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恒温箱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培养箱。
背景技术:2.现有的中国专利数据库中公开了一种培养箱,其专利申请号为:cn201720039115.0,申请日为:2017.01.13,公布号为cn206486537u,公布日为:2017.09.12,该实用新型申请公开一种电热恒温培养箱,所述电热恒温培养箱包括内箱体、外箱体和电热控制系统,所述内箱体设置于所述外箱体的内部且与外箱体存在间隙,所述电热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输入装置、调温装置和电热装置,所述电热装置和调温装置分别与所述控制点连接,所述电热装置与所述调温装置电连接没所述电热装置设置于所述内箱体和外箱之间的间隙内;该实用新型保温效果不佳且内部不具备杀菌功能且内部温度测量不准确,容易导致培养或保温物料受热不均匀,长时间培养或保温时,容易使得内部微生物或细菌生长导致物料无法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便捷式可调整的杀菌电热恒温培养箱,该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更为便捷稳定,无需过多的人工操作且温度测量结果更加准确,保证了内部的温湿度的稳定性,同时也提高了装置本体的保温性能,当需要远距离运输培养或保温物料时,通过应急电源也能保证内部的温湿度。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便捷式可调整的杀菌电热恒温培养箱,包括培养箱本体(1),所述培养箱本体(1)分为箱体部分、控制部分、保温室(4)、加热部分及散热组件,所述控制部分设置于培养箱本体(1)的任意一侧位置,所述培养箱本体(1)内部配合设置有夹层(2),所述加热部分设置于夹层(2)内,所述培养箱本体(1)还配合设置有底座(3),所述保温室(4)配合设置有调整组件(5)。
5.本实用新型在安装时,将控制部分安装于培养箱本体(1)的左侧位置,将加热部分及散热组件安装于培养箱本体(1)内部的夹层(2)内,将紫外线杀菌灯(23)分别错开安装于保温室(4)内部的上下两侧,将调整组件(5)安装于保温室(4)内部的两侧位置并通过固定组件(6)进行固定,将丝网隔板(11)放置于调整组件(5)上,将搁条(12)安装于丝网隔板(11)的上下两侧,将风道板(9)安装于保温室(4)内部的左侧位置,将温度传感器(10)安装于风道板(9)的上方,至此安装完成;当培养箱本体(1)在工作时,工作人员只需在控制部分设置好温湿度并将玻璃门板(20)关上即可,控制部分所包含的自控组件(22)将会通过内部的各个组件传输的信号进行自动控温,由于夹层(2)与保温室(4)相接处设置有密封组件(16)且夹层(2)内部设置有保温材料,故而保温室(4)内部的温湿度可以保持很长时间,玻璃门板(20)设置有胶条,故而进一步提高了保温室(4)的保温效果,培养箱本体(1)内部还设置有应急电源(18),故而即使在断电的情况下,依然能够持续工作一段时间,保温室(4)内部的调整组件(5)可进行上下移动,故而提高了培养箱本体(1)的适用性且丝网隔板(11)
进行了加固,增加了载重,自控组件(22)通过风道板(9)上的温度传感器(10)的信号对散热风扇(13)进行控制,可对任意一组散热风扇(13)进行变频,达到控制保温室(4)内部温度的效果。
6.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提供一种便捷式可调整的杀菌电热恒温培养箱,该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更为便捷稳定,无需过多的人工操作且温度测量结果更加准确,保证了内部的温湿度的稳定性,同时也提高了装置本体的保温性能,当需要远距离运输培养或保温物料时,通过应急电源也能保证内部的温湿度。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为了提高培养箱本体(1)内部的杀菌效果,防止细菌滋生破坏培养物;所述保温室(4)呈方形设置于培养箱本体(1)的中部位置,所述保温室(4)内的上下两侧配合设置有若干组紫外线杀菌灯(23),上下两侧的紫外线杀菌灯(23)互相之间错开设置并与保温室(4)相固定。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为了提升培养箱本体(1)内的操作便捷度;所述调整组件(5)共设置有两组分别位于保温室(4)的左右两侧且与保温室(4)通过固定组件(6)进行固定,所述调整组件(5)上配合设置有滑轨(7)及固定模块(8),所述固定模块(8)设置于滑轨(7)的上表面并固定且滑轨(7)可进行上下移动。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为了便于均匀分散保温室(4)内的风速;所述保温室(4)内部的左侧位置还配合设置有风道板(9),所述风道板(9)纵向设置且上端、中部及下端皆配合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0),所述调整组件(5)配合风道板(9)设置有若干组丝网隔板(11),所述丝网隔板(11)横向设置于保温室(4)的中部位置且两侧分别与调整组件(5)相连接。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为了保证保温室(4)内部的温湿度;所述散热组件包括散热风扇(13),散热风扇(13)设置有三组并通过驱动装置(14)进行驱动,所述散热组件设置于保温室(4)内并通过风道板(9)与保温室(4)隔开,所述温度传感器(10)对应设置于散热风扇(13)的前端。