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属于减振预警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远程监控功能的减振预警器及减振报警方法。
背景技术:2.减振预警器是降低冲击,减小振动和噪声、预防危险的重要工具,在受到晃动、和噪音冲击较大的时候,发出警报,提高工作人员的警惕,可以进行实时了解器体的状态,避免发生的危险,减少损伤。
技术实现要素:3.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远程监控功能的减振预警器及减振报警方法。
4.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5.一种具有远程监控功能的减振预警器,其包括:预警器本体、监控模块以及减振模块,所述监控模块包括报警灯、分贝传感器、位移传感器以及振动传感器;所述分贝传感器设置在预警器本体上侧部的两侧,用于监测预警器本体处的噪声强度;所述位移传感器设置在预警器本体的两侧,用于监测预警器本体的位移距离;所述振动传感器设置在减振模块上,用于监测预警器本体的振动强度;所述报警灯设置在预警器本体的上方,用于当分贝传感器、位移传感器以及振动传感器监测到的预警器本体超出预定范围时发出警报;所述减振模块包括第一减振单元、第二减振单元以及第三减振单元,所述第一减振单元设置在预警器本体的两侧,所述第二减振单元以及第三减振单元依次设置在预警器本体的下方。
6.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方式,所述预警器本体的外侧部设置有壳体。
7.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方式,所述减振模块设置在壳体内部。
8.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方式,所述预警器本体的下端设置有用于承载预警器本体的承载板。
9.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方式,所述第一减振单元设置在承载板的上方,第二减振单元以及第三减振单元设置在承载板的下方。
10.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方式,所述第一减振单元设置在位移传感器远离预警器本体的一端。
11.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方式,所述第一减振单元包括滑轨、滑块、连接柱、复位弹簧以及连接筒。
12.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方式,所述滑轨与壳体贴合,其上端与壳体的上侧内表面相接,下端与承载板相接。
13.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方式,所述滑块设置在滑轨中,且能够在滑轨中上下滑动。
14.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方式,所述连接筒设置在滑块上,其开口指向预警
器本体。
15.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方式,所述复位弹簧设置在连接筒中,复位弹簧的其中一端抵在连接筒的底部,另一端与连接柱连接。
16.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方式,所述连接柱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位移传感器上。
17.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方式,所述第二减振单元的上侧部与承载板相接,其下侧部与第三减振单元相接。
18.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方式,所述第二减振单元包括减振气囊、安装块、减振柱、筒体、衔接板以及阻尼板。
19.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方式,所述减振气囊的两端与壳体连接,其上侧部通过减振柱、筒体、衔接板以及阻尼板连接到设置在承载板下侧部的安装块上。
20.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方式,所述筒体设置在减振气囊内部,所述筒体中由下向上依次设置有阻尼板、衔接板以及减振柱。
21.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方式,所述减振柱上套接有弹簧,弹簧的一端抵在筒体的底部,另一端抵在安装块上,减振柱与安装块之间存在间隙。
22.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方式,所述第三减振单元的上侧部与第二减振单元连接,其下侧部与壳体的内部底板连接。
23.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方式,所述第三减振单元包括减振弹簧、连接杆、滑套、移动块以及滑槽。
24.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方式,所述减振弹簧以及滑套均套接于滑杆上,滑杆的两端连接到壳体的内壁上。
25.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方式,所述减振弹簧设置在滑套的两侧,且其中一端与滑套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壳体固定连接。
26.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方式,所述滑套的上侧部通过连接杆连接到减振气囊的底部,其下侧部通过连杆连接到移动块上。
27.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方式,所述移动块设置在滑槽中,且其能够在滑槽中滑动。
28.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方式,所述滑槽设置在壳体的内部底板上。
29.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方式,所述振动传感器设置在承载板与减振气囊之间。
