韧带撕裂修复手术用带线锚钉的制作方法

allin2023-03-08  144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韧带撕裂修复手术用带线锚钉。


背景技术:

2.带线锚钉是将锚钉植入骨内与骨骼形成锚固,连接在锚钉上的缝线可以将肌腱、韧带等软组织重新缝合固定到骨面上。由于术中经常会遇到骨质疏松患者,手术后,常规的关节活动会反复拉伸锚钉,引起锚钉松动,最终导致手术失败。
3.中国专利cn213283149u授权公告的一种镂空式带线锚钉,包括中空管、横梁、螺牙和加强筋,中空管的一端一体连接横梁,中空管的外侧一体连接螺牙,螺牙的本体螺旋缠绕伸向中空管外部,中空管的另一端一体连接加强筋,加强筋位于螺牙内侧,加强筋为两根,两根的加强筋对称设置,加强筋的本体与端部与螺牙一体连接,其中一根的加强筋端部与螺牙相连外凸形成止点,缝线绕过横梁从中空管和螺牙内部穿出。该技术能够使骨质轻易的长入到锚钉内部,与锚钉融为一体,形成一个牢固的固定,能够解决术后由于关节反复活动的疲劳作用,导致的锚钉松动现象,降低手术失效的风险。
4.上述技术在临床使用时仍存在诸多不足,例如:(1)缝线的弯折部经中空管的顶端露出,在锚钉旋入骨质的过程中缝线容易被骨质刮损,影响了手术的安全性;(2)中空管上存在应力集中点,强度低,锚钉在旋入骨质硬度较高的部位或本身骨质较硬的人群时存在钉子失效破坏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韧带撕裂修复手术用带线锚钉,克服前述现有技术的不足,缝线完全纳入钉体内部,在旋入骨质的过程中可以降低缝线被骨质刮伤的风险,提高手术安全性,钉头无应力集中点,强度较高,结构强度大,在骨质较硬的人群中使用也不易损坏。
6.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7.一种韧带撕裂修复手术用带线锚钉,包括钉体和设置于钉体上端的钉头,所述钉体包括支撑管、设置于支撑管下端的支撑杆和设置于支撑管及支撑杆外壁的螺牙;所述钉头呈圆筒状,钉头的下端与支撑管的上端连接,钉头的内腔设置有拉线横梁,拉线横梁的上端面与钉头的上端面之间的间距大于等于缝线的直径;缝线的两端分别从拉线横梁的两侧依次穿过钉头内腔、支撑杆内腔和螺牙形成的环形内腔;
8.本实用新型的钉头设置有能够容纳缝线的结构,能够将缝线的弯折端完全纳入钉头内腔,确保带线锚钉在旋入骨质的过程中能够降低缝线被骨质刮伤的风险,提高手术安全性;钉头为环形结构,无应力集中点,钉头与支撑管连接,支撑管与支撑杆连接,螺牙仅设置于支撑杆和支撑杆的外部,使得整个带线锚钉的结构强度大大提高,带线锚钉在旋入骨质硬度较高的部位时不会出现失效破坏的风险。
9.进一步的,所述钉头的外径与支撑管的外径相同,钉头的内径与支撑管的内径相
同。
10.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杆对称设置有两条,支撑杆的外壁与支撑管的外壁位于同一弧面上,支撑杆的上端伸入支撑管和钉头的内腔并与拉线横梁的端部连接,支撑杆伸入支撑管和钉头内腔的杆段的外壁与支撑管和钉头的内壁固定连接,两个支撑杆伸入支撑管和钉头内腔的杆段的内壁之间由下至上逐渐靠近,这种设计方式能够极大提高结构强度。
11.进一步的,所述螺牙的末端与其中一条支撑杆的末端连接。
12.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杆的外壁与螺牙的内壁固定连接。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韧带撕裂修复手术用带线锚钉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的钉头设置有能够容纳缝线的结构,能够将缝线的弯折端完全纳入钉头内腔,确保带线锚钉在旋入骨质的过程中能够降低缝线被骨质刮伤的风险,提高手术安全性;钉头为环形结构,无应力集中点,钉头与支撑管连接,支撑管与支撑杆连接,螺牙仅设置于支撑杆和支撑杆的外部,使得整个带线锚钉的结构强度大大提高,带线锚钉在旋入骨质硬度较高的部位时不会出现失效破坏的风险。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总体结构示意图(缝线未示出);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角度总体结构示意图(缝线未示出);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缝线未示出);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仰视图(缝线未示出);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3的a-a’结构剖视图;
19.图6为本实用新型缝线安装位置示意图;
