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装载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伸缩臂装载机液压转向装置。
背景技术:2.目前国内的双伸缩臂装载机转向液压系统普遍为定量系统,定量系统相比于变量系统来说,具有成熟度高、可靠性好、抗污染能力强、性价比高等优点。
3.现有的双伸缩臂装载机液压转向装置在其内部通常设置散热风扇,可以对液压油流经的管道进行散热,但是在环境温度较高或是伸缩臂频繁转向时,液压油的温度会持续升高,仅通过风冷散热,液压油的油温仍会升温,在长时间高温环境,液压缸流过管道容易破裂老化,造成转向油的泄漏,所以,需要设计一种双伸缩臂装载机液压转向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双伸缩臂装载机液压转向装置。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双伸缩臂装载机液压转向装置,包括壳体、出油管、进油管与设置在壳体内的其他转向组件,所述壳体侧壁固定连接有安装盒,所述壳体内设有用于降低液压油温度降温机构,所述降温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壳体内壁的散热风扇,所述出油管上连通设有第一冷却管,所述第一冷却管上连通设有分流管,所述第一冷却管正对散热风扇设置,所述壳体内壁固定连接有储液盒,所述储液盒内设有与分流管连通的第二冷却管,所述储液盒内设有冷却液,所述安装盒内设有用于加快冷却液流动的搅拌机构。
7.优选地,所述搅拌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安装盒内壁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上固定连接有两个安装环,所述安装环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搅拌叶片。
8.优选地,所述分流管与进油管连通,所述第二冷却管与进油管连通,所述第二冷却管上设有第一电磁阀与第三电磁阀。
9.优选地,所述分流管上设有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二冷却管部分呈螺旋设置。
10.优选地,所述壳体上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储液盒内壁安装有两个制冷片。
11.优选地,所述第一冷却管上设有多个散热翅片,所述第一冷却管截面为蛇形结构。
12.本实用新型中,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3.1、本装置设置了降温机构,启动散热风扇,关闭第二电磁阀,打开第一电磁阀与第三电磁阀,液压缸从第一冷却管挤压第二冷却管内,液压油在螺旋设置的第二冷却管内流动过程中被冷却液带走大量热量,从而通过风冷与水冷结合,对频繁转向时的转向液压油进行有效地降温;
14.2、本装置设置了搅拌机构,启动驱动电机,多个搅拌叶片转动,搅拌叶片带动储液
盒内冷却液流动,使得各处冷却液都能够与第二冷却管接触,从而提高了液压油的降温效果;
15.3、本装置设置了制冷片与温度传感器,当上端超过温度传感器设定阈值时,制冷片接通电源对冷却液进行制冷,搅拌叶片继续转动,从而保证了持续频繁转向时液压油的降温效果。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双伸缩臂装载机液压转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图1的a处结构放大图;
18.图3为图1的俯视图。
19.图中:1壳体、2出油管、3进油管、4第一冷却管、5分流管、 6第一电磁阀、7散热翅片、8散热风扇、9第二电磁阀、10第二冷却管、11第三电磁阀、12储液盒、13安装盒、14驱动电机、15转动轴、16安装环、17搅拌叶片、18制冷片、19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1.参照图1-3,一种双伸缩臂装载机液压转向装置,包括壳体1、出油管2、进油管3与设置在壳体1内的其他转向组件,壳体1侧壁固定连接有安装盒13,壳体1内设有用于降低液压油温度降温机构,降温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壳体1内壁的散热风扇8,出油管2上连通设有第一冷却管4,第一冷却管4上连通设有分流管5,第一冷却管 4正对散热风扇8设置,散热风扇8设置在第一冷却管4下方,壳体 1内壁固定连接有储液盒12,储液盒12内设有与分流管5连通的第二冷却管10,储液盒12内设有冷却液。
22.安装盒13内设有用于加快冷却液流动的搅拌机构,搅拌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安装盒13内壁的驱动电机14,驱动电机14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动轴15,转动轴15上固定连接有两个安装环16,安装环16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搅拌叶片17。
23.本实用新型中,分流管5与进油管3连通,第二冷却管10与进油管3连通,第二冷却管10上设有第一电磁阀6与第三电磁阀11,分流管5上设有第二电磁阀9,第二冷却管10部分呈螺旋设置,第一电磁阀6、第二电磁阀9与第三电磁阀11的设置使得从分流管5 流出的液压油可以进入第二冷却管10内进行进一步的冷却。