30.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方式,所述壳体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显示屏以及开关按钮,显示屏用于显示当前的分贝传感器、位移传感器以及振动传感器检测数值,开关用于控制分贝传感器、位移传感器、振动传感器以及报警灯的开关。
31.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方式,所述减振预警器还包括设置在监测室的监测平台,当分贝传感器、位移传感器以及振动传感器监测到的预警器本体超出预定范围时将报警信号传递给监测平台,并通过报警灯报警。
32.一种具有远程监控功能的减振预警器的减振报警方法,所述减振报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3.步骤1,当预警器本体振动时,通过第一减振单元、第二减振单元以及第三减振单
元进行减振,并由分贝传感器、位移传感器以及振动传感器实时监测;
34.步骤2,当经过减振之后的预警器本体的噪音强度、位移距离以及振动强度超过预定范围时,分贝传感器、位移传感器以及振动传感器分别向报警灯以及监测平台,由报警灯以及监测平台发出警报。
35.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方式,所述步骤1中,第一减振单元、第二减振单元以及第三减振单元能够对预警器本体进行纵向和横向的减振。
3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
37.1、本发明通过预警器本体的两侧均设置有分贝传感器,可以检测噪音的强度,通过预警器本体的底部连接有壳体,预警器本体的两侧均设置有位移传感器,避免预警器本体受到损坏,通过位移传感器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柱,连接柱的一侧连接有连接筒,减少预警器本体左右的冲击力,避免预警器本体的晃动;
38.2、本发明承载板的底部设置有振动传感器,避免预警器本体受到撞击,减振柱设置在筒体的内部,筒体位于减振气囊的内部,在预警器本体受到冲击时,进行减振,通过减振气囊的底部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的底部连接有滑套,滑套的两侧均设置有减振弹簧,进一步的将冲击力,进行扩散;
39.3、本发明的减振预警器,通过多个传感器来监控预警器本体的振动、位移、噪声情况,并实时进行反馈,且能够通过远程传输到监测平台进行报警以及调整。
附图说明
40.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具有远程监控功能的减振预警器的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41.图2是本发明的一种具有远程监控功能的减振预警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42.图3是本发明的一种具有远程监控功能的减振预警器的减振气囊结构示意图;
43.图4是本发明的一种具有远程监控功能的减振预警器的第一减振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44.图中:
45.1、报警灯;2、分贝传感器;3、预警器本体;4、壳体;5、滑轨;6、滑块;7、承载板;8、减振气囊;9、减振弹簧;10、连接杆;11、位移传感器;12、安装块;13、减振柱;14、筒体;15、衔接板;16、阻尼板;17、滑套;18、移动块;19、滑槽;20、振动传感器;21、连接柱;22、复位弹簧;23、连接筒。
具体实施方式
4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47.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具有远程监控功能的减振预警器的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种具有远程监控功能的减振预警器主要包括预警器本体3、监控模块以及减振模块。
48.监控模块包括报警灯1、分贝传感器2、位移传感器11以及振动传感器20。
49.如图2所示,分贝传感器2设置在预警器本体3上侧部的两侧,用于监测预警器本体3处的噪声强度;位移传感器11设置在预警器本体3的两侧,用于监测预警器本体3的位移距
离;振动传感器20设置在减振模块上,用于监测预警器本体3的振动强度;报警灯1设置在预警器本体3的上方,用于当分贝传感器2、位移传感器11以及振动传感器20监测到的预警器本体3超出预定范围时发出警报。
50.减振模块包括第一减振单元、第二减振单元以及第三减振单元,第一减振单元设置在预警器本体3的两侧,第二减振单元以及第三减振单元依次设置在预警器本体3的下方。
51.预警器本体3的外侧部设置有壳体4,减振模块设置在壳体4内部,预警器本体3的下端设置有用于承载预警器本体3的承载板7,第一减振单元设置在承载板7的上方,第二减振单元以及第三减振单元设置在承载板7的下方。
52.如图4所示,第一减振单元设置在位移传感器11远离预警器本体3的一端,第一减振单元包括滑轨5、滑块6、连接柱21、复位弹簧22以及连接筒23。
53.滑轨5与壳体4贴合,其上端与壳体4的上侧内表面相接,下端与承载板7相接,滑块6设置在滑轨5中,且能够在滑轨5中上下滑动,连接筒23设置在滑块6上,其开口指向预警器本体3,复位弹簧22设置在连接筒23中,复位弹簧22的其中一端抵在连接筒23的底部,另一端与连接柱21连接,连接柱2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位移传感器11上。
54.第一减振单元能够降低预警器本体3的横向振动,且位移传感器11设置在第一减振单元与预警器本体3之间,更加精准检测预警器本体3的位移程度。
55.第二减振单元的上侧部与承载板7相接,其下侧部与第三减振单元相接,第二减振单元包括减振气囊8、安装块12、减振柱13、筒体14、衔接板15以及阻尼板16。
56.如图2以及图3所示,减振气囊8的两端与壳体4连接,其上侧部通过减振柱13、筒体14、衔接板15以及阻尼板16连接到设置在承载板7下侧部的安装块12上,筒体14设置在减振气囊8内部,筒体14中由下向上依次设置有阻尼板16、衔接板15以及减振柱13,减振柱13上套接有弹簧,弹簧的一端抵在筒体14的底部,另一端抵在安装块12上,减振柱13与安装块12之间存在间隙,用做弹簧的压缩余量。
