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type-c传输线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数据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type-c传输线。
背景技术:2.type-c是一种通用串行总线的硬件接口形式,它的特点在于更加纤薄的设计、更快的传输速度以及更强悍的电力传输,更重要的是type-c插接口支持usb接口双面插入,正式解决了“usb永远插不准”的世界性难题。
3.现有的type-c传输线由于线体长度及操作空间的限制,type-c接头长时间处于拉伸弯折状态,极易造成接头连接处的折断和破损,且现有的type-c收放时容易发生打结、与其他物品缠绕的情况,造成收放不便。
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type-c传输线,旨在解决现有的type-c传输线由于线体长度及操作空间的限制,type-c接头长时间处于拉伸弯折状态,极易造成接头连接处的折断和破损,且现有的type-c收放时容易发生打结、与其他物品缠绕的情况,造成收放不便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type-c传输线,包括连接线以及分别安装于所述连接线两端的usb接头和type-c接头;其中:
7.所述连接线的两端分别设有卡扣装置;所述卡扣装置包括固定部和卡接部;所述固定部呈环状结构,其套接在所述连接线上;所述卡接部包括由所述固定部上一体延伸出的两个弧形夹片,两个所述弧形夹片用以夹紧所述连接线;两个所述卡扣装置间设有套管和套环;所述套管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线上,所述套环转动连接在所述套管上;
8.所述type-c接头与所述连接线之间通过一旋转主体连接;所述旋转主体包括支撑体和旋动体;所述支撑体为中空结构,其一端与所述连接线固定连接,另一端呈圆弧状,且其顶部和底部分别向内延伸出弧形卡块,所述弧形卡块中部设有弧形滑槽;所述旋动体上设有滑动卡块,所述滑动卡块伸入所述支撑体内部,并滑动连接在所述弧形滑槽内。
9.更为具体的,所述usb接头包括第一外壳、第一端子组、第一电路板和外模;所述第一电路板设于所述第一外壳的外侧;所述第一端子组设于所述第一外壳内,且与所述第一电路板焊接;所述外模包覆于所述第一电路板外,其一端与所述连接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外壳固定连接。
10.更为具体的,所述外模上设有防滑部,所述防滑部由若干沿所述usb接头的长度方向排布的凹槽组成。
11.更为具体的,所述type-c接头包括第二外壳、第二端子组和第二电路板;所述第二电路板设于所述第二外壳的外侧;所述第二端子组设于所述第二外壳内,且与所述第二电路板焊接;所述旋动体包覆于所述第二电路板外,并与所述第二外壳固定连接。
12.更为具体的,所述外模与所述连接线的连接处以及所述支撑体与所述连接线的连接处均设有抗折部,所述抗折部上开设有若干沿所述usb接头的长度方向排布的通孔。
13.更为具体的,所述连接线包括线材和外被,所述外被包覆在所述线材外。
14.更为具体的,所述外被由硅胶材料制成。
15.更为具体的,所述固定部的内部孔径与所述连接线的直径相同。
16.更为具体的,两个所述弧形夹片间形成与所述连接线相适配的容置腔,且两所述弧形夹片的间隙处形成一开口,所述开口的宽度小于所述连接线的直径。
17.更为具体的,所述第一外壳和所述第二外壳均为铁壳。
18.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一种type-c传输线的技术效果为:
19.1、本技术采用卡扣装置的设计,通过卡接部使连接线的两端相互扣合,即使得连接线形成闭环结构,有效减少了连接线的长度,再通过套管和套环配合使用能够有效使得数据线挂靠到钥匙环上,从而便于使用者携带type-c连接器。
20.2、本技术采用旋转主体的设计,通过支撑体与旋动体的配合,可使得该type-c传输线使用时,type-c接头处可进行一定程度的旋转,进而减少连接线的弯折程度,防止连接线受损。
21.3、本技术中外被由硅胶材料制成,使得连接线整体触碰舒适感更佳,且连接线的柔软性更佳,不易弯折受损,进而提高该type-c传输线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一种type-c传输线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一种type-c传输线中usb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一种type-c传输线中type-c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25.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一种type-c传输线中卡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6.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一种type-c传输线中旋转主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7.图中标记:
28.1—连接线;2—usb接头;3—type-c接头;
