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半导体元件制作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电感器射出成型用的注射模具。
背景技术:2.电感器是能够把电能转化为磁能储存起来的元件,电感器又称扼流器、电抗器、动态电抗器等;射出成型也叫作注射成型,在工业当中一般是指将塑料在注塑机中加热至熔融状态后,注射到闭合模具的模腔中,形成制品的塑料加工方法。
3.相关技术当中,现有的电感器加工方式一般有两种,第一种单独制作铁芯或者磁芯,然后在磁芯上直接绕线形成线圈,再将磁芯与线圈共同安装入预制的外壳内。第二种制作方式采用金属粉末模压压铸的方式,首先生产空心的线圈,然后将线圈投入压铸模具,再铺满磁性金属粉末,通过模压的方式形成电感器的外壳和磁芯。第一种方式加工的电感结构较为松散,适用于对电子器件精密程度较低的场合;第二种方式做出的电感体积小,但是由于模压压铸过程中模具内部出现高压,并且压力主要沿合模方向传递,导致线圈出现不可控的形变、电感器壳体缺角或崩塌、磁噪声大等缺陷。
4.针对上述相关技术的缺陷,公开号为cn 112652476 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磁性粉末射出成型电感器的制作方法及磁性粉末射出成型电感器,采用磁性金属粉末与高分子材料结合制成磁性粉末材料,而后通过加热形成磁性粉末浆料,而后采用射出成型的工艺制作成带有高分子材料成分的电感器,解决了上述缺陷。但是由于这种射出成型的方式与传统注塑不同,因此亟需开发一种用于射出成型制作电感器的模具。
技术实现要素:5.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电感器射出成型用的注射模具,适用于磁性粉末与高分子材料混合的浆料注塑,用于制作电感器。
6.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电感器射出成型用的注射模具,包括模具本体,模具本体包括模具中板和模具下板;所述模具中板朝向模具下板的一侧开设有若干中板型腔,所述模具下板朝向模具上板的一侧与中板型腔相对的位置均开设有下板型腔,所述中板型腔与下板型腔闭合后形成完整注塑腔;所述模具中板上开设有若干与中板型腔连通的进浆口,所述进浆口与中板型腔连通位置位于中板型腔的顶侧;所述模具本体内部开设有引脚避位槽,所述引脚避位槽用于定位电感线圈的电极端引,所述引脚避位槽与注塑腔连通。
7.进一步的,所述进浆口与中板型腔连通的位置位于中板型腔的顶壁上,各个所述进浆口关于注塑腔中轴线呈轴对称分布。
8.进一步的,所述进浆口与中板型腔连通的位置位于中板型腔侧壁的顶部,所述进浆口呈扁平状设置。
9.进一步的,所述模具本体还包括模具上板,所述模具上板上开设有总进浆孔,所述
模具上板朝向模具中板的一侧开设有若干连通腔,当所述模具上板与模具中板贴合时连通腔与相应的进浆口连通。
10.进一步的,所述中板型腔的侧壁均倾斜设置,使所述中板型腔的腔横截面面积由下至上逐渐变小。
11.进一步的,所述下板型腔的侧壁均倾斜设置,使所述下板型腔的腔横截面面积由下至上逐渐变大。
12.进一步的,所述模具下板内嵌设有定位角锥,所述定位角锥顶端部分穿入下板型腔内。
13.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4.1.提供一种模具,在磁性粉末射出成型电感器的电感线圈放入模具后,通过引脚避位槽定位电感线圈的电极端引,而后将磁性金属粉末与高分子材料的混合浆料注入注塑腔形成封装,实现电感器的加工;
15.2.进浆口设置在中板型腔的顶部,便于磁性粉末浆料注入和充满注塑腔;
16.3.通过设置模具上板,使模具上板、模具中板和模具下板共同构成三板模具,模具上板对磁性粉末浆料进行分散和引导,便于更高效的注塑;
17.4.中板型腔和下板型腔的侧壁均倾斜设置,使注塑腔位于分型面的位置腔截面面积最大,便于脱膜;
18.5.定位角锥为电感器的磁芯柱提供定位基准,便于提高射出成型电感器的线圈位置精度,提高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用于体现模具整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用于体现模具整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用于体现模具中板内进浆口结构的水平剖面示意图。
22.附图标记说明:
23.1、模具本体;11、模具上板;111、总进浆孔;112、连通腔;12、模具中板;121、中板型腔;122、进浆口;13、模具下板;131、下板型腔;14、引脚避位槽;2、定位角锥。
具体实施方式
24.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25.实施例一:
26.请参阅图1(附图中仅示出与一个注塑腔对应的结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电感器射出成型用的注射模具,通过对金属磁性粉末与高分子材料混合制成的浆料进行注射成型形成电感器的封装,包括模具本体1,模具本体1为三板模具,模具本体1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平行设置的模具上板11、模具中板12和模具下板13,模具上板11主要起到对所使用的磁性粉末浆料进行分散和引导,模具中板12和模具下板13上分别设置与电感器相应部分形状适配的型腔,并且使型腔配合形成注塑腔来完成注射成型的加工。
27.模具上板11上开设有总进浆孔111,并且模具上板11朝向模具中板12的一侧开设有若干个连通腔112,总进浆孔111与各个连通腔112连通。
28.模具中板12朝向模具下板13的一侧开设有若干中板型腔121,中板型腔121的各个侧壁的顶端均向型腔中央方向倾斜设置,使型腔的腔横截面由下至上逐渐缩小。模具中板12上侧与各个中板型腔121相对应的位置均开设有若干进浆口122,进浆口122分别与相应的中板型腔121顶端连通。同一个中板型腔121所对应的各个进浆口122关于该中板型腔121的中轴线轴对称设置,从而使浆料更加快速、均匀的注入型腔内。
29.模具下板13朝向模具中板12的一侧开设有若干下板型腔131,下板型腔131的各个侧壁的底端均向型腔中央方向倾斜设置,使型腔的腔横截面由下至上逐渐增大。模具上板11和模具下板13紧密贴合时,下板型腔131和中板型腔121闭合形成完整的注塑腔。
30.模具下板13朝向模具中板12的一侧开设有引脚避位槽14,引脚避位槽14与所加工电感器的线圈的电极端引形状相适配,用于对电感器的线圈进行让位和定位。