57.第二减振单元能够降低预警器本体3的横向振动(减振气囊8)以及纵向振动(弹簧),振动传感器20设置在第二减振单元上,能够准确检测预警器本体3的振动频率。
58.第三减振单元的上侧部与第二减振单元连接,其下侧部与壳体4的内部底板连接,第三减振单元包括减振弹簧9、连接杆10、滑套17、移动块18以及滑槽19。
59.减振弹簧9以及滑套17均套接于滑杆上,滑杆的两端连接到壳体4的内壁上,减振弹簧9设置在滑套17的两侧,且其中一端与滑套7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壳体4固定连接,滑套17的上侧部通过连接杆10连接到减振气囊8的底部,其下侧部通过连杆连接到移动块18上,移动块18设置在滑槽19中,且其能够在滑槽19中滑动,滑槽19设置在壳体4的内部底板上。
60.第三减振单元能够降低预警器本体3的横向振动。
61.振动传感器20设置在承载板7与减振气囊8之间。
62.如图1所示,壳体4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显示屏以及开关按钮,显示屏用于显示当前的分贝传感器2、位移传感器11以及振动传感器20检测数值,开关用于控制分贝传感器2、位移传感器11、振动传感器20以及报警灯1的开关。
63.减振预警器还包括设置在监测室的监测平台,当分贝传感器2、位移传感器11以及振动传感器20监测到的预警器本体3超出预定范围时将报警信号传递给监测平台,并通过
报警灯1报警。分贝传感器2、位移传感器11以及振动传感器20与监测平台之间优选采用无线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
64.一种具有远程监控功能的减振预警器的减振报警方法,减振报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65.步骤1,当预警器本体3振动时,通过第一减振单元、第二减振单元以及第三减振单元进行减振,并由分贝传感器2、位移传感器11以及振动传感器20实时监测;
66.步骤2,当经过减振之后的预警器本体3的噪音强度、位移距离以及振动强度超过预定范围时,分贝传感器2、位移传感器11以及振动传感器20分别向报警灯1以及监测平台,由报警灯1以及监测平台发出警报。
67.步骤1中,第一减振单元、第二减振单元以及第三减振单元能够对预警器本体3进行纵向和横向的减振。
6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
69.1、本发明通过预警器本体的两侧均设置有分贝传感器,可以检测噪音的强度,通过预警器本体的底部连接有壳体,预警器本体的两侧均设置有位移传感器,避免预警器本体受到损坏,通过位移传感器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柱,连接柱的一侧连接有连接筒,减少预警器本体左右的冲击力,避免预警器本体的晃动;
70.2、本发明承载板的底部设置有振动传感器,避免预警器本体受到撞击,减振柱设置在筒体的内部,筒体位于减振气囊的内部,在预警器本体受到冲击时,进行减振,通过减振气囊的底部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的底部连接有滑套,滑套的两侧均设置有减振弹簧,进一步的将冲击力,进行扩散;
71.3、本发明的减振预警器,通过多个传感器来监控预警器本体的振动、位移、噪声情况,并实时进行反馈,且能够通过远程传输到监测平台进行报警以及调整。
72.本发明申请人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示例做了详细的说明与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实施示例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详尽的说明只是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精神,而并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相反,任何基于本发明的发明精神所作的任何改进或修饰都应当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1.一种具有远程监控功能的减振预警器,其包括:预警器本体(3)、监控模块以及减振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模块包括报警灯(1)、分贝传感器(2)、位移传感器(11)以及振动传感器(20);所述分贝传感器(2)设置在预警器本体(3)上侧部的两侧,用于监测预警器本体(3)处的噪声强度;所述位移传感器(11)设置在预警器本体(3)的两侧,用于监测预警器本体(3)的位移距离;所述振动传感器(20)设置在减振模块上,用于监测预警器本体(3)的振动强度;所述报警灯(1)设置在预警器本体(3)的上方,用于当分贝传感器(2)、位移传感器(11)以及振动传感器(20)监测到的预警器本体(3)超出预定范围时发出警报;所述减振模块包括第一减振单元、第二减振单元以及第三减振单元,所述第一减振单元设置在预警器本体(3)的两侧,所述第二减振单元以及第三减振单元依次设置在预警器本体(3)的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远程监控功能的减振预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警器本体(3)的外侧部设置有壳体(4);所述减振模块设置在壳体(4)内部;所述预警器本体(3)的下端设置有用于承载预警器本体(3)的承载板(7);所述第一减振单元设置在承载板(7)的上方,第二减振单元以及第三减振单元设置在承载板(7)的下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远程监控功能的减振预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振单元设置在位移传感器(11)远离预警器本体(3)的一端;所述第一减振单元包括滑轨(5)、滑块(6)、连接柱(21)、复位弹簧(22)以及连接筒(2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远程监控功能的减振预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5)与壳体(4)贴合,其上端与壳体(4)的上侧内表面相接,下端与承载板(7)相接;所述滑块(6)设置在滑轨(5)中,且能够在滑轨(5)中上下滑动;所述连接筒(23)设置在滑块(6)上,其开口指向预警器本体(3);所述复位弹簧(22)设置在连接筒(23)中,复位弹簧(22)的其中一端抵在连接筒(23)的底部,另一端与连接柱(21)连接;所述连接柱(2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位移传感器(11)上。