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进气系统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进气阻火器。
背景技术:2.煤矿、油田等易燃易爆场所内通风条件有限,且含有易燃易爆气体,在煤矿、油田等场所使用发动机时,需要对发动机的进气系统进行阻火、隔爆处理。
3.申请号201921396431.9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防爆柴油机的进气阻火器,包括进气法兰,进气扩散罩,出气集流罩,出气法兰,进气法兰与进气集流罩相连,出气集流罩与出气法兰相连,进气扩散罩与出气集流罩均为梯形柱状平台,进气扩散罩的小口端与进气法兰相连,出气集流罩的小口端与出气法兰相连,还包括阻火管,阻火管为方柱形管体,阻火管一端与进气扩散罩的大口端相连,另一端与出气集流罩的大口端相连,阻火管内均布有多层阻火栅栏板,阻火栅栏板与进气扩散罩的中轴线相互平行,阻火栅栏板通过连接螺栓与阻火管相连。
4.上述进气阻火器的进气扩散罩和出气集流罩为固定的,使得进气扩散罩和出气集流罩内部的空腔长度固定,进而使得阻火器内只能安装相对应尺寸的阻火管,导致阻火器在不同的场所阻火、隔爆效果不同,同时,由于该进气阻火器不便于拆装更换,阻火管又属于易耗品,当阻火管损坏以后,通常需要对整个阻火器进行更换,非常的浪费,不利于资源的节约。
技术实现要素: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出一种进气阻火器,解决现有技术中阻火器内部空腔不能调节,阻火管长度不能根据情况进行更换,阻火器不便于拆装的技术问题。
6.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进气阻火器,包括:
7.进气导流罩,所述进气导流罩的一端与输气管连通;
8.第一阻火罩,所述第一阻火罩一端与所述进气导流罩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阻火罩的侧壁上开设有滑槽;
9.出气导流罩,所述出气导流罩的一端与发动机的进气管道连通;
10.第二阻火罩,所述第二阻火罩一端与所述出气导流罩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阻火罩另一端滑动连接在所述滑槽内,与所述第一阻火罩形成一阻火腔,所述第二阻火罩能够沿所述第一阻火罩的轴向相对于所述第一阻火罩滑动,以改变所述阻火腔的大小;
11.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一端与所述进气导流罩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件另一端与所述出气导流罩可拆卸连接;
12.阻火芯,所述阻火芯设置在所述阻火腔内。
13.进一步的,所述进气导流罩包括第一锥形罩体和第一圆柱形罩体,所述第一锥形罩体一端与输气管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锥形罩体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圆柱形罩体一端固定连
接,所述第一圆柱形罩体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阻火罩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圆柱形罩体另一端还与所述连接件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锥形罩体和第一圆柱形罩体内部中空形成进气导流腔。
1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锥形罩体上固定安装有进气法兰,所述第一圆柱形罩体上固定安装有第一阻火法兰。
15.进一步的,所述出气导流罩包括第二锥形罩体和第二圆柱形罩体,所述第二锥形罩体一端与发动机的进气管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锥形罩体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圆柱形罩体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圆柱形罩体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阻火罩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圆柱形罩体另一端还与所述连接件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锥形罩体和第二圆柱形罩体内部中空形成出气导流腔。
16.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锥形罩体上固定安装有出气法兰,所述第二圆柱形罩体上固定安装有第二阻火法兰。
17.进一步的,所述阻火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圆柱形罩体和第二圆柱形罩体的直径。
18.进一步的,所述阻火芯放置在所述阻火腔内,所述阻火芯一端与所述第一圆柱形罩体抵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圆柱形罩体抵接。
19.进一步的,所述滑槽为环形结构。
20.进一步的,所述滑槽内设置有弹性密封圈。
21.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为长螺杆结构,且设置有若干,若干所述连接件呈环形阵列结构分布。
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本阻火器中的第二阻火罩滑动连接在第一阻火罩侧壁上开设的滑槽内,与第一阻火罩形成一阻火腔,第二阻火罩能够沿第一阻火罩的轴向相对于第一阻火罩滑动,以改变阻火腔的大小,进而使得阻火器可以根据安装现场的需求选择合适宽度的阻火芯,增强阻火器的阻火、隔爆效果,进一步增强了阻火器的阻火、隔爆效率,同时,该进气阻火器便于拆装更换,当阻火芯损坏以后,只需对阻火芯进行更换即可,有利于资源的节约。
附图说明
23.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进气阻火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4.图2是图1中的进气阻火器的结构示意图;
25.图3是图1中的进气阻火器的内部空腔结构示意图;
26.图4是图1中的进气导流罩和第一阻火罩连接关系示意图;
27.图5是图1中的出气导流罩和第二阻火罩连接关系示意图;
28.图6是图1中的阻火芯结构示意图;
29.图7是图1中的进气阻火器芯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0.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
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3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进气阻火器,其结构如图1-图5所示,包括进气导流罩1、第一阻火罩2、出气导流罩3、第二阻火罩4、连接件5和阻火芯6,所述进气导流罩1的一端与输气管连通;所述第一阻火罩2一端与所述进气导流罩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阻火罩2的侧壁上开设有滑槽21;所述出气导流罩3的一端与发动机的进气管道连通;所述第二阻火4罩一端与所述出气导流罩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阻火罩4另一端滑动连接在所述滑槽21内,与所述第一阻火罩形成一阻火腔7,所述第二阻火罩4能够沿所述第一阻火罩2的轴向相对于所述第一阻火罩2滑动,以改变所述阻火腔7的大小;所述连接件5一端与所述进气导流罩1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件5另一端与所述出气导流罩3可拆卸连接;所述阻火芯6设置在所述阻火腔7内。