29.11—卡扣装置;111—固定部;112—卡接部;113—弧形夹片;114—容置腔;115—开口;12—套管;13—套环;14—抗折部;
30.21—第一外壳;22—第一端子组;23—外模;24—防滑部;
31.31—旋转主体;311—支撑体;312—旋动体;313—弧形卡块;314—弧形滑槽;315—滑动卡块;32—第二外壳;33—第二端子组;
具体实施方式
32.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33.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3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以下提供一优选实施例,具体参阅图1~图5。一种type-c传输线,包括连接线1以及分别安装于所述连接线1两端的usb接头2和type-c接头3;其中:
35.所述连接线1的两端分别设有卡扣装置11;所述卡扣装置11包括固定部111和卡接部112;所述固定部111呈环状结构,其套接在所述连接线1上;所述卡接部112包括由所述固定部111上一体延伸出的两个弧形夹片113,两个所述弧形夹片113用以夹紧所述连接线1;两个所述卡扣装置11间设有套管12和套环13;所述套管12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线1上,所述套环13转动连接在所述套管12上;
36.所述type-c接头3与所述连接线1之间通过一旋转主体31连接;所述旋转主体31包括支撑体311和旋动体312;所述支撑体311为中空结构,其一端与所述连接线1固定连接,另一端呈圆弧状,且其顶部和底部分别向内延伸出弧形卡块313,所述弧形卡块313中部设有弧形滑槽314;所述旋动体312上设有滑动卡块315,所述滑动卡块315伸入所述支撑体311内部,并滑动连接在所述弧形滑槽314内。
37.进一步的,所述usb接头2包括第一外壳21、第一端子组22、第一电路板和外模23;所述第一电路板设于所述第一外壳21的外侧;所述第一端子组22设于所述第一外壳21内,且与所述第一电路板焊接;所述外模23包覆于所述第一电路板外,其一端与所述连接线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外壳21固定连接。
38.更为具体的,所述type-c接头3包括第二外壳32、第二端子组33和第二电路板;所述第二电路板设于所述第二外壳32的外侧;所述第二端子组33设于所述第二外壳32内,且与所述第二电路板焊接;所述旋动体312包覆于所述第二电路板外,并与所述第二外壳32固定连接。
39.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所述卡扣装置11的设计,通过所述卡接部112使所述连接线1的两端相互扣合,具体参阅图1,即使得所述连接线1形成闭环结构,有效减少了所述连接线1的长度,再通过所述套管12和所述套环13配合使用能够有效使得数据线挂靠到钥匙环上,从而便于使用者携带type-c连接器。
40.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采用所述旋转主体31的设计,通过所述支撑体311与所述旋动体312的配合,可使得该type-c传输线使用时,所述type-c接头3处可进行一定程度的旋转,进而减少所述连接线1的弯折程度,防止所述连接线1受损。
41.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所述外模23上设有防滑部24,所述防滑部24由若干沿所述usb接头2的长度方向排布的凹槽组成。所述防滑部24的设计使用户手部与所述usb接头2接触时摩擦力更大,从而便于拔插操作。
42.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所述外模23与所述连接线1的连接处以及所述支撑体311与所述连接线1的连接处均设有抗折部14,所述抗折部14上开设有若干沿所述usb接头2的长度方向排布的通孔。所述抗折部14的设计增强所述usb接头2与所述连接线1连接处以及所述type-c接头3与所述连接线1连接处的抗弯折性能。
43.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所述连接线1包括线材和外被,所述外被包覆在所述线材外。所述外被由硅胶材料制成。该设计使得连接线1整体触碰舒适感更佳,且连接线1的柔软性更佳,不易弯折受损,进而提高该type-c传输线的使用寿命。
44.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所述固定部111的内部孔径与所述连接线1的直径相
同。
45.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两个所述弧形夹片113间形成与所述连接线1相适配的容置腔114,且两所述弧形夹片113的间隙处形成一开口115,所述开口115的宽度小于所述连接线1的直径。
46.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外壳21和所述第二外壳32均为铁壳。
47.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一种type-c传输线,通过合理的结构设置,解决了现有的type-c传输线由于线体长度及操作空间的限制,type-c接头长时间处于拉伸弯折状态,极易造成接头连接处的折断和破损,且现有的type-c收放时容易发生打结、与其他物品缠绕的情况,造成收放不便的问题。