20.其中,1钉头、2支撑管、3支撑杆、4螺牙、5拉线横梁、6缝线。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22.如图1-6所示实施例中,一种韧带撕裂修复手术用带线锚钉,包括钉体和设置于钉体上端的钉头1,所述钉体包括支撑管2、设置于支撑管2下端的支撑杆3和设置于支撑管2及支撑杆3外壁的螺牙4;所述钉头1呈圆筒状,钉头1的下端与支撑管2的上端连接,钉头1的内腔设置有拉线横梁5,拉线横梁5的上端面与钉头1的上端面之间的间距大于等于缝线6的直径;缝线6的两端分别从拉线横梁5的两侧依次穿过钉头1内腔、支撑杆3内腔和螺牙4形成的环形内腔;
23.本实施例的钉头1设置有能够容纳缝线6的结构,能够将缝线6的弯折端完全纳入钉头1内腔,确保带线锚钉在旋入骨质的过程中能够降低缝线6被骨质刮伤的风险,提高手术安全性;钉头1为环形结构,无应力集中点,钉头1与支撑管2连接,支撑管2与支撑杆3连接,螺牙4仅设置于支撑杆3和支撑杆3的外部,使得整个带线锚钉的结构强度大大提高,带线锚钉在旋入骨质硬度较高的部位时不会出现失效破坏的风险。
24.本实施例中,所述钉头1的外径与支撑管2的外径相同,钉头1的内径与支撑管2的内径相同。
25.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杆3对称设置有两条,支撑杆3的外壁与支撑管2的外壁位于同一弧面上,支撑杆3的上端伸入支撑管2和钉头1的内腔并与拉线横梁5的端部连接,支撑杆3伸入支撑管2和钉头1内腔的杆段的外壁与支撑管2和钉头1的内壁固定连接,两个支撑杆3伸入支撑管2和钉头1内腔的杆段的内壁之间由下至上逐渐靠近,这种设计方式能够极大提高结构强度。
26.本实施例中,所述螺牙4的末端与其中一条支撑杆3的末端连接。所述支撑杆3的外壁与螺牙4的内壁固定连接。
27.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个案,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符合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且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韧带撕裂修复手术用带线锚钉,其特征在于:包括钉体和设置于钉体上端的钉头,所述钉体包括支撑管、设置于支撑管下端的支撑杆和设置于支撑管及支撑杆外壁的螺牙;所述钉头呈圆筒状,钉头的下端与支撑管的上端连接,钉头的内腔设置有拉线横梁,拉线横梁的上端面与钉头的上端面之间的间距大于等于缝线的直径;缝线的两端分别从拉线横梁的两侧依次穿过钉头内腔、支撑杆内腔和螺牙形成的环形内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韧带撕裂修复手术用带线锚钉,其特征在于:所述钉头的外径与支撑管的外径相同,钉头的内径与支撑管的内径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韧带撕裂修复手术用带线锚钉,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的外壁与支撑管的外壁位于同一弧面上,支撑杆的上端伸入支撑管和顶头的内腔并与拉线横梁的端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韧带撕裂修复手术用带线锚钉,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对称设置有两条。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韧带撕裂修复手术用带线锚钉,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牙的末端与其中一条支撑杆的末端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韧带撕裂修复手术用带线锚钉,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的外壁与螺牙的内壁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韧带撕裂修复手术用带线锚钉。该种韧带撕裂修复手术用带线锚钉,包括钉体和设置于钉体上端的钉头,钉体包括支撑管、设置于支撑管下端的支撑杆和设置于支撑管及支撑杆外壁的螺牙;钉头呈圆筒状,钉头的下端与支撑管的上端连接,钉头的内腔设置有拉线横梁,拉线横梁的上端面与钉头的上端面之间的间距大于等于缝线的直径;缝线的两端分别从拉线横梁的两侧依次穿过钉头内腔、支撑杆内腔和螺牙形成的环形内腔。本实用新型缝线完全纳入钉体内部,在旋入骨质的过程中可以降低缝线被骨质刮伤的风险,提高手术安全性,钉头无应力集中点,强度较高,结构强度大,在骨质较硬的人群中使用也不易损坏。易损坏。易损坏。


技术研发人员:王忠礼 谷海文 单玉瑶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威高骨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1.17
技术公布日:2022/7/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556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