32.将阻火器的所述进气导流罩1一端与输气管连通,阻火器的所述出气导流罩3的一端与发动机的进气管道连通,可以使阻火器安装在发动机的进气管路系统中,当阻火器安装在不同的易燃易爆场所时,可根据场所的实际需求,选择合适宽度的所述阻火芯6,将所述阻火芯6放置在所述阻火腔7内,再将所述第二阻火罩4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一阻火罩2上开设的所述滑槽21内,使所述阻火芯6两端分别与所述进气导流罩1和出气导流罩3抵紧,并通过所述连接件5将所述进气导流罩1和出气导流罩3固接,所述第二阻火罩4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一阻火罩2内,使所述阻火腔7的长度可以调节,进而使得阻火器可以根据安装现场的需求选择合适宽度的所述阻火芯6,增强阻火器的阻火、隔爆效果,进一步增强了阻火器的阻火、隔爆效率,同时,该进气阻火器便于拆装更换,当所述阻火芯6损坏以后,只需对所述阻火芯6进行更换即可,有利于资源的节约。
33.作为优选的实施例,请参考图3和图4,所述进气导流罩1包括第一锥形罩体11和第一圆柱形罩体12,所述第一锥形罩体11一端与输气管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锥形罩体11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圆柱形罩体12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圆柱形罩体12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阻火罩2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圆柱形罩体12另一端还与所述连接件5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锥形罩体11和第一圆柱形罩体12内部中空形成进气导流腔13。
34.作为优选的实施例,请参考图4,所述第一锥形罩体11上固定安装有进气法兰14,所述第一圆柱形罩体12上固定安装有第一阻火法兰15。
35.作为优选的实施例,请参考图3和图5,所述出气导流罩3包括第二锥形罩体31和第二圆柱形罩体32,所述第二锥形罩体31一端与发动机的进气管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锥形罩体31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圆柱形罩体32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圆柱形罩体32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阻火罩4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圆柱形罩体32另一端还与所述连接件5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锥形罩体31和第二圆柱形罩体32内部中空形成出气导流腔33。
36.作为优选的实施例,请参考图5,所述第二锥形罩体31上固定安装有出气法兰34,所述第二圆柱形罩体32上固定安装有第二阻火法兰35。
37.作为优选的实施例,所述阻火腔7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圆柱形罩体12和第二圆柱形罩体32的直径。
38.作为优选的实施例,所述阻火芯6放置在所述阻火腔7内,所述阻火芯6一端与所述第一圆柱形罩体12抵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圆柱形罩体32抵接。
39.作为优选的实施例,所述滑槽21为环形结构。
40.作为优选的实施例,所述滑槽21内设置有弹性密封圈。
41.作为优选的实施例,所述连接件5为长螺杆结构,且设置有若干,若干所述连接件5呈环形阵列结构分布。
42.作为优选的实施例,请参考图6-图7,所述阻火芯6内部设置有芯体61,所述芯体61由平带611和波纹带612构成,所述波纹带612采用0.2mm厚不锈钢带滚压成型,所述波纹带612的齿形高度0.5mm,所述芯体61是通过将所述波纹带612和平带611一层一层的盘绕成圆盘制成,所述波纹带612和平带611之间形成0.5mm间隙,保证了进气从间隙顺利通过进入发动机燃烧室,同时也有效的隔离了发动机燃烧室与外部易燃气体的联通,起到了阻火不传爆,所述波纹带612形成的通气间隙更密,阻火隔爆效果也更好,加工也比栅栏片形式的容易,隔爆间隙也不容易堵塞。
43.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以下结合图1-图7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进行详细说明:
44.将阻火器的所述进气法兰12和输气管连通,阻火器的所述出气法兰32和发动机的进气管道连通,使阻火器安装在发动机的进气管路系统中,当阻火器安装在不同的易燃易爆场所时,可根据场所的实际需求,选择合适宽度的所述阻火芯6,将所述阻火芯6放置在该阻火器内,再将所述第二阻火罩4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一阻火罩2的所述滑槽21内,使所述阻火芯6两端分别与所述进气导流罩1和出气导流罩3抵紧,并通过所述连接件5将所述第一阻火法兰11和第二阻火法兰31固接,所述第二阻火罩4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一阻火罩2内,使所述阻火腔7的长度可以调节,进而使得阻火器可以根据安装现场的需求选择合适宽度的所述阻火芯6,增强阻火器的阻火、隔爆效果,进一步增强了阻火器的阻火、隔爆效率,同时,该进气阻火器便于拆装更换,当所述阻火芯6损坏以后,只需对所述阻火芯6进行更换即可,有利于资源的节约,同时,所述芯体61是通过将所述波纹带612和平带611一层一层的盘绕成圆盘制成,所述波纹带612和平带611之间形成0.5mm间隙,保证了进气从间隙顺利通过进入发动机燃烧室,同时也有效的隔离了发动机燃烧室与外部易燃气体的联通,起到了阻火不传爆,所述波纹带612形成的通气间隙更密,阻火隔爆效果也更好,加工也比栅栏片形式的容易,隔爆间隙也不容易堵塞。
4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进气阻火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46.(1)通过将所述阻火芯6放置在所述阻火腔7内,由于所述第二阻火罩4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一阻火罩2的所述滑槽21内,使得所述阻火腔7的长度可以调节,进一步使得阻火器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宽度的所述阻火芯6,增强阻火器的阻火、隔爆效果,进一步增强了阻火器的阻火、隔爆效率;
47.(2)该进气阻火器便于拆装更换,当所述阻火芯6损坏以后,只需拧松所述出气法兰34和发动机的进气管道固接的螺栓,再将所述连接件5拧松,使所述第一阻火法兰15和第二阻火法兰35松开,并将所述第二阻火罩4从所述第一阻火罩2上开设的所述滑槽21内抽出,接着对所述阻火芯6进行更换即可,不用再将整个阻火器进行更换,有利于资源的节约;
