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一种制浆机,特别是一种干、湿一体两用的制浆机。
背景技术:2.在煤矿离层等注浆充填(减沉、除废、充填、防冲等)工程(以下简称注浆工程)的施工中,注浆工期一般较长,少则3、4个月,多则1年以上,注浆量大,少则10万多吨,多则100多万吨,根据注浆时段的不同,浆液比重一般在1.1~1.4g/cm3。
3.目前注浆的材料主要是电厂的粉煤灰,从电厂灰仓或灰场至注浆站的运输方式有皮带运输机、水力运输、自卸车和罐车运输,常用方式为自卸车和罐车运输。自卸车运输时需要保证从电厂灰仓或灰场
→
注浆站
→
铲车
→
上料仓
→
上料皮带
→
制浆机,整个过程无扬尘,故需要粉煤灰含有一定的水分;罐车运输的粉煤灰需要有注浆站内安设2~3个大型150~200吨储灰灌,制浆时由储灰灌
→
螺旋输送机
→
称重机
→
制浆机。
4.现有设备存在的技术不足:湿灰需要湿灰的专用制浆系统,干灰需要干灰的专用制浆系统,两套制浆系统不能通用;干灰制浆系统由大型储灰灌、称重设备、制浆机、操作控制台等设备组成,占用场地面积和增加设备成本投入。
技术实现要素: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干、湿一体制浆机,它可在湿灰与干灰之间变换制浆模式,实现一机两用。
6.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制浆机机架上固定料仓和电机,料仓的内下端有搅拌刀,搅拌刀由所述的电机驱动,料仓的外下端固定出浆管,料仓的上端壁上固定有制浆水接口,料仓上口左顶端有皮带输送机,为料仓提供湿灰,皮带输送机固定在皮带机支架上;所述的料仓上固定龙门式的支架,支架上铰接油缸,油缸的活塞与密封盖铰接,用来驱动密封盖上下移动,实现料仓上口的开与闭,所述的密封盖上固定干灰管,干灰管的下端伸入所述的料仓,上端与软管的一端固定,软管的另一端为灰罐运输车接口,以便于灰罐运输车连通,输送干灰。
7.本发明具有下列有点:1)、可在湿灰与干灰之间变换制浆模式,实现一机两用;2)、省去了干灰制浆系统的购买与安装大型储灰灌、制浆机、操作控制台等设备的中间环节,节省了大量设备购置费、运行维护费、占用大量场地面积等;3)、改装制作、运行维护简单、方便、费用低等优点。
附图说明
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9.图1为本发明示意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0.本发明所指干粉煤灰为罐车运输的灰,含水量低,扬尘,简称干灰;湿粉煤灰为自卸车运输及皮带运输,含有一定水分,但不扬尘的灰,简称湿灰。
11.如图1所示,制浆机机架13上固定料仓9和电机14,料仓9的内下端有搅拌刀12,搅拌刀12由所述的电机14驱动,料仓9的外下端固定出浆管11,料仓9的上端壁上固定有制浆水接口10,料仓9上口左顶端有皮带输送机2,为料仓9提供湿灰,皮带输送机2固定在皮带机支架15上;所述的料仓9上固定龙门式的支架5,支架5上铰接油缸6,油缸6的活塞与密封盖7铰接,用来驱动密封盖7上下移动,实现料仓9上口的开与闭,所述的密封盖7上固定干灰管4,干灰管4的下端伸入所述的料仓9,上端与软管3的一端固定,软管3的另一端为灰罐运输车1接口,以便于灰罐运输车1连通,输送干灰。
12.所述密封盖7的下端固定密封胶圈8,以提高密封盖7与料仓9上口的密封性。
13.所述的油缸6也可用气缸替换,结构更简单。
技术特征:1.一种干、湿一体制浆机,制浆机机架(13)上固定料仓(9)和电机(14),料仓(9)的内下端有搅拌刀(12),搅拌刀(12)由所述的电机(14)驱动,料仓(9)的外下端固定出浆管(11),料仓(9)的上端壁上固定有制浆水接口(10),料仓(9)上口左顶端有皮带输送机(2),为料仓(9)提供湿灰,皮带输送机(2)固定在皮带机支架(15)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料仓(9)上固定龙门式的支架(5),支架(5)上铰接油缸(6),油缸(6)的活塞与密封盖(7)铰接,用来驱动密封盖(7)上下移动,实现料仓(9)上口的开与闭,所述的密封盖(7)上固定干灰管(4),干灰管(4)的下端伸入所述的料仓(9),上端与软管(3)的一端固定,软管(3)的另一端为灰罐运输车(1)接口,以便于灰罐运输车(1)连通,输送干灰。2.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湿一体制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7)的下端固定密封胶圈(8)。3.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湿一体制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缸(6)用气缸替换。
技术总结本发明涉及一种干、湿一体制浆机。制浆机机架上固定料仓和电机,料仓的内下端有搅拌刀,搅拌刀由所述的电机驱动,料仓的外下端固定出浆管,料仓的上端壁上固定有制浆水接口,料仓上口左顶端有皮带输送机,为料仓提供湿灰,皮带输送机固定在皮带机支架上;所述的料仓上固定龙门式的支架,支架上铰接油缸,油缸的活塞与密封盖铰接,用来驱动密封盖上下移动,实现料仓上口的开与闭,所述的密封盖上固定干灰管,干灰管的下端伸入所述的料仓,上端与软管的一端固定,软管的另一端为灰罐运输车接口,以便于灰罐运输车连通,输送干灰。它可在湿灰与干灰之间变换制浆模式,实现一机两用。实现一机两用。实现一机两用。
技术研发人员:巩建雨 董凯飞 李晔 巩轩壮 张文光 张建春 任向阳 杨廷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巩建雨
技术研发日:2022.03.14
技术公布日:202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