿频,右季肋部隐痛不适,舌淡红胎厚黄,脉弦数等。患者使用过抗病毒药物,症状有所好转,但因家庭经济困难,间断停药,再次出现上述不适,后复查乙肝大三阳,肝功能异常alt:147单位,ast:195单位,乙肝dna(+)。服用本发明所述的中药制剂1月后,症状明显好转,且无不良反应。3月后,转氨酶明显下降。半年后转氨酶恢复正常,乙肝dna明显下降。1年后乙肝dna转阴,大三阳转为小三阳。
60.实施例6:一种抗慢性乙型肝炎的药物组合物,中药成分和质量份为:太子参5份、黄芪3份、败酱草4份、当归2份、山楂5份、柴胡3份、茯苓3份、白术3份、鳖甲2份、玄胡3份、郁金3份、香附2份、虎杖4份、半边莲3份、猪苓3份、泽泻3份、桂枝1份、甘草1份、鸡内金3份、田基黄2份和鸡血藤3份。
61.患者:男,28岁,慢性乙型肝炎4+年,乙肝大三阳,症状表现为嗜睡,食欲欠佳,消化不良,大便稀溏,右季肋部隐痛不适,舌淡红胎厚黄,脉弦等。患者使用过抗病毒药物,但因工作原因,间断停药,症状无明显好转,遂暂停治疗。2020年开始服用本发明所述的中药制剂1月后,症状明显好转,且无不良反应。3月后,上述不适症状基本消失。7月后乙肝dna转
阴,大三阳转为小三阳。
62.图1-图4是此患者的实验室检查结果:通过图1-图4可知,患者服用本发明,7个月后乙肝dna转阴,大三阳转为小三阳,治疗效果明显。
63.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1.一种抗慢性乙型肝炎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组合物为内服用药,包括的中药成分和质量份为:太子参3-5份、黄芪3-5份、败酱草2-4份、当归2-4份、山楂3-5份、柴胡2-3份、茯苓2-4份、白术2-4份、鳖甲2-4份、玄胡2-4份、郁金2-4份、香附2-4份、虎杖2-4份、半边莲3-5份、猪苓2-4份、泽泻2-4份、桂枝1-2份、甘草1-2份、鸡内金3-5份、田基黄2-4份和鸡血藤2-4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慢性乙型肝炎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成分和质量份为:太子参5份、黄芪5份、败酱草2份、当归3份、山楂4份、柴胡2份、茯苓2份、白术3份、鳖甲2份、玄胡2份、郁金2份、香附3份、虎杖3份、半边莲4份、猪苓2份、泽泻2份、桂枝1份、甘草1份、鸡内金4份、田基黄3份和鸡血藤3份。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慢性乙型肝炎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成分及质量份为:太子参5份、黄芪5份、败酱草3份、当归4份、山楂5份、柴胡3份、茯苓4份、白术4份、鳖甲4份、玄胡4份、郁金4份、香附4份、虎杖3份、半边莲4份、猪苓4份、泽泻4份、桂枝2份、甘草1份、鸡内金5份、田基黄4份和鸡血藤3份。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慢性乙型肝炎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成分及质量份为:太子参5份、黄芪5份、败酱草4份、当归4份、山楂5份、柴胡3份、茯苓4份、白术3份、鳖甲2份、玄胡4份、郁金3份、香附3份、虎杖2份、半边莲3份、猪苓3份、泽泻2份、桂枝1份、甘草1份、鸡内金3份、田基黄3份和鸡血藤4份。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慢性乙型肝炎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成分及质量份为:太子参3份、黄芪4份、败酱草2份、当归4份、山楂3份、柴胡3份、茯苓3份、白术3份、鳖甲3份、玄胡4份、郁金3份、香附4份、虎杖2份、半边莲3份、猪苓3份、泽泻2份、桂枝2份、甘草2份、鸡内金4份、田基黄3份和鸡血藤3份。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慢性乙型肝炎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成分及质量份为:太子参4份、黄芪4份、败酱草3份、当归4份、山楂4份、柴胡3份、茯苓3份、白术2份、鳖甲2份、玄胡4份、郁金3份、香附4份、虎杖2份、半边莲5份、猪苓2份、泽泻2份、桂枝1份、甘草1份、鸡内金3份、田基黄3份和鸡血藤2份。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慢性乙型肝炎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成分及质量份为:太子参5份、黄芪3份、败酱草4份、当归2份、山楂5份、柴胡3份、茯苓3份、白术3份、鳖甲2份、玄胡3份、郁金3份、香附2份、虎杖4份、半边莲3份、猪苓3份、泽泻3份、桂枝1份、甘草1份、鸡内金3份、田基黄2份和鸡血藤3份。8.一种抗慢性乙型肝炎的药物组合物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权利要求1-7中的药物组合物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技术总结本发明涉及一种抗慢性乙型肝炎的药物组合物,所述药物组合物为内服用药,包括的中药成分和质量份为:太子参3-5份、黄芪3-5份、败酱草2-4份、当归2-4份、山楂3-5份、柴胡2-3份、茯苓2-4份、白术2-4份、鳖甲2-4份、玄胡2-4份、郁金2-4份、香附2-4份、虎杖2-4份、半边莲3-5份、猪苓2-4份、泽泻2-4份、桂枝1-2份、甘草1-2份、鸡内金3-5份、田基黄2-4份和鸡血藤2-4份。该药物组合物加工简单,治疗方法简单,携带、服用方便,不需住院,在家即可自行服用,患者依从性好,而且成分均为中药,安全性高,无抗病毒药物的严重副反应。的严重副反应。的严重副反应。
技术研发人员:周丽娟 梁苗 秦艳 颜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周丽娟
技术研发日:2022.03.22
技术公布日:202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