48.(3)所述芯体61是过将所述波纹带612和平带611一层一层的盘绕成圆盘制成,所述波纹带612和平带611之间形成0.5mm间隙,保证了进气从间隙顺利通过进入发动机燃烧室,同时也有效的隔离了发动机燃烧室与外部易燃气体的联通,起到了阻火不传爆,所述波纹带612形成的通气间隙更密,阻火隔爆效果也更好,加工也比栅栏片形式的容易,隔爆间
隙也不容易堵塞。
49.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所做出的各种其他相应的改变与变形,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1.一种进气阻火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气导流罩,所述进气导流罩的一端与输气管连通;第一阻火罩,所述第一阻火罩一端与所述进气导流罩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阻火罩的侧壁上开设有滑槽;出气导流罩,所述出气导流罩的一端与发动机的进气管道连通;第二阻火罩,所述第二阻火罩一端与所述出气导流罩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阻火罩另一端滑动连接在所述滑槽内,与所述第一阻火罩形成一阻火腔,所述第二阻火罩能够沿所述第一阻火罩的轴向相对于所述第一阻火罩滑动,以改变所述阻火腔的大小;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一端与所述进气导流罩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件另一端与所述出气导流罩可拆卸连接;阻火芯,所述阻火芯设置在所述阻火腔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进气阻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导流罩包括第一锥形罩体和第一圆柱形罩体,所述第一锥形罩体一端与输气管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锥形罩体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圆柱形罩体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圆柱形罩体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阻火罩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圆柱形罩体另一端还与所述连接件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锥形罩体和第一圆柱形罩体内部中空形成进气导流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进气阻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锥形罩体上固定安装有进气法兰,所述第一圆柱形罩体上固定安装有第一阻火法兰。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进气阻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导流罩包括第二锥形罩体和第二圆柱形罩体,所述第二锥形罩体一端与发动机的进气管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锥形罩体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圆柱形罩体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圆柱形罩体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阻火罩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圆柱形罩体另一端还与所述连接件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锥形罩体和第二圆柱形罩体内部中空形成出气导流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进气阻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锥形罩体上固定安装有出气法兰,所述第二圆柱形罩体上固定安装有第二阻火法兰。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进气阻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火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圆柱形罩体和第二圆柱形罩体的直径。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进气阻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火芯放置在所述阻火腔内,所述阻火芯一端与所述第一圆柱形罩体抵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圆柱形罩体抵接。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进气阻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为环形结构。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进气阻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内设置有弹性密封圈。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进气阻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长螺杆结构,且设置有若干,若干所述连接件呈环形阵列结构分布。
技术总结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进气阻火器,其包括进气导流罩、第一阻火罩、出气导流罩、第二阻火罩、连接件和阻火芯,所述进气导流罩的一端与输气管连通;所述第一阻火罩一端与所述进气导流罩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阻火罩的侧壁上开设有滑槽;所述出气导流罩的一端与发动机的进气管道连通;所述第二阻火罩一端与所述出气导流罩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阻火罩另一端滑动连接在所述滑槽内。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阻火器可以根据安装现场的需求选择合适宽度的阻火芯,增强阻火器的阻火、隔爆效果,该进气阻火器便于拆装更换,当阻火芯损坏以后,只需对阻火芯进行更换即可,有利于资源的节约。节约。节约。
技术研发人员:赵长治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襄阳天治翼机械动力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1.17
技术公布日:202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