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折叠车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新型便捷式可折叠的电动车。
背景技术:2.电动车,即电力驱动车,又名电驱车。电动车分为交流电动车和直流电动车。通常说的电动车是以电池作为能量来源,通过控制器、电机等部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运动,以控制电流大小改变速度的车辆。
3.现有的可参考公告号为cn208931527u的中国专利一种折叠电动车,包括:车架,车架包括多个横梁和多个竖梁,横梁和竖梁围成折叠空间;头管,通过连接结构与车架可转动地连接;前叉,与头管转动连接,其中,折叠电动车具有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折叠电动车处于折叠状态时,头管转动至折叠空间内。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折叠电动车,通过使头管可相对车架转动,在折叠电动车折叠时,头管能够转动至折叠空间内能够增加折叠电动车折叠空间的利用率,减小折叠电动车折叠后占据的体积
4.但该实用新型在进行折叠后的占地面积依旧很大,且在折叠后由于没有辅助滚轮,在携带时移动不方便,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新型便捷式可折叠的电动车,以解决上述提出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5.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情况不足,旨在提供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
6.一种新型便捷式可折叠的电动车,包括滚轮、架体、折叠组件和驱动装置,所述折叠组件包括第一折叠板和第二折叠板,第一折叠板和第二折叠板通过转轴进行转动折叠,架体的表面设有卡块,第二折叠板的一端设有与卡块配对安装的卡槽,第二折叠板通过卡槽和卡块卡接固定至架体的表面,滚轮分别位于架体的一端和第一折叠板的一端,第一折叠板的一端设有锁扣,通过锁扣使架体的一端和第一折叠板进行固定,通过驱动装置使滚轮进行运动;第一折叠板靠近滚轮的一端设有车撑辅助轮,车撑辅助轮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折叠板进行转动连接,第一折叠板的一端设有转动槽,架体的表面连接有转动块,通过转动块使架体在转动槽的内部进行移动。
7.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和电池,第二折叠板的内部设有用于放置电源的电池仓,电池仓一端电性连接有充电接口,充电接口延伸至第二折叠板的表面,驱动电机安装在靠近第一折叠板一端的滚轮的中部,通过电池内存储的电能对驱动电机进行驱动。
8.进一步的,所述架体的一端设有用于控制方向的把手,把手的表面设有用于控制驱动装置的操作按钮,把手的表面连接有用于进行照明的车头灯。
9.进一步的,所述架体的表面安装有用于放置物品的挂包,挂包的一端通过挂带与架体进行可拆卸连接。
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折叠板的表面设有折叠座椅,第一折叠板的内部设有与折叠
座椅配对安装的收纳槽,折叠座椅的两端分别与收纳槽的内壁贴合,且与收纳槽进行转动连接,第一折叠板靠近滚轮的一端设有用于调节折叠座椅高度的调节器。
11.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折叠板的表面安装有脚踏板,第二折叠板的内部设有用于收纳脚踏板的收纳腔,脚踏板的两端分别与收纳腔的内壁贴合,且与收纳腔进行转动连接。
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折叠板靠近滚轮的一端设有车后灯,通过车后灯映射后方照射的灯光和发出亮光。
1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折叠板靠近锁扣的一端设有显示屏。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折叠架体的方式减少占地面积,通过第一折叠板和第二折叠板进行转动折叠,使第二折叠板与第一折叠板的表面贴合,通过第一折叠板的一端设有的转动槽和转动块相互配合,使架体在转动槽的内部进行移动,减少占地面积,折叠后通过转动车撑辅助轮可对架体进行拖动,起到携带便捷的作用;另一方面,通过驱动装置使滚轮进行运动,不需要进行人力进行踩踏,方便使用。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立体示意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图1中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17.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折叠状态示意图;
18.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局部立体示意图;
19.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折叠板的局部立体示意图;
20.图中:1-滚轮、2-架体、3-第一折叠板、4-第二折叠板、5-卡块、 6-卡槽、7-锁扣、8-驱动电机、9-电池、10-电池仓、11-充电接口、 12-把手、13-操作按钮、14-车头灯、15-挂包、16-挂带、17-折叠座椅、18-收纳槽、19-调节器、20-车后灯、21-显示屏、22-脚踏板、 23-收纳腔、24-车撑辅助轮、25-转动槽、26-转动块。
具体实施方式
21.本实施例,请参阅图1-5,其具体实施的一种新型便捷式可折叠的电动车,包括滚轮1、架体2、折叠组件和驱动装置,所述折叠组件包括第一折叠板3和第二折叠板4,第一折叠板3和第二折叠板4 通过转轴进行转动折叠,架体2的表面设有卡块5,第二折叠板4的一端设有与卡块5配对安装的卡槽6,第二折叠板4通过卡槽6和卡块5卡接固定至架体2的表面,滚轮1分别位于架体2的一端和第一折叠板3的一端,第一折叠板3的一端设有锁扣7,通过锁扣7使架体2的一端和第一折叠板3进行固定,通过驱动装置使滚轮1进行运动;第一折叠板3靠近滚轮1的一端设有车撑辅助轮24,车撑辅助轮24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折叠板3进行转动连接,第一折叠板3的一端设有转动槽25,架体的表面连接有转动块26,通过转动块26使架体在转动槽25的内部进行移动。