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远程监控功能的减振预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减振单元的上侧部与承载板(7)相接,其下侧部与第三减振单元相接;所述第二减振单元包括减振气囊(8)、安装块(12)、减振柱(13)、筒体(14)、衔接板(15)以及阻尼板(16)。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有远程监控功能的减振预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气囊(8)的两端与壳体(4)连接,其上侧部通过减振柱(13)、筒体(14)、衔接板(15)以及阻尼板(16)连接到设置在承载板(7)下侧部的安装块(12)上;所述筒体(14)设置在减振气囊(8)内部,所述筒体(14)中由下向上依次设置有阻尼板(16)、衔接板(15)以及减振柱(13);所述减振柱(13)上套接有弹簧,弹簧的一端抵在筒体(14)的底部,另一端抵在安装块
(12)上,减振柱(13)与安装块(12)之间存在间隙。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远程监控功能的减振预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减振单元的上侧部与第二减振单元连接,其下侧部与壳体(4)的内部底板连接;所述第三减振单元包括减振弹簧(9)、连接杆(10)、滑套(17)、移动块(18)以及滑槽(19)。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具有远程监控功能的减振预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弹簧(9)以及滑套(17)均套接于滑杆上,滑杆的两端连接到壳体(4)的内壁上;所述减振弹簧(9)设置在滑套(17)的两侧,且其中一端与滑套(7)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壳体(4)固定连接;所述滑套(17)的上侧部通过连接杆(10)连接到减振气囊(8)的底部,其下侧部通过连杆连接到移动块(18)上;所述移动块(18)设置在滑槽(19)中,且其能够在滑槽(19)中滑动;所述滑槽(19)设置在壳体(4)的内部底板上。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具有远程监控功能的减振预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传感器(20)设置在承载板(7)与减振气囊(8)之间。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远程监控功能的减振预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4)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显示屏以及开关按钮,显示屏用于显示当前的分贝传感器(2)、位移传感器(11)以及振动传感器(20)检测数值,开关用于控制分贝传感器(2)、位移传感器(11)、振动传感器(20)以及报警灯(1)的开关。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远程监控功能的减振预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预警器还包括设置在监测室的监测平台,当分贝传感器(2)、位移传感器(11)以及振动传感器(20)监测到的预警器本体(3)超出预定范围时将报警信号传递给监测平台,并通过报警灯(1)报警。12.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11任意一项所述的具有远程监控功能的减振预警器的减振报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报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当预警器本体(3)振动时,通过第一减振单元、第二减振单元以及第三减振单元进行减振,并由分贝传感器(2)、位移传感器(11)以及振动传感器(20)实时监测;步骤2,当经过减振之后的预警器本体(3)的噪音强度、位移距离以及振动强度超过预定范围时,分贝传感器(2)、位移传感器(11)以及振动传感器(20)分别向报警灯(1)以及监测平台,由报警灯(1)以及监测平台发出警报。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具有远程监控功能的减振预警器的减振报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第一减振单元、第二减振单元以及第三减振单元能够对预警器本体(3)进行纵向和横向的减振。
技术总结一种具有远程监控功能的减振预警器,其包括:预警器本体、监控模块以及减振模块,所述监控模块包括报警灯、分贝传感器、位移传感器以及振动传感器;所述分贝传感器设置在预警器本体上侧部的两侧;位移传感器设置在预警器本体的两侧;振动传感器设置在减振模块上;所述报警灯设置在预警器本体的上方;所述减振模块包括第一减振单元、第二减振单元以及第三减振单元,所述第一减振单元设置在预警器本体的两侧,所述第二减振单元以及第三减振单元依次设置在预警器本体的下方。本发明的减振预警器不仅仅通过多级的减振单元对预警器本体进行减振,其还具有多个传感器能够实时监测预警器本体的状态,并进行反馈、报警以及调整。报警以及调整。
技术研发人员:杨启明 戴文彬 赵子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双创中心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3.30
技术公布日:202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