4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而已,其结构并不限于上述列举的形状,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1.一种type-c传输线,包括连接线以及分别安装于所述连接线两端的usb接头和type-c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线的两端分别设有卡扣装置;所述卡扣装置包括固定部和卡接部;所述固定部呈环状结构,其套接在所述连接线上;所述卡接部包括由所述固定部上一体延伸出的两个弧形夹片,两个所述弧形夹片用以夹紧所述连接线;两个所述卡扣装置间设有套管和套环;所述套管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线上,所述套环转动连接在所述套管上;所述type-c接头与所述连接线之间通过一旋转主体连接;所述旋转主体包括支撑体和旋动体;所述支撑体为中空结构,其一端与所述连接线固定连接,另一端呈圆弧状,且其顶部和底部分别向内延伸出弧形卡块,所述弧形卡块中部设有弧形滑槽;所述旋动体上设有滑动卡块,所述滑动卡块伸入所述支撑体内部,并滑动连接在所述弧形滑槽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type-c传输线,其特征在于:所述usb接头包括第一外壳、第一端子组、第一电路板和外模;所述第一电路板设于所述第一外壳的外侧;所述第一端子组设于所述第一外壳内,且与所述第一电路板焊接;所述外模包覆于所述第一电路板外,其一端与所述连接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外壳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type-c传输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模上设有防滑部,所述防滑部由若干沿所述usb接头的长度方向排布的凹槽组成。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type-c传输线,其特征在于:所述type-c接头包括第二外壳、第二端子组和第二电路板;所述第二电路板设于所述第二外壳的外侧;所述第二端子组设于所述第二外壳内,且与所述第二电路板焊接;所述旋动体包覆于所述第二电路板外,并与所述第二外壳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type-c传输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模与所述连接线的连接处以及所述支撑体与所述连接线的连接处均设有抗折部,所述抗折部上开设有若干沿所述usb接头的长度方向排布的通孔。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type-c传输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线包括线材和外被,所述外被包覆在所述线材外。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type-c传输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被由硅胶材料制成。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type-c传输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的内部孔径与所述连接线的直径相同。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type-c传输线,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弧形夹片间形成与所述连接线相适配的容置腔,且两所述弧形夹片的间隙处形成一开口,所述开口的宽度小于所述连接线的直径。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type-c传输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壳和所述第二外壳均为铁壳。
技术总结本实用新型涉及数据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Type-C传输线。所述Type-C传输线包括连接线以及分别安装于所述连接线两端的USB接头和Type-C接头;所述连接线的两端分别设有卡扣装置;所述卡扣装置包括的固定部和卡接部;所述卡接部包括用以夹紧所述连接线的两个弧形夹片;所述连接线上固接有套管,所述套管上转动连接有所述套环;所述Type-C接头与所述连接线之间通过一旋转主体连接;所述旋转主体包括支撑体和旋动体;所述支撑体一端与所述连接线固接,另一端呈圆弧状,且其顶部和底部分别向内延伸出弧形卡块,所述弧形卡块中部设有弧形滑槽;所述旋动体上设有滑动卡块,所述滑动卡块滑动连接在所述弧形滑槽内。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的Type-C传输线收放不便的问题。C传输线收放不便的问题。C传输线收放不便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袁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玖木通实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0.26
技术公布日:2022/7/5