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为了提高保温室(4)内部的散热效果;所述丝网隔板(11)的上表面与下表面配合设置有搁条(12)且丝网隔板(11)的两侧呈倒角设置,所述保温室(4)内还配合设置有若干组散热槽(17)。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为了提高保温室(4)内部的保温效果;所述夹层(2)围绕着保温室(4)的上下两侧及左侧呈半包围设置且配合设置有密封组件(16),所述密封组件(16)呈阶梯状设置于夹层(2)与保温室(4)上下两侧相接的端角处。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为了防止断电等意外导致培养物损坏;所述夹层(2)内还配合设置有应急电源(18)且夹层(2)内部填充有保温材料,所述底座(3)设置于培养箱本体(1)底部的四个端角处且内部设置有减震组件(19)。
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为了进一步增加培养箱本体(1)的保温效果;所述箱体部分包括玻璃门板(20),该玻璃门板(20)设置于培养箱本体(1)的前端外侧并与培养箱本体(1)相连接,所述控制部分包括显示组件(21)及自控组件(22),所述自控组件(22)通过设置于夹层(2)内的信号线与散热组件、紫外线杀菌灯(23)及温度传感器(10)导通,所述自控组件(22)通过接收信号来保证保温室(4)内部的温湿度。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视图一。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视图二。
17.其中,1培养箱本体、2夹层、3底座、4保温室、5调整组件、6固定组件、7滑轨、8固定模块、9风道板、10温度传感器、11丝网隔板、12搁条、13散热风扇、14驱动装置、16密封组件、17散热槽、18应急电源、19减震组件、20玻璃门板、21显示组件、22自控组件、23紫外线杀菌灯。
具体实施方式
18.如图1-2所示,一种便捷式可调整的杀菌电热恒温培养箱,包括培养箱本体1,所述培养箱本体1分为箱体部分、控制部分、保温室4、加热部分及散热组件,所述控制部分设置于培养箱本体1的任意一侧位置,所述培养箱本体1内部配合设置有夹层2,所述加热部分设置于夹层2内,所述培养箱本体1还配合设置有底座3,所述保温室4配合设置有调整组件5,所述保温室4呈方形设置于培养箱本体1的中部位置,所述保温室4内的上下两侧配合设置有若干组紫外线杀菌灯23,上下两侧的紫外线杀菌灯23互相之间错开设置并与保温室4相固定,所述调整组件5共设置有两组分别位于保温室4的左右两侧且与保温室4通过固定组件6进行固定,所述调整组件5上配合设置有滑轨7及固定模块8,所述固定模块8设置于滑轨7的上表面并固定且滑轨7可进行上下移动,所述保温室4内部的左侧位置还配合设置有风道板9,所述风道板9纵向设置且上端、中部及下端皆配合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0,所述调整组件5配合风道板9设置有若干组丝网隔板11,所述丝网隔板11横向设置于保温室4的中部位置且两侧分别与调整组件5相连接,所述散热组件包括散热风扇13,散热风扇13设置有三组并通过驱动装置14进行驱动,所述散热组件设置于保温室4内并通过风道板9与保温室4隔开,所述温度传感器10对应设置于散热风扇13的前端,所述丝网隔板11的上表面与下表面配合设置有搁条12且丝网隔板11的两侧呈倒角设置,所述保温室4内还配合设置有若干组散热槽17,所述夹层2围绕着保温室4的上下两侧及左侧呈半包围设置且配合设置有密封组件16,所述密封组件16呈阶梯状设置于夹层2与保温室4上下两侧相接的端角处,所述夹层2内还配合设置有应急电源18且夹层2内部填充有保温材料,所述底座3设置于培养箱本体1底部的四个端角处且内部设置有减震组件19,所述箱体部分包括玻璃门板20,该玻璃门板20设置于培养箱本体1的前端外侧并与培养箱本体1相连接,所述控制部分包括显示组件21及自控组件22,所述自控组件22通过设置于夹层2内的信号线与散热组件、紫外线杀菌灯23及温度传感器10导通,所述自控组件22通过接收信号来保证保温室4内部的温湿度。
19.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将控制部分安装于培养箱本体1的左侧位置,将加热部分及散热组件安装于培养箱本体1内部的夹层2内,将紫外线杀菌灯23分别错开安装于保温室4内部的上下两侧,将调整组件5安装于保温室4内部的两侧位置并通过固定组件6进行固定,将丝网隔板11放置于调整组件5上,将搁条12安装于丝网隔板11的上下两侧,将风道板9安装于保温室4内部的左侧位置,将温度传感器10安装于风道板9的上方,至此安装完成;当培养箱本体1在工作时,工作人员只需在控制部分设置好温湿度并将玻璃门板20关上即可,控制部分所包含的自控组件22将会通过内部的各个组件传输的信号进行自动控温,由于夹层2与保温室4相接处设置有密封组件16且夹层2内部设置有保温材料,故而保温室4内部的温
湿度可以保持很长时间,玻璃门板20设置有胶条,故而进一步提高了保温室4的保温效果,培养箱本体1内部还设置有应急电源18,故而即使在断电的情况下,依然能够持续工作一段时间,保温室4内部的调整组件5可进行上下移动,故而提高了培养箱本体1的适用性且丝网隔板11进行了加固,增加了载重,自控组件22通过风道板9上的温度传感器10的信号对散热风扇13进行控制,可对任意一组散热风扇13进行变频,达到控制保温室4内部温度的效果。