22.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8和电池9,第二折叠板4的内部设有用于放置电源的电池仓10,电池仓10一端电性连接有充电接口11,充电接口11延伸至第二折叠板4的表面,驱动电机8安装在靠近第一折叠板3一端的滚轮1的中部,通过电池9内存储的电能对驱动电机8进行驱动。
23.所述架体2的一端设有用于控制方向的把手12,把手12的表面设有用于控制驱动
装置的操作按钮13,把手12的表面连接有用于进行照明的车头灯14;架体2的表面安装有用于放置物品的挂包15,挂包15的一端通过挂带16与架体2进行可拆卸连接。
24.所述第一折叠板3的表面设有折叠座椅17,第一折叠板3的内部设有与折叠座椅17配对安装的收纳槽18,折叠座椅17的两端分别与收纳槽18的内壁贴合,且与收纳槽18进行转动连接,第一折叠板3靠近滚轮1的一端设有用于调节折叠座椅17高度的调节器19,第一折叠板3靠近滚轮1的一端设有车后灯20,通过车后灯20映射后方照射的灯光和发出亮光;所述第一折叠板3靠近锁扣7的一端设有显示屏21。
25.所述第二折叠板4的表面安装有脚踏板22,第二折叠板4的内部设有用于收纳脚踏板22的收纳腔23,脚踏板22的两端分别与收纳腔23的内壁贴合,且与收纳腔23进行转动连接。
26.本实用新型采用折叠架体2的方式减少占地面积,通过第一折叠板3和第二折叠板4进行转动折叠,使第二折叠板4与第一折叠板3 的表面贴合,通过锁扣7使架体2的一端和第一折叠板3进行固定,通过第一折叠板3的一端设有的转动槽25和转动块26相互配合,使架体2在转动槽25的内部进行移动,减少占地面积,折叠后通过转动车撑辅助轮24可对架体进行拖动,起到携带便捷的作用;另一方面,通过驱动装置使滚轮进行运动,不需要进行人力进行踩踏,方便使用。
27.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1.一种新型便捷式可折叠的电动车,包括滚轮、架体、折叠组件和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组件包括第一折叠板和第二折叠板,第一折叠板和第二折叠板通过转轴进行转动折叠,架体的表面设有卡块,第二折叠板的一端设有与卡块配对安装的卡槽,第二折叠板通过卡槽和卡块卡接固定至架体的表面,滚轮分别位于架体的一端和第一折叠板的一端,第一折叠板的一端设有锁扣,通过锁扣使架体的一端和第一折叠板进行固定,通过驱动装置使滚轮进行运动,第一折叠板靠近滚轮的一端设有车撑辅助轮,车撑辅助轮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折叠板进行转动连接,第一折叠板的一端设有转动槽,架体的表面连接有转动块,通过转动块使架体在转动槽的内部进行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便捷式可折叠的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和电池,第二折叠板的内部设有用于放置电源的电池仓,电池仓一端电性连接有充电接口,充电接口延伸至第二折叠板的表面,驱动电机安装在靠近第一折叠板一端的滚轮的中部,通过电池内存储的电能对驱动电机进行驱动。3.根据权利要求1-2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新型便捷式可折叠的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的一端设有用于控制方向的把手,把手的表面设有用于控制驱动装置的操作按钮,把手的表面连接有用于进行照明的车头灯。4.根据权利要求1-2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新型便捷式可折叠的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的表面安装有用于放置物品的挂包,挂包的一端通过挂带与架体进行可拆卸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2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新型便捷式可折叠的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叠板的表面设有折叠座椅,第一折叠板的内部设有与折叠座椅配对安装的收纳槽,折叠座椅的两端分别与收纳槽的内壁贴合,且与收纳槽进行转动连接,第一折叠板靠近滚轮的一端设有用于调节折叠座椅高度的调节器。6.根据权利要求1-2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新型便捷式可折叠的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折叠板的表面安装有脚踏板,第二折叠板的内部设有用于收纳脚踏板的收纳腔,脚踏板的两端分别与收纳腔的内壁贴合,且与收纳腔进行转动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2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新型便捷式可折叠的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叠板靠近滚轮的一端设有车后灯,通过车后灯映射后方照射的灯光和发出亮光。8.根据权利要求1-2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新型便捷式可折叠的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叠板靠近锁扣的一端设有显示屏。
技术总结本实用新型涉及折叠车领域的一种新型便捷式可折叠的电动车,包括滚轮、架体、折叠组件和驱动装置,所述折叠组件包括第一折叠板和第二折叠板,第一折叠板和第二折叠板通过转轴进行转动折叠,架体的表面设有卡块,第二折叠板的一端设有与卡块配对安装的卡槽,第二折叠板通过卡槽和卡块卡接固定至架体的表面,滚轮分别位于架体的一端和第一折叠板的一端,第一折叠板的一端设有锁扣;采用折叠架体的方式减少占地面积,通过第一折叠板和第二折叠板进行转动折叠,使第二折叠板与第一折叠板的表面贴合,通过第一折叠板的一端的转动槽和转动块相互配合,使架体在转动槽内进行移动,折叠后通过转动车撑辅助轮可对架体进行拖动,起到携带便捷的作用。便捷的作用。便捷的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赵军静 郑恒毅 张新宝 杨舒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工程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1.12.13
技术公布日:202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