24.本实用新型中,壳体1上设有温度传感器19,储液盒12内壁安装有两个制冷片18,温度传感器19与制冷片18均为现有技术,制冷片18热端设置在壳体1外,制冷片18为半导体制冷片,其对冷却液的制冷为现有技术,故不做过多赘述。
25.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冷却管4上设有多个散热翅片7,第一冷却管4截面为蛇形结构,可以延长液压油滞留时间,使得散热风扇8可以带着更多第一冷却管4的热量,散热翅片7增加了第一冷却管4的散热面积,散热效果更好,提高散热速率。
26.在使用时,液压油从出油管2进入第一冷却管4与分流管5进入进油管3内,进油管3内液压油重新回到转向装置的油缸内,启动散热风扇8,散热风扇8加快第一冷却管4附近空
气流动,利用风冷对液压油进行冷却处理,在伸缩臂频繁转向时,可以关闭第二电磁阀9,打开第一电磁阀6与第三电磁阀11,液压缸从第一冷却管4挤压第二冷却管10内,液压油在螺旋设置的第二冷却管10内流动过程中被冷却液带走大量热量,从而通过风冷与水冷结合,对频繁转向时的转向液压油进行有效地降温;
27.启动驱动电机14,驱动电机14的输出轴带动转动轴15转动,转动轴15带动多个搅拌叶片17转动,搅拌叶片17带动储液盒12内冷却液流动,使得各处冷却液都能够与第二冷却管10接触,从而提高了液压油的降温效果;
28.在伸缩臂持续地频繁转向时,储液盒12内冷却液温度升高,当上端超过温度传感器19设定阈值时,制冷片18接通电源对冷却液进行制冷,搅拌叶片17继续转动,从而保证了持续频繁转向时液压油的降温效果。
2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1.一种双伸缩臂装载机液压转向装置,包括壳体(1)、出油管(2)、进油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侧壁固定连接有安装盒(13),所述壳体(1)内设有用于降低液压油温度降温机构,所述降温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壳体(1)内壁的散热风扇(8),所述出油管(2)上连通设有第一冷却管(4),所述第一冷却管(4)上连通设有分流管(5),所述第一冷却管(4)正对散热风扇(8)设置,所述壳体(1)内壁固定连接有储液盒(12),所述储液盒(12)内设有与分流管(5)连通的第二冷却管(10),所述储液盒(12)内设有冷却液,所述安装盒(13)内设有用于加快冷却液流动的搅拌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伸缩臂装载机液压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安装盒(13)内壁的驱动电机(14),所述驱动电机(14)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动轴(15),所述转动轴(15)上固定连接有两个安装环(16),所述安装环(16)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搅拌叶片(1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伸缩臂装载机液压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管(5)与进油管(3)连通,所述第二冷却管(10)与进油管(3)连通,所述第二冷却管(10)上设有第一电磁阀(6)与第三电磁阀(1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伸缩臂装载机液压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管(5)上设有第二电磁阀(9),所述第二冷却管(10)部分呈螺旋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伸缩臂装载机液压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设有温度传感器(19),所述储液盒(12)内壁安装有两个制冷片(18)。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伸缩臂装载机液压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管(4)上设有多个散热翅片(7),所述第一冷却管(4)截面为蛇形结构。
技术总结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伸缩臂装载机液压转向装置,包括壳体、出油管、进油管与设置在壳体内的其他转向组件,所述壳体侧壁固定连接有安装盒,所述壳体内设有用于降低液压油温度降温机构,所述降温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壳体内壁的散热风扇,所述出油管上连通设有第一冷却管,所述第一冷却管上连通设有分流管,所述第一冷却管正对散热风扇设置,所述壳体内壁固定连接有储液盒。本实用新型设置了降温机构,通过风冷与水冷结合,对频繁转向时的转向液压油进行有效地降温,另外设置了搅拌机构,使得各处冷却液都能够与第二冷却管接触,从而提高了液压油的降温效果。液压油的降温效果。液压油的降温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韩政霖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欧劲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1.17
技术公布日:202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