20.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所公开的技术内容,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就可以对其中的一些技术特征做出一些替换和变形,这些替换和变形均在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1.一种便捷式可调整的杀菌电热恒温培养箱,包括培养箱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箱本体(1)分为箱体部分、控制部分、保温室(4)、加热部分及散热组件,所述控制部分设置于培养箱本体(1)的任意一侧位置,所述培养箱本体(1)内部配合设置有夹层(2),所述加热部分设置于夹层(2)内,所述培养箱本体(1)还配合设置有底座(3),所述保温室(4)配合设置有调整组件(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捷式可调整的杀菌电热恒温培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室(4)呈方形设置于培养箱本体(1)的中部位置,所述保温室(4)内的上下两侧配合设置有若干组紫外线杀菌灯(23),上下两侧的紫外线杀菌灯(23)互相之间错开设置并与保温室(4)相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捷式可调整的杀菌电热恒温培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组件(5)共设置有两组分别位于保温室(4)的左右两侧且与保温室(4)通过固定组件(6)进行固定,所述调整组件(5)上配合设置有滑轨(7)及固定模块(8),所述固定模块(8)设置于滑轨(7)的上表面并固定且滑轨(7)可进行上下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捷式可调整的杀菌电热恒温培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室(4)内部的左侧位置还配合设置有风道板(9),所述风道板(9)纵向设置且上端、中部及下端皆配合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0),所述调整组件(5)配合风道板(9)设置有若干组丝网隔板(11),所述丝网隔板(11)横向设置于保温室(4)的中部位置且两侧分别与调整组件(5)相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捷式可调整的杀菌电热恒温培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包括散热风扇(13),散热风扇(13)设置有三组并通过驱动装置(14)进行驱动,所述散热组件设置于保温室(4)内并通过风道板(9)与保温室(4)隔开,所述温度传感器(10)对应设置于散热风扇(13)的前端。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捷式可调整的杀菌电热恒温培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丝网隔板(11)的上表面与下表面配合设置有搁条(12)且丝网隔板(11)的两侧呈倒角设置,所述保温室(4)内还配合设置有若干组散热槽(17)。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捷式可调整的杀菌电热恒温培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层(2)围绕着保温室(4)的上下两侧及左侧呈半包围设置且配合设置有密封组件(16),所述密封组件(16)呈阶梯状设置于夹层(2)与保温室(4)上下两侧相接的端角处。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捷式可调整的杀菌电热恒温培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层(2)内还配合设置有应急电源(18)且夹层(2)内部填充有保温材料,所述底座(3)设置于培养箱本体(1)底部的四个端角处且内部设置有减震组件(19)。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捷式可调整的杀菌电热恒温培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部分包括玻璃门板(20),该玻璃门板(20)设置于培养箱本体(1)的前端外侧并与培养箱本体(1)相连接,所述控制部分包括显示组件(21)及自控组件(22),所述自控组件(22)通过设置于夹层(2)内的信号线与散热组件、紫外线杀菌灯(23)及温度传感器(10)导通,所述自控组件(22)通过接收信号来保证保温室(4)内部的温湿度。
技术总结本实用新型涉及恒温箱技术领域内的一种便捷式可调整的杀菌电热恒温培养箱,所述培养箱本体分为箱体部分、控制部分、保温室、加热部分及散热组件,所述控制部分设置于培养箱本体的任意一侧位置,所述培养箱本体内部配合设置有夹层,所述加热部分设置于夹层内,所述培养箱本体还配合设置有底座,所述保温室配合设置有调整组件,该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更为便捷稳定,无需过多的人工操作且温度测量结果更加准确,保证了内部的温湿度的稳定性,同时也提高了装置本体的保温性能,当需要远距离运输培养或保温物料时,通过应急电源也能保证内部的温湿度。湿度。湿度。
技术研发人员:吕景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扬州市俊科仪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0.26
技术公布日:202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