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鼻饲病人用助食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鼻饲病人用助食器。
背景技术:2.鼻饲就是在特殊情况下人工把胃管经鼻腔置入食道中,先把食物用磨碎机打糊,用大注射器连接胃管接头下面的大注食口,连接牢固后,手动加压推杆活塞往患者胃中打水和食物,帮助不能自主吞咽的患者提供水和食物,维持体内代谢、体重和营养。胃管规格有粗有细,细管损伤小容易堵管。有聚氨酯或硅胶材质,食道内留置胃管,患者原有的消化道生理环境被改变,即留置胃管可导致食道末端括约肌关闭不严,容易发生食管返流,仅临时或短期用于昏迷或者不能自已吞咽进食的患者。胃管应固定牢固,防止不慎脱出。
3.中国专利申请(cn202022058623.8)公开了一种避免药物浪费的助食器,该申请通过设置压杆和药物盛放皿解决患者鼻饲药物研磨时药物残留问题,减少药物浪费,但该申请在使用时,不便于对鼻饲病人进行流质食物的输送,且由于鼻饲病人所需要的食物温度有不同需求,该申请不便于根据需求对流质食物进行温度调控,为此,提出鼻饲病人用助食器。
技术实现要素: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鼻饲病人用助食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鼻饲病人用助食器,包括:注入机构、测温机构和连接机构;
6.所述注入机构包括存放筒和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连通于存放筒的一侧;
7.所述测温机构包括套壳和显示屏,所述套壳套设于存放筒的一侧,所述套壳与存放筒固定连接,所述显示屏安装于套壳的一侧,所述存放筒的内部一侧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显示屏的信号输入端信号连接;
8.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套管和螺纹盖,所述套管固定连接于套壳的一侧,所述螺纹盖螺纹连接于套管的一侧。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连接机构便于将本助食器与鼻饲管等设备连接,并设置测温机构对注入机构内流质食物的温度进行加热和测量,便于根据需求调整食物温度,套壳的一侧安装有用于控制加热块启动与关闭的开关组,开关组与外界市电或便携式电源连接,用以为加热块供电。
10.较佳的,所述存放筒的一侧等距分布安装有加热块。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加热块便于对流质食物进行加热。
12.较佳的,所述套壳的内部一侧固定连接有隔热板。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隔热板减少套壳内部热量外泄。
14.较佳的,所述螺纹盖的一侧开设有插孔。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插孔便于将鼻饲管与连接管连接。
16.较佳的,所述存放筒的内部一侧设有活塞块。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活塞块便于将存放筒内的流质食物注入鼻饲管。
18.较佳的,所述螺纹盖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环形板,所述环形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橡胶圈。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环形板配合橡胶圈对鼻饲管与连接管的连接处进行收束,增强连接稳定性。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21.一、本鼻饲病人用助食器在使用时,通过设置加热块对存放筒内的流质食物进行加热处理,通过温度传感器配合显示屏观测流质食物的温度,在到达指定温度时关闭加热块,推动活塞块运动,将存放筒内食物注入鼻饲管,便于根据需求对流质食物的温度进行调控;
22.二、本鼻饲病人用助食器在使用时,通过设置螺纹盖配合环形板和橡胶圈对鼻饲管与连接管的连接处进行加固,防止鼻饲管脱落,并防止食物外泄。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鼻饲病人用助食器的主视图;
2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鼻饲病人用助食器中套壳的内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25.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鼻饲病人用助食器中套管的内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26.图中:1、插孔;10、注入机构;11、存放筒;12、活塞块;13、推杆;14、推板;15、连接管;20、测温机构;21、套壳;22、加热块;23、隔热板;24、温度传感器;25、显示屏;30、连接机构;31、套管;32、螺纹盖;33、环形板;34、橡胶圈。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8.参阅图1-图3,鼻饲病人用助食器,包括:注入机构10、测温机构20和连接机构30。
29.参阅图1-图3,注入机构10包括存放筒11、连接管15和活塞块12,连接管15连通于存放筒11的一侧,为了减少套壳21内部热量外泄,套壳21的内部一侧固定连接有隔热板23,为了便于将存放筒11内的流质食物注入鼻饲管,活塞块12设于存放筒11的内部一侧,活塞块1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推杆13,推杆1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板14。
30.参阅图1和图2,测温机构20包括套壳21、显示屏25和温度传感器24,套壳21套设于存放筒11的一侧,套壳21与存放筒11固定连接,显示屏25安装于套壳21的一侧,温度传感器24安装于存放筒11的内部一侧,温度传感器24的信号输出端与显示屏25的信号输入端信号连接,为了便于对流质食物进行加热,存放筒11的一侧等距分布安装有加热块22。
31.参阅图1-图3,连接机构30包括套管31、螺纹盖32和橡胶圈34,套管31固定连接于套壳21的一侧,螺纹盖32螺纹连接于套管31的一侧,为了便于将鼻饲管与连接管15连接,螺
纹盖32的一侧开设有插孔1,为了对鼻饲管与连接管15的连接处进行收束,螺纹盖3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环形板33,橡胶圈34固定连接于环形板33的一侧。
32.工作原理:使用时,将流质食物放入存放筒11中,将鼻饲管插入插孔1,使其与连接管15连接,转动螺纹盖32,带动环形板33和橡胶圈34向套壳21方向移动,对鼻饲管与连接管15的连接处进行挤压,增强其连接稳定性,启动加热块22对流质食物进行加热,温度传感器24配合显示屏25对存放筒11内部食物的温度进行显示,当到达指定温度时,关闭加热块22,推动推板14,带动推杆13和活塞块12运动,将食物注入鼻饲管中。
33.本实用新型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1.鼻饲病人用助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注入机构(10)、测温机构(20)和连接机构(30);所述注入机构(10)包括存放筒(11)和连接管(15),所述连接管(15)连通于存放筒(11)的一侧;所述测温机构(20)包括套壳(21)和显示屏(25),所述套壳(21)套设于存放筒(11)的一侧,所述套壳(21)与存放筒(11)固定连接,所述显示屏(25)安装于套壳(21)的一侧,所述存放筒(11)的内部一侧安装有温度传感器(24),所述温度传感器(24)的信号输出端与显示屏(25)的信号输入端信号连接;所述连接机构(30)包括套管(31)和螺纹盖(32),所述套管(31)固定连接于套壳(21)的一侧,所述螺纹盖(32)螺纹连接于套管(31)的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饲病人用助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放筒(11)的一侧等距分布安装有加热块(2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饲病人用助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套壳(21)的内部一侧固定连接有隔热板(2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饲病人用助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盖(32)的一侧开设有插孔(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饲病人用助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放筒(11)的内部一侧设有活塞块(12)。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饲病人用助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盖(3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环形板(33),所述环形板(3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橡胶圈(34)。
技术总结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鼻饲病人用助食器,包括:注入机构、测温机构和连接机构;所述注入机构包括存放筒和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连通于存放筒的一侧;所述测温机构包括套壳和显示屏,所述套壳套设于存放筒的一侧,所述套壳与存放筒固定连接,所述显示屏安装于套壳的一侧,所述存放筒的内部一侧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套管和螺纹盖;本鼻饲病人用助食器在使用时,通过设置加热块对存放筒内的流质食物进行加热处理,通过温度传感器配合显示屏观测流质食物的温度,在到达指定温度时关闭加热块,推动活塞块运动,将存放筒内食物注入鼻饲管,便于根据需求对流质食物的温度进行调控。便于根据需求对流质食物的温度进行调控。便于根据需求对流质食物的温度进行调控。
技术研发人员:曾红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常州市中医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2.01.17
技术公布日:202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