31.模具下板13上还前设有定位角锥2,定位角锥2顶端部分穿入下板型腔131内,当被加工电感器的磁芯柱缠绕好电感线圈后,将电感线圈连通磁芯柱一同放置入下板型腔131内部,且磁芯柱端部设有与定位角锥2顶端适配的定位槽,从而通过定位角锥2对磁芯柱和电感线圈进行限位,并且通过引脚避位槽14对电感线圈的电极端引进行限位。
32.实际加工时,磁性粉末浆料由注塑机输出并通过总进浆孔111进入上板模具,上板模具通过连通腔112对浆料进行分散并引入模具中板12相应的进浆口122内,浆料由进浆口122注入由中板型腔121和下板型腔131形成的注塑腔内,实现注射加工。
33.由于中板型腔121和下板型腔131的侧壁均倾斜设置,使注塑腔整体形成一个“中部大,顶端和底端小”的空间,其中“中部”指的是靠近模具中板12与模具下板13的分型面的部位,从而使电感器在注射成型加工结束后易于从模具中脱出。
34.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
35.提供一种模具,在磁性粉末射出成型电感器的电感线圈放入模具后,通过引脚避位槽14定位电感线圈的电极端引,而后将磁性金属粉末与高分子材料的混合浆料注入注塑腔形成封装,实现电感器的加工;
36.进浆口122设置在中板型腔121的顶部,便于磁性粉末浆料注入和充满注塑腔;
37.通过设置模具上板11,使模具上板11、模具中板12和模具下板13共同构成三板模具,模具上板11对磁性粉末浆料进行分散和引导,便于更高效的注塑;
38.中板型腔121和下板型腔131的侧壁均倾斜设置,使注塑腔位于分型面的位置腔截面面积最大,便于脱膜;
39.定位角锥2为电感器的磁芯柱提供定位基准,便于提高射出成型电感器的线圈位置精度,提高产品质量。
40.实施例二:
41.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电感器射出成型用的注射模具,与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请参阅图2-3,开设于模具中板12上的进浆口122通过中板型腔121的侧壁与中板型腔121连通,且进浆口122与中板型腔121的连通处位于中板型腔121侧壁的顶端,进浆口122位于连通处的出口设置成水平的扁平状,使浆料从进浆口122注入时能够更加均匀和快速的充满型腔。
42.综上,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43.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技术特征:1.一种用于电感器注射成型用的注射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具本体(1),模具本体(1)包括模具中板(12)和模具下板(13);所述模具中板(12)朝向模具下板(13)的一侧开设有若干中板型腔(121),所述模具下板(13)朝向模具中板(12)的一侧与中板型腔(121)相对的位置均开设有下板型腔(131),所述中板型腔(121)与下板型腔(131)闭合后形成完整注塑腔;所述模具中板(12)上开设有若干与中板型腔(121)连通的进浆口(122),所述进浆口(122)与中板型腔(121)连通位置位于中板型腔(121)的顶侧;所述模具本体(1)内部开设有引脚避位槽(14),所述引脚避位槽(14)用于定位电感线圈的电极端引,所述引脚避位槽(14)与注塑腔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感器注射成型用的注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浆口(122)与中板型腔(121)连通的位置位于中板型腔(121)的顶壁上,各个所述进浆口(122)关于注塑腔中轴线呈轴对称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感器注射成型用的注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浆口(122)与中板型腔(121)连通的位置位于中板型腔(121)侧壁的顶部,所述进浆口(122)呈扁平状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感器注射成型用的注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本体(1)还包括模具上板(11),所述模具上板(11)上开设有总进浆孔(111),所述模具上板(11)朝向模具中板(12)的一侧开设有若干连通腔(112),当所述模具上板(11)与模具中板(12)贴合时连通腔(112)与相应的进浆口(122)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感器注射成型用的注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板型腔(121)的侧壁均倾斜设置,使所述中板型腔(121)的腔横截面面积由下至上逐渐变小。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感器注射成型用的注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板型腔(131)的侧壁均倾斜设置,使所述下板型腔(131)的腔横截面面积由下至上逐渐变大。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感器注射成型用的注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下板(13)内嵌设有定位角锥(2),所述定位角锥(2)顶端部分穿入下板型腔(131)内。
技术总结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电感器注射成型用的注射模具,其包括模具本体,模具本体包括模具中板和模具下板;模具中板朝向模具下板的一侧开设有若干中板型腔,模具下板朝向模具上板的一侧与中板型腔相对的位置均开设有下板型腔,中板型腔与下板型腔闭合后形成完整注塑腔;模具中板上开设有若干与中板型腔连通的进浆口,进浆口与中板型腔连通位置位于中板型腔的顶侧;模具本体内部开设有引脚避位槽,引脚避位槽用于定位电感线圈的电极端引,引脚避位槽与注塑腔连通。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注塑模具适用于磁性粉末与高分子材料混合的浆料的注塑,用于制作电感器。用于制作电感器。用于制作电感器。
技术研发人员:乐庸一 赵育德 邱耀弘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乐庸一
技术研发日:2021.12.10
技术公布日:202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